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建设项目优选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n16885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6年,我国提出培育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小镇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政府应当优先选择更有发展前景、基础更优良的地区来建设特色小镇。因此,因地制宜地划分产业类型,制定适合当地的特色小镇优选指标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辽宁省为例,确定了不同产业类型下的特色小镇优选指标体系,并为特色小镇优选指标体系的建立提出四点建议:基础优先,避免盲目建设、科学评价,动态监督、注重规划,科学引导、借鉴浙江经验,不能盲目照搬。
  关键词:特色小镇 项目优选 指标体系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单纯的“增长主义”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镇转型,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小城镇建设。特色小镇已经成为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最为突出的载体和呈现方式,它既能疏解大城市的部分功能,也能构成城市周边的综合承载力,并且为提高有效供给和扩大内需带来了新动力。
  特色小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镇”,它包含两种形态: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特色小鎮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特色小城镇是指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这两种形态都是指以某一特色产业为基础,汇聚相关组织、机构及人员,形成的具有特色与文化氛围的现代化群落。特色小镇是针对我国国情提出的独特发展模式,与国外的小镇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对于特色小镇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后期,即对已创建小镇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对于小镇项目前期选择方面的研究较少,还没有系统的评选指标体系。
  特色小镇的申报流程如图1所示,上级政府在特色小镇创建项目的确定上是比较主观的,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和评选指标,因此,建立特色小镇项目优选的指标体系,反映小镇当前的产业、经济、社会、环境状况,帮助政府选出基础状况更好的小镇进行优先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特色小镇产业类型划分
  产业是特色小镇的核心,小镇需要寻找自己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打造出独特的产业生态。因此,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类型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点。浙江省发布的地方标准《特色小镇评定规范》中,将浙江省的特色小镇产业划分为8个类型:信息经济、环保、旅游、金融、健康、时尚、高端装备制造和历史经典产业,并针对不同产业类型制定了不同的特色评定指标。可以看出,不同产业类型的小镇,其考核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在建立指标体系之前,要先对当地的特色小镇产业类型进行划分。地区不同,其经济组成结构及产业类型组成也是不同的,本文以辽宁省为例,进行产业结构的划分和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可以得到辽宁省2016年各产业增加值及其占地区生产总值百分比,如表1和图2所示。分析可得:第一,辽宁省目前仍以工业发展为主,工业对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贡献比例达到30%以上;第二,辽宁省农林牧渔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总值的10%,位于各行业第三位,说明目前第一产业也是辽宁省的经济重点。此外,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推进特色乡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培育建设旅游型、历史文化型、民族特色型、现代农业型以及生态宜居型特色小镇。综合考虑辽宁省经济结构及特色乡镇建设意见,将目前辽宁省特色小镇产业类型划分为4大类。
  工业型小镇。主导产业为一般工业和加工业,包括矿产资源加工生产。辽宁省矿产资源丰富,2016年工业产品产量主要集中在钢材、生铁等方面,而且辽宁省一直是我国的重工业发展基地,因此,特色小镇可以依靠传统特色工业产业来发展建设。
  旅游型小镇。辽宁省具有多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及独特的饮食文化,小镇可以依托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和风景名胜,开发旅游资源,也可开展农家乐,优化设施配套,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吸引城市居民来度假休养,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文化特色型小镇。包括历史文化及民族特色产业。辽宁省具有3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它还是满族的发源地,也有较多的朝鲜族人民,民族特色鲜明,适宜发展文化特色产业。文化特色型小镇以文化为产业核心,可以发展文化旅游业、艺术表演、纪念品加工等产业,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来发展建设。
