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政治是一门理论较强的学科,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如何改变上述现状,上好初中政治课,是我们教师目前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就此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意在抛砖引玉,成教于大方之家。
【关键词】 初中政治 教学方法
1 注重课内外结合,开放合作途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是要通过接触客观环境和参加社会实践而形成一定的观点,因此,要把思想品德课向课外延伸,做到课内外的结合,尽量开放合作的方式。首先,把思想品德课融于家庭。家庭是学生最早的课堂,家长是学生最早的老师,家庭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十分重要。其次,走进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根据教材的安排和教育教学的需要,广泛开展调查活动、实践活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在讲《我们在行动》时,课后我布置了这样的社会调查。第一,先调查本地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每一个小组找一个环境污染问题;第二,找出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指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办法;第四,写出给有关部门或市长的合理化建议;第五,设计一个保护环境或合理利用资源的公益广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查活动,并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生活的内涵更加丰富。
2 教学方法要灵活
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同时,还要认真研究各种教学方法,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求,有效运用教学方法教学。在上课时,让学生既动眼、又动手;既动脑、又动口,把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师生双边活动的作用。李老师在讲“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时,首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思考,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①为什么说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②成克杰的案例,使你明白了什么?③我国现行法律的特点是什么?从何看出?学生经过看书、思考、讨论、解答后,李老师组织学生再深入讨论:“有人说自己不违法,不犯罪,法律与自己无关?”在讨论过程中,李老师指导学生思考“说自己不违法,不犯罪,法律与自己无关”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这是由于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的思想影响,说明肃清这种思想影响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然后,加以归纳,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的道理,克服了死记硬背,也使学生从中领悟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增强法制意识是青年学生的高度责任和应有的态度,从而教活了知识。
3 因材施教,进行差异化教学
每个学生在生活环境、学习经历、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和爱好等方面存在这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一问题。尤其是中学生,他们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同一班级的学生学习成绩差距很大。如果我们仍然采用“齐步走”的教学,统一教学、统一要求,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必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政治课程差异化的教学方式的基础得益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角”,不再是过去的收音机,教师也从过去的“保姆型”“警察型”转变为“引导型。”教师在实施教学时首先要教学目标差异化。合理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其次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堂教学要按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落后生吃得了。最后.布置作业层次化。在教完一个内容后,学生要通过练习来巩固,教师的作业布置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4 变“启发式”教学为“合作参与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虽然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思维的余地,但这种教学的成败完全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都是在教师“启发”的前提下实现。如果教师不启发或者启发不得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就非常有限。而思品深教学应当是一场教育、教学、学习的创新革命。从模仿的、机械的、记忆的拓展到一种发散的、灵活的、多角度的、有創造的领域中去。而“合作参与式”教学就是在学生明确的学习目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中,教师要还学生“四权”:读书权、思考权、讨论权、主动发展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在单纯的接受知识,而是独立思考,大胆实践合作共享,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是一种再创造。在实践中教师要做到“精讲、熟读、巧练、巩固”,“精读”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少讲,而是对基本内容,重点内容能够化繁为简,寓教于情,在生动活泼中揭示其内涵,进而在社会生活中去认识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熟读”不是简单的多读、背诵,而是要教给学生记忆方法,从理解的角度去掌握知识点、重难点,注重怎样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 回归生活,让政治理论及时得到实践
政治知识学习的内在意义在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身心修养、价值观念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自己人生的发展定位尚处在“雏形期”,因此,如何让政治知识发挥出特有的导向和基础作用,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生活场景,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开学生的理解的闸门,从而培养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知道,每一个政治观点都是在事实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如果我们单纯的从知识的关键字眼的理解和讲解去开展教学,将会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变得抽象,反过来讲,我们用生活中的事实去验证观点,也就是运用不同的“数据”去倒推一个“数学等式”,那么这个政治观点将会变得真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更加深刻。例如在讲“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模拟成一场综合性的拓展活动,比如可以播放“我相信”等带有激励作用的歌曲等,来营造一种挑战自我的气氛,然后,教师可以出一些带有政治观点的题目,让学生用自己实际生活的例子进行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课堂的知识,而且还对自己生活中的表现做了比较准确的定位。
6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课前必须精心备课,认真研究教材,以教材提供的理论素材为主线,灵活运用理论材料联系实际进行授课,并精心设计问题。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让课堂充满激情,把握好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尽量用准确的措词、幽默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表情,这样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使其对政治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原则,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作积极主动的求知者。教师不仅要真诚地亲近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此外,还要营造民主、互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现自己思想情感的机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全力探究政治知识、学习政治知识,使其把所学的政治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关键词】 初中政治 教学方法
