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能适用于平抛运动吗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e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在分析平抛运动的习题时,通常采用运动的分解,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运动的独立性,分别列方程求解.一些学生喜欢直接套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特别是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当然会出错,但速度的变化量公式Δv=a·Δt却能够使用.既然平抛运动也是匀变速运动,那么有没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能适用于平抛运动呢?
  如图1所示,一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A、B、C是运动轨迹上的任意三点,且它们之间时间间隔相等,设为T,则B是AC的中间时刻.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O,建立Oxy平面直角坐标系,设x、y方向的单位矢量分别为i、j,重力加速度为g.
  物体运动到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A、vB、vC,将它们沿x、y方向分解,如图2所示,考虑到平抛运动的水平分速度不变,则有
  vA=v0i vAyj,
  vB=v0j vByj,
  vC=v0i vCyj,
  物体在AB、BC之间运动的位移分别为lAB、lBC,将它们沿x、y方向分解,如图3所示,有
  lAB=xABi yABj,
  lBC=xBCi yBCj.
  下面,以物体在A、B、C之间的运动为例,从平抛运动的规律出发,来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哪些规律能够适用于平抛运动.
  1速度公式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为vt=v0 at,其中a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那么,这个公式对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适用吗?
  物体从A运动到B,由竖直方向分运动的速度公式,有
  vBy=vAy gT,
  则vB=v0i vByj=v0i (vAy gT)j
  =(v0i vAyj) gj·T=vA gT.
  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对平抛运动成立,但这个成立的速度公式是矢量关系式,作为数量关系的速度公式并不成立,即vB≠vA gT.
  2位移公式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为x=v0t 12at2,那么,这个公式对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适用吗?
  物体从A运动到B,由竖直方向分运动的位移公式,有
  yAB=vAyT 12gT2,
  则lAB=xABi yABj=v0Ti (vAyT 12gT2)j
  =(v0j vAyj)T 12gj·T2=vAT 12gT2,
  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对平抛运动成立,但这个成立的位移公式是矢量关系式,作为数量关系的位移公式并不成立,即lAB≠vaT 12gT2.
  3相等时间的位移差公式Δx=aT2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Δx=aT2.那么,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这个规律适用吗?
  对物体在A、B、C之间的运动,在相等的时间T内,它们的位移差为
  Δl=lBC-lAB=(xBC-xAB)i (yBC-yAB)j,
  由平抛运动的规律知
  xBC=xAB=v0T,
  yBC-yAB=gT2,
  所以Δl=lBC-lAB=gT2j=gT2.
  即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大小Δl=gT2,方向竖直向下.但位移差大小是位移矢量之差的大小,不是位移的大小之差,即lBC-lAB≠gT2,也就是说,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公式,对平抛运动,成立的是矢量关系式,而不是数量关系式.
  4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速度v=vt/2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那么,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这个规律适用吗?
  如图4所示,物体从A运动到C的位移为
  lAC=lAB lBC
  =(xAB xBC)i (yAB yBC)j,
  物体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
  AC=lAC2T=(xAB xBC)2Ti (yAB yBC)2Tj.
  由平抛运动的规律,有
  xAB xBC=v0·2T,
  yAB yBC2T=ACy=vBy,
  其中,ACy表示物体在AC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在y方向的分量.
  所以AC=v0j vByj=vB.
  即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
  对这个结论,可以换一种思路来进一步讨论.
  如图5所示,对物体从A到C的运动,由平抛运动的规律,有
  vAC=v0·2T,
  yAC=ACy·2T=vBy·2T,
  则lAC=x2AC y2AC=2Tv20 v2By,
  所以AC=lAC2T=v20 v2By=vB,
  设A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v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有
  tanα=yACxAC=vByv0=tanθ,
  即α=θ.
  所以AC与vB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即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大小,方向与中间时刻的速度方向相同.
  5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v0 vt2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的平均值.那么,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这个规律适用吗?
  从上面4的讨论知道,AC=vB,
  由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分运动的规律,有
  vBy=vAy vCy2,
  则vA vC2=(v0i vAyj) (v0i vCyj)2
  =v0i (vAy vCy)2j=v0i vByj=vB=AC.
