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的海或许并不蓝,但自南到北,江苏船舶产业正“水涨船高”,浩浩荡荡驶向世界。
这里的沙或许并不白,但盐碱滩涂上,矗立起了一片片雄伟的风塔,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光和热。
“10年时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万亿元。建设以新能源、海洋特色产业、现代物流业、临港大型石化产业为重点的四大沿海产业带。”江苏省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的沿海开发战略,以大手笔,大投入弥合时空之差。
对于高速发展的江苏来说,长江已经不够开阔,身负“新增长极”使命的沿海三市,正依托临港产业。加速形成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引领“江苏号”经济巨轮不断驶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深蓝”。
“风”生“水”起,海风吹来无限商机
驱车江苏沿海,从南通北上灌云一线,一台台十几层楼高的巨型风力发电塔,矗立在黄海之滨,蔚为壮观。“向风要电”这一奇思妙想。在这片海风吹拂了5000年的盐碱滩涂上,绘就一个“海上三峡”的蓝图。
“风电产业刚刚起步,潜力巨大。”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说,以风电为代表的江苏临港产业带,“不占土地,也不消耗水资源,能够打造出1000万千瓦的风电,相当于三峡的装机容量,值得肯定。”目前,江苏省东部沿海已投产和在建的陆上风电场有7座,预计2010年全省陆上风电总装机容量181万千瓦,中远期规划总装机容量达600万千瓦。
风电是江苏省放大港口优势,做大临港产业战略的一个剪影。以连云港、盐城、南通三个中心城市为核心,扩大优势产业规模,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形成沿海开发的“极化”效应;以临近深水海港各区域为重要节点,建设临港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并向腹地延伸——沿海大开发,打造临港产业带的鸿篇巨制,由此破题。
发展江苏临港产业,离不开“水文章”。南通以中远船务、中远川崎和中远钢结构为龙头,逐步形成了船舶修造及其配套企业集群。盐城市响水与连云港市灌云、灌南等地,依托灌河口良好的地理优势,加大船舶制造招商力度,初步形成了10万吨以下的中小船舶制造基地。依托大丰港的区位优势,盐城的东风悦达起亚第二工厂项目建成投产,新增整车能力30万辆,大马力拖拉机、客车和垃圾专用车等项目也都建成投产。
靠海吃海,海风正吹来无限商机,将这块曾经的“经济短板”越拉越长。
“三港”联动,全线贯南北“经济流”
港口、临港产业、港城“三港联动”。是沿海开发的必由之路。
从《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制定之初,江苏省就明确了通过港口群建设推动临港产业带形成,继而带动临港城市群发展,最终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发展路径。
6月4日,在南京召开的如东沿海开发工作汇报会上,工商银行等8家金融机构给予如东16个沿海开发项目贷款一次性授信121亿元。此前,洋口港的开发建设已累计获信贷达30多亿元,风电等临港新能源产业项目获贷款额度16.23亿元。在江苏,以港口为龙头的临港产业、港城建设,正成为银行信贷和外来投资的热点。
以港为“媒”,江苏沿海已成为重大项目落户的主阵地,从南到北,形成了船舶海工、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现代纺织、电力能源、粮油加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八大产业集群。日资注入南通造船业,韩资注入盐城汽车业,港台资金和浙江、上海等地民间资本纷纷涌入沿海三市,江苏沿海已经成为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强磁场。
“江苏沿海港口要崛起,与港口配套的产业、城市要崛起,再加上基础交通设施的配套,沿海经济带就形成体系了。”江苏省发改委有关专家指出,中国东部万里沿海,基本上都是隆起的产业高地。通过沿海开发,加强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中心城市的经济、人口集聚,进而提升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形成贯通南北的沿海经济流——这是顺应全国东部沿海开发大势需要,助推苏中苏北加快发展的现实选择。科学发展,造就沿海“绿色繁荣”
沿海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一个重大而现实问题就摆在面前苏中苏北发展临港产业,如何坚守“生态高地”?
回答,掷地有声。绿色生态环境是沿海地区的生命线和高压线,必须把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贯穿于沿海开发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未来的江苏海岸,是面向国际的经济发展高地,也是令世界瞩目的现代沿海城市带和生态旅游风光带。
沿海三市,盐城市的这一特点较为鲜明。这里有太平洋西海岸最大湿地,是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单位。南临丹顶鹤保护区,北依麋鹿保护区,大丰港的开发建设可谓万众瞩目。打开大丰港的规划图纸,港口和临港工业园区占用了17公里海岸线,只是域内岸线的6%,而且,都跳出了保护区范围。大丰市市委书记丁宇说,以前曾有人抱怨“几只小鸟影响了经济发展”,如今,我们将生态作为沿海开发的品牌,作为开发生态旅游的稀缺资源,去年11月举办的第六届国际麋鹿节暨经贸洽谈会上,46个签约项目总投资达到了116亿元。
“沿海开发不会成为环境污点,而要成为新的亮点。”连云港开发区负责人介绍,依托主体港区的连云港临港产业区原是一片深度海浸地,连云港攻克了诸多绿化技术难题,在白花花的盐碱地上造出了迷人的新绿。
优美的环境与蓬勃发展的临港产业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法国罗盖特,美国杜邦氨纶最近决定增资扩股,把在连云港的生产基地从量到质全面提升:中国化工集团拟投资80亿元,在盐城大丰港新上年产100万CPP石化新材料及其延伸产业项目;南通以LNG接收站和LNG电厂、大唐电厂、风力发电等一批大项目落户为标志,沿海工业园区具备了在较高层次上、更大规模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条件。
权威统计表明,今年一季度,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幅均超过两位数,均高于江苏全省平均水平,江苏954公里黄金海岸,实现“绿色繁荣”的脚步铿锵。
