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麻醉的优化策略:胸椎旁神经阻滞和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t197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胸椎旁神经阻滞和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优化效果。

方法

择期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0例,年龄66~78岁,性别不限,体重46~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全麻组(G组)和胸椎旁神经阻滞和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组(TSG组)。2组均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注射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术中维持BIS 45~60。麻醉诱导后,TSG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患侧胸椎旁神经阻滞,注入0.5%罗哌卡因15 ml。待胸腔操作结束转平卧位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肋缘下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每侧均注入0.3%罗哌卡因20 ml。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行PCIA。G组背景输注速率0.05 μg·kg-1·h-1,PCA剂量0.04 μg/kg,锁定时间为10 min;TSG组背景输注速率0.03 μg·kg-1·h-1,PCA剂量0.025 μg/kg,锁定时间为10 min。2组均镇痛至术后48 h,维持VAS评分≤3分;若VAS评分≥4分,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补救镇痛。分别于术前1 d(T0)、麻醉诱导前即刻(T1)、麻醉苏醒后1 h(T2)、术后4、8、12、24和48 h(T3~7)时,采集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记录术后48 h内PCA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和补救镇痛情况。记录术后48 h内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感染、局麻药中毒等)和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G组比较,TSG组T2~7时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浓度降低,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舒芬太尼用量、PCA按压次数减少,补救镇痛率降低,镇痛满意度评分升高,术中心血管事件和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率降低(P<0.05)。

结论

胸椎旁神经阻滞和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可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抑制围术期应激反应和术后痛敏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不同麻醉深度对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CD4+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拟于全身麻醉下行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42例,年龄36~64岁,体重49~95 kg, ASA分级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1):浅麻醉组(L组)和深麻醉组(D组)。术中L组和D组分别维持AAI值30~40和20~29。记录患者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和丙泊酚用量。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手术2 h(T1)、术后4、
目的评价电针预处理对胃癌根治术后老年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胃癌根治术病人70例,年龄65~7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体重指数18~2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5):电针预处理组(EP组)和对照组(C租)。2组病人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EP组麻醉诱导前电针刺激(连续波,频率2/100 Hz,电流为1 mA)内麻点与足三里穴30 min;C组不做电针处理,术后采用病人自
目的评价血清肺泡表面活性蛋白(SPs)浓度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中危患者腹部手术PPCs的准确性。方法择期腹部胃肠道手术患者58例,预计加泰罗尼亚外科患者呼吸风险评估(ARISCAT)评分26~44分,性别不限,于术前(T0)、拔除气管导管后30 min(T1)和术后1 d(T2)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P-A和SP-B浓度。记录术后住院期间PPCs发生情况,根据是否
目的筛选急诊手术患者术前饱胃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急诊手术患者,年龄≥18岁,ASA分级Ⅰ~Ⅲ级,BMI≥15 kg/m2,性别不限。术床调至头高足低30°,右侧卧位下采用胃窦部超声图像,分别予定性和定量评估超声图像。前者为定性评估胃窦内为空窦,有液体或固体;后者于胃窦舒张期取3次图像,分别测量图像最长径线(D1)和最宽径线(D2),测量3次取平均值,计算胃窦横截面积[CSA=(D1×D2×π)÷4
目的评价组蛋白脱乙酰基酶(HDACs)在大鼠围术期神经认知紊乱(PND)中的作用及与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10~14周龄,体重25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对照组(C组)、手术组(S组)和HDAC抑制剂MS-275组(MS-275组)。S组3%七氟烷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MS-275组于剖腹探查术前0.5 h腹腔注射MS
目的评价富氢液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时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30只,体重20~25 g,6~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6):假手术组(S组)、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肾缺血再灌注+NLRP3抑制剂MCC950组(I/R+M组)、肾缺血再灌注+富氢液组(I/R+H组)和肾缺血再灌注+MCC950+富氢液组(I/R+
目的评价肥胖因素对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5只,6~8周龄,按照体重分为3组(n=15):正常体重对照组(C组)、正常体重VILI组(CV组)和肥胖VILI组(FV组)。C组和CV组体重为233~267 g,FV组体重为288~332 g。C组潮气量VT 10 ml/kg,CV组和FV组潮气量VT 40 ml/kg,通气频率40次/min,吸呼比1∶ 2,
目的评价血源性单核细胞在体外循环(CPB)诱发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350~400 g,11~12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组)、CPB组(C组)、CPB+PBS脂质体组(P组)和CPB+氯磷酸二钠脂质体组(L组)。C组、P组和L组行CPB 60 min,分别于CPB前48和24 h时,经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
目的评价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七氟烷诱发老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2只,体重400~500 g,18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3):对照组(C组)、七氟烷组(SEV组)、七氟烷+sh-NC组(SEV+sh-NC组)和七氟烷+sh-Cx43组(SEV+sh-Cx43组)。采用吸入3%七氟烷6 h的方法建立七氟烷麻醉模型。SEV+sh-NC组和SEV+sh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对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时NOD样受体C4(NLRC4)炎症小体活性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6~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对照组(C组)、VILI组和雷帕霉素组(RAPA组)。RAPA组造模前连续3 d腹腔注射雷帕霉素4 mg·kg-1·d-1,C组和VILI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VILI组和RAPA组行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