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中企业导师角色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403379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目前高校应用型、实践性技能培养这一现实需要来说,想要培养学生形成扎实的实践技能,除了要在课堂、学校内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与教育,更多需要学生在具体实践参与中感悟和理解。通过构建校企合作模式,设置“企业导师”这一角色,使高校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理论应用水平得到真正提升。从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中设置企业导师的背景及价值分析入手,分析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中企业导师的角色类型及应用现状,提出相关建议。
  [关    键   词]  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企业导师;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096-02
   当前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借鉴现代导
  师教学制和现代学徒制、企业管理理念,形成了“企业导师”这一新模式。通过发挥企业导师的实践经验和丰富技能,弥补传统校内导师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等各种问题,从而扎实推进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
   一、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中设置企业导师的背景
   目前,各大应用型高校分别结合自身课程建设需要和资源优势,在实践性课程中,设置了“企业导师”岗位,有力推进了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补充了师资队伍力量。
   (一)企业导师的内涵
   从导师制的具体内涵看,普遍认为导师是在某一领域具有
  较高技能和丰富经验,以及形成了系统化知识理论体系的专业
  性人员。现代意义上的导师,往往指的是高校或各种科研机构对其他人开展教学研究或者学习提供指导的教师或科研人员。导师制是一种现代教育模式,是某一领域资历较深者对资历较浅者
  进行支持、指导和协助的学习模式。企业导师制是一种全新称谓,该制度区别于普通导师制,是将学校导师制与现代学徒制进行融合,从而应用于员工岗位或者学生实践培训的一种全新方法。此外,企业导师的角色也被定义为学员(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的“经验导师”、学员(学生)职业成长的“职业导师”和企业文化(工匠精神)传播与企业形象展示的“精神导师”。
   (二)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中设置企业导师的背景
   具体来看,该课程设置企业导师,主要从以下原因出发。
   1.从时代原因看,企业导师的设置是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要的结果。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优化、智能经济发展的全新阶段,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前社会需要之间的“冲突”不断深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对实践性课程进行优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要求。在建设该课程时,设置企业导师这一角色,使课程教学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形成有效对接。
   2.从课程特征看,设置企业导师是基于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的根本性要求。对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来说,主要有“应用”和“实践”两大特征,目前各大高校所具有的师资力量以及课程建设经验优势,更多在于理论研究和校内教学,在社会实践方面处于“空白”状态,企业导师作为企业内有良好经验和技能的专业性技能人才,是目前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不可缺失的“指导力量”。
   3.从师资队伍建设实际看,企业导师是补充实践课程师资队伍的重要力量。目前高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加上社会对应用型技能人才需要量不断增加,多数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远远无法达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聘請“企业导师”,设置“企业导师”这一特殊角色,将在短时期内构建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满足当前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的综合需求。
   4.从教学实际看,目前多数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过程缺乏健全、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未能形成科学、系统化的实践模式,大多数专业依旧从传统的“课堂本位”出发来推进课程教学,出现了课程实践粗糙、教学与实践应用不匹配、教学师资力量匮乏等多种问题。因此,充分发挥企业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价值,尤其是实践培养引向课堂之外和企业之中,将企业资源与社会力量共同纳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从本质上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应用型高校实践课程建设的最佳效果,真正助力人才培养体系革新。
   二、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中企业导师的角色及价值
   在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中,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合
  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了学生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技能培养的全面融合。同时按照实际工作中对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理论和技能模块来组织开展专业性实践教学,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的及时补充和提升。
   (一)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中企业导师的角色
   当前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中,企业导师主要有专业知识宣讲类导师、技能培训类导师和管理类导师三种角色,其分别从自身工作领域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行业知识讲授、技能指导和管理知识培养的多种教育。企业导师是学生职场意识、职业定位的重要“引路人”。企业导师来自工作一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当前社会对该岗位的技能、素质要求,因此能够从自身体会与具体实践视角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与引导,学生通过倾听源自工作一线的体会,便于自身形成良好的职场意识和工作规划。企业导师是学生专业技能学习与视野拓展的“领航员”。不同于校内教师的理论优势,企业导师往往长期坚持某一领域实
  践,形成了扎实的经验、技能,因此,通过发挥企业导师的指导价值,能够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企业导师是学生职业精神与企业文化孕育的“辅导员”。各高校为学生选配的企业导师往往是在某一领域有着较高成就或者优异表率的人员,通过发挥其精神指引价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形成积极的就业心态,帮助其顺利就业。    (二)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中设置企业导师的价值
   在当前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发挥企业导师力量,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实现应用型高校教学体系的全面创新。与校内导师不同,企业导师主要承担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任务,即实践技能的引导和职业精神的指引,这是校内教学所无法实现的任务。在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过程中,设置企业导师,有着多种优势,整体来看,表现为以下方面。
