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长于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本无所谓孰优孰劣,只不过经过文人的一番描绘后,便成为了各种情感的寄托,如兰草象征了优雅的气质、蘆荻传达了浓浓的哀愁……而农田及园艺场所漫生的杂草,常常因为喧宾夺主而令人烦恼。这不禁让人提出一个疑惑:杂草真的一无是处吗?
在大多数人眼里,杂草的同义词就是野草。在农民的眼中,杂草是农作物的死敌,它们不仅与农作物争夺养料、水分、阳光和空间,还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园丁的眼里,杂草是园艺的败笔,除了吸收养分,杂草不断挤压植物的生长空间,影响整体的美观。大多数人对杂草态度都是除之而后快。在文人眼中,杂草代表卑微、平庸和没有价值的东西,如“草芥”“草包”“草民”都含有贬低的意思,而在另一些文人眼中,杂草则有着另一种品格,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刘敞的“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鲍照的“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都展现出杂草顽强的生命力和生生不息的力量。
英国博物学家理查德·梅比在《杂草的故事》一书中不仅用精准的词汇描述杂草,追溯杂草的历史,更揭示了杂草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为杂草正名。杂草名声的好坏及随之而来的命运,主要取决于人类的主观意识,排斥或是接受杂草完全取决于人类自身的需要。
杂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其角色也常常发生变化。比如藜,藜原本是一种杂草,刚开始时它对人的价值是能成为堆肥的原料,之后人们发现它的种子油分十足,就开始把它当作农作物种植,再后来由于人们口味的改变,藜就成了遭人嫌弃的有害植物,因为它会妨碍甜菜的生长,而实际上:藜与甜菜属于同一个目。很多杂草和藜有同样的命运,在经济条件困难的年代,很多人将杂草当作食物充饥,而随着人们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之前曾用来果腹的食物变成了令人厌烦的杂草。
理查德·梅比在《杂草的故事》中认为被人类忽视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许多杂草正在努力维护这个星球上饱受创伤的地方,不让它们分崩离析。相比种种关于杂草的理解,我更欣赏美国作家爱默生的认识,在他看来,杂草是“优点还未被发现的植物”,这个描述既慷慨又友善,体现了一种辩证和理性的思维。
杂草是“生长在错误地点的植物”,挤占了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可人类也不能粗鲁地将其“赶尽杀绝”,因为杂草本无所谓对错,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反观之,大规模践踏绿色世界的人类,确实该反省了。
在大多数人眼里,杂草的同义词就是野草。在农民的眼中,杂草是农作物的死敌,它们不仅与农作物争夺养料、水分、阳光和空间,还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园丁的眼里,杂草是园艺的败笔,除了吸收养分,杂草不断挤压植物的生长空间,影响整体的美观。大多数人对杂草态度都是除之而后快。在文人眼中,杂草代表卑微、平庸和没有价值的东西,如“草芥”“草包”“草民”都含有贬低的意思,而在另一些文人眼中,杂草则有着另一种品格,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刘敞的“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鲍照的“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都展现出杂草顽强的生命力和生生不息的力量。
英国博物学家理查德·梅比在《杂草的故事》一书中不仅用精准的词汇描述杂草,追溯杂草的历史,更揭示了杂草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为杂草正名。杂草名声的好坏及随之而来的命运,主要取决于人类的主观意识,排斥或是接受杂草完全取决于人类自身的需要。
杂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其角色也常常发生变化。比如藜,藜原本是一种杂草,刚开始时它对人的价值是能成为堆肥的原料,之后人们发现它的种子油分十足,就开始把它当作农作物种植,再后来由于人们口味的改变,藜就成了遭人嫌弃的有害植物,因为它会妨碍甜菜的生长,而实际上:藜与甜菜属于同一个目。很多杂草和藜有同样的命运,在经济条件困难的年代,很多人将杂草当作食物充饥,而随着人们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之前曾用来果腹的食物变成了令人厌烦的杂草。
理查德·梅比在《杂草的故事》中认为被人类忽视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许多杂草正在努力维护这个星球上饱受创伤的地方,不让它们分崩离析。相比种种关于杂草的理解,我更欣赏美国作家爱默生的认识,在他看来,杂草是“优点还未被发现的植物”,这个描述既慷慨又友善,体现了一种辩证和理性的思维。
杂草是“生长在错误地点的植物”,挤占了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可人类也不能粗鲁地将其“赶尽杀绝”,因为杂草本无所谓对错,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反观之,大规模践踏绿色世界的人类,确实该反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