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上海,离开上海

来源 :译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Exodus,指大批移民的离去。出典于古代犹太人出走埃及,追寻神所许诺的丰饶之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万七千名犹太人因纳粹迫害而逃离欧洲,仓促投往那个没有奶与蜜的城市——上海。
  这一事件在1999年被拍成纪录片《最后的泊湾》(The Port of Last Resort)。
  全片辑录了四段访谈,受访者都曾是上海的犹太难民。其余影像出自当时的新闻片和私人纪录。此外还大量收录了公告、档案、难民写往欧洲的信件,用以代替今人的旁白。
  
  二
  
  “德国不限制犹太人离境,但没有国家愿意接收。”访谈者欧内斯特·赫普纳(Ernest Heppner)平静地回忆道。“水晶之夜”后,赫普纳和许多德国犹太人一样,急欲赴美避难。那段时间,他们想投奔的国家还包括:英国、法国、瑞士以及南美诸国,最后差不多全部遭拒。无奈之下,赫普纳与母亲转来上海,那些仍对美、英签证抱有期待的人则失去了逃离欧洲的机会,大部分消失在了集中营里。
  历史总不乏黑色幽默,此时轴心国日本反倒“关照”起了犹太人。作为战时上海的真正权威,它默许了一万七千名犹太难民进入这座城市。之后德国一再敦促的上海灭犹屠杀也始终未获日方配合。
  日本的暧昧态度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纪初的日俄战争。当时曾有一个叫雅各布?H?希夫(Jacob.H.Schiff)的犹太金融巨头向日本提供了高额贷款,以报复俄国的反犹举动。日本获胜后,天皇亲自将一枚旭日勋章授予了希夫。此后,日本高层一直保持着对犹太势力的敬畏。日本渴望犹太人的资本,政界中的亲美派还希望犹太人在日美之间进行斡旋。如此种种,成为上海犹太人得以生还的重要原因。显然,这种功利先行的宽待谈不上道德。汉语中有良弓走狗的说法,日本则颇具创意地把犹太人比作河豚料理,“味道虽美,但若不知怎样烹调,吃了就会毒死。”(注:犬冢惟重大佐:《给海军军令部的报告》,1939年1月18日,转引自戴维·克兰茨勒:《上海犹太难民社区》许步曾 译 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1)
  
  三
  
  太极外交虽不磊落,却给草民以苟活的机会。借助当时摄下的新闻短片,可以看到难民抵沪的情形:六十多年前的黄浦江上密布帆船和舢板,混乱而又生动。难民搭乘的巨大邮轮经过一个月的航行,像年迈的白鲸般缓缓入港。上岸的难民大部分选择了苏州河北岸的虹口栖身。相对租界,这里开销俭省,房租低廉。但曾在中日淞沪之战中遭到重创。一些难民在废墟上建起了简朴、单薄的屋子。也有难民搬进了石库门,和中国人混住在了一起。但上海的这种标志性建筑往往不合他们的胃口,有人拆掉了天井处的高墙,搭出开放式的小阳台,并在余下的地块种植了花草。
  随着难民商铺的开张,虹口舟山路一带甚至萌发了微小而短暂的繁荣。影片定格的那些照片上,都是小而精当的欧式店铺。犹太技师们制售时装、鞋帽、银饰,货品考究、价格不菲,常有北四川路的日本侨民前来选购。更多见的是难民开设的餐座、食铺。知名者如巴塞罗纳咖啡店、MASCOT屋顶餐厅、路易斯咖啡馆,现在看来都不失良好的品位。这些店家为街区赢来了“小维也纳”和“小柏林”的别称。
  几位访谈者都忙碌着。清瘦的弗雷德·菲尔兹(Fred Fields)结识了难民A.J.斯托弗(A.J.Storfer),后者曾于德国编辑出版西格蒙?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著作,现又在上海创办了《黄报》(Gelbe Post)。菲尔兹在《黄报》效力一阵,后又转去难民社区的另一份德文日报《上海犹太早报》(Shanghai Jewish Chronicle),并由此结交了为数众多的难民作家、音乐家、画家。
  欧内斯特·赫普纳甚至在上海恋爱、完婚,女方也是德国来的犹太难民。来自维也纳的设计师帮忙把窗帘改成了婚纱,新娘的父亲则买来足够的热水,让女儿奢侈地洗个澡。蜜月旅行变通为去朋友家串门,主人是个钢琴师,点不起蜡烛,便在黑暗中弹琴待客。
  难民带来的欧洲格调看起来温馨可人,内里却有着错综的矛盾。德国驻沪领馆反犹心切,动辄发布公告,细数犹太人的“贪婪”和“邪恶”。另一方面,英国侨民又将反德情绪安排到了难民头上,一些胆小的难民甚至不敢公开阅读德文报纸,使用德语。至于早先流亡上海的白俄,更对难民持敌视的态度,惟恐他们抢去自己的饭碗,让白俄本已不佳的经济处境变得更糟。当时有些租房广告特地注明“难民不租”,曾有记者做过十个抽样,其中包括五个白俄人、两个英国人、一个意大利人、两个德国人。(注:戴维·克兰茨勒:《上海犹太难民社区》)
  