这里的沙或许并不白,但盐碱滩涂上,矗立起了一片片雄伟的风塔,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光和热。
“10年时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万亿元。建设以新能源、海洋特色产业、现代物流业、临港大型石化产业为重点的四大沿海产业带。”江苏省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的沿海开发战略,以大手笔,大投入弥合时空之差。
对于高速发展的江苏来说,长江已经不够开阔,身负“新增长极”使命的沿海三市,正依托临港产业。加速形成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引领“江苏号”经济巨轮不断驶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深蓝”。
“风”生“水”起,海风吹来无限商机
驱车江苏沿海,从南通北上灌云一线,一台台十几层楼高的巨型风力发电塔,矗立在黄海之滨,蔚为壮观。“向风要电”这一奇思妙想。在这片海风吹拂了5000年的盐碱滩涂上,绘就一个“海上三峡”的蓝图。
“风电产业刚刚起步,潜力巨大。”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说,以风电为代表的江苏临港产业带,“不占土地,也不消耗水资源,能够打造出1000万千瓦的风电,相当于三峡的装机容量,值得肯定。”目前,江苏省东部沿海已投产和在建的陆上风电场有7座,预计2010年全省陆上风电总装机容量181万千瓦,中远期规划总装机容量达600万千瓦。
风电是江苏省放大港口优势,做大临港产业战略的一个剪影。以连云港、盐城、南通三个中心城市为核心,扩大优势产业规模,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形成沿海开发的“极化”效应;以临近深水海港各区域为重要节点,建设临港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并向腹地延伸——沿海大开发,打造临港产业带的鸿篇巨制,由此破题。
发展江苏临港产业,离不开“水文章”。南通以中远船务、中远川崎和中远钢结构为龙头,逐步形成了船舶修造及其配套企业集群。盐城市响水与连云港市灌云、灌南等地,依托灌河口良好的地理优势,加大船舶制造招商力度,初步形成了10万吨以下的中小船舶制造基地。依托大丰港的区位优势,盐城的东风悦达起亚第二工厂项目建成投产,新增整车能力30万辆,大马力拖拉机、客车和垃圾专用车等项目也都建成投产。
靠海吃海,海风正吹来无限商机,将这块曾经的“经济短板”越拉越长。
“三港”联动,全线贯南北“经济流”
港口、临港产业、港城“三港联动”。是沿海开发的必由之路。
从《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制定之初,江苏省就明确了通过港口群建设推动临港产业带形成,继而带动临港城市群发展,最终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发展路径。
6月4日,在南京召开的如东沿海开发工作汇报会上,工商银行等8家金融机构给予如东16个沿海开发项目贷款一次性授信121亿元。此前,洋口港的开发建设已累计获信贷达30多亿元,风电等临港新能源产业项目获贷款额度16.23亿元。在江苏,以港口为龙头的临港产业、港城建设,正成为银行信贷和外来投资的热点。
以港为“媒”,江苏沿海已成为重大项目落户的主阵地,从南到北,形成了船舶海工、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现代纺织、电力能源、粮油加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八大产业集群。日资注入南通造船业,韩资注入盐城汽车业,港台资金和浙江、上海等地民间资本纷纷涌入沿海三市,江苏沿海已经成为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强磁场。
“江苏沿海港口要崛起,与港口配套的产业、城市要崛起,再加上基础交通设施的配套,沿海经济带就形成体系了。”江苏省发改委有关专家指出,中国东部万里沿海,基本上都是隆起的产业高地。通过沿海开发,加强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中心城市的经济、人口集聚,进而提升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形成贯通南北的沿海经济流——这是顺应全国东部沿海开发大势需要,助推苏中苏北加快发展的现实选择。科学发展,造就沿海“绿色繁荣”
沿海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一个重大而现实问题就摆在面前苏中苏北发展临港产业,如何坚守“生态高地”?
回答,掷地有声。绿色生态环境是沿海地区的生命线和高压线,必须把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贯穿于沿海开发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未来的江苏海岸,是面向国际的经济发展高地,也是令世界瞩目的现代沿海城市带和生态旅游风光带。
沿海三市,盐城市的这一特点较为鲜明。这里有太平洋西海岸最大湿地,是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单位。南临丹顶鹤保护区,北依麋鹿保护区,大丰港的开发建设可谓万众瞩目。打开大丰港的规划图纸,港口和临港工业园区占用了17公里海岸线,只是域内岸线的6%,而且,都跳出了保护区范围。大丰市市委书记丁宇说,以前曾有人抱怨“几只小鸟影响了经济发展”,如今,我们将生态作为沿海开发的品牌,作为开发生态旅游的稀缺资源,去年11月举办的第六届国际麋鹿节暨经贸洽谈会上,46个签约项目总投资达到了116亿元。
“沿海开发不会成为环境污点,而要成为新的亮点。”连云港开发区负责人介绍,依托主体港区的连云港临港产业区原是一片深度海浸地,连云港攻克了诸多绿化技术难题,在白花花的盐碱地上造出了迷人的新绿。
优美的环境与蓬勃发展的临港产业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法国罗盖特,美国杜邦氨纶最近决定增资扩股,把在连云港的生产基地从量到质全面提升:中国化工集团拟投资80亿元,在盐城大丰港新上年产100万CPP石化新材料及其延伸产业项目;南通以LNG接收站和LNG电厂、大唐电厂、风力发电等一批大项目落户为标志,沿海工业园区具备了在较高层次上、更大规模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条件。
权威统计表明,今年一季度,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幅均超过两位数,均高于江苏全省平均水平,江苏954公里黄金海岸,实现“绿色繁荣”的脚步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