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贵在真情实感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usions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曾经说过:“真则朝日夕月,伪则朝花夕槿;真则精金美玉,伪则瓦砾粪土。”意思很简单,写文章贵在真情实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与日月共存,虚伪的文章犹如开了就败、绿了就枯的花和树。但是,现在我们的学生普遍对作文不感兴趣,部分同学为了应付了事,就东拼西凑,百度现成的作文。这样的作文态度实际上是把作文当作一种负担、一种任务,他们没有意识到作文是一种需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真挚的感情,怎样才能写好真挚的感情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首先要关注生活、感受生活,抒写对人生独特的感受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真情实感是写作的原动力。
  真实情感从何而来?源于生活。
  情感只能从生活中来,离开了生活就无所谓情感,因为“真情”只能是从“实感”中产生的。因此,要用饱含感情的双眼去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这就要求对生活要全面细心观察,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把握富于表现力的细节,筛选出独具特色的东西,表达出自己的心情。这样每个人的感情历程、人生经历、思维过程无疑就是宝贵的材料。从这个角度说:“我口话我思,我手写我心”,让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自然进入文中,就不无道理了。
  高一学生练习的是记叙文的写作,有的学生对于生活观察得很是详细,所以下笔如有神,文章一气呵成。文章中尽管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却道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有一位同学写自己考试失败以后的感受,我在批阅的时候可以充分感受到他失败后的郁闷烦躁以及见父母伤心可自己却力不从心这一无奈的情绪。读着它,我似乎看到作者受伤的眼神与无助的表情以及由此而萌生的强烈自责,我的心也顿时陷入了悲凉之境,我想安慰,可又不知语从何起……类似于这样的事,大多数学生也遇到过也感受过,但是好多人就没能抓住那份郁结与困惑。
  当我在班上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好多学生都说,我也有过类似的体验,但我写不出来。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缺少了一颗敏锐的心。
  可见我们应该有一颗敏锐的心,与生活、与世界一起跳动,用心去感受,去同喜同忧,去同呼吸共命运。这样,一旦我们的心被撩拨,就会触景生情,情丝牵动,动则辞发,倾诉我们的衷肠。但是有一点要注意,一定要迅速地记下来,否则时过境迁,再想回味却只能空叹。
  二、老师和学生同写同批,让作文真正成为和同学们交流的平台
  教师应该多写下水文,其实老师的带动作用是很大的。一次作文公开课,授课老师在最后几分钟展示了自己写的文章,那饱含深情的文字、低沉的语调把我带回了自己的亲人身边。听完之后,很多同学都泪流满面,纷纷拿出自己的作文进行交流,课堂气氛一下推到了最高峰。原汁原味没有多少修饰却能表达出自己最真实情感的作文是那样使人迷恋。古人都说:“文,心学也。”“心”之博大莫测,必有“文”之丰富多彩。
  同样,我们的批改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相信很多人都发现了,甚至于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做过的。那就是在交作文的时候,很多同学把自己的作文使劲往下放。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这样一句话:你自己都不喜欢看的东西,为什么要拿给别人看?
  他们认为他们的作文仅仅是交给老师看的,完成任务就可以了,哪管质量好坏。我想我们可以改变一下批阅的方式,把老师批阅改为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批阅,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推荐出好的文字在课堂上交流,当然老师和同学要即时点评,或针对全篇,或针对一个片段,说出它的优点和缺点,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激励。
  另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性情,批阅时不可忽视“文字”背后活生生的生命。批阅的过程应视作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与对话的过程:学生们流露出的愉悦、焦虑、幸福、痛苦、兴奋、迷茫、悲哀,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能够动情地写下自己的话语,或慰藉,或理解,或劝导,或激励。我认为这是作文批阅应有的人文关怀!学生更关注的是教师对其作文的认可,而非一个简单的分数。我想,当学生视作文是一种精神的需求、是一种交流表达的渴望,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呈现一片勃勃生机。
  “我们固然需要以强力称雄的人,但更需要有心灵的人。”作文教学自然肩负着塑造学生心灵的重任,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趴着写”、“跪着写”,成为精神上的侏儒,而要让学生写真事、说真话、表真情、求真理。正如教育学家叶圣陶所言:“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写出了真情实感的文章方能称得上是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期待学生的作文能够真正做到以情感人。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美育 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教材内容中的审美内容及形式,还要
期刊
说起作文教学,那是语文老师说不尽的话题。就学生的作文现象,就教师花费的心血,就作文指导的探索,就作文教学的成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实,学生写作的障碍就是写作不得法,不知道平时如何占有材料,写作时不知如何利用材料,对材料的取舍和加工的程度决定了写作成功的几率,因而也就影响了写作兴趣的激发。而这些,又取决于教师平时对学生的写作导引,取决于学生对文章章法的掌握。  一、对作文章法指导的研究是提高
期刊
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人们终于走出了“不要成绩”的误区。“怎样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这是数学教学永远不变的一个主题。下面是我在教学中一些有效的做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研读课标,摸准数学教育教学的方向和脉搏。  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是编写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人走路有了目标才会有方向,课标就是数学教师教育教学中的方向。  2011年版课标与实
期刊
批阅学生作文,经常看不出学生的思路在哪里。究其原因,他们说,散文不是可以“形散”吗?可“神聚”又在哪里呢?其实,学生写作中的思路不清问题,归根结底,是他个人的思维问题。想不清楚,自然也就写不清晰了。  或许是学生生活的狭小,他们往往觉得没有东西可写。可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只是我们老师没能点燃他们思想的火花。  有人说,思考从疑问开始。 鉴于此,我首先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做起,设计一些他们可触、可感、可
期刊
自信是促进人上进的锻炼动力。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些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觉得在老师面前抬不起头因而产生严重的自卑感的学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就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重新建立自信。  一、个案基本情况分析  1.张××,男,12周岁,聪明活泼好动,个性倔强。  2.张××与父母同住,父母很重视其教育,但教育方法不正确,动不动就以打的形式教育。  3.张××任性,学习不认真,爱与
期刊
摘 要: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语文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础性的学科,小学语文则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整个教育系统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越来越得视,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先是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的一些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自己的相应见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 素质
期刊
中国梦、教育梦,梦之成真,教育是必由之路。教育梦由谁来实现?当然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站在讲台前的那个人,决定着教室里的一切,决定着教育的品质。没有教师的成长,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幸福,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所以,实现“中国梦”就必须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让教师的职业成为令人艳羡的职业,让教师深切体验到职业尊严与生命成长,乐为人师,甘为人师。  怎样才能有效激发教职工
期刊
随着教育思想的不断改变,大家逐渐认识到知识不仅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更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能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当这种学习的天性变成兴趣、快乐或是兴奋的情绪时,就会推动教学,这种兴趣、快乐或者兴奋的情绪正是学习的动力。  下面,我就联系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如何利用多种途径开发学生动力,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经
期刊
摘 要:通识教育,也有学者称它为“普通教育”、“通才教育”等,是指全面地、真实地教育受教育者或学生,促进受教育者或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健康地、和谐地发展。通识教育选修课是通识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通识教育选修课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从我国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现状入手,逐渐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供读者们参考。  关键词:通识教育 选修课 现状 对策  通识教育课程是我国建设通识教育体系的核心
期刊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增强对化学知识的记忆,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探讨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学化学 化学实验 思维能力 应用探究  化学的魅力所在是化学本身的灵魂——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并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其中化学实验的实践途径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