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和解决物理学问题时,在舍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的概念模型就叫物理模型。物理模型不仅是教师在教学中传播知识的媒介,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利用物理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模型;教学实例
一、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重要作用
在进入高中后,物理学习的难度会有很显著的提升,对于学生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学生独自去克服是比较难的,教师应该尽力帮助学生攻克较难的知识点。物理模型就在这时派上了用场。物理模型是把物理课本上较为抽象或者是实践性比较强的知识具象化,使其不再是一个课本上冰冷的定义,而是一个可以触碰到的实物。物理模型可以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定义表现出来,用现实中的现象进行解释,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定义的可信度,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使学生了解定义的来龙去脉,更好地运用定义。同时,学生在思考物理模型所蕴含的知识和运用物理模型演示时,可以提高自身把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对物理的兴趣。
二、运用物理模型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构建是很关键的,物理模型构建得好,学生在运用物理模型进行演示时就更简单、更方便,所以在运用物理模型进行教学时,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构建精妙的物理模型是关键。下面,为构建好物理模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抓住需要演示的定义的主要结构
构建模型是为了将课本上晦涩难懂的定义、文字变得生动形象,所以物理模型的构建不能脱离定义,不能与物理定义大相径庭,所以在构建物理模型前要分析这个定义到底讲了什么、主题是什么、需要验证的是什么,抓住这几点进行物理模型的构建。
(二)抓住所要探究的对象,抓住影响因素
在一些物理模型中,所要探究的不一定是某一物體的性质,还可能是影响这一物体状态的一些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要探究的重点就由这一物体转化为影响这一物体状态的因素。教师在构建模型时也应该尽量把事物简化,让实验现象更加明显,这样便于学生记录实验结果,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这项物理定义。
三、高中运用物理模型教学的实例分析
教师在运用物理模型进行演示时,不能让学生只看物理模型所带来的实验现象,更应该让学生对物理模型进行更深一层的分析,揭示物理现象中所蕴含的道理。就物理模型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学会分析物理模型的本质
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验中,因为器材较多,常常会使人搞混淆,所以了解实验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初中时做的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实验器材中滑动变阻器的变换常常会使学生迷惑,有部分学生不太能搞懂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用处。实验的本质无非就是定义,这个实验的本质就是欧姆定律,运用欧姆定律和已知的电压与电流求出在电路中不断变化的电阻。所以在做实验之前要了解好定义,如果不理解的话可以在实验中摸索。
(二)分析影响实验对象的主要因素
在一些实验中,虽然有控制变量,但各种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实验中除了要尽可能地控制单一变量外,还应该会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例如在探究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到的力时,滑动摩擦力和在滑动摩擦力相对的方向上重力的分力是主要的,但是真的没有受其他力的影响了吗?其实是有的。但是相比于这两个力,其他力影响大吗?不大。所以在分析影响物体状态的主要因素时,没有办法各方面兼顾,所以要找寻影响最大的因素,进行分析整理,得出最好结果。
(三)对已构建的物理模型进行反思提升
第一次制造的物理模型会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在做实验运用物理模型时就会暴露出来。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和解决,如此才能在再次使用时使试验结果更完美。因此,教师与学生要将已有的物理模型不断进行改良,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
四、总结
总而言之,物理建模是高中物理学习中的一种重要工具,这种工具对物理课堂教学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该合理利用物理模型资源,努力让学生在理解物理知识时更加容易,学生也应该学会运用物理模型,发挥物理模型的功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潜移默化地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物理思维,使物理模型的运用更加流畅,不断减少瑕疵,减少器材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叶金福.高中物理教学中建构物理模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高考,2020(32).
[2]车博,何易.例谈高中物理知识与情境化问题间的学习迁移[J].物理教学探讨,2021(4).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模型;教学实例
一、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重要作用
在进入高中后,物理学习的难度会有很显著的提升,对于学生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学生独自去克服是比较难的,教师应该尽力帮助学生攻克较难的知识点。物理模型就在这时派上了用场。物理模型是把物理课本上较为抽象或者是实践性比较强的知识具象化,使其不再是一个课本上冰冷的定义,而是一个可以触碰到的实物。物理模型可以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定义表现出来,用现实中的现象进行解释,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定义的可信度,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使学生了解定义的来龙去脉,更好地运用定义。同时,学生在思考物理模型所蕴含的知识和运用物理模型演示时,可以提高自身把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对物理的兴趣。
二、运用物理模型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构建是很关键的,物理模型构建得好,学生在运用物理模型进行演示时就更简单、更方便,所以在运用物理模型进行教学时,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构建精妙的物理模型是关键。下面,为构建好物理模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抓住需要演示的定义的主要结构
构建模型是为了将课本上晦涩难懂的定义、文字变得生动形象,所以物理模型的构建不能脱离定义,不能与物理定义大相径庭,所以在构建物理模型前要分析这个定义到底讲了什么、主题是什么、需要验证的是什么,抓住这几点进行物理模型的构建。
(二)抓住所要探究的对象,抓住影响因素
在一些物理模型中,所要探究的不一定是某一物體的性质,还可能是影响这一物体状态的一些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要探究的重点就由这一物体转化为影响这一物体状态的因素。教师在构建模型时也应该尽量把事物简化,让实验现象更加明显,这样便于学生记录实验结果,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这项物理定义。
三、高中运用物理模型教学的实例分析
教师在运用物理模型进行演示时,不能让学生只看物理模型所带来的实验现象,更应该让学生对物理模型进行更深一层的分析,揭示物理现象中所蕴含的道理。就物理模型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学会分析物理模型的本质
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验中,因为器材较多,常常会使人搞混淆,所以了解实验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初中时做的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实验器材中滑动变阻器的变换常常会使学生迷惑,有部分学生不太能搞懂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用处。实验的本质无非就是定义,这个实验的本质就是欧姆定律,运用欧姆定律和已知的电压与电流求出在电路中不断变化的电阻。所以在做实验之前要了解好定义,如果不理解的话可以在实验中摸索。
(二)分析影响实验对象的主要因素
在一些实验中,虽然有控制变量,但各种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实验中除了要尽可能地控制单一变量外,还应该会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例如在探究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到的力时,滑动摩擦力和在滑动摩擦力相对的方向上重力的分力是主要的,但是真的没有受其他力的影响了吗?其实是有的。但是相比于这两个力,其他力影响大吗?不大。所以在分析影响物体状态的主要因素时,没有办法各方面兼顾,所以要找寻影响最大的因素,进行分析整理,得出最好结果。
(三)对已构建的物理模型进行反思提升
第一次制造的物理模型会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在做实验运用物理模型时就会暴露出来。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和解决,如此才能在再次使用时使试验结果更完美。因此,教师与学生要将已有的物理模型不断进行改良,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
四、总结
总而言之,物理建模是高中物理学习中的一种重要工具,这种工具对物理课堂教学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该合理利用物理模型资源,努力让学生在理解物理知识时更加容易,学生也应该学会运用物理模型,发挥物理模型的功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潜移默化地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物理思维,使物理模型的运用更加流畅,不断减少瑕疵,减少器材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叶金福.高中物理教学中建构物理模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高考,2020(32).
[2]车博,何易.例谈高中物理知识与情境化问题间的学习迁移[J].物理教学探讨,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