1 注重课内外结合,开放合作途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是要通过接触客观环境和参加社会实践而形成一定的观点,因此,要把思想品德课向课外延伸,做到课内外的结合,尽量开放合作的方式。首先,把思想品德课融于家庭。家庭是学生最早的课堂,家长是学生最早的老师,家庭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十分重要。其次,走进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根据教材的安排和教育教学的需要,广泛开展调查活动、实践活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在讲《我们在行动》时,课后我布置了这样的社会调查。第一,先调查本地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每一个小组找一个环境污染问题;第二,找出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指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办法;第四,写出给有关部门或市长的合理化建议;第五,设计一个保护环境或合理利用资源的公益广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查活动,并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生活的内涵更加丰富。
2 教学方法要灵活
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同时,还要认真研究各种教学方法,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求,有效运用教学方法教学。在上课时,让学生既动眼、又动手;既动脑、又动口,把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师生双边活动的作用。李老师在讲“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时,首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思考,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①为什么说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②成克杰的案例,使你明白了什么?③我国现行法律的特点是什么?从何看出?学生经过看书、思考、讨论、解答后,李老师组织学生再深入讨论:“有人说自己不违法,不犯罪,法律与自己无关?”在讨论过程中,李老师指导学生思考“说自己不违法,不犯罪,法律与自己无关”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这是由于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的思想影响,说明肃清这种思想影响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然后,加以归纳,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的道理,克服了死记硬背,也使学生从中领悟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增强法制意识是青年学生的高度责任和应有的态度,从而教活了知识。
3 因材施教,进行差异化教学
每个学生在生活环境、学习经历、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和爱好等方面存在这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一问题。尤其是中学生,他们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同一班级的学生学习成绩差距很大。如果我们仍然采用“齐步走”的教学,统一教学、统一要求,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必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政治课程差异化的教学方式的基础得益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角”,不再是过去的收音机,教师也从过去的“保姆型”“警察型”转变为“引导型。”教师在实施教学时首先要教学目标差异化。合理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其次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堂教学要按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落后生吃得了。最后.布置作业层次化。在教完一个内容后,学生要通过练习来巩固,教师的作业布置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4 变“启发式”教学为“合作参与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虽然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思维的余地,但这种教学的成败完全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都是在教师“启发”的前提下实现。如果教师不启发或者启发不得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就非常有限。而思品深教学应当是一场教育、教学、学习的创新革命。从模仿的、机械的、记忆的拓展到一种发散的、灵活的、多角度的、有創造的领域中去。而“合作参与式”教学就是在学生明确的学习目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中,教师要还学生“四权”:读书权、思考权、讨论权、主动发展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在单纯的接受知识,而是独立思考,大胆实践合作共享,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是一种再创造。在实践中教师要做到“精讲、熟读、巧练、巩固”,“精读”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少讲,而是对基本内容,重点内容能够化繁为简,寓教于情,在生动活泼中揭示其内涵,进而在社会生活中去认识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熟读”不是简单的多读、背诵,而是要教给学生记忆方法,从理解的角度去掌握知识点、重难点,注重怎样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 回归生活,让政治理论及时得到实践
政治知识学习的内在意义在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身心修养、价值观念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自己人生的发展定位尚处在“雏形期”,因此,如何让政治知识发挥出特有的导向和基础作用,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生活场景,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开学生的理解的闸门,从而培养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知道,每一个政治观点都是在事实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如果我们单纯的从知识的关键字眼的理解和讲解去开展教学,将会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变得抽象,反过来讲,我们用生活中的事实去验证观点,也就是运用不同的“数据”去倒推一个“数学等式”,那么这个政治观点将会变得真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更加深刻。例如在讲“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模拟成一场综合性的拓展活动,比如可以播放“我相信”等带有激励作用的歌曲等,来营造一种挑战自我的气氛,然后,教师可以出一些带有政治观点的题目,让学生用自己实际生活的例子进行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课堂的知识,而且还对自己生活中的表现做了比较准确的定位。
6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课前必须精心备课,认真研究教材,以教材提供的理论素材为主线,灵活运用理论材料联系实际进行授课,并精心设计问题。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让课堂充满激情,把握好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尽量用准确的措词、幽默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表情,这样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使其对政治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原则,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作积极主动的求知者。教师不仅要真诚地亲近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此外,还要营造民主、互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现自己思想情感的机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全力探究政治知识、学习政治知识,使其把所学的政治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