  现代农业型小镇。现代农业型小镇的主导产业为农林牧渔生产及加工产业。发展特色小镇不能忘记农民,农业型小镇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辽宁省近年来一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同时,独特的海洋资源能够带动渔牧业发展,因此,小镇可以依托当地优势,引进高新技术,推动经济发展。
  三、特色小镇建设项目优选指标体系建立
  (一)指标体系初选
  根据特色小镇共性与特性结合的特点以及相关数据的可获取性,考虑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求,参考相关政策、文献及特色小镇申报材料,初步选取了45个特色小镇优选指标,构建了特色小镇项目优选指标体系的概念模型。其中特性指标包含工业型、旅游型、文化特色型、现代农业型4种类型下的12个指标,共性指标包括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小镇当前发展水平、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及体制机制建设水平4个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包含10个二级指标,分别是:产业专精程度、人才科技水平、投入产生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生活环境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公共服务设施、投融资模式、政府引导,二级指标下设33个三级指标。
  初步建立的指标体系只是从理论上进行了综合构建,其实用性还需要验证其内部一致性如何、对特色小镇评价是否有较大关联即其是否有效。
  (二)问卷调查及分析
  1.问卷调查。为了验证指标的内部一致性及有效性,本文选择五点李克特量表让受访者对各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评价。五点李克特量表中每一陈述有5种回答,将指标重要性程度评价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1—很不重要、2—不太重要、3—一般重要、4—比较重要、5—非常重要。本次问卷共发放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4份,回收有效率为94.5%。调查问卷覆盖了政府单位、规划设计院、建设单位及高校等各类供职单位,问卷结果具有代表性。   2.描述性统计分析及信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问卷数据的整体情况,用极大值、极小值、均值及标准差来描述问卷数据的分布情况。由极值分析得:8个指标的极小值为2,37个指标的极小值为1,所有指标的极大值均为5,说明受访者对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评价是有差异的;由标准差分析得:45个指标的标准差均小于1,说明受访者对同一指标的意见趋于一致;由均值分析得:所有指标的均值都处于3.82—4.30之间,即“一般重要”和“比较重要”之间,表明受访者普遍认为所有指标对特色小镇项目优选都有影响,因此指标设定合理。
  信度是指数据测量结果的稳定性,通常采用克朗巴哈系数α来检验。一般来说,α越接近1,信度越高。本次调研中,整个问卷的信度为0.953,且删除任何一个指标都会降低整个问卷的克朗巴哈α系数,表明问卷结果信度非常好,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
  3.效度检验。效度是指问卷结果能反映所要考察事物的程度,是指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采用SPSS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来检验问卷的效度。由于每种小镇类型的特性指标只有3个,因此主要是对共性指标进行分析。由共性指标的问卷数据可得:KMO值为0.858>0.7,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概率Sig=0.00<0.05,问卷结果适合做因子分析。
  由分析结果可知,共抽取了7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且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6%,大于60%,因子提取结果比较理想。公因子提取结果表明:初期的共性指标分类存在一定问题,原本的10个二级指标不够客观且过于繁杂,经过因子分析及公因子解释后,可将共性指标中的二级指标简化为7个。
  旋转因子矩阵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聚类效果较好,同类指标基本能聚集在同一个公因子下,根据各个公因子下聚类的指标类型,可以将公因子分别命名为:1—生活环境水平;2—社会经济水平;3—基础设施水平;4—公共服务设施;5—投入产生水平;6—产业专精程度;7—政府引导水平。33个指标中有6个聚类结果不明显,分别是C14、C19、C21、C25、C31和C33,聚类结果可靠性达到80%以上,说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根据实际情况对这6项指标进行分析调整后,将C14归入公因子2下;C19和C21归入公因子3下;C25归入公因子4下;C31和C33归入公因子7下,从而得到最终的结构效度可靠的指标体系。
  (三)指标体系的确认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最终获得满足信度、效度要求且拟合度较好的模型,从而确定辽宁省特色小镇建设项目优选指标体系如图3所示,可以用该指标体系对辽宁省特色小镇创建项目进行优选。此外,虽然本文是以辽宁省为例,但建立的共性指标同样适用于其他地区,特性指标则需要各地区根据当地的产业类型来进行确定。
  四、建立特色小镇优选指标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一)基础优先,避免盲目建设
  特色小镇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基础较好的地区开展特色小镇建设,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模式,为传统产业升级、传统文化发扬注入了活力。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区域的差异性和城镇的实际条件,要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展特色小镇建设,不能盲目开展特色小镇建设,否则会带来大量的资源浪费。对于基础条件一般的小镇,政府的主要工作应该放在打基础上,不仅要改善环境、保护历史文化,还要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为后期小镇的发展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礎。因此,在选择特色小镇创建项目时,应充分考虑小镇原有基础,指标体系的建立也应着重考虑该部分,体现小镇基础的优劣状况。
