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职业教育启示录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sa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五”以来,珠三角职业教育呈现了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发展格局,发展成为我省的职业教育高地,在全省乃至全国发挥辐射带动和先行示范作用。据统计,珠三角九市虽然只占全省面积的30.5%,但职教资源,尤其是优质职教资源,却占据了全省绝大部分:拥有全省一半左右的中职学校和在校生,省级以上重点中职学校则占到全省近六成,重点专业占到全省58%;共有独立设置高职高专院校59所,占全省高职院校比例的79.73%,在校生41.19万人,占全省高职在校生比例的80.56%。珠三角地区也成为盛产职业教育经验的宝地,各市发展职业教育的措施和方法为全省乃至全国职业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样本与启示。
  
  启示一:职业教育要对接产业,服务区域经济
  
  珠三角职业教育办得好的地区,都有这么一个特点:其发展规模、专业布局及整体水平与当地的产业结构,特别是支柱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适应,能够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广州市萝岗区教育局副局长王飞认为,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应扮演“引航员”的角色,从宏观上统筹和规划职业教育,引导其向符合区域产业特点和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广州萝岗区,发展职业教育具有和发展经济同等重要的意义。
  佛山市顺德区职业教育发展壮大的措施之一,即是在政府的主导和资源统一配置下,准确把握了顺德经济产业集约化的特点,各职业院校打造出了自己的特色专业,从而形成了“一校一品”、对接产业的发展格局。
  对接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已经成为珠三角地区各市谋划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着眼点。广州市通过加强对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优化职业教育办学结构,促进职业教育对现代产业地区结构的适应性。如重点发展与汽车产业、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与珠三角支柱产业相关的专业,发展与该市现代流通、旅游服务和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重点扩建了与交通运输、信息技术、机电装备、化工医药、轻纺工业、旅游商务、房地产等行业相关的职业院校,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了这些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规模。
  佛山市南海区亦是如此。内衣产业是南海盐步的特色产业,盐步职业技术学校就开设了内衣专业,培养内衣专卖店店长、内衣企业设计助理或是车间主任;南海官窑职业技术学校新开设的玉雕工艺专业同样看准了南海平洲“玉器一条街”紧俏的用人需求。
  东莞市职业院校同样瞄准石碣石龙电子、虎门服装、大朗毛织、大岭山家具、长安五金模具等产业集群示范区主打相关专业。虎门威远职业高级中学的服装簇群专业、大朗职业中学的毛织类专业、长安职业高级中学的模具专业均已打造出品牌效应。
  
  启示二:职业教育要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对接产业,调整专业布局,只是珠三角地区各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办优质职业教育才是最终目的。
  近年来,珠三角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推进、深化、融合,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平台与保障机制。广州各职业院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如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与通用班、雪铁龙班、奔驰等汽车公司开展“订单式”培养,让学生搭上了通往汽车名企的直通车;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建设商厦、为学生对口实习创造了条件;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的“产教研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开发,解决了工作难题,还锻炼了教师和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珠海市各职业院校也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了实训基地共建、教育资源共享、课程体系共定、师资队伍共建、教学过程共管,实现了专业教学与就业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中山市各职业院校与全市数百家骨干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了近百个企业实训基地,基本保证了学生就业前一年的企业顶岗实习落到实处。
  珠三角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硕果累累,成为全国各地学习和借鉴的典范。在辉煌的成绩面前,珠三角各市并未放慢校企合作继续探索的脚步。目前,整合行业、企业和教育资源的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已经启动。中山市职业教育集团具有法人资格,配有编制,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已与12所职业院校、8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书。惠州商业学校教育集团自2004年成立以来,已有7所中职学校、52所中学、128家行业企业加盟,形成了联动初中、中职学校、行业企业“三环对接”的办学模式。佛山市南海区也构建了以高职院校和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为龙头,以本区支柱产业为纽带,行业协会、企业、科研单位共同合作的南海职业教育集团,通过“专业 定点企业” “学校 用户订单培养” “专业教学 实训示范基地”等多种办学模式,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
  与此同时,珠三角各职业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等符合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大胆创新了按需施教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技能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扶贫且扶志的“双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中高职衔接”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设计了符合学生认知成长规律的教学过程,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推进了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与衔接。
  
