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选修更多的计算机课程,尤其是计算机网络课程。本文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现状,提出一些改革性的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 教学改革 非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涉及大量的软件、硬件,而且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中新技术、新名词层出不穷,概念、名词、缩略语繁多,实践性非常强,因而很多教师反映教不好。特别是非计算机专业,它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都和计算机网络专业有所不同,而教师在开展专业教学时往往没有注意到这些区别,教材和教学模式都照搬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因而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研究了理工科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特点,并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一、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
现行计算机网络教材的大部分内容过于专业,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体系机构、协议、网络互联,从工作原理到应用都作了深入的介绍。学生从一开始感兴趣到逐渐失去耐心、不愿意学,教学效果不理想。这是因为网络体系结构、协议等内容理论性很强,看不到、摸不到,又想象不出来,不符合作为公共课的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课程体系。因此,对非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的合理安排非常重要。
(二)学生缺少实践机会,动手能力较差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院校无法开设实验课和实训课。尤其是对非计算机专业来说,没有专门的网络实验设备和网络实验室,使学生难以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形成全面的认识,而仍然停留在书本上。这样,他们的学习的兴趣也会下降。
二、非计算机专业网络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已经认识到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网络得到了空前的普及和应用,渗透到工业、农业、商业、国防等各个领域。为顺应时代发展,大学生应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和应用技能。而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仅仅靠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显然是不够的。
其次,网络课程改革也是非计算机专业自身的要求。许多高职院校自动化、电气工程、检测技术等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以自动化专业为例。以计算机网络知识为基础,以过程控制技术及其常用仪表为扩展,建立基于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的工业控制网络是基本的培养目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可以看出,计算机网络知识是自动化专业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最后,社会对人才的渴望与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之间形成矛盾。一方面,社会对网络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旺盛。企业迫切希望将IT技术与传统业务整合,利用IT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研究,其关键在于学校提供的“产品”能否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事实证明,具有专业和IT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具有比较的优势。
三、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对策
(一)课程教学的合理定位
非计算机专业一般将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选修课,学时少,学生相关的基础知识较薄弱,虽然大多数学生已经接触过网络,但大多仅限于一般的简单应用。因此,本课程培养目标应该以应用为主,以研究开发为辅,为学生毕业后进行基于网络的应用和开发以及网络工程应用打下基础。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网络知识是一种工具,要学会用它来解决本专业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首先,应弄清楚在有限的学时中给学生教什么。计算机网络教学有偏向理论和偏向工程两种基本类型。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来说,应以应用为向导,以理论为辅助,以培养网络工程技术人才为目的。适当讲授一些理论知识,但尽量不要进行枯燥繁杂的理论推导和数学推导,只介绍结论。比如,对于信息应用类专业来说,应偏重资源子网的建设、管理和应用;对于工程应用类专业来说,应偏重通信子网的建设、管理与应用。
其次,应合理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目前流行的有自底而上、自顶而下两种教学模式。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来说,知识结构在整体安排上采纳自顶而下方法比较合理,先讲应用层,再将其他各层。具体内容上按主题,如数据通信、体系结构、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网络设备、网络安全等来安排教学。这样,一方面汲取了自顶而下方法的优点:注重应用、学生有兴趣、实验易开展、与教学内容同步;另一方面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取舍不会对内容的完整性产生重大影响。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改变过去讲细、讲透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解网络协议的时候,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实际生活中的人际对话相比较,启发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协议实现的基本思想,这样学生印象深刻,对于协议有了实质性的了解,而不再是死记硬背。例如,在讲授局域网时,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以学生宿舍多台机器同时上网为案例来进行讨论,结合实际,使生硬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又如,可以采用问题式教学,在上课前针对重点内容提出若干问题,在授课中予以解答。还可以根据具体授课内容灵活地采用互动式教学、推演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实验教学的改革
做好计算机网络实验,对学好网络课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尽量给学生网络实验提供一个动手场所,让学生进行更多的操作训练。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应用,突出实际组建网络、管理网络的动手能力。另外,改革实验内容,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要突出实用部分,把组建对等网、局域网和解决常见的网络故障作为实验的重点。在试验的同时,尽可能让学生参与相关实践,如参与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参观学校的校园网建设等,增进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总之,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应研究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新特点,针对这些新动向、新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尝试如何在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把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教学中来;研究新时期的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尝试如何使得计算机网络课程好教易学;对一系列的尝试在进行研究总结,从而建立新的理工科非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 教学改革 非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涉及大量的软件、硬件,而且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中新技术、新名词层出不穷,概念、名词、缩略语繁多,实践性非常强,因而很多教师反映教不好。特别是非计算机专业,它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都和计算机网络专业有所不同,而教师在开展专业教学时往往没有注意到这些区别,教材和教学模式都照搬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因而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研究了理工科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特点,并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一、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