  (二)科学评价,动态监督
  特色小镇的建立过程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在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评价的指标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动的,制定不同阶段的指标体系,可以使得评价更科学、更合理。特色小镇项目在前期选择、中期建设、后期发展的过程中都应该进行相应的评价。前期选择评价是为了选出更适宜的地区进行建设投资;中期建设评价是为了判断小镇建设状况,是对特色小镇的年度考核;后期评价是为了判断特色小镇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力度以及小镇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且进行改善。此外,不同产业类型的特色小镇,其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针对不同产业类型的小镇,要制定与产业类型对应的特性指标体系。
  (三)注重规划,科学引导
  在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的专家评审意见中,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尽快修编规划,提升规划质量”,这也说明了制定规划的重要性。特色小镇规划是小镇创建的前期必要环节,它不是单一的城镇规划或园区规划,而是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建设规划。前期规划可以指导小镇的建设,优化镇区的用地布局,加强用地布局与特色产业发展的衔接,有利于特色小镇未来的发展。政府应注重规划建设的重要性,对于确定建设的地区,进行系统完善的规划编制,引导特色小镇建设。因此,在特色小镇优选时要考虑规划编制的完善性,将其作为优选指标之一。
  (四)借鉴浙江经验,不能盲目照搬
  浙江省的实践证明,特色小镇对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具有较好的成效。但是各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经典产业都是不同的,各省市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浙江的实践经验,要挖掘本地的特色产业,建立适合本省的特色小镇发展产业及模式,因地制宜,以原有产业为依托,加强小镇基础建设,大力引进企业及人才,带动省内经济增长。同时,各省市也应根据自身产业发展状况,建立适用于当地的特色小镇优选指标体系。
  五、结语
  特色小镇是国家为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难题而提出的重要政策措施。立足当地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疏解城市压力,实现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是特色小镇的主要任务。特色小镇的诸多优点使得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和规划推进特色小镇,但考虑到资金及资源的有限性,在选择特色小镇建设项目时,要对各个申报项目进行评比,而不能仅凭主观臆断来盲目创建,要综合考虑地区当前发展的实际状况,从而选出更适宜的地区来投资创建特色小镇,让特色小镇的带动作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赵海洋.基于SEM的我国特色小镇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研究[D].山东:山东建筑大学,2017.
  [2]DB33/T 2089—2017,特色小镇评定规范[S].
  [3]曾江,慈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J].宏观经济管理,2016(12).
  [4]赵佩佩,丁元.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及其规划设计特点剖析[J].规划师,2016(12).
  [5]吴一洲,陈前虎,郑晓虹.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J].规划师,2016(07).
  [6]韦福雷.特色小镇发展热潮中的冷思考[J].开放导报,2016(06).
  [7]卫龙宝,史新杰.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浙江社会科学,2016(03).
  [8]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610/t20161031[BF]_[BFQ]824855.html,2016—10—08.
  [9]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特色乡镇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ln.gov.cn/zfxx/zfwj/szfwj/zfwj2011[BF]_[BFQ]111254/201608/t20160812[BF]_[BFQ]2499799.html,2016—08—09.
  [10]住房城鄉建设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607/t20160720[BF]_[BFQ]228237.html,2016—07—01.
  [11]张翠娜.日常户外体育健身空间要素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12]陈良汉,周桃霞.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设计[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5(11).
  [13]笪可宁.小城镇核心竞争力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辽宁:东北大学,2009.
