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武士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ny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克莉思特娃的《武士们》
  
  《武士们》(《LesSamourais》,一九九○年四月)并不是一部写得很好的小说:它结构松散,对话冗长,有时还有些生硬,情与思的描写显得分离,融合的也不够自然。但这确又是一部好小说:好就好在它写的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时期中的知识分子,而且是世界文化中心巴黎的一群最优秀的知识分子,读完了它,你会思考很多,并且会清醒很多。
   《武士们》是克莉思特娃(JuliaKristeva)的第一部小说。克莉思特娃原籍保加利亚,一九六五年二十二岁时来到巴黎,很快成为新思潮学术杂志“太凯尔”(telquel)小组的重要成员,并且以符号学、语言学的研究享誉欧美。《武士们》实际是一部记实小说,记述了二十多年来她与她的朋友们所经历的风风雨雨,真实地再现了这些人精神上的动荡、冲突。书中的主人公奥尔加·莫雷娜就是克莉思特娃的化身,其他人物也都明显地对应于六十年以来的法国思想界的一些著名学人:埃尔维是“太凯尔”小组核心人物菲利蒲·索雷(PhilippeSollers);萨伊达是后结构主义代表人物、解构理论家德里达(Derrida);舍埃尔内是结构主义人类家富柯〔Foucault);伍尔斯特是著名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代表人物阿尔都塞(Althusser);布雷阿勒是著名新文学批评家罗兰·巴尔特(R.Barth);埃德勒曼是存在主义理论评论家高尔德曼(Goldmann);罗赞是精神分析学家拉岗(Lacan);等等。奥尔加在一九六五年冬季的一个下雪天里,手捏着仅有的五个美元只身来到巴黎,她一进入这个陌生的世界,就结识了这一群才华横溢、醉心于革命的年轻“武士”们。迎接她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的精神世界。
  这些新思想的武士们热情友好地接待外貌酷似中国人的、从“那边”来到巴黎的美丽姑娘奥尔加,用火热的激情,智慧的光明熏陶她的身心。奥尔加则像饥渴已久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汲取营养:她读遍邦维尼斯特、列维·斯特劳斯、巴尔特、高尔德曼等人的著作;她走遍巴黎的大街小巷,她参加“现在”(即太凯尔)杂志小组的重要活动。对她更具决定意义的是她与埃尔维的狂热爱情,她享受到爱情的欢乐,体味到从未有过的精神与肉体的至高幸福。在这些人当中,奥尔加身上蕴藏着的所有激情、欲望、智慧、力量都像火山爆发那样喷涌而出。奥尔加与她的朋友们一起思索、一起行动……他们在六八年五月走上巴黎街头,亲历具有历史意义的革命风暴;七十年代又一起去中国,目睹那荒谬年代的怪状种种;后来他们又去纽约工作,还去过以色列、加利福尼亚……奥尔加的命运就这样与这一代优秀学人的命运紧密交织,息息相通。
  六十年代后期的巴黎确是学人荟萃、各种新旧思想流派交替变换的文化中心。六十年代后期在巴黎崛起的这一代优秀思想家最突出的共同特点就是:不再相信什么绝对、统一和至高无上的真理,他们崇尚的是“分”的思想,重视的是“区别”与“重复”。他们要与“体系”、“整体”告别,要向形而上学进攻,要打倒“纪念碑”式的思想家。他们是一群向经典理论挑战的“武士”。日本的“武士”擅长战争的艺术,也擅长俳句、书法和茶道。而奥尔加这一群,他们是现代社会中的沉思者,面对一个毫无神圣可言的社会,这些“武士”要穷尽生活的一切意义,以至穷尽完全的自身。
  奥尔加与她的朋友们和上一代思想家的这种重要差别成为新的思想流派的起点,也导致了这一代人以个人欲望为行为准则的伦理观。后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德勒兹(Deleuze)与基拉尔(Girard)都被看作是“欲望哲学”的重要代表,他们的思想集中体现了这种伦理观:欲望是创造的起始,欲望不意味着欲望什么,而意味着要欲望。只有这种欲望之火才能燃起生命的烈焰,才是创造力——物质的、精神创造力的真正根源。“跟着你的欲望走,这就是你要做的一切,永远跟着你的欲望走。”奥尔加与她的朋友们正是以这种思想为引导、为准则去希求通往幸福与快乐的道路。
