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砖汉瓦君子人格

来源 :八小时以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lz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博鰲亚洲论坛”的首场对话会,主题为“诚信的力量”。会上,有嘉宾说:诚信就是自己人格的价值,比什么都重要。
  现今的商品社会,人们追求钱,不追求诚信。
  然而,孔子说:无信不立。
  一个人,要想拥有更多的钱,更大的成功,没有诚信是不可能的。诚信可以安邦,可以齐家,诚信者,一诺千金。
  诚信本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被现代人广泛利用的“一诺千金”这个成语,出自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由于改朝换代,季布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巨额赏金所惑,还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终使他免遭祸殃。“一诺千金”从此载入史册。
  这是季布的价值,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身价,是诚信的力量。
  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中已出现“诚”的概念。《周易·乾》中也有:“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认为君子说话、立论都应该诚实不欺、真诚无妄,才能建功立业。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以此告诫人们,“诚”是顺应天道与人道的基本法则。
  相较于“诚”,“信”被人们更早地与为政之道结合起来。孔子十分强调“信”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治理国家时即使“去兵”、“去食”,也不能“去信”(《论语·颜渊》)。“信”还是国与国相交的道义标准:“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论语·学而》)孟子继承了孔子关于“信”的基本思想,并进一步把“朋友有信”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并列为“五伦”。老子界定了“信”的本质:“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同时指出:“轻诺必寡信。”(《老子·六十三章》)他自己则信守信德:“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说即使对不守信用的人也要信任他,这样才可以使人人守信。而荀子,更明确地把是否有“信”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道德标准。
  谁都愿意与君子交往,包括小人。君子可靠、守信,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有一个故事。春秋时,鲁国曲阜有个年轻人名叫尾生,与孔子是同乡。尾生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和朋友交往很守信用,受到四乡八邻的普遍赞誉。后来,尾生迁居梁地(今陕西韩城南),与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一见钟情,君子淑女,私订终身。但是姑娘的父母嫌弃尾生家境贫寒,坚决反对这门亲事。为了追求爱情和幸福,姑娘决定背着父母私奔,随尾生回到曲阜老家去。那一天,两人约定在韩城外的一座木桥上会面,双双远走高飞。黄昏时分,尾生提前来到桥上等候。不料,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吼,雷鸣电闪,滂沱大雨倾盆而下。不久,山洪暴发,滚滚江水裹挟着泥沙席卷而来,淹没了桥面,没过了尾生的膝盖。尾生想着要与姑娘“桥面相见,不见不散”的誓言,遂不肯离去,最后抱着桥柱被活活淹死。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盗跖》。后人用“尾生之信”、“尾生抱柱”等喻指人坚守信约、忠诚不渝。尾生的做法不免迂腐,换作今人,肯定会变通。一位留学英国的朋友说,在英国坐地铁很好逃票,不过英国人不逃票,因为英国人傻。好多人都说外国人傻,不会变通。可这种傻,是因为人家有信仰,在没人的时候也要守规。其实这与孔子说的“君子慎独”(在没有人的地方也要严于律己)是一个理儿。君子的信仰是良心,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像尾生一样为了诺言宁可赴死的精神。人之区别于飞禽走兽,就是因为人有信仰和精神,这不能用得失来衡量。
  在古代,“诚”与“信”单用较多、较早,连用较少、较晚。管仲曾将“诚”与“信”连用:“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言》)认为诚信是集结人心、使天下人团结一致的保证。荀子也曾将“诚”与“信”连用,“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荀子·不苟》)认为诚实守信可以产生神奇的社会效果,相反虚夸荒诞则产生社会惑乱。
