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核心素养 打造“温度语文”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654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温度语文”是落实新课程改革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下以人为本的中学语文学科教学新理念,它以品味感悟语言文字魅力为基础,以准确有效运用汉语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信为归宿。
  [关键词]温度语文;文字魅力;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3-0014-02
  一、“温度语文”提出的背景
  践行新课程改革标准六年时间以来,课堂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语言类学科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反思现状,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仍然制约着教师对学科内容的本真的表述,教育领域内“唯分数论”的评价现象依旧大量存在。这种意识下的课堂以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答题能力的提升为主要训练导向,教学案例的设计以考试大纲为依据,课堂落实环节反复围绕考点展开,违背了语文学科的系统性及规律性,教学活动大部分停留在学科“三维目标”的实现上。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很难落到实处,学科特点陷入模糊。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具体表现为:忽略了语文作为一种语言的独特性与艺术性。
  二、“温度语文”理念阐释
  基于以上背景,结合一线教学经验,笔者团队在三年探索、整理的基础上,构想了回归语文语言独特性和艺术性的新课堂理念,引导学生在品味感受语言文字的前提下,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去表达内心的情感,据此提出“温度语文”的教学理念。“温度语文”以品味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为基础,以准确有效地运用汉语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信为归宿。“温度语文”强调教学活动是一种多维互动的交流活动,它追求的是师生的探究学习活动围绕作者情感、编者意图、教者指引、学者感悟四者碰撞和交融展开,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中体味文字独特的魅力,达到理解和恰如其分地运用每一个汉字(甚至标点),完成用带有准确情感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终极目标。
  “温度语文”杜绝呆板教条式的应试教育培训模式,而是把每篇文本当作一个有灵魂的“个体”,通过对作者经历和写作背景的分析,加深学生对作品内涵情感的理解与把握,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引导学生在优秀的范文示范下学习字词的运用,在模仿范文写作思路的过程中学习事件表述及情感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在品味感知及有效运用的过程中对语言文字产生尊重与敬畏的感情,以此浸润学生的人格,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信心,落实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三、“温度语文”的抓手
  “温度语文”的抓手为:理解编者编纂意图,立足作者写作背景;注重文本意蕴内涵,突破教师教法瓶颈;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感悟语言文字魅力。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熟知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创作背景有助于学生设身处地地感知文本的内容。理解编者意图有助于学生对学习目标产生预盼,期望将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储备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现在新课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提升能力。特别是部编中学语文教材单元文章的文体更为统一,情感方向更加接近,理解了編者的编写意图,能更加集中深刻地体味单元内文本的情感抒发方式和语言运用的精妙。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设计及教法创新深入发掘文本的意蕴内涵。学生在系统理解文本的情况下,很容易与作品产生共鸣,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悟作者用字用词的独到之处,并深刻理解感兴趣的字词,尝试运用,最终产生创作该类作品的强烈愿望。在课本阅读过程中积累的方法和情感有助于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而大量的有效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整理的读书笔记和优美的语段素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用到学生的口语表达及写作运用上,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温度语文”理念下的教学活动表现
  1.教材解读与辅助素材的补充
  部编教材为了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目标,在教材的内容安排上很好地兼顾了“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两条编写主线,学段内知识构建体系更为严谨科学且易操作。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以此为依据,挖掘教材的深度内涵。为丰富知识体系,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方便学生较容易地感知学科的独特性与艺术性,教师需要搜集整理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生活素材。该类生活素材原则上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能很好地表现出科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比如在当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域内的人物风情、名人轶事、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本地区的诗词文章等。材料的选择以支持学年总目标的实现为导向。搜集整理辅助材料时要注意材料语言的准确性与艺术性,对于不能达到作为范例却又具有较高价值的材料,教师应进行语言的优化处理。通过素材与教材的重组,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知到学科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科“温度”。良好的素材加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的积极性,高效地完成学年的教学目标。
  2.备课环节中教学目标的统一与分解
  备课环节要注意在内涵上紧扣学年及单元教学目标,把单元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依据部编教材的单元绪论,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个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单元导语,为单元学习阐释清楚目标,明确方向。在每篇课文的授课过程中适时回顾单元目标,让学生明确单元目标是如何实现的,以此来培养学生构建单元知识体系。单元教学目标最终落实到具体的范文授课和其他环节的实现上。在每篇课文的解读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作者的介绍和写作背景的分析,这是学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的基础,坚决摒弃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中勾画记忆文学常识的方法。基于情感共鸣的课文解读很容易让学生对文章产生兴趣,并积极学习作者的写作思路及表达技巧,深入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中心语段的思想。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提出品析或揣摩关键字词之类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文章关键字词含义的理解。基于情感的字词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字词的“温度”,产生对语言文字敬畏的感情。而好的理解又为学生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终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教学目标落实下的有效作业布置
