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3
【摘要】目的 对气管切开的雾化吸入患者展开观察护理工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5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6例,实验组2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气道湿化,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湿化的同时接受布地纳德雾化吸入,对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气管置管时间以及插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气管置管时间少于对照组,且其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少于对照组。结论 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持续性雾化吸入护理,能够收获良好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护理
当患者发生呼吸道梗塞时,气管切开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主要抢救措施。通过切开患者的气管,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上呼吸道会失去加温、湿化气体的功能,从而导致丧失掉呼吸道内部的水分,如果水分的丢失量过高,就会导致气管腔内部的分泌物、黏浊物阻塞气管,从而阻碍患者的正常呼吸,如果同时吸入干燥气体,将会出现呼吸道的上皮细胞感染、损伤等情况,导致气道组织出现一系列的病变反应,从而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为此就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道气化功能良好,以保证正常的呼吸活动。本文中,笔者选择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5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气管切开后持续雾化吸入护理的临床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5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6例,实验组29例。所有患者中包括31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6例脑出血患者以及8例动脉瘤患者。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气管切开后的常规护理,借助微量泵以2-5ml/h的推注速度给予对照组患者持续性气道湿化,使用的湿化液主要成分为,50ml的生理盐水,5mg地塞米松,400u糜蛋白酶以及8万u的庆大试剂,与此同时,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氧雾化吸入2mg布地奈德,10ml生理盐水,15mg氨溴索。安排雾化吸入时间为每天的8:00、16:00患者睡醒之后,每次持续吸入15-20分钟。
1.3 护理工作要点
1.3.1 环境护理。医护人员需保证患者休养环境的整洁、温馨。保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将室温控制在22℃-24℃,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之间,每天对病房进行两次紫外线杀毒,每次持续30分钟,且杀毒过程要在陪护人员的监督之下完成。保证每个病房都有一瓶快速手消毒液。
1.3.2 呼吸道护理。想要保证雾化吸入过程顺畅,就要维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只有呼吸道正常工作,才能使得药物能够顺利的到达肺泡和细支气管。为此,在进行雾化吸入之前,要辅助患者进行排痰处理,包括拍背、变换体位等,如需要,还可为其安排吸痰。
1.3.3 雾吸方法。为了保证达到最佳的疗效,一定要以正确的方法进行雾吸。因为面罩的质地轻柔,接触面积大,能够达到最佳的吸入效果,所以利用气切面罩式方法吸入,效果最佳。
1.3.4 体位护理。保证患者半卧位(将床头控制在15-30度)能够在重力的辅助下帮助药物更顺利的进入细支气管和肺泡。以加快药物吸收,避免浪费。
1.4 效果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的胸片,对其肺部感染的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置管时间进行对比。主要的并发症包括肺不张、肺部感染以及气管切开套管痰液阻塞等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定量资料的时间比较使用t检验,当P<0.05时表明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的刺激性咳痰、气管黏膜损伤、痰阻等并发症状况,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详细情况见表1。
2.2 肺部感染情况以及切开置管时间比较
比较两组数据发现,实验患者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以及气管切开置管时间都要短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存环境的变化,呼吸道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正常生产安全的主要困扰因素,也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当患者发生呼吸道梗塞时,气管切开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主要抢救措施。然而气管切开会碍患者的正常呼吸,如果同时吸入干燥气体,将会出现呼吸道的上皮细胞感染、损伤等情况,这都是由于患者的上呼吸道会失去加温、湿化气体的功能,从而导致丧失掉呼吸道内部的水分,如果水分的丢失量过高,就会导致气管腔内部的分泌物、黏浊物阻塞器官,导致气道组织出现一系列的病变反应,从而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适当的雾化吸入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排出痰液,雾化吸入布地纳德具有酶化作用,其水溶性和高亲和力能够帮助肺部颗粒细化,以防止肺部出现感染等情况的发生。
笔者为了对气管切开的雾化吸入患者展开观察护理工作,选择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5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6例,实验组2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气道湿化,实验组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湿化的同时接受布地纳德雾化吸入,对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气管置管时间以及插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气管置管时间少于对照组,且其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少于对照组。实验患者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以及气管切开置管时间分别为18.26±9.56天和21.35±5.43天,都要短于对照组的23.14±10.32天和28.36±6.54天,分析数据可知,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持续性雾化吸入护理,能够收获良好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爱凤,王正梅,许晶晶等.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时湿化瓶内不加蒸馏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9):3301-3303.
[2]陈亚静,段立娟,庞凤兰等.面罩和单鼻塞联合吸氧与面罩吸氧在超声雾化吸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2,33(22):3510,封3.