  四
  
  至于和中国人的关系,不妨留意影片中的这么一个片断。肮脏的弄堂里,一位女犹太难民朝镜头缓缓走来,其后不远处的墙角里是个上海男人,认真地站在那里小便。想来对那个上海人而言,便溺、里弄、欧洲来客都已成了日常的部分,无从回避也无须回避了。
  但“无睹”并不同于“稔熟”。片中的访谈者极少谈到与中国人的交往。翻查相关的回忆录,也仅是零星论及。犹太难民似乎无意与中国人深交(十年中,学会汉语的难民极少),赤贫的上海人也是自顾不暇,虽无“反犹”、“排犹”的恶念,但也没什么精力去嘘寒问暖了。
  1943年2月18日,日本军方发布公告,将犹太难民的活动限制于以下范围:“公共租界内兆丰路、茂海路及邓脱路一线以东,杨树浦河以西,东西华德路、茂海路及汇山路一线以北,公共租界之界限以南。”日本的限令加上整座城市的不景气使难民的经济状况急速恶化,但犹太人和中国人的交往反因此而多了起来。迫于生计,一些难民干起了更为“本土化”的工作。访谈者西格马?西蒙(Siegmar Simon)曾在街头与中国人一起扛大包,拉“老虎塌车”,一日所得不过几枚烘山芋。还有犹太青年受雇于中国酱坊,受命在店铺显眼处推磨,充当活动广告。经济最糟的时候,难民中出现了个别乞丐,以及七位在当局注册的妓女。
  1945年7月17日,美空军轰炸机误袭隔离区内的民用建筑,难民死三十一人,伤二百余。中国人伤亡更巨。菲尔兹记得,曾有犹太医师无偿救治伤者,不论犹太难民或中国贫民。又据欧内斯特??赫普纳的文字材料,一提篮桥监狱内的中国医师因无酬金而见死不救,在屋内与同僚大打麻将,后遭到一难民殴击,方出借手术器械若干(注:Ernest G.Heppner:Shanghai Refuge-A memoir of the world warⅡ Jewish Ghetto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93)。救援过后,中国人感动于犹方的无私,募集了钱款、糕点送往犹太难民所。
  这种朴素的友谊未及继续发展。二战很快结束,奥斯维辛的消息陆续流传过来,死者的名单被张贴在墙上,供幸存的难民检索。菲尔兹的父母双亡,欧内斯特·赫普纳没有在名单上找到父亲和妹妹的名字,他们至今下落不明。中国内战临近,犹太人准备起新的迁徙。四位访谈者获得了美国的签证,也有难民选择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新建的以色列国。少数人返回了起点欧洲。
  
  五
  
  影片的导演有两位:琼·格罗斯曼(Joan Grossman),女性、犹太裔、美国国籍,完成此片时四十岁。保尔·罗斯迪(Paul Rosdy),男性、无犹太血统、奥地利国籍,完成此片时三十六岁。
  《最》前后耗去四载,格罗斯曼往返于美国和以色列,罗斯迪在德国和奥地利查找线索。后一位把此片的制作过程比作拼图游戏,想来是指素材的庞杂和考据的辛苦。或者他也担心巨幅的拼图早已丢失了诸多单片,注定了无法弥补的残缺。如此看来,百科全书不过是只言片语,博物馆也仅仅收藏一枚简短的叹词。七十九分钟的纪录片苦心留住了些许光亮,逝者们的暗影反更觉深沉了。
  
  导演保尔·罗斯迪访谈
  
  问:你总共访问过几位过去的犹太难民?是如何找到他们的?
  答:我们访问了许多过去的老难民。具体人数想不起来了,总之很多。他们有的在奥地利,有的在美国。还有一些通过书信联系,像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德国的旧日难民。大多数难民是通过别人介绍而找到的。我们先是读相关的书籍(最早是欧内斯特·赫普纳的回忆录)然后联系上他们的。另外,我们在奥地利和美国的档案馆里查了许多资料。我们的想法是:让观众有最直观的感受,所以我们只用个人亲历的第一手材料。那些受访者都愿意向我们回忆那段经历。几年下来(这部片子前后花了四年时间),我们之间建立了非常好的友谊,并且直到今天还保持着。我很看中这样的感情。
  
