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传统艺术 前瞻对外传播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是全世界通行的语言,是世界各国互通的窗口。纵观艺术传播的历程,可以发现国家发展必然伴随艺术革新,艺术的流动性使国际传播成为可能,各国艺术在世界舞台上碰撞,在相互欣赏中实现借鉴经验、优势互补。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除了在本国范围内的传递与传承外,还离不开对域外各国各民族的传播与交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包含了书法、篆刻、国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和园林。从传播学的视域出发来思考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媒介、方式、路径和效果问题,结合古今重要的艺术传播现象和传播事实,对各门类传统造型艺术作综合性的宏观把握,当是研究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走向世界的一个崭新视角。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传统艺术魅力无穷,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引领时代风尚。为进一步发扬中华传统艺术,拓宽中国艺术的对外传播渠道。由张安华所著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研究》一书将着眼点放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上,运用艺术学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传播现象,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
  宏观与微观研究相融合。该书围绕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展开论述,明确了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总结归纳了国内外相关理论观点,肯定了传统艺术学术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宏观上注重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机会越来越多。在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指导下,我国输出了大量的民族文化作品,提高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古老文化绽放的夺目光辉。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化输出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要看到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虽然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发展却还处于发展初期,优秀文化对外传播路径受阻,导致我国在文化话语权上陷入“失语”的困境。当代的文化研究学者必须以“发现东方”为己任,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粹,正确对待本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增强本国文化对外传播能力,促使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传统文化走向国际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抓住文化全球化的宝贵契机,正向输出传统文化,我国传统艺术对外传播的根本目的是彰显大国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为了顺利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把握影響传统艺术对外传播的外部要素。
  微观上重视国外受众。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传统文化并非系统性输出,导致其他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非常片面,影响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造型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软资源”到“软实力”的转化,应该充分考察国外受众的接受能力与审美观念,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视觉图像信息,结合时代发展的根本需要,使传统造型艺术真正成为我国文化宣传的名片,让其他国家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该书以中国书法、国画、雕塑等传统造型艺术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研究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对外传播现象,论证充分、内容全面,体现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与广阔的研究视野。综合来看,在分析对外传播现象的过程中,作者采用了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角度,该书明确了传统艺术对外传播的积极影响,将其作为呈现中国崭新面貌、吸引国外广大受众、增强传统艺术国际影响力、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获得国际普遍认同、加大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从微观角度,该书阐述了域外受众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影响,包括域外受众审美观念、批评意识、研究理念等,指出在意识引导下,域外受众行为会相应发生变化,部分艺术家会主动模仿中国传统造型风格,出现同质类艺术作品。



  体系成熟,史料丰富。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体系庞大,包括书法、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园林等。该书架构了成熟的论述体系,对内容进行科学编排,介绍了不同门类造型艺术的传播情况,洞察了传统艺术对外传播的现状,突破了之前研究的瓶颈。该书试图探索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总结归纳中国艺术对外传播的普遍特点,因此搜集了大量历史材料,追溯了不同门类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源头,探讨了中国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方式、路径、效果等。