【摘要】目的 对气管切开的雾化吸入患者展开观察护理工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5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6例,实验组2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气道湿化,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湿化的同时接受布地纳德雾化吸入,对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气管置管时间以及插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气管置管时间少于对照组,且其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少于对照组。结论 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持续性雾化吸入护理,能够收获良好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护理
当患者发生呼吸道梗塞时,气管切开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主要抢救措施。通过切开患者的气管,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上呼吸道会失去加温、湿化气体的功能,从而导致丧失掉呼吸道内部的水分,如果水分的丢失量过高,就会导致气管腔内部的分泌物、黏浊物阻塞气管,从而阻碍患者的正常呼吸,如果同时吸入干燥气体,将会出现呼吸道的上皮细胞感染、损伤等情况,导致气道组织出现一系列的病变反应,从而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为此就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道气化功能良好,以保证正常的呼吸活动。本文中,笔者选择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5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气管切开后持续雾化吸入护理的临床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5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6例,实验组29例。所有患者中包括31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6例脑出血患者以及8例动脉瘤患者。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气管切开后的常规护理,借助微量泵以2-5ml/h的推注速度给予对照组患者持续性气道湿化,使用的湿化液主要成分为,50ml的生理盐水,5mg地塞米松,400u糜蛋白酶以及8万u的庆大试剂,与此同时,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氧雾化吸入2mg布地奈德,10ml生理盐水,15mg氨溴索。安排雾化吸入时间为每天的8:00、16:00患者睡醒之后,每次持续吸入15-20分钟。
1.3 护理工作要点
1.3.1 环境护理。医护人员需保证患者休养环境的整洁、温馨。保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将室温控制在22℃-24℃,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之间,每天对病房进行两次紫外线杀毒,每次持续30分钟,且杀毒过程要在陪护人员的监督之下完成。保证每个病房都有一瓶快速手消毒液。
1.3.2 呼吸道护理。想要保证雾化吸入过程顺畅,就要维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只有呼吸道正常工作,才能使得药物能够顺利的到达肺泡和细支气管。为此,在进行雾化吸入之前,要辅助患者进行排痰处理,包括拍背、变换体位等,如需要,还可为其安排吸痰。
1.3.3 雾吸方法。为了保证达到最佳的疗效,一定要以正确的方法进行雾吸。因为面罩的质地轻柔,接触面积大,能够达到最佳的吸入效果,所以利用气切面罩式方法吸入,效果最佳。
1.3.4 体位护理。保证患者半卧位(将床头控制在15-30度)能够在重力的辅助下帮助药物更顺利的进入细支气管和肺泡。以加快药物吸收,避免浪费。
1.4 效果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的胸片,对其肺部感染的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置管时间进行对比。主要的并发症包括肺不张、肺部感染以及气管切开套管痰液阻塞等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定量资料的时间比较使用t检验,当P<0.05时表明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的刺激性咳痰、气管黏膜损伤、痰阻等并发症状况,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详细情况见表1。
2.2 肺部感染情况以及切开置管时间比较
比较两组数据发现,实验患者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以及气管切开置管时间都要短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存环境的变化,呼吸道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正常生产安全的主要困扰因素,也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当患者发生呼吸道梗塞时,气管切开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主要抢救措施。然而气管切开会碍患者的正常呼吸,如果同时吸入干燥气体,将会出现呼吸道的上皮细胞感染、损伤等情况,这都是由于患者的上呼吸道会失去加温、湿化气体的功能,从而导致丧失掉呼吸道内部的水分,如果水分的丢失量过高,就会导致气管腔内部的分泌物、黏浊物阻塞器官,导致气道组织出现一系列的病变反应,从而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适当的雾化吸入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排出痰液,雾化吸入布地纳德具有酶化作用,其水溶性和高亲和力能够帮助肺部颗粒细化,以防止肺部出现感染等情况的发生。
笔者为了对气管切开的雾化吸入患者展开观察护理工作,选择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5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6例,实验组2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气道湿化,实验组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湿化的同时接受布地纳德雾化吸入,对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气管置管时间以及插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气管置管时间少于对照组,且其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少于对照组。实验患者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以及气管切开置管时间分别为18.26±9.56天和21.35±5.43天,都要短于对照组的23.14±10.32天和28.36±6.54天,分析数据可知,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持续性雾化吸入护理,能够收获良好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爱凤,王正梅,许晶晶等.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时湿化瓶内不加蒸馏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9):3301-3303.
[2]陈亚静,段立娟,庞凤兰等.面罩和单鼻塞联合吸氧与面罩吸氧在超声雾化吸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2,33(22):3510,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