  “夸诞生惑”最典型的就是《吕氏春秋》中记载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襄公七年(公元前771)春,周王朝出现了一件大事。这件事还得从周幽王的宠姬褒姒说起。褒姒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令人沉迷,却唯独不好笑。周幽王为此甚是烦恼,下告示说:“凡有逗褒姒一笑者赏银万两。”大臣虢石父见到周幽王的告示,赶来说:“臣有办法令王后开心一笑。”虢石父附耳对周幽王说了几句话,周幽王大喜。次日,周幽王亲自去请褒姒郊游,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烽火台,周幽王搀扶着褒姒下车,一步步走上烽火台。二人迎风远眺,果然惬意无比。随后,周幽王令人点燃烽火,一股狼烟直冲云霄,煞是壮观。过不多时,只见远处烟尘滚滚,原来是诸侯见烽火乍起,以为外敌来犯,派兵来救幽王。见诸侯上当,褒姒果然展颜一笑。周幽王大为受用,随后又来了两次烽火戏诸侯的游戏。不久后,西戎真的打到京城。周幽王赶紧把烽火点了起来。诸侯以为幽王又在开玩笑,全都不理他。救兵没来,周幽王和虢石父被西戎杀了,褒姒被掳走。
  因失信而失国而丧生,绝非偶然。
  根据《郁离子》记载,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麻秆儿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至。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账,只给了渔夫十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鱼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被淹死了。
  中国人从小——甚至在出生前——被树立的就是这种观念:信则立。为了成就诚实守信的理想人格,父母们颇费心思。
  《列女传·周室三母》记载,有一位母亲叫太任,她“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端一诚庄,惟德之行”,从怀胎之始即对胎儿进行诚信熏陶。太任生出的孩子后来成了周文王。   在中国,我们今天能读到的古代父范母仪、以身立信的例子不少。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有曾子取信于子的故事:曾参是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哭着吵着要跟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孩子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妻子回家后,曾参便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在家里等着才说杀猪的,你怎么真杀了?”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会模仿别人,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这会毁了孩子的。”
  现在有“富二代”,有“官二代”,多为贬义。而“名门之后”,却是令人羡慕的褒义词,因为名门不仅仅意味着名望,更有人文精神的积累和传承。
  在古人常见的启蒙教材中,诚信被放在重要的位置。清人李毓秀编纂的《训蒙文》(后改名《弟子规》)提出:“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笠翁对韵》则推崇:“管鲍相知,能交忘形胶漆友;蔺廉有隙,终为刎颈死生交。”写诫子书是我国古代家庭诚信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如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专讲诚信,通过“伯石让卿”、“王莽辞政”的典故告诉子孙“巧伪不如拙诚”之理,认为伯石、王莽“自以巧密,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告诫子孙不可“以一伪丧百诚”。
  可是,曾几何时,我们把诚信丢了。我们在秦砖汉瓦里寻宝鉴宝,却忽略了“诚信”这一老祖宗留下的无价之宝。正如“2013博鰲亚洲论坛”上嘉宾们所说,目前我们已陷入诚信危机。
  这和教育有关,更和主流人群、媒体的导向有关。比如,前几年,有关“厚黑学”、“潜规则”的书很流行,甚至成为一部分人的处世指南。殊不知,你今天黑了别人,明天别人也会黑了你。
  为什么不换个方式——以信立?
  北宋词人晏殊,官至宰相,其成功经验之一就是诚信。在他14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晏殊发现考试题是自己几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地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京城的大小官员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宋真宗更加信任他。