  “造型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7世纪的欧洲,泛指绘画、雕塑等艺术样式,与工艺美术有区别。17世纪80年代,西班牙在石洞中发现岩画,这些岩画来自旧石器时代,距今已经有一万年以上;18世纪40年代,法国同样发现了来自旧石器时代的洞窟壁画,这些壁画颜色鲜艳数量繁多;我国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带有花纹装饰的陶器,这些陶器可以视为造型艺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18世纪的美学家莱辛在作品中提出观点,对雕塑与诗歌展开比较分析,认为前者能够带给观者视觉冲击,应该属于视觉艺术范畴。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因此造型艺术也被列入到视觉艺术之中,与非视觉性艺术相对论之。五四运动之后,国外批评理论传入中国,造型艺术被中国美术界引入,国内学者开启了对造型艺术内涵的探索之路。
  造型艺术早就存在于人类的原始状态,伴随文明演进一路向前,逐渐得到了丰富与发展,最终形成了成熟的框架体系,包含绘画、雕塑、摄影艺术、工艺美术等艺术形式。该书以中国造型艺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古代各个历史时期造型艺术的具象特征,将造型艺术作为人类整体艺术现象的关键一环,探讨了其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关系。作者以古代遗存为参照物,从各个时期的政治形态、审美观念、美学心理等角度出发,探寻经典著述挖掘历史文献,提出了创新性观点,总结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发展规律。在史料支撑下,该书分析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起源、原始艺术的发生、原始艺术的创作、原始艺术的形态等等。原始艺术主要包含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作者基于古代美学理论和史论,对中国古代原始艺术作品进行鉴赏,探析了这些作品的主题、题材等,考察了造型的具象写实性。该书还总结了古代造型艺术的特点,作者采用历史实证分析方法,对各个时期的历史素材进行划分排列,揭示了传统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梳理出一条清晰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发展脉络。纵览全书可知,作者重点阐述了从古至今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概况,阐释了当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传播实践。作者对与艺术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展开详细说明,书中所列出的图表、照片、影像资料、统计说明、参考文献等清晰丰富,体现了作者专业的学术素养与求实的钻研精神。   专业分析立足当下现实。艺术是全世界通行的语言,艺术传播有其漫长历史,国际间艺术往来推动了艺术的蓬勃发展。在分析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现象时,该书立足当下考察传统艺术对外传播的现状。
  一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力有待加强。近几年,我国国际地位提升,传统文化打开对外传播的窗口,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文化市场格局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当前国际文化市场上,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占据高份额,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着文化产业运行的方向。以美国为例,美国通过迪士尼、好莱坞等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其文化版图,将文化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影响了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二是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偏差。受历史原因影响,中国文化的输出并非一帆风顺,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存在刻板印象,加大了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难度。中国造型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海外受众无法体会中国传统艺术的崇高境界,理解古老文化的人文底蕴,导致文化传播困难重重。
  三是我国缺乏专业的艺术传播人才。随着技术进步、新媒体不断出现以及媒体融合的加剧,运用跨媒体、多媒体传播艺术信息的综合传播方式是大势所趋,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有赖于专业的人才梯队,需要储备掌握多媒体技术的传播人才,然而当前我国传统造型艺术的传播人才数量偏少,专业的艺术策展人数量不足。
  该书明确指出传统艺术对外传播的重要性,重申了传统造型艺术的独特价值。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在传承历史中提炼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粹,在与他国艺术交流的过程中汲取精华,最终成就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民族艺术。该书从审美等角度探析了中国传统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分析了对外传播过程中起影响作用的外部要素,并探讨了中国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方式。
  当下,传统艺术更多依靠网络传播,互联网为当代造型艺术提供了展示平台,使古老艺术呈现新的时代风貌。作者充分肯定中国传统艺术的对外传播价值,试图探索古老艺术对外传播创新之路。一是充分发挥不同群体在艺术传播中的作用,让高校发挥“领头羊”作用,通过来华留学人员、工作人员等进行人际传播。二是拓展艺术传播媒介,对传统造型艺术作品进行实体展示,或是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情境,同时坚持传统艺术的创新发展,结合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打造更多经典作品。三是转换传播思路,不断增强品牌意识,做好传统造型艺术品牌推广工作。
