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亚先生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one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何先生的时候他已经八十多了,但内心深处,我从来不曾把他看成老年人,总觉得还有很多的饭会一起吃,很多的茶会一起喝,很多话题会一起聊,很多坏人会一起骂。
  
  
  晚上陆灏发短信给我,何振亚先生赴台湾开会途中,突然去世。
  我把书桌上的灯关了,一个人在黑暗中坐了一会。懊悔。难过。认识何先生的时候他已经八十多了,但内心深处,我从来不曾把他看成老年人,总觉得还有很多的饭会一起吃,很多的茶会一起喝,很多话题会一起聊,很多坏人会一起骂。他那么年轻,让人无法用您称呼他。那天,刘绍铭先生到上海,一桌人在静安寺的鹭鹭吃饭。
  酒过一巡,门口响起嘹亮的声音,然后,李玉和似的一个亮相,何先生出场。他出场就问,还有比我更老的吗?当然是没有,因为德高望重的刘绍铭先生,也让他一句“那时你还年轻”给打回到青春时代。下半场就是何先生的talkshow,他先把个人隐私交代一番,酒是喜欢的,但被医生禁了,因为有癌症,然后就讲“老历八早”的事情,所谓白头宫女说玄宗,何先生的一头银发倒是切题。讲着讲着讲到张爱玲。
  讲到张爱玲,子善老师的表情就活跃起来。慢着慢着,和张爱玲,你和张爱玲什么关系?何先生却是轻描淡写,她的《秧歌》,还有另外一本什么小说,都是我给出的。于是,陈老师就和何先生产生了化学反应,大家约好下个月再吃一顿饭。
  下一次吃饭,何先生倾其所有地带来了他的张爱玲初版本,包括张爱玲翻译的海明威,然而,他却随随便便送给了我。子善老师看他所托非人,再听说他把几房间的书都捐给了不缺书的主儿,几乎是“奈何明月照沟渠”的表情,这样,又约了下一顿饭,大家都觉得有必要帮何先生提高对自己藏书的认识。
  如此隔几个月,我们就同何先生吃一顿饭,不过,各忙各的,发起吃饭的,常常倒是何先生,他定好时间地点然后还买单,分别时还要谢谢我们赏光。有时,我想抢着买单,何先生会说,你想买单,自己组织吃饭,我辛辛苦苦叫来的人,怎么能让你享受买单乐趣。最后一次和何先生吃饭,是在吉士酒家,还是他买单,我记得当时自己信誓旦旦,下次我来组织。但我懒惰,终于被时间惩罚。夜色里,他哈哈笑着离开,我想到他说,李敖在台北监狱,流行感冒来的时候,就集体打针,“只换屁股不换针”,就一个人在淮海路上笑出声来。
  那时我们还说,要找个年轻的学生,专门去录何先生“口供”。他早年拿了基辛格奖学金在美国游学,冠盖满天下,几乎没有他不认识的文化人,没有他不“参股”的文化事业,尤其港台地区那些进入文学史的学生刊物,现代杂志,都有他的背影闪现。不过,不知道是他懒得说,还是他自己觉得当年做的那些事也就芝麻绿豆,他在饭桌上,不怎么谈自己创办的友联出版,经手的各类文库报刊,也不怎么谈后来做的实业,往事烟云,他只取其中最轻松最好笑的说。所以,我印象里的何先生,除了因为久坐,起来的时候,偶尔需要借点力,一直就是年轻就是开心。而这会儿,当我想为他写下点什么,纪念他不平凡的一生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说不上来。就像那天,他送亨利·詹姆斯的《碧庐冤孽》给陆灏,两个译者其中一个叫方馨,经何先生解释,原来方馨就是张爱玲托付遗嘱的邝文美,而书外的故事,包括邝文美和张爱玲之间既深厚又微妙的关系,对于我们只知道方馨就是文美的人来说,那却是无从说起了。
  有时会想,何先生只和我们嘻嘻哈哈说些开心事,是不是也就是邝文美在帮张爱玲守心愿?当然,何先生在为谁守,只能等子善老师慢慢考证。好在,躺在历史里的那些初版本,那些创刊号,对于我们今天纪念何先生,也绰绰有余了。至于这些初版本,当年是否有“密码本”的经历,他们的作者是否合于《潜伏》的剧情,就留給未来吧。
  这两天,报纸上都在纪念舒芜先生,每篇文章都要提到胡风集团,好像因为舒芜先生的死,我们可以原谅他了。但问题是,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来原谅他?比如,对于何振亚先生,我既无能力描述他,因为余生也晚,更没资格来定义他,因为只认识饭桌上的何先生,甚至,他在饭桌上讲过的那些事,我都记不确切了,而时间不过四五年。所以,发生在四五十年前的事情,让历史的因果自己说话吧。
  谨此,纪念何振亚先生。■
其他文献
不足5周的时间,匆匆结束了《〈史记〉选读》的教学任务。对照新课标关于选修课的要求,若有所失,似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客观而论,《〈史记〉选读》这本选修教材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但限于时间,迫于压力,疲于应付,我和学生都只能“带着镣铐跳舞”,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主要是因为高考这根指挥棒让我们放不开手脚,甚至让我们缺乏自信、急功近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学校要拆除旧的教学楼,建造新的教学楼。因为教室暂时不够用,学校决定让我们二年级搬到操场上新建的活动板房里上课。  出乎大家的意料,板房比原来的教室更加宽敞明亮,里面有崭新的黑板、两台新装的空调、四台电扇,还有六盏明亮的电灯。每天,张校长都会来看我们,他担心板房里面空气不好,就给我们送来了活性炭(tàn)和吊兰,用来净化空气;担心外面噪(zào)音太大、老师讲课我们听不清楚,就给我们送来了新的扩
