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隐私

来源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enjiek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社交平台应运而生,大量关于儿童的图片或视频被成人(尤其是父母)发布到网络上供人们观看,网络晒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
  尽管人们开始有意识地保护个人隐私,但孩子的隐私权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与重视。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晒娃背后折射出的儿童隐私泄露问题逐渐引发社会关注。
  父母是孩子隐私权问题产生与保护的重要主体,应清楚地意识到网络晒娃行为与孩子隐私权间的相关性。能否晒娃,如何晒娃?这些问题已成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热点问题,研究分析父母晒娃的动机、认知、行为等,对保护儿童的隐私具有重要的意义。
  晒娃行为的成因分析
  深入剖析父母的晒娃行为,发现其形成因素存在共性。从微观的家庭背景层面到宏观的社会文化与法治体系,诸多因素影响晒娃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传统的儿童观
  “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的传统思想与观念在我国影响深远,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而非独立的个体。在此种观念的影响下,父母往往缺乏保护孩子隐私权的意识,甚至间接地成为侵犯孩子隐私的主体。
  网络文化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成为传递信息、促进交流的便捷工具,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将自己的私人生活分享到网络上,私人信息因此变成公共资源,能够被他人重复浏览甚至迁移使用。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互联网特质使晒娃变成一件极为简单便捷的事。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个人信息可以被收集,建成数据库,这种新趋势逐渐改变了儿童机构的运行模式。为促进联系,机构建立联络网、交流群、公众号,建立儿童发展电子档案等,这些媒介不可避免地让父母在无意识中发布了孩子的信息。
  另外,网络时代也催生了流量变现的新产业,如美食博主、化妆品销售等获利者。部分父母发现了这个商机,大量出产与孩子相关的视频、表情、照片等,甚至把孩子包装成网络红人,获取收益。随着一些童星的走红,更多的父母期待孩子也能成为下一个童星,因此,不惜将孩子暴露在镜头之下。
  从众与攀比心理
  许多父母的晒娃行为受从众心理的影响,看到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等晒娃举动,便也参与其中,以获得共同的话题,形成活动圈。但在此过程中,也容易形成攀比行为。例如,某些父母将孩子的才艺、技能等发到微信群,其他家长受其影响,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能输给别人,产生“我要比你还厉害”的思想,形成攀比之风。
  父母自身因素
  晒娃行为可能受父母的工作性质影响。全职工作的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晒娃的频率较低;全职父母的生活围绕着孩子,更喜欢分享,以此获得陪伴和付出上的自我认同,当获得他人的点赞、评论、转发时,往往会产生满足感。
  法制建设薄弱
  尽管儿童隐私问题日益凸显,但我国关于儿童隐私权的法律目前尚不完善。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如《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虽然对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及其保护有所规定,但内容较为空泛,责任不够明确。相关法律法规虽然规定不准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但对侵权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受到的处罚缺乏具体规定,致使许多侵害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处罚。
  产生的影响
  父母在網络平台晒娃,无论其意图是积极的还是功利的,都可能给孩子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侵犯隐私权
  学龄前儿童开始具备自主意识。但父母在晒娃过程中,往往很少考虑到孩子的意愿。父母缺乏隐私权的观念及行为不利于孩子形成隐私意识。麦克罗宾逊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需要更多隐私,以便形成自己的观点,认清自己是谁。”但如果成人不尊重孩子,意识不到这种行为是对孩子权利的侵犯,那么孩子也很难设身处地理解他人。
  影响身心发展
   当父母忙于用镜头记录孩子生活的一切时,其实无法真正参与孩子的活动,这意味着陪伴质量的降低和儿童发展的支持力量减少。当孩子的隐私被成人借以逗弄、娱乐时,更容易变得自卑,心灵遭受伤害。当孩子表达出不愿意被拍摄、被分享的态度,但父母仍然执意那样做时,孩子会失去控制感和自主权。
  存在安全隐患