现行计算机网络教材的大部分内容过于专业,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体系机构、协议、网络互联,从工作原理到应用都作了深入的介绍。学生从一开始感兴趣到逐渐失去耐心、不愿意学,教学效果不理想。这是因为网络体系结构、协议等内容理论性很强,看不到、摸不到,又想象不出来,不符合作为公共课的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课程体系。因此,对非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的合理安排非常重要。
(二)学生缺少实践机会,动手能力较差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院校无法开设实验课和实训课。尤其是对非计算机专业来说,没有专门的网络实验设备和网络实验室,使学生难以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形成全面的认识,而仍然停留在书本上。这样,他们的学习的兴趣也会下降。
二、非计算机专业网络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已经认识到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网络得到了空前的普及和应用,渗透到工业、农业、商业、国防等各个领域。为顺应时代发展,大学生应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和应用技能。而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仅仅靠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显然是不够的。
其次,网络课程改革也是非计算机专业自身的要求。许多高职院校自动化、电气工程、检测技术等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以自动化专业为例。以计算机网络知识为基础,以过程控制技术及其常用仪表为扩展,建立基于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的工业控制网络是基本的培养目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可以看出,计算机网络知识是自动化专业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最后,社会对人才的渴望与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之间形成矛盾。一方面,社会对网络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旺盛。企业迫切希望将IT技术与传统业务整合,利用IT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研究,其关键在于学校提供的“产品”能否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事实证明,具有专业和IT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具有比较的优势。
三、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对策
(一)课程教学的合理定位
非计算机专业一般将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选修课,学时少,学生相关的基础知识较薄弱,虽然大多数学生已经接触过网络,但大多仅限于一般的简单应用。因此,本课程培养目标应该以应用为主,以研究开发为辅,为学生毕业后进行基于网络的应用和开发以及网络工程应用打下基础。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网络知识是一种工具,要学会用它来解决本专业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首先,应弄清楚在有限的学时中给学生教什么。计算机网络教学有偏向理论和偏向工程两种基本类型。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来说,应以应用为向导,以理论为辅助,以培养网络工程技术人才为目的。适当讲授一些理论知识,但尽量不要进行枯燥繁杂的理论推导和数学推导,只介绍结论。比如,对于信息应用类专业来说,应偏重资源子网的建设、管理和应用;对于工程应用类专业来说,应偏重通信子网的建设、管理与应用。
其次,应合理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目前流行的有自底而上、自顶而下两种教学模式。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来说,知识结构在整体安排上采纳自顶而下方法比较合理,先讲应用层,再将其他各层。具体内容上按主题,如数据通信、体系结构、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网络设备、网络安全等来安排教学。这样,一方面汲取了自顶而下方法的优点:注重应用、学生有兴趣、实验易开展、与教学内容同步;另一方面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取舍不会对内容的完整性产生重大影响。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改变过去讲细、讲透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解网络协议的时候,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实际生活中的人际对话相比较,启发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协议实现的基本思想,这样学生印象深刻,对于协议有了实质性的了解,而不再是死记硬背。例如,在讲授局域网时,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以学生宿舍多台机器同时上网为案例来进行讨论,结合实际,使生硬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又如,可以采用问题式教学,在上课前针对重点内容提出若干问题,在授课中予以解答。还可以根据具体授课内容灵活地采用互动式教学、推演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实验教学的改革
做好计算机网络实验,对学好网络课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尽量给学生网络实验提供一个动手场所,让学生进行更多的操作训练。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应用,突出实际组建网络、管理网络的动手能力。另外,改革实验内容,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要突出实用部分,把组建对等网、局域网和解决常见的网络故障作为实验的重点。在试验的同时,尽可能让学生参与相关实践,如参与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参观学校的校园网建设等,增进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总之,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应研究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新特点,针对这些新动向、新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尝试如何在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把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教学中来;研究新时期的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尝试如何使得计算机网络课程好教易学;对一系列的尝试在进行研究总结,从而建立新的理工科非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