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广播评论的思想性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198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好的新闻作品特别是好的评论作品,必须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本文认为,广播评论的思想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命题之一。要很好地表达思想性,需要深刻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并深入基层,长期观察、积累思考,不断锤炼。
  【关键词】新闻报道 思想性 广播 评论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在第27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评论作品《脱贫攻坚摆不得半点“花架子”》在众多的参评作品中胜出,获得广播评论二等奖。分析这篇广播评论获奖的原因,主要在于它具有鲜明的思想性。
  一、鲜明的思想性是广播评论的基本要求
  新闻报道的思想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命题之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理论都对新闻事业和新闻报道的思想性有过大量系统、经典的阐述。党的十九大后,具有时代特色的习近平新闻思想,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和强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告诫新闻舆论战线的同志始终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他说:“新闻报道既要报道国内外新闻事件,更要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引导人们分清对错、好坏、善恶、美丑,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①
  所謂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就是新闻报道所体现出的思想倾向,包括立场、观点、导向、指导性、世界观等。说白了,就是记者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代表谁的利益说话,为谁而发声。所有新闻报道都具有思想性,只不过有些报道倾向鲜明,有些报道委婉含蓄,实则没有本质区别。广播评论这种体裁无疑是表达新闻思想性的最好利器。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判断来表达立场、观点、态度。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特别是好的新闻评论作品,必须具有鲜明的思想性。
  二、广播评论的思想性需要长期的观察、积累、思考和锤炼
  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做火热生活的有心人,成为某行业领域的行家里手,成为学者型的记者。好的新闻作品不是突发奇想、信手拈来,而都是长期观察、积累、思考、锤炼得来的,是记者理论功底、修养的厚积薄发。
  笔者长期关注“脱贫攻坚”这个话题,在观察、积累的基础上才写出了《脱贫攻坚摆不得半点“花架子”》这篇广播评论。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把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概念植入到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到20世纪80年代末,人均收入翻一番,到20世纪末,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050年,要赶上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党的十五大正式描绘出“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做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多次召开全国扶贫工作会议,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让所有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对全社会来说,这是一件大事。笔者盯住这个问题,搜集了大量资料,做了不少前期案头工作,反复调研、思考这个题目。
  2016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结束、“十三五规划”开启,这意味着再过4年时间,第一个“一百年”、全民达小康的时间节点就要到来。从全国当时的扶贫状况看,还有7000多万的农村贫困人口。山西省的情况更为严峻,笔者写稿时,全省有240万的贫困人口、35个国家级贫困县、23个省级贫困县,而且每年贫困人口的发生率还在6~7%。《脱贫攻坚摆不得半点“花架子”》抓住这个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大主题,便把握了广播评论的思想高度。比如评论中说:“再有4年多时间,我国将迈入全面小康社会,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一个不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时间十分紧迫,任务十分艰巨,是大事,也绝非易事。没有脱掉一层皮的信心,扑下身子沉到‘穷乡亲’里的决心,一步踏出一个脚印的恒心,不可能兑现承诺。到时只能是数字脱贫、纸上脱贫。目前已经到了脱贫最为关键的攻坚时刻,需要实打实地为困难群众办点实事,摆不得半点花架子。”寥寥数语道出了脱贫攻坚的重要性、紧迫性。
  三、提升广播评论的思想性,需要深入基层,“吃透两头”
  (一)深入基层
