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示范线是推进企业精益化管理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与企业共建教育示范线培养一线管理人才,使企业经营与学校教育在目标上达到了统一。文章介绍了校企共建教育示范线的方式与方法及实践经验。
[关键词]校企共建 教育示范线 一线管理人才
[作者简介]王灵玲(1975- ),女,浙江宁波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生产管理的研究与教学工作;陈宇晓(1965- ),男,浙江宁波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生产管理的研究与教学工作;骆江峰(1967- ),男,浙江宁波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机械制造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浙江 宁波 31580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69-01
一、引言
校企合作是培养满足实际需要的职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的途径。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组织与企业的生产组织存在差异,有许多的不协调因素,前几年与企业合作达到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企业在精益思想的驱动下,通过校企合作全力培养员工和学生,即使因此牺牲短期财务目标也在所不惜。而教育示范线是推进企业精益生产的重要途径。教育示范线选拔优秀基层干部和员工与学生一起在学校专家的带领下组建示范生产线,以生产技术革新、生产模式改进为核心,以员工教育、干部储备为抓手;通过教育示范线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推进企业的精益化管理。与此同时,教育示范线引入的先进技术、先进生产管理理念与方法,以及营造的“对与错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高职院校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与企业共建教育示范线培养人才,使企业经营与学校教育在目标上达到了统一。
二、校企共建教育示范线的方式与方法
校企共建教育示范线是基于校企双赢的,所以教育示范线应同时具备生产的示范、质量的示范和教育的示范。为此,应在教育示范线导入精益生产,不断追求零切换、零库存、零不良、零故障、零停滞、零事故的精益思想与理念,主要如下:
第一,优化生产模式,规范管理流程。遵循在制品及仓库存货维持少量原则,打破企业原有的一道工序占一个车间,半成品在各车间流转的大规模生产方式,建立“一个流程”生产方式;重新设计工作流程,删除或改进不增值的工作环节,使其变成创造高附加价值的无间断流程,尽力把所有工作计划中闲置或等候他人工作的时间减少到零;建立快速输送材料与信息的流程,使流程与人员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比如员工根据加工单领料改为物料员送料,大大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
第二,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根据生产工艺规划布局,完成定置管理。运用视觉管理做好设备的目视化、作业目视化、品质目视化、物料目视化和工具目视化等;其次,设备点检可视化,包括清扫、加油、紧固等日常保养工作,清楚明了地显示出点检、维护保养的部位,如对管道、阀门等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区别管理。
第三,制定各工序“文字化、表格化、图像化、影像化、实物化”的五大作业标准书。编制《技能等级考核评定标准》、《工作教导分解表》等适合于现场人才培育的操作标准。
第四,结合实习岗位,运用在职培训OJT(On the Job Training)、一点课程OPL(One Point Lesson)、现场指导Coaching、行动学习法、岗位技术比武等培训方法在现场一线开展卓有成效的岗位训练活动。在生产现场一般很难安排大规模的课堂教学,应以多种灵活的形式开展教学,有些由企业工程师或管理人员组织,有些由学校教师组织,还有些由学生自主组织进行。这些教学活动可以在工作中、在停线时、在早会等进行。
第五,贯彻落实生产目标和质量目标,并制作看板,将小组和个人的业绩、技能考核等信息展示出来,促进交流和发展。
第六,采取部分岗位轮换,既能有效教导,培养多技能工,又能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学会换位思考,切实落实“不接受不良、不制造不良、不流出不良”的品质理念。
第七,建立改善提案的机制,开展现场问题改善活动。尊重员工的智慧与能力,以改善提案的机制驱动员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八,建立“问题发生,生产即停”机制。在教育示范线运行稳定时,选择合适的时机实施“问题发生,生产即停”机制,以彻底暴露问题,就地改进质量以提升长期生产力的理念解决问题。推进“从一开始就重视品质管理”的文化建设。
三、校企共建教育示范线培养一线管理人才的实践
第一,制定与教育示范线人员组成相适应的循序渐进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方式。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及教育示范线的人员组成要素,改革了教学模式,在企业的教育示范线上学生经历三个实践教学环节,分别是:(1)专业认识实践—教育示范线的操作员;(2)岗位技能实践—教育示范线的技术员;(3)生产问题分析与解决的综合实践—教育示范线的基层管理员(包括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等)。旨在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心,以企业教育示范线项目为载体的职业教育理念。