   1.融入实践视角,丰富教学素材
   在传统的课程建设过程中,校内老师所讲述的内容与案例,主要依据教学课本和相关资源数据库来获取,大多为普适性素材,但也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与鲜活性。企业导师则完全不同,企业导师根据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从真实体验出发,向学生讲述相关内容,这大大丰富了教学素材。
   2.立足全面培养,提升课堂开放性
   设置企业导师,将让整个教学活动呈现开放性与多元化。作为一种开放性教学体系,实践证明,以企业导师为基础开展的教学模式,将在全面优化学生学习过程的同时,切实增强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提升了学生掌握实践知识的能力,实现学生职业技能的有效培养。
   3.立足未来需要,加速学生职业化成长
   传统人才培养体系中,由于缺乏对学生未来就业各种情况的有效融入,很多学生存在无法避免的就业恐慌,在毕业参与工作时,也由于状态、角色和身份等转换不及时影响了就业状态。企业导师是来自工作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其在就业过程中的综合体会和价值理念,往往能够给学生切实有效的指导,从而为学生尽快融入社会、制定职业成长规划方案等多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优化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中企业导师制度的相关建议
   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中企业导师制度作为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其出发点是对传统教学课堂的变革与优化,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学习的兴趣和学会知识的能力,其关键突破则是通过整合多种学习资源,优化学生技能培养,特别是对目前高校学生所普遍缺失的实践技能进行补充性培养。但是当前企业导师制度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未来进行优化。
   首先,要注重构建与企业导师职责和身份相匹配的工作机制。要对照企业实际、学校资源和课程安排,对导师选配、职责要求和薪酬福利机制进行优化,进一步明确高校管理与企业导师之间的权责义务,明确合作内容。在有效调动企业导师参与学生培养积极性的基础上,确保企业导师发挥学生培养实效。
   其次,要针对课程建设要求和学校实际,制定科学的企业导师选拔机制,尽可能确保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与企业导师选配之间的高度一致。同时,整个企业导师队伍应该是一种弹性机制,确保企业导师加入与退出体系的灵活性。在企業导师选配与考核方面,要注重倾听学生的具体意见,根据教学实际不断调整、优化。
   最后,要制定系统化与制度化的沟通机制,尤其是要做好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的沟通工作,通过实施“两元”导师机制,使课程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之间形成有效匹配。在实践性课程建设时,应该注重做好学生课堂表现的收集与教学反馈工作,通过企业导师制定科学性、系统化的教学反馈,从而对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优势与劣势状况进行反馈、汇总,进而对现行课堂模式予以调整、优化。
   四、结语
   结合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创新的时代形势看,人才,尤其是实践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所亟须的专业人才。为了满足社会对实践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多数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陆续开设了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实践性课程。在实践性课程建设过程中,高校通过聘请“企业导师”,推进企业导师进高校,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优化了人才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陶红,唐楠.职业师范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个案[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17-120.
   [2]赵静,刘若宸.吉利集团校企联合培养教学模式探讨:工业设计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进展,2014,4(1):17-19.
   [3]吴扬廷.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究:以长江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3(4):136-140.
   [4]代敏.校企合作下学前教育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8):849.
   [5]祝木伟,张书,冷士良.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双导师”队伍建设机制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2):54-56.
  ◎编辑 陈鲜艳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然而,我国青少年普遍缺乏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究其原因是现行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缺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没,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的一些设备和技术已经走进了建筑施工的场地,它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本文主要对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作了简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对各种主要的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间接费用分配率进行成本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它是对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创新.本文以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体系展开
期刊
为了提高发电厂汽轮机热力的工作效率,我们需要通过热能性的实验方法来找出热力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对这些问题和缺陷进行改进.在进行实验前,要先写好有关热力性能测试的
物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通常表现方式有许多种,比如,隐含在题给的物理现象中,例“宇航员在运行的宇宙飞船中,”隐含条件是宇航员处在完全失重的状态:“同步卫星”隐含的条件是
期刊
若不是关联方比亚迪救场,合力泰收购标的恐将连续两年无法完成业绩承诺,合力泰巨额商誉恐将面临较大减值风险。  合力泰(002217.SZ)是原山东联合化工和原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组后成立的,目前经营范围包括电子触控显示产品和基础化工原料两部分,2016年,两者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10.60亿元和7.85亿元。  近三年合力泰的骄人业绩颇受市场瞩目,其中营业收入已经连续三年实现2-3位数增长,2
期刊
水利工程是促进经济与民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社会的发展中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中的导流技术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来说有着极大影响,本文以水利工程施工为起点,对其中
近几年来,国有施工企业腐败问题高发,全社会对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频发深恶痛绝。笔者认为当前形势下推进国有施工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刻不容缓。通过剖析当前工程建设领域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