  多年来,笔者跑了多个贫困县、乡、村,采访了无数贫困人口,充分了解贫困山区贫困人口的生活现状。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容乐观,那些贫穷家庭,要么因病、要么因灾致贫,绝大多数住的都是危房,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笔者每次下乡,都感觉很压抑、很沉痛。扶贫工作(那时仍称为“扶贫攻坚”,2015年改为“脱贫攻坚”)喊了多年,问题依然很多。到贫困村、贫困户采访,困难群众连脱贫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缺知识、缺项目、缺条件,教育、医疗、住房欠账很大,基本上就是“等、靠、要”,一些单位每年都只是象征性地去慰问一两次,年底送点钱物了事,形式主义严重。
  《脱贫攻坚摆不得半点“花架子”》中提到,一些地方存在着满足于打打电话、发发文件,从会议到会议,热衷于纸上扶贫、会议扶贫、电话扶贫、喇叭扶贫;个别地方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粉搽到脸蛋上”,专挑领导看得见的地方扶贫,把资金投到少数几个人身上,“垒大户”“造盆景”;有的地方不愿意深入到农村贫困家庭,不了解贫困群众最想解决什么困难,拍脑袋,想当然,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不顾当地条件和群众需要,上了一些项目和设施,闲置不用,成了摆设。总之,这些在基层普遍存在的问题都可能成为脱贫攻坚道路上的障碍。根据现场采访的情况,笔者质疑,如果还按基层少数人的这种做派,到2020年全国达小康难度甚大。恰好有一次机会随着地方领导到贫困户家调研脱贫,印证了之前的判断,坚定了笔者围绕脱贫攻坚写一篇广播评论的信心。
  (二)“吃透两头”
  所谓“吃透两头”,就是吃透“中央”的精神和“下头”基层的实情。“吃透”就是深刻、全面、准确领会“上头”的精神,深刻学习中央的精神,了解掌握最基层的实际情况。   只有“吃透两头”,才能站在时代的潮头,新闻作品才更具有时代感、思想性。党媒所传达的就是党中央的声音,要学习中央文件,了解中央精神。表面上看起来学习花费了时间,学习这些文件精神对写作具体稿件用处不大,实际上它修炼的是内功。具备这种内功以后,思想才可能深邃,看问题的角度才能够独特,才可能切合中央的精神。这种内功的修炼,需要长期的积累和锤炼,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理论修养。
  一些深刻而鲜活的新闻评论,都是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写出来的,比如1993年4月8日央广播出的述评《拜金主义要不得》,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篇广播评论就是作者去参加中宣部新闻通气会,领导同志对当时蔓延于社会的拜金主义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作者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重大话题,结合当时社会上的种种表现而写就的。
  为了写作《脱贫攻坚摆不得半点“花架子”》这篇评论,笔者反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反复研究国家《“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努力吃透、掌握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现状、困难、办法、措施、前景等。习近平总书记是讲好故事的高手,他讲话中常常会流露出一些新鲜生动的群众语言。《脱贫攻坚摆不得半点“花架子”》中的很多用语,就都是引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原文。比如“穷乡亲”的称谓,比如“看真贫、知真贫”“有的领导追求政绩,专挑领导容易看到的地方扶贫,把资金集中投到少数几个点上”“垒大户”“造盆景”等。这篇广播评论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延伸和广播化的生动解读。
  吃透“下头”,就是要充分了解基层的情况。深入基层是记者的基本功。只有扑下身子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才能够捕捉到鲜活的新闻事件、新闻事例。驻站记者最大的优势就是接地气、粘泥土。笔者多年养成一个习惯,很喜欢到农村、厂矿去了解最基层的实际情况,了解百姓的所思所想。如果没有亲身感受过、经历过,就不可能挖掘出鲜活的事例,捕捉不到活蹦乱跳的“活鱼”。
  在黄河岸边吕梁山区8个贫困县的采访中,笔者亲眼看到了脱贫工作中的几件“怪事”:在静乐县鹅城镇城庄村,有两位贫困的孤寡老人,一位74岁,一位75岁,走路都不稳当,昏暗的窑洞里却摆设着崭新的跑步机等健身器材,这是相关部门扶贫送来的;在保德县窑洼乡李家焉村,村里搬迁成“空壳村”,只剩下一个留守户,但上级花钱书写的防洪标语赫然醒目,还配备了高音喇叭,自己广播给自己听;石楼县的一所小学盖了一幢新教学楼,但撤乡并村后,学生从300人减少到50人,大量教室闲置,但还在不停地投入。凡此种种,在贫困群众眼里,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正是因为这几件来自基层、携着露珠的鲜活事例,使这篇广播评论也沾上了露珠,由此深入下去,才“述”得生動,“评”得使人信服。
  注释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21/c_1118109991,2016年2月21日。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驻山西记者站)
  (本文编辑:宁黎黎)
其他文献
【摘要】媒体融合的环境中,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丰富,媒体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财经类新闻节目因其专业性较强,易出现受众面窄、受众心理距离较远的情况,如何转型值得思考。本文以财经类新闻评论节目为研究对象,并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经济之声《王冠红人馆》为例,对节目内容取向、播发渠道、优化创新策略等进行探析,分析如何形成广播引流、微信互动、网络营收、智库深耕“四位一体”的新型广播经营模式。  【关键词】融
