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法律经济学角度对高校公共自行车站点规划的研究与探讨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ti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青睐选择自行车出行,而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出现则顺应了这樣的民众需求。基于此,本文将根据法律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同时以江苏大学的自行车站点配置为案例,对高校公共自行车的站点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法律经济学;公共自行车;站点规划
  一、法律经济学与公共自行车关系概述
  毋庸置疑,公共自行车站点配置问题实质而言是一个经济学问题。那么就应该采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方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以探寻解决的途径。从经济学角度进行解释,是指在消费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显著特征的物品。公共物品消费不具有排他性,意味着某个人并不当然享有某个物品的所有权,与此相对应的是整个社会共同占有,更为详细的限制是,任何一个人的消费并不能当然地排除其他人对这一物品的消费。公共物品消费不具有竞争性,则是指物品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其边际成本为零,任何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影响他人对这一物品的消费。
  二、“经济人”视角下的公共自行车系统
  从上述论述可知,主流法律经济学的理性定义基于理性预期和效用最大化,换言之,期望效用理论是人们决策的关键。随着法律经济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不断加深。法律经济学的奠基人,英国经济学家科斯指出,可以把法律经济学研究制定相应的经济学模型,应用到社会生活领域。因此,在高校公共自行车的站点规划问题中主要由于公共自行车的流动性,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存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站点在某些时刻自行车数量过少,用户不能及时借到自行车,与此同时,某些站点在在这一时刻又因为站点的个数少而无法归还自行车,这就形成了一种经济学上的“供需不平衡矛盾”,因此,如何合理配备每个站点的自行车数量,是高效率布置自行车的重要问题之一。当然,在公共自行车系统中,引入“经济人”这一概念可能更有利于解释问题。“经济人”这一概念最初来源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斯密认为“自利性”是“经济人”的本性,“利己心”是每个人从事社会活动的动机,按照他的看法,每个社会中的人都是一个追求实现自利益的个体。因而根据该理论,不难得出,公共自行车实际上是一种共享经济,每个“经济人”又是互相影响甚而是互相带有牵制意味的。
  三、校园公共自行车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1.公共自行车在校园中的现状
  公共自行车俨然成为高校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其同时具有节能环保、健康运动以及改良社会环境等特点,从而公共自行车提升了校园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在短距离行程上,公共自行车代替使用机动车,能有效减少尾气排放。符合打造绿色环保、畅通、宜居健康的生态发展理念,也进一步缓解了校园内的交通拥堵。江苏大学校园范围广阔,因而,公共自行车的站点对于学生宿舍、足球场、篮球场、食堂以及校门口等重要地段合理选址站点,让学生借车更为方便。总计11个站点,350余辆自行车。无疑,这些站点的设置为师生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公共自行车系统存在的问题
  公共自行车在提供我们便捷出行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用户需求。在每周周一至周五期间,上午的课程阶段为每天早上7:40起成为上课高峰阶段,或者是11:50至12:00下课高峰阶段;与之对应,下午一般而言为1:15开始和17:00开始成为高峰阶段。与此相应的是人流量的高峰,必然导致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激增,这两个阶段人流大致往返于教学区与生活区(包括宿舍和食堂等),因而在这一时段,现有站点的自行车无法满足需求。因为自行车维护不及时,因而公共自行车的破损问题处于尴尬境地。众多师生反映,由于使用者对公共自行车缺乏公德心,在使用时缺少爱护意识,因此公共自行车出现链条松动、车闸失灵等问题屡见不鲜,加之相应的维护人员不能及时对已经破损的自行车进行修理更换,因此在校内公共自行车站点,有较多自行车已经无法使用,给用户造成不便。
  3.公共自行车系统站点优化措施
  公共自行车系统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经济学模型,可以通过上述“经济人”的概念和“理性选择”概念加以阐述。首先,针对第一种情形,既然在相应的高峰时段,对应的教学区和生活区的公共自行车数量无法满足需求,可以考虑通过在附近增设一些小型站点,进而实现人流量的分流、引流,同时方便了使用者的借还,从而使供需关系得到一定的缓解。同时,自行车管理公司可以通过各个站点的实时车辆状况,及时运载一定数量的自行车进行调度,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第二,管理方提高维护效率,增强使用者的维护意识。针对校园公共自行车的损坏的现象,应当组织维修人员应定期对自行车进行检修,避免因自行车损坏而无法使用的现象。在定期维修的同时,还应加强师生对自行车的保护意识,可以制定完善在借用期间自行车损害的赔偿措施。针对雨水侵蚀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加简易顶棚的方式,加以避免。综合而言,公共自行车的问题还在于管理协调,可以针对大学校园这一特定区域,制定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进而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增加管理特色。校园公共自行车的运行根本目的在于方便师生出行,为了让公共自行车在校园内顺利运行,管理方需要进行站点间的进一步优化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师生的满意度。
  四、结语
  随着人们对环境与能源现状认识的逐步加深,民众日益重视绿色交通出行的方式。在公共自行车在全球普及的背景下,校园内专门使用的公共自行车也越来越被各大高校青睐。因此,针对相应的公共自行车站点进行优化配置,以法律经济学为视角,值得今后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洁明,祁新娥.统计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美]R·A·波斯纳.正义/司法的经济学(文从4)[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韩慧敏,张宇,乔伟:里昂公共自行车系统[J].城市交通,2009(4).
  [4]王在涛.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管理模式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
其他文献
农业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经营是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向,能够将农业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并农业中的各种风险降低到最低。雅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云南省设备先进、科室齐全、人才济济,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1993年元月首批被国家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
<正>本刊讯(通讯员韦力戚海军)7月26—27日,全区&#39;美丽广西&#183;宜居乡村&#39;服务惠民工作现场会在东兴市召开。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兼)、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期刊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境 ,探讨了&#39;科学的&#39;政治观问题.文章认为 ,历史唯物主义最深刻的特征就在于 :它存在着一个非常科学的历史概念 ,它不仅正确地揭示了在什么条件
《司马法》是中国古代著名兵法著作,内容闳廓,思想深邃,蕴涵着丰富的治国统军思想,一直为历代统治者、兵家及学者所重视。它的“杀人安人、以战止战”的战争观、“礼义为先、
优秀的政工干部是员工和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提高自身修养和提升工作能力是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两条基本途径。本文阐述了两条途径的主要内容。
最近,听到一种说法:很多医生“带着钢盔开着坦克”行医,自我防护意识越来越强,不愿再做有风险的手术。医学是一门探索科学。人类对自身和疾病的认识,至今还处于“童年阶段”。面对
本文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教学模式的解读,对新形势下综合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建议教师在加强学生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
<正>~~
期刊
鲁迅的小说中弥漫着强烈的虚无感和被压抑的焦躁感,他怀抱着对平凡人和日常生活不可言说的热爱,也不遣余力地对人们身上的缺陷进行淋漓尽致的刻划与揭示,在批判的同时,他自己也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