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圆满完成使学生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合理地采取一些教学措施,可以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性,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对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往往造成“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的局面,归根结底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的思维而变成了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是无效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物理思维、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有满足感,从而形成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目标。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项可行的措施: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课堂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巧设悬念,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水的三态变化时,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变化多端的云朵、银装素裹的雪景、滋润万物的雨水。使学生置身于云彩之下,雪地之中,进入到自己熟悉的环境,回味自然现象的美妙,领略到人与水的亲近,进而联想到雾、露、霜等其它自然现象,感受到水的奇妙,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由生话情境引向物理问题,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一课中,采用情境导入法:播放一段天气预报,播音员微笑着告诉大家:“6月7日青岛的气温是11~15度,济南的气温是11~19度。”教师可以就这个常见的现象进行提问:为什么不同的地方会有这样的温度差异呢?以学生熟悉的甚至是司空见惯的情境中遇到的新困惑为契机,悔问题抛给学生:吸热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这样从创设问题情境到提出想法,都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旨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标理念。
二、合理设计问题。激发思维,突出主体
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精美的问题设计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充分的体现。问题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例如《自由落体运动》一课中,在分析伽利略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如亚里士多惠的观点是正确的,即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那么当把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栓在一起下落时,重物下落由于受到轻物的牵制,下落肯定要比原来慢。问:“同学们发现问题了吗?”那么学生不难发现,这样的解释存在着矛盾,重物和轻物险在一起后,它们的总质量比重物更大,如果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它们应该下落得更快,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的矛盾所在,也证实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样的问题设置,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总而言之,问题设计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优化问题设计,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更轻松,课堂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重视物理实验,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进行合作探究,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的根本转变。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完成可以极大程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例如,在研究摩擦起电,我让学生根据老师提高的器材(有碎纸片、大头针、鸡毛、泡沫塑料碎块、硬纸块、铅笔屑、塑料包装绳、梳子、塑料口袋等一些常见的摩擦后易带电的物体)让学生通过实验尝试把原本混在一起的碎纸片和大头针分开。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实验方案并实施。通过这种小实验的操作成功,让所以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在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中,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时老师只是扮演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即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协助解决问题。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我给学生提供了额定电压分别是2,5v和3,8v的两个小灯泡,要求学生测出他们的电功率并比较发光亮度的变化。在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依据设计方案,选择实验器材,教师要适当地给予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例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①测量电功率的原理是什么?②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③需要哪些测量工具?④如何设计电路图?这样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完善实验。但是切记教师不能包办,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实验得出的合理的评估意见,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每个环节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好奇心,培养能力
为了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物态变化后,我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一些问题:①冬季储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这是为什么?⑦冬天,开车外出,经常发现汽车的窗户上蒙上一层雾,妨碍了司机的视线,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③冰箱经常结霜,以致关不了冰箱门,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除霜?等等。也可以组织一些学生活动,例如初中学生对家庭用电既向往又有畏惧心理,设置亲自动手“亲密接触火线”,让学生用测电笔测试220V的电路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有多大?这样不但满足学生动手操作的强烈愿望,而且在认识供电电路的同时解决了安全用电的知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所思、思有所学、学有所用,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认知过程,培养了学生对问题分析论证的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课堂增色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正一步步进入物理课堂。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它的科学性、先进性、生动直观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多媒体课件可以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为一体,对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起关键性作用。很多物理实验无法做到的现象或微观的用眼睛无法观察到的现象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出来,不仅画面动感,直观性强,且通过添加悦耳的音乐和艳丽的色彩,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例如:在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弹力中,我们说压力、支持力都是属于弹力,它们都是物体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力,微小形变肉眼是看不到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展示微小形变帮助学生理解了。再如上《滑动变阻器》一课中,把电流通过的部分由彩色显示出来,有了这样的动画学生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滑片移动时灯泡的发光情况和电流是通过滑动变阻器的哪一部分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就可以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充满魅力。
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情激趣
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要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以其丰富的知识、生动的语言,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更要热爱学生,使学生消除对老师的恐惧心理。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多鼓励,少责备。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尽可能体现老师对学生的殷切期待,例如问“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理解的?”“还要同学有不同的见解吗?”学生回答完问题,要给以肯定“你回答得太漂亮了”“你的说法太有建设性了”。这样的方式可以减轻学生的紧张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总之,善待学生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老师,就能尊重和信任老师,从而使学生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其所授的学科上来,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在新一轮课改实践中,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不断研究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在教学中确实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目标,努力实践和探索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灞,《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2]阎金铎,田世坤,《中学物理教学概论》.