  诚信是人类的美德,诚信是公序良俗。当一诺千金的君子人格成为社会的主流,这个社会是文明的,人是幸福的。
其他文献
说谎的真相是什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提出了一个原则:不诚实的行为是从理性判断出发的,当不诚实的代价小于收益的时候就会出现撒谎或欺骗,反之就能保持诚信的状态。由此他提出想要防止说谎,需要加强监控和检查,让说谎的行为更容易被发现。同时还要加大处罚,让说谎的成本远远高于收益。但是这个被众多学者接受的结论,却没有真正洞悉人们说谎的本质与真相。  美国心理学及行为经济学教授丹·艾瑞里,在一个实验
期刊
人是永远的说谎者,尽管你理智上可能不太会接受这个结论,但是诸多的研究和真实的生活都清楚地表明,说谎是人的天性之一。我们的事业、友情、爱情在真实的基础上,都需要适量的谎言来润滑,才能运行得更加顺畅。其实只要弄明白人类说谎天性的规律,并且学会如何控制它,作为说谎者的我们会让这个世界更和谐。
期刊
职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大多数人的职业生涯变得动荡而短促。想要过得轻松,不想往上“爬”,只能做一辈子的“龙套”。做“龙套”的坏处就是:送死你先去,功劳全没有,裁员先考虑。  在职场里,尤其要注意不要做以下的四类“龙套”。  第一、不做抱怨型人。  这种人一边埋头工作,一边对工作不满意;一边完成任务,一边愁眉苦脸。让人觉得你活得被动,同事认为你难相处,上司认为你是“刺儿头”。  事实上我们也能感受到,我
期刊
我和杰姆斯是上个学期认识的。在课堂上他介绍自己:“我家有我和我的太太。这是我的太太。”他拿出Iphone来,给我们看他和太太婚礼上的照片,他解释说他刚刚结婚八个月。照片上的婚礼红红火火,中国红,是中国式的婚礼。他太太是中国人,这是他为什么要学中文的原因,不是为了太太,而是为了太太的妹妹,因为太太的妹妹不会讲英文。“有一天我要去见太太的妹妹,要能跟她说话。”他梦幻般地说。我听了很感动,每个人要学习其
期刊
二十年前,这个比他大八岁的男人把他引入了这个行业,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他的首任老板。他对这个男人一直感恩,多年过去他逢人就会提到当初的入门之师,特别是当他二十年之后奋斗到了全球知名企业中国区总裁的位子后,更是想知道另外一个他——恩师在干什么。从内心的自私情结而言,他希望自己出人头地并能把当年的恩师比下去。于是他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恩师,有人说他的恩师前几年做了美国公司的香港CEO,因为业绩超凡所以颇有
期刊
“两个故事你更喜欢哪一个? ”“我喜欢有老虎的那个,因为那个故事更精彩。 ”  不知你看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后,会倾向于选择哪个故事,但是少年派让自己选择了他所创造出来的第一个故事。对那段地狱般的经历他拥有两段记忆,少年派用自己的记忆创作了一个救赎心灵的美丽故事。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我们自己的记忆也在不断地创造故事甚至是说谎。  靠不住的记忆  一位志愿者看着一张模糊的热气球照片,对沃尔威
期刊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说谎者,但当面对超出正常界限的谎言时,还是要学会如何去识破。看看大卫·李柏曼在《看谁在说谎》中的5分钟识破谎言的秘籍,让你轻松识破说谎者。  1.避免眼神接触或很少直视对方,这是典型的欺骗征兆。  2.人在说谎或有所隐瞒时,他的手势会比较少。  3.当一个人坐着,他的手脚贴近身体,或者交盘在一起,而非向外延展的时候,表示他 “有所保留 ”。  4.说谎者不会有靠近的举动,甚
期刊
小飞,原名胡昆,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制片管理专业。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气早间节目Easy morning的男主播,该节目又称“飞鱼秀”。很多人说:这是一档欲罢而不能的节目,是音乐+即兴+创意+热情+无厘头+乐观精神的21世纪的相声 。  小飞是那种看上去默默无闻,一旦张嘴就会语惊四座的典型“文青”,表面内敛内心却小澎湃不断的人。朋友们聚在一起时,他只要一出声,你就会有一种幻觉,现在是属于“飞鱼秀”
期刊
还有半个小时又到下班时间了,通常在这个时候我会接到两个电话:一个是大女人的。十年前从公家领到的一张纸结束了我们非法同居的生活,倏忽之间在一起扎堆了十年,她高兴的时候会喊我老公,不高兴的时候会为我冠上某类走兽的名号,不管她喊什么,我通常都没意见,可也懒的搭理她。一个是小女人的,在我和大女人扎堆一年后,她毫不客气地来到我们的生活中间。她有事没事就会召唤一声老爸,这里那里,这个那个。中国人的爱与教育向来
期刊
每个人都有秘密。有些秘密是你一人独有的,有些秘密却是众多女人共有的。  以下是20个基本上女人都有、一般情况下却不肯承认的秘密。  对照一下自己,看看你中了几条?  1.我们还存留着上一段爱情的纪念物。  相信我们,我们并非还在为那个跟我们的闺密上床的混账东西伤心难过,更不会对他们还念念不忘……但我们会存着他们在我们17岁那年写给我们的情书、恋爱旅行时买下的物品,以此纪念自己的浪漫过往,以及我们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