期刊
来源:北京晚报  7月27日,第十届“赢在创意”全球华语广播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时空博物馆》《我想表个白》《中国有多美》《全民配音时代》等广播作品入围原创广播節目组和创新广播节目组优秀作品名单;《嫌疑人N》《做父母记忆的守护神》《买书不读》等作品入围原创广播公益广告组优秀作品名单。本次大赛的“最佳新媒体应用作品”和“创新海外及港澳台地区华语广播节目优秀作品”分别被《倾听湖北》和《大自然之声》
期刊
来源: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方网站  7月10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国际数字版权管理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主要探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运营体系,通过联合国内外产业链各方构建开放、互信、合作、共赢的国际数字版权保护生态,进一步提升我国自主数字版权保護技术及标准的国际化水平。
期刊
【本刊讯】由四川大学教授欧阳宏生、成都大学副教授谭筱玲主编的《广播电视学教程》日前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广播电视学教程》吸收了近年我国广播电视研究成果,体现其当代性特点,并附有学习重点难点,设计了思考与问题(词语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广播电视学教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观为指导,结合中国广播电视事業的发展实际,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电视的基本特色,阐明
期刊
来源:广西广电  7月26日,广西广电融合媒体云平台“广西广电云”正式上线。“广西广电云”由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西电视台、广西广电网络公司共同建设,采用“媒体私有云+广电专属云+互联网公有云”的模式,旨在打造一个可覆盖服务广西区、市、县三级广电媒体,具备“新闻+政务+服务”功能的融合云平台。该模式将有利于整合全行业资源,提升广电媒体整体竞争力。  依托广西“广电云”,全区广电媒体可以开展全媒体内容
期刊
来源:齐鲁网  8月13日,山東广播街景融媒体演播室正式启用。山东文艺广播、山东音乐广播实现融媒化24小时播出。山东广播街景融媒体演播室配备了专业级广播设备、专业灯光设备、三台高清摄像机、视频切换台、网络直播器械等,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广播节目融媒体制作传播。自7月18日试播以来,广播音频收听效果、网络视频直播效果都非常好,不仅给演播室的嘉宾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更让广播节目能听、能看、能互动,实现了广
期刊
【摘要】广播媒体的变革创新一直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透过40年来我国广播媒体的发展轨迹,可以清晰地管窥国家经济社会转型脉络在传媒领域的投射与影响。本文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变迁,通过对多家电台改革实践的综合考察,总结了中国广播创新发展的主要进程,探析其间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改革开放 广播改革 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蕴含着大众传媒激
期刊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0月1日开播国内首个上星超高清电视频道——CCTV4K超高清频道。4K频道的开播,标志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向着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超高清电视频道通过中星6A卫星和全国有线电视干线网向全国传输。9月2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组织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对接4K频道落地工作,并发放了接收4K频道的综合解码解密
期刊
【摘要】本文依据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收听率数据,分析2018年上半年传统广播的收听特征。从数据来看,广播媒体虽然整体收听市场下滑,但车上收听比较稳定,其他场所收听稳中有升,成为广播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收听率数据 CSM媒介研究 车上收听 市场趋势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催生了媒体日新月异的变革,微博、微信
期刊
编者按 :40年的砥礪前行、40年的春风化雨。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中国广播经历了激活、变革、融合转型的发展历程。广播,以声音为特质,传递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旋律、权威鲜活的资讯,为受众提供着贴身暖心的服务,中国广播以声音见证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历程。  《中国广播》杂志自2018年1月起开设了“改革开放40年·变革中的广播”栏目,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播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进行回顾、总结、提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