[3]王棣生,《中学物理课堂组织艺术》.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对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往往造成“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的局面,归根结底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的思维而变成了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是无效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物理思维、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有满足感,从而形成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目标。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项可行的措施: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课堂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巧设悬念,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水的三态变化时,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变化多端的云朵、银装素裹的雪景、滋润万物的雨水。使学生置身于云彩之下,雪地之中,进入到自己熟悉的环境,回味自然现象的美妙,领略到人与水的亲近,进而联想到雾、露、霜等其它自然现象,感受到水的奇妙,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由生话情境引向物理问题,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一课中,采用情境导入法:播放一段天气预报,播音员微笑着告诉大家:“6月7日青岛的气温是11~15度,济南的气温是11~19度。”教师可以就这个常见的现象进行提问:为什么不同的地方会有这样的温度差异呢?以学生熟悉的甚至是司空见惯的情境中遇到的新困惑为契机,悔问题抛给学生:吸热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这样从创设问题情境到提出想法,都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旨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标理念。
二、合理设计问题。激发思维,突出主体
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精美的问题设计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充分的体现。问题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例如《自由落体运动》一课中,在分析伽利略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如亚里士多惠的观点是正确的,即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那么当把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栓在一起下落时,重物下落由于受到轻物的牵制,下落肯定要比原来慢。问:“同学们发现问题了吗?”那么学生不难发现,这样的解释存在着矛盾,重物和轻物险在一起后,它们的总质量比重物更大,如果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它们应该下落得更快,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的矛盾所在,也证实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样的问题设置,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总而言之,问题设计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优化问题设计,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更轻松,课堂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重视物理实验,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进行合作探究,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的根本转变。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完成可以极大程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例如,在研究摩擦起电,我让学生根据老师提高的器材(有碎纸片、大头针、鸡毛、泡沫塑料碎块、硬纸块、铅笔屑、塑料包装绳、梳子、塑料口袋等一些常见的摩擦后易带电的物体)让学生通过实验尝试把原本混在一起的碎纸片和大头针分开。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实验方案并实施。通过这种小实验的操作成功,让所以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在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中,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时老师只是扮演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即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协助解决问题。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我给学生提供了额定电压分别是2,5v和3,8v的两个小灯泡,要求学生测出他们的电功率并比较发光亮度的变化。在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依据设计方案,选择实验器材,教师要适当地给予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例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①测量电功率的原理是什么?②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③需要哪些测量工具?④如何设计电路图?这样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完善实验。但是切记教师不能包办,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实验得出的合理的评估意见,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每个环节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好奇心,培养能力
为了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物态变化后,我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一些问题:①冬季储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这是为什么?⑦冬天,开车外出,经常发现汽车的窗户上蒙上一层雾,妨碍了司机的视线,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③冰箱经常结霜,以致关不了冰箱门,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除霜?等等。也可以组织一些学生活动,例如初中学生对家庭用电既向往又有畏惧心理,设置亲自动手“亲密接触火线”,让学生用测电笔测试220V的电路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有多大?这样不但满足学生动手操作的强烈愿望,而且在认识供电电路的同时解决了安全用电的知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所思、思有所学、学有所用,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认知过程,培养了学生对问题分析论证的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课堂增色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正一步步进入物理课堂。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它的科学性、先进性、生动直观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多媒体课件可以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为一体,对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起关键性作用。很多物理实验无法做到的现象或微观的用眼睛无法观察到的现象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出来,不仅画面动感,直观性强,且通过添加悦耳的音乐和艳丽的色彩,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例如:在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弹力中,我们说压力、支持力都是属于弹力,它们都是物体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力,微小形变肉眼是看不到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展示微小形变帮助学生理解了。再如上《滑动变阻器》一课中,把电流通过的部分由彩色显示出来,有了这样的动画学生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滑片移动时灯泡的发光情况和电流是通过滑动变阻器的哪一部分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就可以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充满魅力。
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情激趣
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要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以其丰富的知识、生动的语言,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更要热爱学生,使学生消除对老师的恐惧心理。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多鼓励,少责备。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尽可能体现老师对学生的殷切期待,例如问“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理解的?”“还要同学有不同的见解吗?”学生回答完问题,要给以肯定“你回答得太漂亮了”“你的说法太有建设性了”。这样的方式可以减轻学生的紧张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总之,善待学生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老师,就能尊重和信任老师,从而使学生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其所授的学科上来,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在新一轮课改实践中,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不断研究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在教学中确实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目标,努力实践和探索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灞,《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2]阎金铎,田世坤,《中学物理教学概论》.
[3]王棣生,《中学物理课堂组织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