  启示三:职业教育要集约发展,规模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珠三角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根据《纲要》精神,我省提出了珠三角职教基地“1 9”的发展思路,在此框架下,九市在去年相继制定了市级职教基地建设方案,坚持优先发展职业教育,在政策制定方面优先考虑职业教育,在组织实施方面优先保障职业教育,使珠三角职教基地建设取得初步进展。
  如深圳市计划2008—2020年共投资34.13亿元发展职业教育。根据规划,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建设成高级技能与工艺型人才培养基地、中高职衔接和高技能人才的孵化器;盐田、龙岗两区组团建设物流、旅游和先进制造业职教基地;宝安、光明两区组团建设服装、汽车、模具和服务业职教基地;福田、罗湖、南山三区组团建设金融事务、电子与信息技术、珠宝和创意产业职教基地。
  珠海市以7所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为重点,积极打造与产业布局相适应的职业院校专业集群板块。一是投入近20亿元打造珠海市职业技术教育基地。二是整合资源,形成三大专业集群板块。在香洲区(含高新区)建设现代服务专业集群,打造旅游会展、卫生护理、文化创意、计算机软件、金融数据处理等专业;在金湾区(含高栏港区)建设航空港口专业集群,重点开办生物医药、飞机及发动机维修、石油化工和物流管理等专业;在斗门区建设机电农林专业集群,重点开办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和种植、水产养殖、农村经济管理等农林专业。
  东莞市投入33亿元,选址2000亩全力打造东莞职教城。职教城建成后,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可达2.5万人以上,每年参加技能培训及技能鉴定的人数可达3万人以上,职教城将成为东莞市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的中心。
  中山市在五桂山征地3000亩建设“中山职业技术教育园区”。目前,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已投入使用,中山市职业技术教育实训中心已完成设计和立项,进入施工准备阶段,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尽管珠三角职教基地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实践已经证明,依托职教基地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已显现出积极的社会效应。职教基地能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放大优质职业教育的效应,实现公共资源共享,有助于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科学发展、健康发展。
  7月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在中山市召开珠三角职教基地建设工作现场会,交流各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副省长宋海与珠三角九市签订了职教基地建设目标责任书,这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珠三角职教基地建设。
  责任编辑朱守锂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教师主动创设语言环境、发挥教师在听力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等方面,对提高英语听力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进行英语交际,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而在“四会”能力中,听力常被摆在第一位。因为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说是口头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说的能力要在听的基础上进行培养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基本的知识表征,它由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自我知识、教师的人际知识、教师的情景知识、教师的策略性知识和教师的批判反思性知识等六个方
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区域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它已经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但是作者认为,从这一构想的缘起到达成协议以及今后的实施,都将面临来自东盟的一些不
如何培养学生精神人格和智力相适应,使之成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其根本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学习。为此,本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实践了“合作教学
菲华商联总会,1954年3月成立于马尼拉,初名菲律宾华商联合总会,1962年更名为菲华商联总会,简称商总.作为菲华全侨最高领导机构,成立近半个世纪以来,商总对战后关系菲华社会发
2月16日,广东省2012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提出,要以“创强(建设教育强省)争先(争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建高地(建设南方教育高地)’,工程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
本文结合本校服装簇群专业,就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准企业化”模式进行探索,提出以专业内涵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专业设施设备档次和师资水平,利用学校的先进设备走“准企业化”之路
为解决加氢装置换热器中NH4C1结晶机理不清、结晶温度预测难、实际指导关联性差的问题,以某加氢改质装置换热器失效为研究对象,采用工艺过程模拟,基于实际操作工况进行工艺计算
该文从分析中职学校“工业产品设计CAD”竞赛项目的基本情况出发,结合中职CAD教学的现状以及当前对CAD人才需求的行业标准,重点论述了“工业产品设计CAD”竞赛项目对中职CAD教
本文结合笔者指导学生参加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技能大赛的教学经验,通过解读技能大赛来探讨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