第二,研究开发以教育示范线的生产、管理项目为载体的学生企业实践的教学内容。根据培养目标,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以人、机、料、法、环等影响产品制造的因素,以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开发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包括意识与动作训练、产品制造工艺、生产计划管理、设备操作与调试、品质保证技术、组织架构与运作、现场管理、初期人脉建立、现场文化、生产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等,并编制实践指导手册,以保障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
第三,探索由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指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由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定计划、定内容、定岗位、定师傅、定目标,每天定期、不定期以教育示范线的生产、管理项目与问题为切入点开展教学与讨论,根据阶段目标开展技能比武或小组成果汇报等。
第四,构建以生产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为确保企业实践能达到预期目标,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实施以项目业绩、敬业精神、5S活动、安全文明生产综合加权评分和对企业持续改进合理化建议加分的考核模式,其中项目业绩主要有岗位的工时利用率、废品率、客户(下一道工序)抱怨等。
“校企共建教育示范线”使企业经营与学校教育在目标、要素上达到了统一,解决了一直以来生产与教学的矛盾。教育示范线以改善为途径,通过制造优质的产品来培育优秀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因此,必须与贯彻以“人才培养”为经营理念,崇尚精益生产的企业合作,本项目才能真正开展,并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美)杰弗瑞·莱克,大卫·梅尔.丰田人才精益模式[M].钱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李明惠,陈周钦,卢晓春,等.基于行业共建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探索[J].高教探索,2009(5).
[3]孙亚彬.精益生产实战手册[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4]王灵玲,毛剑敏,陈宇晓,等.提升工程教育目视化程度 营造高效有序的育人环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5]赵红亚.美国企业培育学习型员工的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
[关键词]校企共建 教育示范线 一线管理人才
[作者简介]王灵玲(1975- ),女,浙江宁波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生产管理的研究与教学工作;陈宇晓(1965- ),男,浙江宁波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生产管理的研究与教学工作;骆江峰(1967- ),男,浙江宁波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机械制造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浙江 宁波 31580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69-01
一、引言
校企合作是培养满足实际需要的职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的途径。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组织与企业的生产组织存在差异,有许多的不协调因素,前几年与企业合作达到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企业在精益思想的驱动下,通过校企合作全力培养员工和学生,即使因此牺牲短期财务目标也在所不惜。而教育示范线是推进企业精益生产的重要途径。教育示范线选拔优秀基层干部和员工与学生一起在学校专家的带领下组建示范生产线,以生产技术革新、生产模式改进为核心,以员工教育、干部储备为抓手;通过教育示范线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推进企业的精益化管理。与此同时,教育示范线引入的先进技术、先进生产管理理念与方法,以及营造的“对与错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高职院校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与企业共建教育示范线培养人才,使企业经营与学校教育在目标上达到了统一。
二、校企共建教育示范线的方式与方法
校企共建教育示范线是基于校企双赢的,所以教育示范线应同时具备生产的示范、质量的示范和教育的示范。为此,应在教育示范线导入精益生产,不断追求零切换、零库存、零不良、零故障、零停滞、零事故的精益思想与理念,主要如下:
第一,优化生产模式,规范管理流程。遵循在制品及仓库存货维持少量原则,打破企业原有的一道工序占一个车间,半成品在各车间流转的大规模生产方式,建立“一个流程”生产方式;重新设计工作流程,删除或改进不增值的工作环节,使其变成创造高附加价值的无间断流程,尽力把所有工作计划中闲置或等候他人工作的时间减少到零;建立快速输送材料与信息的流程,使流程与人员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比如员工根据加工单领料改为物料员送料,大大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