  这部小说首先是描写爱情的,同时又是一部展示精神动荡的小说。而它还有一个极重要的主题,那就是死亡。现代的思想武士与日本武士一样,不但要勇敢争斗,而且要直面死亡:“我发现,武士的道路就是死亡。”现代思想者的精神动荡不仅仅塌落于死亡之中,而且最终塌落于对死亡的欲求之中。克莉思特娃虽是女人,但她的笔触却异常残酷:她细致地刻画了一群沉醉于自我欲求的知识分子,他们在经过一番精神追求、曲折和风波之后如何“乞求”在死亡中得到认同,他们的命运一点一点地被摧毁的欲望紧紧缠住。这些以自己独特思想风格名震一时的学者结局往往十分悲惨:邦塞拉德(邦维尼斯特),这个最先把友情给予奥尔加的好人最后贫病交加,瘫痪在医院里,失去说话能力,完全和死人一样;布雷阿勒(巴尔特)在神情恍惚中游荡街头,终于遇上车祸,受了致命伤,这位每个细胞都发出智慧火光,行文流畅如水的批评大家在弥留之际向他曾爱过的奥尔加发出永别的信号,他毫不留恋人生,没有人知道他那智慧的大脑最后在想些什么。罗赞(拉岗)这个大精神分析学家不幸受到错误的分析,死于医院的误诊。埃德勒曼(高尔德曼)突生暴病而亡。最令人感叹的是伍尔斯特(阿尔都塞)的结局:他在精神病发作的情况下扼死了妻子,他牺牲了他所钟爱的人,同时也牺牲了他全部的思想。在六、七十年代,他身后追随着多少崇拜者啊!就是这样一个永不愿停息理论战斗的杰出思想家最终竟成为一具名符其实的活动僵尸①。他曾那样相信历史,历史却碾碎了他。看到这些人的结局,忆起他们曾经拥有过的辉煌,听着后一代新骄子说:“这些人死再自然不过,他们过时了。”不禁使人悲从中来。
  的确,相信通过思想方法、思考方式的改变使自己幸福,那纯粹是幻想。而那些不断滋养这种幻想的人,人们叫他们知识分子。其实,人们能够从语言中汲取的好处,从思考中求得的救助实在是太微小、太不足道了。许多知识分子往往会有痛苦和哀伤,那就是因为他们的心理不平衡,因为他们往往希望自己创立的新方法,自己崇尚的精彩论断,深刻理论能带来点什么,能或多或少被社会、历史、民众所接受。但事实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东西什么也带不来,你会感到,原来这些谁也不需要,特别是时过境迁,你更会有一种失落感。所以,你要平静,要心理的平衡,就不要想带来些什么,而是要像武士一样,什么都不计较,为自己的信念勇敢奋斗,把自己所钟爱的精神财宝珍藏于灵魂深处。
  或者,能不能不滋养这样的幻想?奥尔加认为不能。我想起萨特在六十年代写《詞语》时的感受:他发现他几十年的辛苦写作似乎并没有什么用,但既然他粘上了知识分子这张皮,那就再也蜕不下来了:他还要写作。
  那奥尔加就还要滋养这种幻想。
  
   一九九○年十一月于瑞士弗里堡山中
  
  JuliaKristeva:《LesSamouras》,Fayard,Paris。1990.4
  
  ① 阿尔都塞于一九九○年十月去世,完成了他最后的身体死亡。
其他文献
如今,“外国语学院”在全国各地到处开花,在网络搜索引擎中以之为关键词一点,立刻出现形形色色的页面。这朵学界的“奇葩”开在大江南北,真是“风景这边独好”。  “外国语学院”的前身是“外国语文学系”,简称“外文系”。钱锺书先生在《围城》中对大学各系有经典调侃:“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学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
何兄罹疾,医生说是由于焦虑的缘故。我遂劝他,言积四十年经验,方知人生须大胆妄为,真入逆境乃至绝境,大抵并不如预想的那般可怕。这倒并非慰人的虚言,确为自己的体会。何兄也觉甚是,但又说并不能解决他的问题。令我再次感觉到语言的有限性。俗话说“以理服人”,实在夸张了人这种动物引以为自豪的“理性”。纵观历史,有多少大问题是由“理性”解决的?多最终诉诸武力。即使哲学上的纷争,科学上的歧见,亦绝少一方被“理”所
《管锥编》134页说《诗·四牡》,于此题下尽发中西诗文中“忠孝不能两全”之趣,颇令人解颐。偶检于鬯《香草校书》,其解《诗·汝坟》乃云:诗实妇人劝君子弗仕。“鲂鱼尾,王室如”,言国家将亡,固君子宜出,救世之日。然虽则国家如此,如远离父母何,故又曰:“虽则如,父母孔迩”,此迩字与《论语·阳货篇》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之迩无异,盖君远而父母迩也,明是劝弗仕。可知忠远孝近,方于“公义私恩,两端难执”之际,既