  作业应关注知识点、兴趣点和拓展发散性。基于学生知识储备和解决能力应设计好分层问题。在基础部分抓好文中关键字词的理解运用,在课堂中已品味、感悟或辨析过的字词应设计在作业中。通过关键字词组合的小片段写作训练,可以有效地巩固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教师设计作业时,可将课文内的关键字词合理分成字词练习词组群,将词组群分给不同学情的学生,让他们以群内字词作为关键词完成小片段写作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准确运用字词的过程中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加深学生对语文文字魅力的感知。对于文中的精彩句段,可以通过揣摩辨析或仿写的方法强化理解。精彩句段是字词准确组合的结果,又有其深刻的内涵,为了更好地表现其内涵意义,作者又会加入艺术表现手法。所以有效的句段辨析理解或仿写对学生分析品味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作用明显。对文章整体把握类作业的设计,主要体现在文章主旨的挖掘和同类文章的写作训练上。可组织学生通过了解作者、自读感知和合作探究去归纳文章的主旨,学习文章表现主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写作思路。在以上作业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设计同类作文的写作训练要求,写作训练的设计同样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能与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紧密联系。好的写作训练设计会让学生有话可说,发散思维,同时又能回归到对课文的再次理解。
  总之,“温度语文”教学理念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细致发掘文本的意蕴内涵,品析语言文字的魅力,凸显语文学科独特性和艺术性的特点,最终提升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信力。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其他文献
[摘要]一直以来,文言文都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软肋,“怕读,怕背,怕考”的畏难情绪困扰着学生。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有必要转变已有的思路,因地制宜地调整授课方式,采用有效的活动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文言课文为素材开展的课本剧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中学文言文;课本剧;课程标准;课程改革;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
[摘 要]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开发主体是教师,在其开发和使用的过程中有益于发掘教师的自身潜能,拓展自身创造性和培养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有助于知识内化、减轻压力、提升素养。  [关键词]校本教材 地理教学 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40127  一、校本教材《会
[摘要]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初中生需要对当今的时事热点有一定的了解和看法。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时事教育的融合是当前思想品德教改的关键,因此教师应深入了解思想品德教学与时事教育的融合现状以及两者融合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时事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4004402  初中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摘要]为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可以将主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灵魂,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设计实效化的教学环节,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主题式教学的视野和意义远大于专题式教学,教师应加以重视。  [关键词]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7007202  历史主题式教学,能把历史问题按一定的主题组织起来,并拓展历史的现实意义和社会
[摘 要]针对学生丢分原因中“审题技能有待提升”的突出问题,文章从共性的角度探讨审题技能,并结合哲学主观题具体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结合政治思维和语文思维精准把握,感受设问的魅力,提升“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哲学主观题;审题技能;语文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0-0050-02  一、问
[摘 要]教育信息化为教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对教师而言也是新的挑战。TPCK框架下的英语口语教学,需要教师学会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帮助提高口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TPCK;英语;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00032002  教育信息化为教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对教师而言也是新的挑战。TPCK(Tech
[摘 要]散文教学的命脉就是以散文的核心特点“行散而神不散”为基础的教学。找到散文的“神”,其实就是找到散文中的“情”。在特殊之“情”笔下的人、事、景、物又会呈现出很多特点,所以散文是非常具有个性的。这个性就是由作家的情感、品格、爱好等主观因素决定的。教师进行散文教学的时候,在这种意识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那教学设计容易科学一点,创新一点。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散文教学却没有逻辑,没有思路,让课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则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教书育人,既强调传播知识,培养能力,更注重塑造人格,形成品质。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教学活动,也应该是构建健全人格,培养良好品质,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德育”活动。利用课堂,有效地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引领学生,使他们成为思想健康,品德高尚的人,语文老师责无旁贷。  一、科学性教学  
[摘 要]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大块内容,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科学精神作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的基本条件。科学精神的培育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
[摘 要]以《幽径悲剧》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关键素养,指出以“起承转合”为课堂结构,从语言着手,围绕知识、技能、情意、态度开展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提升语文关键素养的有效途径,具体可以通过构建学习张力空间、引领学生感悟语言、领会语言建构和运用的意图、丰富学生审美情趣来实现。  [关键词]关键素养;起承转合;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