第二,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根据生产工艺规划布局,完成定置管理。运用视觉管理做好设备的目视化、作业目视化、品质目视化、物料目视化和工具目视化等;其次,设备点检可视化,包括清扫、加油、紧固等日常保养工作,清楚明了地显示出点检、维护保养的部位,如对管道、阀门等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区别管理。
第三,制定各工序“文字化、表格化、图像化、影像化、实物化”的五大作业标准书。编制《技能等级考核评定标准》、《工作教导分解表》等适合于现场人才培育的操作标准。
第四,结合实习岗位,运用在职培训OJT(On the Job Training)、一点课程OPL(One Point Lesson)、现场指导Coaching、行动学习法、岗位技术比武等培训方法在现场一线开展卓有成效的岗位训练活动。在生产现场一般很难安排大规模的课堂教学,应以多种灵活的形式开展教学,有些由企业工程师或管理人员组织,有些由学校教师组织,还有些由学生自主组织进行。这些教学活动可以在工作中、在停线时、在早会等进行。
第五,贯彻落实生产目标和质量目标,并制作看板,将小组和个人的业绩、技能考核等信息展示出来,促进交流和发展。
第六,采取部分岗位轮换,既能有效教导,培养多技能工,又能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学会换位思考,切实落实“不接受不良、不制造不良、不流出不良”的品质理念。
第七,建立改善提案的机制,开展现场问题改善活动。尊重员工的智慧与能力,以改善提案的机制驱动员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八,建立“问题发生,生产即停”机制。在教育示范线运行稳定时,选择合适的时机实施“问题发生,生产即停”机制,以彻底暴露问题,就地改进质量以提升长期生产力的理念解决问题。推进“从一开始就重视品质管理”的文化建设。
三、校企共建教育示范线培养一线管理人才的实践
第一,制定与教育示范线人员组成相适应的循序渐进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方式。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及教育示范线的人员组成要素,改革了教学模式,在企业的教育示范线上学生经历三个实践教学环节,分别是:(1)专业认识实践—教育示范线的操作员;(2)岗位技能实践—教育示范线的技术员;(3)生产问题分析与解决的综合实践—教育示范线的基层管理员(包括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等)。旨在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心,以企业教育示范线项目为载体的职业教育理念。
第二,研究开发以教育示范线的生产、管理项目为载体的学生企业实践的教学内容。根据培养目标,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以人、机、料、法、环等影响产品制造的因素,以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开发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包括意识与动作训练、产品制造工艺、生产计划管理、设备操作与调试、品质保证技术、组织架构与运作、现场管理、初期人脉建立、现场文化、生产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等,并编制实践指导手册,以保障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
第三,探索由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指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由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定计划、定内容、定岗位、定师傅、定目标,每天定期、不定期以教育示范线的生产、管理项目与问题为切入点开展教学与讨论,根据阶段目标开展技能比武或小组成果汇报等。
第四,构建以生产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为确保企业实践能达到预期目标,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实施以项目业绩、敬业精神、5S活动、安全文明生产综合加权评分和对企业持续改进合理化建议加分的考核模式,其中项目业绩主要有岗位的工时利用率、废品率、客户(下一道工序)抱怨等。
“校企共建教育示范线”使企业经营与学校教育在目标、要素上达到了统一,解决了一直以来生产与教学的矛盾。教育示范线以改善为途径,通过制造优质的产品来培育优秀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因此,必须与贯彻以“人才培养”为经营理念,崇尚精益生产的企业合作,本项目才能真正开展,并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美)杰弗瑞·莱克,大卫·梅尔.丰田人才精益模式[M].钱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李明惠,陈周钦,卢晓春,等.基于行业共建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探索[J].高教探索,2009(5).
[3]孙亚彬.精益生产实战手册[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4]王灵玲,毛剑敏,陈宇晓,等.提升工程教育目视化程度 营造高效有序的育人环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5]赵红亚.美国企业培育学习型员工的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