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政治社交”指南 文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lyiw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民加拿大后一个很深刻的体会,就是你可以丝毫不关心政治,但“政治正确”禁忌却绝不能当成儿戏,否则你一定会吃苦头的。
  正文:
  我的一个朋友比我早移民几年,她的女儿是在国内出生的,在国内上完了小学一年级,到了加拿大因为语言问题只能“回炉”重读一年级,这位朋友送孩子上学时嘱咐“多和白人同学玩,少跟黑人、印度人打交道”,结果女儿天真烂漫,在学校里把这句话公开说了出来,而且说是“妈妈教的”,这下不得了,学校里郑重其事地写了份“联系书”,把那位妈妈约去“三堂会审”(有三个老师在场)了两小时,直到这位朋友认错并承诺“下不为例”才算罢休。当时我刚到大温哥华不久,朋友谆谆告诫“千万别犯和我一样的错误”,可以指名道姓说“不愿意和某位同学玩”,但只能解释为“性格不合”或干脆“这是我的选择自由”,而绝不能提肤色、种族甚至生活习惯,否则就是“政治不正确”——还有,不要整天说“白人、白人”,这里华裔前辈们已经归纳出一个“政治正确”的专称“西人”。
  当然,实际上的种族歧视不但有,而且有时还很严重,在开家长会时也好,后来进入职场和当地客户打交道也好,都能真切地感觉到这点,说是“多元文化”、“种族平等”,但有形无形的歧视、隔阂比比皆是。但这种“另眼相看”是心照不宣的,你可以感受得到,但绝对不会听到别人嘴里直接说、笔下直接写这类语言、词汇,相反,如果你嘴里不小心蹦出一两个有“族裔歧视嫌疑”的词,对方反倒会抓你的小辫子。毕竟人家才是北美生活的“老手”,对什么能说不能做、什么能做不能说,诸如此类的游戏规则早已驾轻就熟,即便实际上是他而不是你在搞“隐形歧视”,结果也往往是你这个“新人”被他理直气壮地抓住了“政治不正确”的小辫子。
  北美人的“政治正确”不是说说而已,他们法律意识强,有事没事就喜欢报警。比如,“不虐待动物”是“政治正确”,即便野生动物侵入你家园,损害你的利益,也只能打“911”找专门机构解决,不能自己动手打。我先生的一位老朋友就曾经抱怨,他居住的城市管理部门以“威胁人类社区”为由在一个冬天“人道毁灭”了十几只小熊,“罪名”不过是它们在居民垃圾箱里翻找吃的,但他用猎枪驱逐闯到自家院中核桃树上的大黑熊却被市公园局罚款(而且根本就没打中)。我家院子里来过一大群浣熊(最多一次拖家带口来了5只),又偷葡萄、又惊吓还年幼的两个孩子,我先生拿起钉耙去打,隔壁住着的一户警察夫妇便郑重其事跑来指责(还专门写了个书面备忘录),说“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当晚浣熊又来,我先生忍无可忍把两只最大的抓住扔到警察家院子里,折腾了个鸡犬不宁,这之后对方才不再过来指责我们“政治不正确”。后来听说,在东部一座城市,一户越南移民就因为把闯入自家院中的浣熊打伤,被邻居举报,吃了官司。
  “政治正确”禁忌是无所不在的,不要以为“北美尊重个人隐私”就可以在“私下场合”放随便点,在“政治正确”禁忌方面不存在什么“公私界限”,我以前打工的一个火锅店老板过加拿大感恩节时请员工及其家属烧烤,酒酣耳热时随口说了几句对同性恋“大不敬”的话,结果还没散席就被不请自来的警察以“公共场合饮酒”(这在魁北克省以外的加拿大是违法的)为由训诫了一番,几天后更发现自己的“政治不正确”言论赫然上了社区英文小报,闹得灰头土脸——而这位老兄至今不知到底是哪位员工或员工家属给“捅出去”的。
  华人都重视教育,对北美动辄教职员工罢工、且总是选在开学或学期结束前折腾啧有烦言,对这种事发发牢骚当然是可以的,但如果进而“冒犯”策划、组织罢工的工会组织,那可就是大大的“政治不正确”了,2014年大温哥华地区的公校教职员工大罢工横跨整个暑假,不仅应届高中毕业生拿不到推荐信和成绩单影响升学,开学后中小学生也被耽搁了差不多一个月的上课时间,为此华人曾组织了一个家长会去抗议,结果反倒被打着“政治正确”旗号的各路人马批了个狗血淋头,最后不少华人只好“惹不起躲得起”,贴钱把孩子送到不受罢工影响的私校拉倒。
  如果不了解、不理解这种“政治正确禁忌”,有时候就会吃大亏,比如大温哥华地区的UBC校区,有片高级公寓区的边上是个“临终关怀中心”,生活着许多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老年人,而高级公寓的业主许多是华裔(大多为带着孩子独自在加拿大生活的“太空人”妈妈),这些华裔妈妈觉得和一个“经常有死人抬进抬出”的机构做邻居“很晦气”,就联名以“不符合华人传统生活习惯”为由上述市政当局,要求迁走“临终关怀中心”,而这一在她们看来很正常的诉求违反了“尊重老年人”的“政治正确”,结果非但未达到目的,反倒引来各方(包括许多华人组织)的谴责,连累华人声誉都受到不小的影响。
  不过“政治正确禁忌”是相对的,在某些特定场合就可能“豁免”,比如公开发表对同性恋的负面言论,在大多数场合是绝对不受欢迎的,但在某些宗教场合(比如教会、教会办的私校)就没关系,再比如公立学校可以演节目庆祝圣诞节和复活节,但要避免“宗教色彩明显”的节目,这是“政治正确”,有些公校甚至排合唱时连“平安夜”这样的歌也会回避,而教会办的私校就没关系,我去年曾看过附近一所基督教新教办的私校的文艺汇演,整台节目几乎都和宗教有关,也不会有人指责他们“政治不正确”。
其他文献