  问:影片中用了不少八毫米老纪录片的片段,谈一下好么?
  答:我们是花了不少工夫在老纪录片上。比如1938年一个美国医生拍摄的维也纳街景,都是反犹标语和被油漆污染的犹太店铺。还有美国的驻沪新闻机构在难民到来时拍的新闻短片。找到都不容易。
  比较有意思的是一个叫查尔斯·布利斯(Charles Bliss)的犹太摄像师。他来上海比较早,曾在“上海柯达”工作,后来自己开了个工作室,给上海的富人和公司拍了许多八毫米影片。工作之余,他就去虹口拍犹太难民和普通的中国人。他战后去了澳大利亚,最后把片子给了堪培拉的电影档案馆。于是我去那里做了一份VHS拷贝。后来我们要用那些原版,档案馆也很帮忙地寄过来了。我们再把原版翻成十六毫米。这个过程让人非常头疼。原版的片子有不少破损,我们复制时做了许多修补工作。处理之后,就比原来的好多了。
  我们也用了日本军方的宣传片,里头有不少虹口的街景。宣传片是在华盛顿的国家档案馆里找到的。我想是美国人在二战结束的时候弄到的。华盛顿那儿有不少好东西。
  
  问:你的纪录片和许多难民回忆录一样,从中很难看出犹太人和本地的中国人有什么交流。他们之间很明显地存在着一种距离,你是怎么看这种“距离”的?
  答:首先我觉得,有语言才有交流。中国人不说德语也不说英语,欧洲难民又不说汉语。另外,由于担心染病,许多年轻难民都被他们的父母关在家里。中国居民的免疫系统已适应了上海的饮食起居,可欧洲人还不行。许多难民一不当心就生病死了。犹太难民和中国人都很穷,这也是一个沟通障碍。但他们还是有一些接触和交流。你能从影片里看到一点儿的。像西格马·西蒙,他在大街上卖苦力。还有A.J.斯托弗和他的《黄报》。在我看来,这份报纸是移民社区中最了不起的文化成就。要知道,那是一个被战争和绝望笼罩的年代。
  需要澄清的是,难民没有把上海当作可以开创新生活的目的地。他们大多把上海看成是一个中转站,在此等候美国的签证。他们没有想到会在上海耗掉十年,没想到会有珍珠港事件。如此等等,都在意料之外。他们始终在等待,在努力求生。
  
  问:拍摄时有什么文字材料做参考么?
  答:戴维·克兰茨勒的著作是这方面的必读书。此外还有当时的报纸,加上各种各样的回忆录。当然,少不了《黄报》。我在1999年把它们重印出版了。
  
  问:找赞助有难度么?赞助你的HBO和ORF有无提出过什么要求和限制?
  答:是花了点儿工夫。给电影找赞助总是一件难事,可最终还是成了。我们事先收集了不少有价值的材料,给赞助方留下了一个好印象。赞助方没有任何形式的限制。只是做成宣传片,无论政治的还是商业的,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那是不会受欢迎的。关键是要挖掘出史实,用相应的电影手法表现出来。你得确保作品的真实、可信。真要说有什么限制和要求的话,我想就是不要作假,不要移花接木,不要戏说。
  
