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经济和管理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预算管理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因此,高校在预算管理工作中,要依法理财、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加强预算管理工作,保证学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预算管理
一、高校预算管理的内涵
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单位内部各部门的经济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有效开展单位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目标的管理方式。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是对计划年度内的财务收支规模、结构和资金来源与去向所作的预计,是计划年度内各项事业发展和工作任务在财务收支上的具体反映,是高校开展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它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制度和措施,具有科学管理、细化指标、帮助决策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学校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有计划、合理、科学的安排学校有限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极为重要,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成为高校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意识不强。很多高校按照国家财经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了很多关于加强预算管理的规章制度,但从实际执行来看,普遍存在着重分配、轻管理,预算执行不力、追加预算频繁的现象,使得高校财务部门疲于应对与各职能部门的经费拉锯战,严重削弱了预算执行的刚性。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管理层以及职能部门预算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预算的重要性,对本单位年度工作预见不够,没有对预算项目进行细化指标分解,项目缺乏前期论证,预算编制依据不充分。
(二)预算编制不合理,无相应的标准。很多的高校实行“统一核算,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学校作为一级预算主体,其预算编制均由财务部门单独完成。高校各部门在申报预算时,只讲需求,有些经费,没有相应的标准,随意性较大,还存在着多部门申报预算。
(三)预算缺乏考核监督机制。高校经费的执行结果没有完成或者超出预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是预算的考核比较片面,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预算检查与监控等监督机制和相应的奖惩措施,没有与目标完成情况来进行考核。虽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但制度的执行力不够,缺乏预算责任追究机制。造成资金投向正确与否,资金使用效益如何等不被重视;部门之间经费分配不均,有的部门巧立名目,人为虚增预算;有的部门改弦易辙,套取经费,突击花钱,盲目使用资金。
(四)预算缺乏完整性。高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行政收费,收入主要包括财政拨款收入、非税收入、其他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有这些收入属于学校行为的各项收支都较准确地纳入了预算,而属于校内各单位行为的收入并没有完全纳入预算,表现为实际执行中有的突破预算,有的游离于预算之外。应严格关注应纳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入、经营收入等正常收入是否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五)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零基预算”流于形式。近几年预算体制改革推进“零基预算”,但“基数法”的影响根深蒂固,“零基预算”难以落到实处。大部分高校依然沿用“基数+增长”的方法编制,在编制项目支出预算时, 支出切块分配,层层留机动,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 其结果是预算往往不切实际,难以执行,容易引起校内各单位 “讨价还价”的“博弈式”关系,甚至出现严重虚报部门项目预算的情况,造成分配不公,影响预算支出的效率,严重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更新观念,加强预算管理意识。高校预算管理工作顺畅运行,必须得到校领导的大力支持。高校领导应该非常关注、支持预算管理工作,对部门之间不合理的超计划、无计划预算项目坚决不批。财务部门要及时给校领导提供预算分析,使校领导及时掌握预算资金的使用状态,从而提高预算管理事中、事后的领导监测职能。要改变预算管理中注重分配的观念,将目标方式下的预算转变为过程管理,强调部门行使职能过程中各项预算的全过程管理,突出预算的事前控制作用,从而使高校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二)科学编制预算。编制财务预算时,科学采用零基预算与增量预算相结合的办法:对能准确核算费用支出的项目,采取零基预算法;对业务量水平不好测量的费用项目可采取增量预算法,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影响因素调整计算预算数。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解决各单位多寡不合理的问题,优化支出结构,改变资金支出有增无减的状况,将资金用于急需项目,使预算管理细化并逐步规范。
(三)完善预算的监督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由于预算检查、监控等监督机制不健全,结果影响了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引起了各部门间争夺资金,加剧了资金短缺的矛盾,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不利于高校事业的发展。应进一步完善高校预算执行中的绩效评价体系,制定相应配套的奖惩措施,在执行中将部门经费与工作目标捆绑,与工作绩效挂钩,加强预算执行的考核、监督和评价,这样有利于提高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强化预算约束力。预算执行的刚性直接关系到高校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此,必须加强预算执行力度,以维护其权威性和严肃性。预算方案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坚持预算权限内审批制度;强化“刚性预算”,不得随意调整或追加,即使调整,必须通过既定程序进行;建立超预算预警机制,对超限额的项目需报分管校领导审批,再按严格的预算调整程序来确定。