张先生是这潮流中的一员。他2011年在荷兰开了家公司,2012年举家移民荷兰海牙,他说,他是为了孩子选择移民的。“我的儿子快9岁了,但我发现从儿子从上幼儿园开始,想要上好的幼儿园就必须托关系求人。要上小学更麻烦,钱都给了关系人但还是没联系好学校。想想上中学更难,这是拼爹时代,有时钱也不好使。即使孩子费劲上了大学,毕业就能找到好工作吗?”他说。  他综合考虑了主要的几个移民国家,最后选择了荷兰。现在
1952年,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自动钢琴》。在小说中,冯内古特预见到,也许有一天,工业会设计出稀奇古怪而不实用的玩意儿,以极为繁复而迂回的方法去完成实际上或看起来可以容易做到事情。《自动钢琴》描述了一个反面乌托邦,在那里机器已经取代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一台大计算机做出所有决策。几个经理和工程师仍被雇佣来充当它们的新主人。但是,大多数人生活在家里,把时间花费在不必要的工作
导语:在生活上,作为一个终日与物理公式、程序编译为伍的纯洁科研男,我这两个月一直过着白天办公室——晚上家庭的规律到几乎可以看作定律的生活。  今年9月,我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开始了自己的博士生涯。我对出国的接触可以追溯到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还处于被父母严格管教,或者说父母还能够完全驾驭我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周末两天我需要跑四个地方,上不同的辅导班。那时候,所有家长的目标都是要把孩子培养进入“
导语:一般来说酒精会让总统做些奇怪的事情,但卡尔文·柯立芝证明了没有酒精也是可能的。  当国家领导人是一份繁重的工作,古今中外概莫如外。美国总统也是如此,除了本国之外还肩负着“自由世界”的使命呢,所以啊,都需要或多或少的喝上一点小酒来缓解压力。比如艾森豪威尔总统喝酒很有节制,从不贪杯,一般在晚餐前喝点威士忌,马丁尼鸡尾酒或其他老式的酒。杜鲁门总统是美式威士忌的忠实粉丝。据说每当休假时,他每天早上睁
从十九世纪末到现在,中国一百多年的贫弱,究其根源在于外部的侵略与压迫,以及这种压迫之下造成的内部混乱。这恶果一直延续到现在:被其拖累的中国现代化转型还未能最后完成,还充满着各种不确定的风险。这最凶狠的敌人当然非日本莫属:甲午战争索取了中国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的赔款,抢夺了台澎列岛。参加八国联军又索取了三千万两白银赔偿。一战之后欲占山东;九一八事变后侵占整个东北;七七事变后欲灭亡整个中国。整个抗日战争对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23日报道,据韩国青瓦台22日消息,韩国总统朴槿惠邀请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的5名防疫专家到韩国,与韩方就构建中东呼吸综合征等从外国流入的新型传染病的应对体系交流经验,并共商合作方案。  韩联社报道,6月24日,这5名专家将和韩国专家在青瓦台举行讨论会,研究韩国传染病应对体系的改善方案、应对全球新型传染病的国际合作方案,以及今年9月在首尔举行的“全球卫生安全议程”高
不得不承认,漫画也是记录历史的一种方式。美国前总统福特就曾说过,有三种方式可以让华盛顿以外的美国人了解新闻事件,“电子媒体、印刷媒体和政治漫画,三者顺序不分先后”。  没有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像漫画那样,三笔两笔就勾勒出人间冷暖、世间百态。尤其是很多政治漫画,漫画大师们用利刀一般的画笔,入木三分地嘲弄着高高在上的政治家,犀利的笔触往往也会直戳时事本质。当然,也有一些漫画,表面是在调侃领导人,实际却表现
产品名:HP lc200w  标签:迷你、自拍  亮点:圆润灵动的HP lc200w可以通过使用强力磁铁或魔术任意贴安置在各种器物上,以便于拍摄生活中的感动瞬间。除了连续录制3小时左右全高清1080p分辨率视频之外,lc200w还可以进行800万高画素的缩时摄影,即将一整天的活动内容浓缩成为短短几分钟的影片。值得一提的是,魔术任意贴可重复水洗,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再配以120度超广角镜头,充分满足了
导语:直至今日,仍处于进行时的美国弗格森骚乱,从宏观上说,折射出美国种族歧视顽症。但在微观层面,也反映了美国警察的枪支管理问题。  正文:如今,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允许警察佩枪用枪。那么,如何管理和约束枪支使用?或许,英国的谨慎态度和具体做法值得借鉴。  英国  根据英国内政部统计,近10年来英国警方授权使用枪支的行动,呈下降趋势。2012至2013年度跟2003至2004年度相比,
近日,德国《世界报》报道,认为中国大城市在自己产生的的垃圾中几乎窒息。在财富增长的同时,中国大城市的垃圾也堆积如山。巨大的焚烧炉里填满了食品残渣、旧家具和旧衣物。这里每天焚烧3000吨垃圾,来自上海的六个区。但这还远远不够,就在几百米外,一块黑色篷布下藏着更多垃圾。扩大垃圾处理场已经成了一个紧迫任务。不仅上海的垃圾越来越多。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也出现一座座垃圾山。垃圾,已成为中国的第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