  [14]刘先勇,袁长迎,段宝福等.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一、上半年交通运输总体形势与特点  (一)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小幅下降,基础设施建设趋缓趋稳  2018年1—6月,铁公水航合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08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上年同期放缓19.8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上半年度交通固定資产投资增速首次为负,分方式基础设施投资有增有减,但在经历2017年的高速增长后增速均有所下降。其中,公路投资同比增长1.0%,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27.9个百分
期刊
郑州国际物流园区于2010年9月正式成立,位于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近年来,园区积极抢抓河南自贸区、郑州经开综保区、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三区叠加”发展的重大机遇,按照“四港联动、多式联运”的总体思路,全力建设高效衔接航空港、铁路港及沿海港口的现代综合物流公路港,着力打造以“国际物流、区域分拨、城市配送”为主要功能的产城融合智慧物流新城,与郑州航空港、国际陆港形成“铁、公、机”联动发展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物流园区作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关键节点、物流活动的集聚中心、供应链物流服务的核心枢纽,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创新发展,融入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赋予物流业的新使命。在第十六届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上,就如何构建全国物流园区生态圈,我们专访了百驿物联股份有限公司、百驿网董
期刊
7月份,36个大中城市粮油价格基本稳定,肉蛋价格涨跌互现,蔬菜价格小幅下降,全国猪粮、猪料比价继续上涨。全国钢材、有色价格纷纷下降,成品油价格小涨。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涨跌互现,原油价格小幅上涨,有色金属和贵金属价格降幅明显。  主要农产品价格  粮食:晚籼米、粳米、富强粉、标准粉月度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每500克2.67元、2.86元、2.76元、2.50元,与上月相比价格微幅升降,与去年同期相比,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以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等全新物流业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正在我国蓬勃兴起,与此同时,物流设施与设备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逐渐趋于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物流设施与设备是贯穿于整个物流系统全过程、深入到每个作业环节、实现物流各项作业功能的物质基础要素。物流设施的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对物流业转型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为物流业扩容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物流业越来越呈现出智慧化、国际化、融合化、专业化、低碳化的发展态势。乌兰察布市应时而谋、顺势而为,在新一轮物流产业发展的浪潮中,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网络、有力的产业支撑、完善的设施配套和良好的环境保障,成为区域内最适宜发展物流产业的城市。  
期刊
吴江位于江苏最南端,与浙沪相邻,域内太浦河是太湖的泄洪通道,也是浙江、上海的供水通道。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惊动中南海的江浙断河大战,治水一直是吴江重中之重的工作。吴江拥有河道2600多条,长度超过2500多公里,面积50亩以上湖泊320个,千亩以上省保湖泊56个,占全省总数的40%以上,水域面积(不含太湖)达26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2.7%,水是吴江最大的生态特色,也是吴江的灵魂和命脉。  一
期刊
摘 要:以宁夏中卫市中支为例分析资产负债表变化所反映的货币政策执行意图、金融运行背景和金融机构与变化与金融服务水平的实效,提出以“创新”的手段保障资产负债表资产端的质量安全和绩效、以“监管”角度确保资产负债表负债端作用最大化发挥、以“动态”的思维关注资产负债表双向变化等建议。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 基层人民银行 履职行为  基层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动是基层央行履职行为的最终反映,探索和加强“两张表
期刊
摘 要:困境企业的涅槃重生需要破产重整制度的高效运行,重整制度的高效运行依赖于审判实务的探索与创新。为了解决困境企业破产重整“程序启动难”“营业价值维系难”“职工安置难”等问题,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多元化的制度创新推动新都公司的破产重整。新都公司的破产重整昭示着当前我国困境企业的破产重整应多回归传统制度的实务创新,尤须切实关注承债式收购的模式选择、供应商债权的妥善保护,以期推动困境企业营业价值的维系
期刊
摘 要: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队伍素质不高、安全教育培训缺位、安全动态监管比较薄弱是百色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行业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行业安全管理,必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升安全管理队伍素质,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科技促安提升安全监管服务水平。  关键词:危险货物 道路运输 安全管理 百色市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危险货物的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