  即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矢量等于初速度矢量与末速度矢量的平均值,但不表明平均速度大小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大小的平均值.其实,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也不一定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大小的平均值.比如,竖直上抛的物体,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等于零,而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与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的平均值显然不等于零.
  从以上讨论可以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作为矢量关系式都适用于平抛运动,作为数量关系式,只有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速度这一规律适用于平抛运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若能正确使用这一规律,可以迅速求解一些不需要解题过程的填空题或者选择题.下面来看一道常见的习题.
  题目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小球的运动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若小球在平抛运动轨迹中的几个位置如图6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的计算式为v0=,小球在b点的速率为vb=.(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分析与解在求b点速率时,通常是先分别求出b的水平分速度和竖直分速度,然后再用勾股定理求出b的速率,既费时,又容易出错,如果直接用平抛运动的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很快就可以求出.
  (1)由于a、b、c、d在水平方向位移相等,故时间间隔相等,设为T,小球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Δy=L=gT2,
  得T=L/g.
  (2)小球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有Δx=2L=v0T,
  得v0=2gL.
  (3)由于b是ac的中间时刻,所以有
  vb=ac=lac2T=x2ac y2ac2T=5L2T=52gL.
其他文献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2012年5月第1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大致是这样编写的:先通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并作出猜想: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可能与物距有关;在“设计实验”环节,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比如,我们可以注意观察物距等于、大于或小于一倍焦距、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像的情况”,提醒学生可以按照编者的提示进行实验;
平抛运动是一种特殊的曲线运动,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去理解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非常好的帮助.平抛运动只受重力作用且有水平初速度,故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水平方向只有初速度而不受力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是自由落体运动.  根据运动的独立性和等时性可知:下落时间只取决于竖直高度,与水平速度无关.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  vx=v0, sx=v0t,  竖直方向为
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学的目的是塑造人.物理教学只是众多教学中的一种,它必须遵循教学规律,以学生为本.新课程改革下物理课堂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活跃了……但也有不少课堂仅是形式上的改变,学生并未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思维空间并未能真正打开.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体会.1准备策略:精心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上课质量如何,首先取决于备课质量.新课程理念认
高效的课堂教学要求在起始阶段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明确课题和任务.教学过程中需要“先行组织者”架设一道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内容的桥梁,降低学习难度、实现知识间的迁移.教师运用适当的新课导入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美感反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下面将常见的几种教学导入策略集中应用于《惯性》中,易于比较和思考.  1温故引新导入策略  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复习前一节或原来学过的
◆英语中指示代词有:this, that, these, those等。this(这个)和these(这些)一般指较近的人或事物; that(那个)和those(那些)一般指较远的人或事物。试比较:  This is my friend. 这是我朋友。  That is my brother. 那是我弟弟。  This is a bike and that is a bus. 这是自行车,那是公共
课程改革的今天,许多学校在教育教学中脱颖而出,名震一方.一些专家和学者也在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新思路、新方法.在日趋成熟的课程改革的今天,专家和学者不失时机的提出高效课堂新理念.今天,在基础教育领域高效课堂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热门话题.许多学校的管理者也到处参观、考查、学习、取经,回来后践行着高效课堂理念、诠释着自己对高效课堂的理解.但是两年以来,人们反思一下,很多的所谓“高效课堂”只是形
机械波是介质中无数个质点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振动时某一时刻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集体的对外形象,它是以“形”的模式展现给我们,并且不断地向外传递这种“形”和能量.这种宏观上的“形”和微观上的“振动”是我们解决机械波问题的关键.下面我仅就机械波这一章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  1特殊的研究对象——波形  波形是机械波中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对象,它一方面具有周期性,另一方面具有在均匀介质中做匀速运动的性质,
教师从事的教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而我从事的物理教学也不例外.如果我能够掌握这种艺术,那我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学习物理的情绪.我认为课堂教学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要求教师能够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教师就是课堂教学
期刊
以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开头,提出疑问的句子叫特殊疑问句。 它的基本结构是:特殊疑问词+一般疑问句语序。但是如果疑问词在句子中作主语或作主语的定语,就用特殊疑问词+陈述句语序。常用的疑问词有:what, who(whom), whose, which, where, why…  一、特殊的疑问词。   特殊疑问句要由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开头,询问的内容不同, 使用的疑问词也不同。我们学过的疑问词有wh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