  该书预测了中国传统艺术对外传播效果,认为传统艺术对外传播必然能为我国的对外传播工作带来正面效应,使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彰显魅力。作者站在时代前沿,在全球化背景下分析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传播现状,展望了传统艺术对外传播的未来,体现了前瞻性的研究眼光和务实的学术态度。
  作者单位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本文系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画烟波十里绕秦淮”(项目编号:2017-02-05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就在大家都把1080p监视器作为高清标准时,对更高分辨率监视器(包括消费产品)的关注正不断增加。制定分配乃至广播此更高分辨率内容的下一代标准的标准组织是推波助澜者。  此技术的正式名称为“超高清电视”(UHDTV),其基础并不新鲜:早在2006年NAB展览会上,NHK就展示了UHDTV。  新鲜的是近来若干厂商发布了几款4K摄像机以及观看这些摄像机输出必需的监视器。这些4K监视器构成了UHDTV显
期刊
现今的广电行业,三网融合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而我们对物联网在广电行业的发展在很多方面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包括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在技术上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为进一步加强物联网在广电行业的应用,“2012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三网融合与广电物联网应用论坛”在北京召开。“物联网的发展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广泛应用是物联网发展的重点。新技术的发展变革,
期刊
在高塔顶安置一根天线,发射100万瓦或以上功率的“大棒”广播可能正在死去。今年是美国大选年,大选年的广告经济会掩饰电视台广告利润不断受到侵蚀的现象,但过去十年对数十年来一直盈利的广播电视模式来说,日子并不好过。  广播电视不像过去那样盈利的原因很多,但无可否认来自有线电视运营商和电信公司的竞争至少是一个原因。  其间,广播电视机构受困于大棒广播模式,而竞争则产生了新服务和新收入源。  有线电视中宽
期刊
物联网——美国是这一概念的发起者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美国是这一概念的发起者。1999年,一群科研人员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提出日常生活中万物均可通过网络互相连接,世界上首例 “物联网”概念由此产生。同年,在一场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上,美国专家提出:传感网将是下个世纪人类面临的一个大机遇。当时观点为物物互相感知。2005年,在“全球信息社会世界峰会
期刊
1 未来一:4K工作流程  4K是今年NAB的大热门。4K清晰度是传统全高清机的4倍,无论在色彩、细腻度、锐利感上都有明显提升。继很多厂商早前推出的4K投影机后,4K摄像机也进入日程表,推出4K产品的厂商很多,积极展现其在4K拍摄动态画面上更流畅更自然。  Sony目前已经实现完全端到端的Sony 4K制作,在NAB推出了搭载有8K CMOS 传感器的CineAlta摄像机F65,拍摄的4K/60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数字卫星转播车系统的方案确立、功能及原理。该车具有音频直播、卫星传输、调频发射、数字信号有线传输,现场扩声和移动直播等功能,较好地实现了电台在台外不受地域和条件限制的现场直播和节目传输。  【关键词】 转播车 调音台 传输 扩声  一. 引言    数字音频转播车项目是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从车型的选择到车体的改装;从广播的音频系统、传输系统的设计再到设备的
期刊
【摘要】 本文中重点阐述了我台数字化硬盘播出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逐步数字化改造过程和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在数字化硬盘播出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中包括了硬盘播出系统的构成、系统流程、系统软件业务流程。文中最后部分介绍了这套硬盘播出系统在实际操作中的几个重要时间点和实际使用效果,对中小电视台上马数字化网络硬盘播出系统不无补益。  瑞安市广播电视总台于2002年就开始应用网络硬盘自动播出系统,采用进
期刊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广播电台传统媒体的压力越来越大。全国各地电台通过各种户外活动来推广、运营广播已势在必行。2011年底,桂林电台飞扬883音乐交通广播,策划组织了广西首场大型户外汽车音乐会,现场邀请到黑鸭子、赵鹏等重量级实力派歌手。舞台下是百余辆汽车,车友坐在车里通过车载音响收听现场广播直播节目,并通过舞台侧后方的两个LED大屏同步收看视频直播信号。整台晚会现场震撼,视频、音频同步,专业发烧级的音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音频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的分析,重点介绍了音频处理器在工作中合理运用。  【关键词】音频处理器使用 要求 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节目从采编、制作到传播、发送,都使用了较先进的技术设备,节目的质量也大为提高。虽然如此,如果对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不全面,就会造成播音质量下降。音频处理器就是广播传输系统环节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它对播音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在日常工作中广播电台
期刊
如果要问PALM2012展会上最吸引眼球的展商,当属飞利浦。开展当天,位于E2馆的飞利浦展台嘉宾云集,5家与飞利浦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OEM厂商在飞利浦展台举行了一系列的授权庆祝,并对其颁发了证书。展会期间,飞利浦举行了两场高端研讨会,特别邀请到国内外灯光行业嘉宾参加,就全球舞台娱乐产品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交流与探讨。  飞利浦特别推出了Platinum铂金系列光源,旨在用能量点亮创造力,使舞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