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演变

来源 :中州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h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经历了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演进与变化而日渐成熟。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体育文化思想、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思想的基础上,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逐渐形成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总结学校体育思想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把握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演变
  收稿日期:2009-09-14;修回日期:2009-10-10
  作者简介:樊姝皎(1978-),女,河南叶县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E-mail:fsj1109@163.com
  
  On the Evolution of Guiding Ideology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FAN Shu-jiao1CHENG Zu-hai2
  (1.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Zhenzhou UniversityZhenzhou Henan450044;
  2.Hutun Primary School of Henna ShangshuiShangshui Henna466100)
  【Abstract】 China′s has been in the process of maturity after it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Based on learning and mirroring advanced western ideology,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gradually formed a new guiding ideology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which suit national condition a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It summarized the the main achievemen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grasped the direction, and provided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Key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in School; Guiding ideology; Evolution
  
  学校体育思想是人们对学校体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产物,它来源于学校体育教育实践,并对学校体育实践具有指导作用〔1〕。我国的学校体育在清朝末年,由国外传入,受国外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
  
  一、近代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演变
  
  (一)清末民初的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
  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各级各类学校正式设立体操科,结束了两千年来学校基本没有体育课的历史。但当时的体育课被当成了军事训练的工具。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提倡军国民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兵操的训练和尚武精神的培养,进行封建专制教育,把学生训练成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而维新派、资产阶级民主派和革命派是看到学校教育中的体育可以强体健身、富国强兵,为达到内抑军阀封建专制统治和外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目的而推崇军国民教育的〔2〕。
  1906年的《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析》提出:凡中小学堂教科书,必寓军国民主义”,“体操一科,幼稚者以游戏、体操发育其身体;长者以兵式体操严整其纪律”〔3〕,学校体育课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千篇一律的兵式体操为主,呆板、枯燥,不符合青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体育教师由一些素质低下的退伍军人担任,体育课的效果甚微。
  (二)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
  新文化运动后,以美国哲学家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以威廉姆斯为代表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先后传入我国,成为20世纪20、30年代支配我国教育和体育界的主要理论基础〔4〕。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的公布,正式将学校“体操科”改为“体育课”。废除了原来的兵式体操,改为以球类、田径、游泳、普通体操等近代体育项目为主的教学内容,并纳入了生理卫生和保健知识。这是我国学校体育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强调个性自由发展。但多数方案是效仿美国学校体育的模式,有些是不切合我国实际的、片面强调儿童的自由发展,由此导致二三十年代“放羊式”教学和“选手体育”的流行。
  (三)多种体育思想共存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受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民族主义体育思想和国粹主义体育思想的影响较为活跃。“九·一八”事变激起人们保国御侮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而体育,为民族而体育的呼声高涨〔5〕。随着自然体育思想的广为传播,武术逐渐受到了排斥,所以,主张以中国传统体育为主的思想又竭力呼吁倡导学校体育以武术为主,有“土洋体育之争”的势头。这几种思想相互碰撞,形成了共存的局面。
  