没看到《婺源县乡土建筑》之前,已先去看了婺源县的乡土建筑。虽是匆匆来去,毕竟有了身历其境的亲切。  两百多幅照片、两百多幅测绘图;文笔很流畅,描述很细微,但追随作者的脚步,从青山绿水间白墙黑瓦的古村落中走过,却觉得很抑郁。    ……眼前实景也教我们惆怅。格扇上、梁坊上和外面门头上,不论木雕、砖雕,凡是人物雕刻,头颅统统被砍掉,这是二十多年前那一场文化大革命的孽迹。  ……现在,另一个劫难的威胁越
邱志杰(前卫艺术家、展览策划人,以下简称“邱”):我们现在的局面简直是一个隐喻:几个企图讨论公共艺术的人,正在为通过网络聊天软件搭建公共讨论的平台而瞎忙,情况有点像京剧《三岔口》,在黑暗中摸来摸去,有时候碰上一下。纽约曼哈顿这里高楼太多,我在二楼找免费的无线网络,几乎是在井底晒太阳的感觉。  黄专(展览策划人、艺术批评家,以下简称“黄”):我们在北京,你在纽约,这更像是一个处在世界两极的、时空倒错
“日中两国需要不断地用一件件正面、积极的事情,来创造出良好的关系”。4月15日,就任东京都知事两个多月的舛添要一(下文称舛添)在临时记者会上宣布,他将于本月24日至26日访问北京。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各方高度关注,不少日媒认为这将是日中关系,尤其是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缓和的一个征兆,因为东京都和北京市虽是友好城市,但距上一次东京都知事访问北京已过去了18年。   “你一定要去访问”  东京都和北京市
十一年前的夏天,笔者和胡小明女士曾得便访问罗马新教坟场上英国诗人济慈和雪莱之墓。站在这座不朽之都的城墙上,近处树影婆娑,绿草如茵,鲜花似锦,坟茔森森,远眺风烟下的古城,时空似乎一下子被浓缩了起来。济慈因罹肺病在意大利温暖的气候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并于一八二一年二月二十三日客死罗马的西班牙花台。诗人身后寂寞。在墓前,我们只见到一位金发少年跪在他墓碑前默诵诗章,墓碑上刻有姓名生死年月日以及一把竖
西学在清代中国的第三阶段,无可避免地进入全球工业资本主义的一环。就如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指出,东西方发展的“大分流”并非在十八世纪的世界中出现,而是十九世纪初工业西方的突然崛起的结果。十九世纪的下半叶,清廷的国家精英开始目睹激烈的社会动荡,以及生态环境改变所造成的巨大灾害。太平天国军队横扫江南之后,大清帝国几乎崩溃。在欧洲殖民主义者的眼中,清代中国显得像是停滞于历史之中的一只
《读书》连着几期讨论人文精神,其意义不言而喻。不过,令人遗憾,讨论者除个别外,好像都缺了点生态意识。再细看,原来有条指导思想:“终极目的只有一个,这就是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  “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此话传之已久,一般也并不为过。但既然讨論终极性的东西,在目前这个所谓“已得了癌症”的行星上,闭口不谈“人与自然的和谐”,则“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果能行远否?  追求知识化、专业化、机械化、商业化,崇
“河伯”喜娶妇。似“河伯”娶妇者,尚有“蛇神”之喜童女。晋干宝《搜神记·李寄》篇谓:东越闽中庸有大蛇,“祭以牛羊,故不得福,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童女十二三者”。所以“娶妇”,所以“童女”,究其因,余意乃“性崇拜”使然。  “性崇拜”是人类早期的一个重要观念。周作人以为,古人的思想,“总不出两性的交涉,而且以为这一交涉里,宇宙之存亡,日月之盈昃,家国之安危,人民之生死,皆系焉”(《谈虎集·萨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