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ETR极向场线圈氦进管低温疲劳性能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超导磁体氦进管低温疲劳性能,提出了一种在超低温且高频大载荷下全尺寸样件的疲劳测试方法。通过全焊透的方式完成了氦进管测试样件结构设计和加工制造。另外,为了准确定义疲劳测试载荷和监测样件的应变状态,设计并搭建了一套辅助应变采集系统。最后顺利完成氦进管样件在超低温77 K、高频率4 Hz与高载荷650 kN条件下的疲劳测试,并完成对测试结果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测试样件在经历32212次疲劳后出现断裂,完全满足目标30000次疲劳测试要求。该结果说明所设计的氦管样件的低温疲劳性能够满足CFETR工程应用需
其他文献
为提高黄土高原治沟造地区挖填体力学特性与水稳定性,开展石灰、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纤维和瓜尔豆胶改良黄土强度和崩解试验研究,对比分析其综合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单一材料改良黄土性能仅在某一方面效果提升明显,如石灰和纳米二氧化硅显著提高黄土抗剪强度,提升幅度分别为36.3%~250.6%与9.0%~99.7%;但在提升黄土耐崩解性能方面改良效果有限;2种材料仅延缓了黄土崩解时间,对最终崩解量无影响。聚丙烯纤维和瓜尔豆胶显著提升黄土的耐崩解性,如瓜尔豆胶可将黄土的崩解率降低至11.5%以下,而聚丙烯纤维改良黄土较
以邻近轨道交通2号线鼓外区间隧道的宁波绿地中心项目基坑为案例,研究了基坑开挖对隧道水平位移、结构沉降、道床沉降的影响规律,并利用PLAXIS程序分析了基坑分坑、分块开挖顺序对隧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隧道变形影响较大的是基坑与隧道之间的距离以及基坑分坑面积的大小,两者呈线性关系;开挖面积越大,隧道变形越大;基坑与隧道之间的距离越大,变形越小.邻近轨道交通的基坑开挖时,应先远坑后近坑,先小坑后大坑,并采取跳挖的施工顺序.具体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针对现有机械产品开展面向可变功能的再设计是设计开发可变功能产品的重要方法之一.为解决新功能带来的对新工作环境适应性不足的问题,从功能变更的角度分析了有害环境对产品功能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功能-环境模型,用以描述变更前后产品各子功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并通过计算进一步得到功能-环境差序模型.根据该模型提出针对受影响产品结构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法,使变更后的产品能高效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最后以角磨机的环境适应性设计为例,说明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煤矿水害防治是矿井安全管控的重点之一,但缺乏全面、系统、可控的技术管理手段,制约着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为了科学、有效地指导煤矿水害防治工作,以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矿顶板水害为例,运用系统工程与闭环式管理的理论体系,提出了“立体探查、预测预报、追踪探放、分段疏降、采前评价、阶梯排水、监测预警、总结优化”的顶板水害闭环式管控模式,该模式涵盖了水文地质条件探查、水害预测、顶板水疏排、水害监测预警等全过程的管理、控制,形成了从水害治理效果到水害防治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反馈通路,组成一个水害防治闭合回路,保障了防治水
我国西部神府东胜煤田主要赋存浅埋近距煤层,煤层埋藏浅,覆岩上部厚松散层大范围分布,近距煤层开采导致覆岩与地表裂缝发育严重,加剧了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为探究浅埋近距煤层开采覆岩与地表采动裂缝发育规律,掌握其控制方法,以柠条塔煤矿1-2煤层和2-2煤层开采为背景,结合实测统计分析、物理模拟和分形理论,掌握浅埋顶部单一煤层开采和重复采动下覆岩与地表裂缝发育特征,揭示煤柱布置对裂缝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煤层开采导致的地表裂缝可分为平行于工作面的动态裂缝和工作面开采边界地表裂缝(切眼边界侧地表裂缝和区
为开发广西合山煤田地下热水资源,以水文地球化学方法为主,通过石英温标法估算地热储层温度,并推测地下热水循环深度,研究地下热水赋存规律。结果显示,合山煤田地下热水补给、径流和排泄受岩溶构造控制,以顺地层为主,穿层次之;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水质为HCO3-Ca·Mg型;采用无蒸汽损失的石英温标法,估算热储层温度约80℃,识别出浅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与深部地下循环混合水和深部地下循环水3种类型;以井田内No.6钻孔数据为例,800 m孔深以下为深层地下循环水,其热储层温度为63.44~7
传统聚落是人类对其生境长期适应进化的结果,开展传统聚落特别是传统村落相关科学问题研究,对于提升我国乡村地理学研究内涵,探寻乡村规划经验和传承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密度估计、地理集中化测度以及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对第一批至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云南片区、“贵州-广西-湖南-重庆”区域、“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区域及“河北-山西-河南”区域四大聚集区。中国传统村落在全国、区域及省级行政区尺度均存在数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是保障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和国家能源稳定供应的前提条件。近期频发的煤矿瓦斯突出事故(2021年3月25日左权煤矿突出事故、4月9日东风煤矿突出事故)造成12人死亡,再次表明实现“零突出”的目标还有非常艰巨的路程要走。针对当前突出机理不清、突出事故频发现状,开展我国2001-2020年突出事故统计分析,数据显示,20年共发生突出事故484起、死亡3195人,尽管近年来突出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在煤矿事故中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且愈加突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突出事故等级、发生地点、发生时间等方面分析
高强铝合金结构在国外输变电工程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但是在国内通常用于活荷载小的大跨度屋面结构和人行天桥等,在输变电工程中的应用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高强铝合金材料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优异,生产安装便利,可回收性高,在输变电工程中具有极大的应用空间和潜力.本文从输变电工程背景出发,结合高强铝合金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分析国内外工程案例和研究现状,给出了高强铝合金结构在输变电工程中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为进一步查明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含水层间水力联系,为矿井水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以19组水质化验数据为基础,结合含水层及隔水层空间展布特征、井田构造特征、水位历时曲线、水化学类型、氢氧同位素特征等,综合分析新近系UDT含水层、Ⅵ煤顶板含水层、Ⅵ煤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结果表明,井田北部LDT隔水层局部缺失,为UDT含水层水向含煤地层补给提供了条件;井田北翼煤层顶板含水层与UDT含水层水位变化规律密切相关,且水位相近,初步证明两者存在水力联系;各含水层水均为HCO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