  不加修饰的、含有儿童隐私的图文信息具有不安全因素。调查发现,很多犯罪案件与父母晒娃有关系。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父母无意间晒到社交网站的信息进行违法活动。在网络世界,儿童隐私已经成为最有价值的商品之一。另外,一些犯罪分子还可能利用家长暴露的孩子的信息(年龄、住址、家庭状况、就读园所等)跟踪绑架孩子,勒索其父母,威胁孩子的成长安全。
  潜在的长期风险
  现在,个人信息和行为的数据化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网络应用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制造、收集、处理用户信息。人类学家在一项名为“儿童数据市民”的研究中指出,今天的儿童是第一代可能一生都要被数据化的公民,他们在出生之前就被记录了数据。从母亲怀孕的那一刻起,孩子的信息就会被医疗中介收集,也会被父母上传到应用程序上。孩子一出生,就被某些应用平台建立了个人信息档案。
  由于网络平台的特殊性,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有可能在发布后很长时间内不受发送者控制。大量的儿童隐私数据被收集,我们不知道,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隐私数据是否会成为影响儿童社会生活的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几十年过去了,只要一提到俺娘,俺的泪水就会像决堤的洪水哗哗地不停往外窜。  俺爸是从省城插队到苏北农村的知青。他当年已23岁了,正常情况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爸爸到农村积极劳动,拼死脱胎换骨,因为我爷爷是个资本家。由于爸爸劳动特别好,被大队安排到村小做了民办老师。这时我爸已是28岁的大龄青年了。那时有个号召叫什么“铁杆务农”,一辈子做一代有文化的新农民。我爸爸向大队表了决心,在农村安家,找一个贫下
期刊
近日,打开手机,无论网络上还是朋友圈,有几件事情挺让人扎心的.青海省美协副主席王筱丽抄袭天津老画家马寒松长达八年之久,被中美协停止会籍,省文联作出停职检查处理.更有一
期刊
爷爷从老家搬来,開始和淘淘一起生活。每天,爷爷把淘淘送到幼儿园后,还要在门口张望好久。  淘淘记得爸爸妈妈的话,奶奶不在了,对爷爷要更加关心。淘淘说:“爷爷,你送我到幼儿园后,不用在门口等我。”爷爷有点不好意思:“爷爷没上过幼儿园,淘淘的幼儿园好漂亮,爷爷喜欢多看一会儿。”  “爷爷没上过幼儿园?”  “爷爷小时候,村里没有幼儿园。”  “爷爷,你想上幼儿园吗?”  爷爷笑了:“爷爷这么大年纪了,
期刊
锣敲三次,红幕牵起。  三声为一响,连发三响,便要登台。  柳林儿套上凤冠,不紧不慢,朝发髻盘起处别进最后一支月钗,同身后人盈盈相望,梳妆镜里的她,太不像她。  “咱这行逃不掉的宿命。”  扮上,便作她人面孔,耍不得真性情。  私下里,同晴柔讲过多次,戏台上的光景,生生便是缔造给看客的消遣,饭后茶余,上不了台面。  需舍得干干净净,如夜幕同天光分离那般。  “听不懂。”刚满15的晴柔偏过头去,犯了
期刊
针对现有共乘匹配算法没有考虑车辆位置的实时变化、乘客出行请求的动态性及车辆共乘路线的优化等问题,提出一种贪婪式动态共乘匹配算法,首先利用节点插入算法,寻找汽车尾气排放量最小的插入位置;然后借助Prim算法和Esau⁃Williams算法的思想,实现乘客与车辆之间的动态匹配.在每次匹配过程中,选择汽车尾气增加量最小的乘客请求,插入其相应车辆的当前行驶路线中.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贪婪式动态共乘匹配算法能有效的提高匹配成功率和降低二氧化碳等汽车尾气的排放量.
对祖辈们来说,他们见多了“别人家孙子/女”的“十八般武艺”,回过头来却看到自己孙子/女的调皮捣蛋,心里难免会有落差。  我有一个微信群,名为“托托
期刊
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  黄满川是牙人,不像某些行车、坐船、住店、抬轿者,专干一派坑蒙拐骗的营生。  老黄是善辈,为人厚道,五岁娘死,十岁爹亡。少年更事,可谓“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因为嘴甜脚勤手快,在江湖上拜了好几位名师,开始比划着,做一些中间人的买卖,却是菩萨心肠,常常周济一下落难的朋友。在道上,一向奉行“成三破二”的行规:生意一旦成交,报酬即为卖价的百分之五,其中,卖方出百分之三,买方付百
期刊
为了拓宽商陆果皮中花青素应用范围,并建立较为环保、经济的花青素提取方法,以商陆果皮为试验原料,采用酸性水溶液为溶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商陆果皮中加入料液比1∶41(m/V)的0.07%柠檬酸溶液,在39℃的条件下提取14 min,可获得14.4153 mg/mL花青素.这一高效、经济且环保的花青素提取方法,可为后续相关产品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亲子对话中有一个常见句式,“如果你在幼儿园好好睡午觉,周末就带你去游乐场”“如果你能自觉整理玩具,就给你买辆小汽车”……“如果法”具有魔咒般的效果,它能让孩子乖乖听话,似乎还有助于培养孩子自律、诚信等品格。我相信,合适的“如果法”犹如一扇窗,引导孩子“看见”即将发生的美好场景,让孩子生发主动趋向的意愿,亲子沟通因此变得顺畅。  但“如果法”真的是沟通之窗吗?萧伯纳说:“沟通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总
期刊
小学班级生活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学习发展十分关键,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角色,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榜样,更是班级学生的管理者。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不仅要加强学生理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