语文伴随我们成长,然而,试问同学们:语文为何物?你对语文这门学科的了解有多少?可否用《木兰诗》中的两句话“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来概括?其实它能——  为你展现一道风景线  汉字的美,想必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气势如虹的奥运会开幕式上画卷轻转,久远深邃的活字印刷重现眼前。三个不同版本的“和”字不仅充分体现出汉字的魅力,而且诠释了中国人民创建和谐社会、期盼世界和平的美好心愿。大家了解麻将吗?那时的
关于苏东坡《赤壁赋》中情、景、理交融妙处的发微,可谓“前人之述备矣”。但是,笔者在教授《赤壁赋》的过程中,却发现另有几个细微之处似乎为大家遗漏,而这几处却最能见证作者的匠心独运、妙笔神思。谨补缀如下,权供方家教正:  1.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暑期校本培训,但每次培训的效果相差悬殊。联系高效课堂建设,教师校本培训与有效教学有许多惊人的相似。  今年暑期培训听校内李主任的讲座,几百人的会场鸦雀无声。教师们都沉浸在化用“菜花甜妈的‘送你葱’;宝善哥的‘搞笑版’;王勇平的‘我信了’”的故事之中……我以为这一切缘于“乐”。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因为李主任精彩有趣的讲授引起了教师们的兴趣,即便
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暑期校本培训,但每次培训的效果相差悬殊。联系高效课堂建设,教师校本培训与有效教学有许多惊人的相似。  今年暑期培训听校内李主任的讲座,几百人的会场鸦雀无声。教师们都沉浸在化用“菜花甜妈的‘送你葱’;宝善哥的‘搞笑版’;王勇平的‘我信了’”的故事之中……我以为这一切缘于“乐”。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因为李主任精彩有趣的讲授引起了教师们的兴趣,即便
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暑期校本培训,但每次培训的效果相差悬殊。联系高效课堂建设,教师校本培训与有效教学有许多惊人的相似。  今年暑期培训听校内李主任的讲座,几百人的会场鸦雀无声。教师们都沉浸在化用“菜花甜妈的‘送你葱’;宝善哥的‘搞笑版’;王勇平的‘我信了’”的故事之中……我以为这一切缘于“乐”。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因为李主任精彩有趣的讲授引起了教师们的兴趣,即便
遇事好辩,历来是号称“全民哲学家”的法兰西民族之癖好。而且好辩的法国人中,有一类“特殊人士”,他们无论任何事都会故意拧着你说,反着你说,并以此为乐。比如在北京奥运会时,法国游泳名将玛努图一败涂地,落到最后一名。现场采访的记者问她为什么不力争好一点的成绩,她回答说,拿不到前三名对我来说就没有意义了。在场的法国体育记者一片哗然。这显然不是奥运精神的体现。但在巴黎主持节目的政治专栏记者居伊·卡尔利埃却出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散文名篇,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揣摩大师们以言达意的过程,丰富知识内涵.拓展阅读视角,提升审美鉴赏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引领学生理解散文独特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通过反复的品读,感受、揣摩和体悟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怀,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在的韵味呢?下面以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的教学为例,提出一些教学策略。  一、品读文眼,理清思路  常言道,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目的内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应努力落实新课标要求,抓好课外阅读。  然而,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许多教师忽视、弱化课外阅读,对课外阅读实行“放羊式”管理;学生很少有进行课外阅读的自觉性和兴趣,不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