  问:片子拍完有什么遗憾么?
  答:有的。我们想在上海放映这部影片,可看来没什么机会。上海电影节方面不愿意放,理由是他们不接受纪录片。我想,让中国观众在中国影院里看这部片子会很有意思的。
其他文献
1963年11月29日,肯尼迪总统在达拉斯遇刺后一周,他的遗孀杰奎琳在马萨诸塞州科德角的海恩尼斯港召见了总统年代史编者西奥多·H.怀特(Theodore H White)。她要怀特为《生活》杂志写一篇关于他丈夫的文章。  杰奎琳(Jackie)用“平静的声音”花了四小时作了“全面回忆”。这是一次杂乱无章的独白,她谈到她丈夫对历史的喜爱可追溯到他体弱多病的童年,以及如何纪念肯尼迪。尽管熟读经典,她说
期刊
包好,逗号    话说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幽默作家詹姆士·瑟伯正给《纽约客》杂志写稿,责任编辑哈罗德·若斯。两人为逗号打过口水仗,回想起来很有意思:吃饱老酒的顶级牛人两个,头上软毡帽正正端端,四只手把张大桌案拍得震天价响,扎唇枪,飞舌剑,竟只是在争论逗号的琐碎用法。照瑟伯说来(参见他1959年出版的《与若斯共事的岁月》),若斯的“文意明晰情结”差不多要走火入魔了:他大概觉得,只要往文句里拼命加入
期刊
德国文学杂志《挑楼旁》创刊于1977年,每年两期,曾于1998年获赫尔曼·黑塞最佳文学杂志奖。该杂志每两年颁发一次短篇小说奖以发现、奖励年轻作家。短篇小说奖的评委由日耳曼学者、作家、出版商和文学爱好者共同组成。作品竞赛每次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2003秋季的主题是“一个美丽的故事”,获奖得主是西蒙·乌尔班,获奖作品是下面的《烙印》,发表于2003年12月的《挑楼旁》。  故事发生在纳粹统治时期。主
期刊
村上春树2000年出过一本很独特的小册子,书名叫“またたび浴びたタマ”(饱餐了木天蓼的猫儿小玉),里面收录了他创作的一些顺读回读均可的回文短句,并附有短文。书中总共收了44句回文,按照50音图排列,内容非常新奇有趣。因为几乎不可能翻译成中文或其他语言,所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对了,这本书沿用了以往的“图解”模式,请了一个画家画插图,不过,人都画得巨肥无比,没有安西水丸画得可爱。  回文原本来自中
期刊
大凡天底下的痴情女子总是或泪水涟涟,或呼天抢地,或疯疯癫癫。而《疯狂港湾》中的图蒂娜却在另类的言行之下,以众人皆不解的方式唯我独醒:在遐想中和爱人相伴在一起,并将自己的逻辑进行到底,她抗争的呐喊却并没有因为表面的滑稽可笑而减弱丝毫。而作品的形式也正如作者迪约姆所说的那样:“短篇小说同样能够既快又锋利地传达抗争的声音,仿佛一声怒骂。”  “怒骂”之下,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由短篇小说崛起于法国文坛的非洲
期刊
哥廷根是个小城,人口只有十三万。初到这里的人一定会被她的古典美所吸引,没有多少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没有多少丑陋无比的工厂烟囱,小城处处古韵盎然,树绿花红。季羡林先生在他的《留德十年》中写道:“哥廷根素以风景秀丽闻名全德。东面山林密布,一年四季,绿草如茵。即使冬天下了雪,绿草埋在白雪下,依然翠绿如春。此地,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从来没遇到过大风。既无扇子,也无蚊帐,苍蝇、蚊子成了稀有动物。跳蚤、臭虫更是
期刊
致萨巴蒂埃夫人  1852年12月9日,星期四  这些诗句是为您所写,不管它们是让您喜欢还是让您不悦,甚至让您觉得全然滑稽可笑,我非常谦卑地恳求您不要给任何人看。深刻的情感有一种不愿受到侵犯的羞涩。缺失的署名难道不是这种无法克服的羞涩的一种症状?作者在梦幻的状态中写了这些诗句,其对象的面容经常在这些梦幻中出现,他深深地爱着她,却从未告诉过她,并为她永远保留了最温柔的好感。  附诗:《致一位过于快乐
期刊
1848年的革命失败以后,法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也随之分崩离析,金融资本和信贷系统空前繁荣,巴黎经过塞纳省省长奥斯曼的重建,面貌焕然一新。林荫大道上出现了不少家大型百货商店和时髦的咖啡馆;建筑师修建了许多巴罗克式的宅第和古罗马式的公馆;绘画成为装饰,轻歌剧取代了严肃音乐,文学作品只被当作轻松的消遣供人阅读,而为后世所叹赏的艺术当时只受少数人的重视,几乎没有哪个人愿意拿出钱来给予资助。许多艺术家十分厌恶
期刊
川上弘美(Kawakami Hiromi,1958- ),日本当代女作家,生于东京都文京区,毕业于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御茶水女子大学理学系生物学专业在读期间,曾加入科幻小说研究会,在同人杂志《宇宙》上发表《我的妈妈》和《假日》等小说。读研期间曾参加杂志《NW-SF》的编辑工作,并在该杂志上发表《双翅目》等小说。1982年毕业后就任私立田园调布双叶高中的理科教谕(注:日本小学、初中、高中的正规教
期刊
背景  米奇·阿尔博姆(1959—),美国著名专栏作家,电台主持,电视评论员,歌词作者,此外还是活跃的慈善活动家。他的纪实作品《相约星期二》曾在全美各大图书畅销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三十一种文字,成为近年来图书出版业的奇迹。2003年,阿尔博姆六年磨一剑的小说《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再度震惊文坛,迄今已在美国各大图书畅销排行榜前五位,停留了超过四十周的时间。  就风格与题材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