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iPad建立移动护士站的策略及有效性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e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使用ipad移动护士工作站开展临床护理工作,介绍其背景及使用方法,并探讨其创新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方法 手持一台带有触摸屏幕的iPad平板电脑的移动“工作站”,在医生查房、问诊时,只要手指轻轻一划,每位患者的电子病历、用药情况等资料均可轻松调阅.结果 移动医疗是数字化医院建设的突破口,不断提高医生、护士的临床工作效率,缓解了他们的工作强度,并不断提升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建设数字化医院,智能化院区,推广数字化医疗平台,加大移动医疗信息化建设,为医院在后期移动医疗上的未来之路走地更宽更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间歇性气压结合硫酸镁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 将90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在用50%硫酸镁湿敷的同时加用间隙性气压治疗,比较两组输液外渗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输液外渗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17,P<0.05).两组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
[摘 要]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的一门通识必修课程,是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学习规律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也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所占比例较高的组成部分。师范类专业认证注重“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强调“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毕业目标的达成。在教师资格“国考”、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双重驱动下,必须从课程内容的重构、课程资源的开发等途径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教學
临床上留置胃管常用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通过向胃管内灌注流质食物及药物,以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安全有效地固定胃管,不但能保证充分发挥胃管作用,而且能降低因意外脱出或拔除胃管而给患者带来的需要重新置管的痛苦,从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减少护理工作量.为此,我科总结了一种简单方便的胃管固定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抗辐喷对乳腺癌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接受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的6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根据入院后行放射治疗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n=31例)放疗期间对照射区皮肤采用抗辐喷外喷,对照组(n=30例)放疗前后对照射区皮肤未采用保护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皮肤损伤的程度.结果 观察组Ⅰ级损伤占51.6%,Ⅱ级以上占48.4%,Ⅲ级以上占3.2%,对照组Ⅰ级损伤占26.7%,Ⅱ
我科将一次性橡胶手套应用于颅脑手术中,操作简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巡回护士将一次性橡胶手套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投放于器械台上,术者用血管钳头部夹紧引流管中部,将无菌手套套住引流管末端,用缝合线从手套入口端约2cm处以周径形式将手套和引流管根部扎紧,捆绑在一起,松开血管钳夹,即可形成一个无菌区域,为术后颅内感染减少了一个诱发因素。
期刊
目的 探讨三房心合并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的护理内容,总结术后护理经验.方法 对42例三房心合并房间隔缺损术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积极控制肺动脉高压和防止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做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2例患者经过术后严密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除1例患者因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死亡,1例因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死亡外,其他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至5年,疗效满意.结论 完善三房心术后
目的 探讨自我催眠疗法对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3-10月解放军总医院120名护士纳入调查,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观察组采用自我催眠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心理支持疗法,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的第4周采用SDS评分量表和MBI-GS评分量表对两组护士的抑郁程度及倦怠感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1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干预前两组护士在S
[摘 要]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要落实新时代对高等本科教育的新要求,必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新时代的高校课程建设应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入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全过程,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两性一度”的一流本科课程,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
大量不保留灌肠在临床应用广泛,它的主要目的是刺激肠蠕动、软化和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或为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大量不保留灌肠使用的灌肠液为0.1% ~0.2%肥皂液,成人每次用量800~1 000 ml,溶液温度39~41℃.以往在灌肠配制软皂中,常使用压舌板凭经验挖取软皂,浓度很难控制在0.1%~0.2%,存在护理安全隐患,无法为患者实施科学的、精确的护理,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针对
期刊
目的 探讨一种既不浪费血液,又能准确检测血气分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从肝素维持的动脉置管中采血的方法.方法 对30例动脉测压的患儿,用常规法(弃含有肝素的血液3~5ml)和改良法(不弃血)分别在同一时段从动脉置管处采血.用采集的血样检测血气分析和APTT,并比较两种方法采血所需的时间.结果 两种采血方法检测的血气分析、APT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法操作时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