关键词:高校;预算管理
一、高校预算管理的内涵
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单位内部各部门的经济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有效开展单位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目标的管理方式。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是对计划年度内的财务收支规模、结构和资金来源与去向所作的预计,是计划年度内各项事业发展和工作任务在财务收支上的具体反映,是高校开展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它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制度和措施,具有科学管理、细化指标、帮助决策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学校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有计划、合理、科学的安排学校有限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极为重要,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成为高校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意识不强。很多高校按照国家财经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了很多关于加强预算管理的规章制度,但从实际执行来看,普遍存在着重分配、轻管理,预算执行不力、追加预算频繁的现象,使得高校财务部门疲于应对与各职能部门的经费拉锯战,严重削弱了预算执行的刚性。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管理层以及职能部门预算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预算的重要性,对本单位年度工作预见不够,没有对预算项目进行细化指标分解,项目缺乏前期论证,预算编制依据不充分。
(二)预算编制不合理,无相应的标准。很多的高校实行“统一核算,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学校作为一级预算主体,其预算编制均由财务部门单独完成。高校各部门在申报预算时,只讲需求,有些经费,没有相应的标准,随意性较大,还存在着多部门申报预算。
(三)预算缺乏考核监督机制。高校经费的执行结果没有完成或者超出预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是预算的考核比较片面,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预算检查与监控等监督机制和相应的奖惩措施,没有与目标完成情况来进行考核。虽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但制度的执行力不够,缺乏预算责任追究机制。造成资金投向正确与否,资金使用效益如何等不被重视;部门之间经费分配不均,有的部门巧立名目,人为虚增预算;有的部门改弦易辙,套取经费,突击花钱,盲目使用资金。
(四)预算缺乏完整性。高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行政收费,收入主要包括财政拨款收入、非税收入、其他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有这些收入属于学校行为的各项收支都较准确地纳入了预算,而属于校内各单位行为的收入并没有完全纳入预算,表现为实际执行中有的突破预算,有的游离于预算之外。应严格关注应纳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入、经营收入等正常收入是否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五)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零基预算”流于形式。近几年预算体制改革推进“零基预算”,但“基数法”的影响根深蒂固,“零基预算”难以落到实处。大部分高校依然沿用“基数+增长”的方法编制,在编制项目支出预算时, 支出切块分配,层层留机动,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 其结果是预算往往不切实际,难以执行,容易引起校内各单位 “讨价还价”的“博弈式”关系,甚至出现严重虚报部门项目预算的情况,造成分配不公,影响预算支出的效率,严重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更新观念,加强预算管理意识。高校预算管理工作顺畅运行,必须得到校领导的大力支持。高校领导应该非常关注、支持预算管理工作,对部门之间不合理的超计划、无计划预算项目坚决不批。财务部门要及时给校领导提供预算分析,使校领导及时掌握预算资金的使用状态,从而提高预算管理事中、事后的领导监测职能。要改变预算管理中注重分配的观念,将目标方式下的预算转变为过程管理,强调部门行使职能过程中各项预算的全过程管理,突出预算的事前控制作用,从而使高校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二)科学编制预算。编制财务预算时,科学采用零基预算与增量预算相结合的办法:对能准确核算费用支出的项目,采取零基预算法;对业务量水平不好测量的费用项目可采取增量预算法,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影响因素调整计算预算数。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解决各单位多寡不合理的问题,优化支出结构,改变资金支出有增无减的状况,将资金用于急需项目,使预算管理细化并逐步规范。
(三)完善预算的监督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由于预算检查、监控等监督机制不健全,结果影响了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引起了各部门间争夺资金,加剧了资金短缺的矛盾,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不利于高校事业的发展。应进一步完善高校预算执行中的绩效评价体系,制定相应配套的奖惩措施,在执行中将部门经费与工作目标捆绑,与工作绩效挂钩,加强预算执行的考核、监督和评价,这样有利于提高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强化预算约束力。预算执行的刚性直接关系到高校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此,必须加强预算执行力度,以维护其权威性和严肃性。预算方案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坚持预算权限内审批制度;强化“刚性预算”,不得随意调整或追加,即使调整,必须通过既定程序进行;建立超预算预警机制,对超限额的项目需报分管校领导审批,再按严格的预算调整程序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