  二、现代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演变
  
  (一)原苏联模式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建国初期,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全面向苏联学习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通过苏联专家来华讲学、培养研究生以及国内学者对苏联体育论著的翻译介绍,使得苏联社会主义学校体育思想在国内迅速传播开来,并成为我国学校体育的主导思想。该思想在理论上以“劳动卫国”为目的,以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学习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基本任务,但教材内容则多以竞技运动技术为主。其主要特点是突出学校体育的阶级性、工具性,强调学校体育管理制度的统一性,重视运动技能教学。在实践中忽视了学生个体的需要以及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增强体质”为主的学校体育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面对当时我国青少年体质普遍下降的现实,提出了“体质教育”的学校体育思想。1979年召开的“扬州会议”和1983年召开的“西安会议”,都确立了“增强学生体质”的思想。
  1.以知识、技能为主体的思想
  这种教学思想主张以运动技术项目和各项运动技术的学习为基础,通过学习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的过程中身体自然地就会得到锻炼。其理论根据是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为自然科学基础和凯洛夫的教育学原理〔6〕。另外,该指导思想还主张在学生时代,将“三基”掌握好,为将来从事体育锻炼打下基础。这种思想的不足之处在于,把学习技术技能等同于健身。
  2.以增强体质为主的指导思想。
  体质论者对于“体质”一词的理解是建立在单纯生物观的基础上的,认为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育课是身体教育课,应以身体锻炼为主,体育教学内容宜少、宜简,不主张用竞技项目作为锻炼身体的教材。为了贯彻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的指导思想,在教材中,把发展身体素质的教材单独列为一项,形成自己的体系。
  3.把增强学生体质、教授知识技能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统一一体的指导思想
  该指导思想认为体育课除了肩负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任务外,还应传授一定的体育知识,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并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和审美等多方面的教育。这种思想表明,人们对体育价值的认识已不仅仅停留在生物功能上了,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实践中,并未很好地体现出对学生个体社会化的促进。
  (三)改革开放后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首次将教育确定为今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之一,同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教育方针、教育地位和作用等列入了根本大法,教育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这一时期,对学校体育的功能、目标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认为学校体育是一个多功能的体系。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也有所发展变化,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观。1985年5月27日,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由此,中国学校体育步入轰轰烈烈的改革热潮之中。
  1.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郎格朗在《终身教育导论》一书中提出终身教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认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中间环节,主张在学校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观念和习惯,并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快乐体育思想是指在体育教育中,把运动中内在的乐趣作为目的的一种指导思想。毛振明教授将其定义为:在教学中“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进行自主的学习,充分理解运动与自己的关系,充分理解运动中内在的本质,体验体育中乐趣,从而热爱运动,养成习惯以至终生〔7〕。”它能激发儿童的体育兴趣和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从而有利于发展体力与智力,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美的人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全面发展的学校体育思想
  全面发展的学校体育思想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它“十分强调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体育的目标必须符合教育的目标,因而强调身体教育,主张在体育过程中德、智、体相融,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8〕。这个思想是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从教育和体育两大系统来考察学校体育的功能。
  3.竞技体育的指导思想
  1979年11月,我国重新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地位。国务院于1983年10月,批转了原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的请示》并指出:要重点抓好学校体育工作,增强人民体质,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竞技体育思想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应为建立竞技体育强国服务”。这种思想违背了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如果是竞技体育与体育教学关系处理不当,甚而会影响群体活动。
  4.养护体育的指导思想
  这种思想是在不过分强调运动负荷和强度的基础上,重视锻炼的“适度、适量、适时、适人”的情况下产生的。其内容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和体育实践两大部分,两者互相结合,主张养护、保健和锻炼并重,力争让学生受到良好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突出强调学生自我健康的养护能力,将体育改为教学、练习和养护三部分,将早操、课间操和课外活动视为学生的“潜在课程”,特别强调体育理论对自身锻炼的指导、评价和修正,以达到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锻炼的目的。
  5.“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10〕。
  1979年至2000年连续20年学生体质下降的现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关注学生健康已成为新时期的重任。早在1950年和1951年,毛泽东曾两次作出“健康第一”的指示。他两次给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叙伦的信中提出:“各校应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我以为是正确的。”1953年毛泽东又将“身体好”作为三好学生的第一条,更强调了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性。
  在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影响下,近几年开始的体育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到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目前正在努力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11〕。“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提出,标志着学校体育思想的人文体育观的确立。
  
  三、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趋势
  
  (一)以为素质教育服务为主线
  1.在时空观层面,拓展学校体育的“界限”
  首先,增强未来意识是学校体育的重要观念。对学校体育的价值认识,无论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从个体的角度,都将远远超出学习阶段而扩展到未来需要。其次,现代健康观念促使学校体育不仅重视与卫生保健相结合,而且关注学校体育与社会、家庭的“一体化”;学校体育不仅注重自身的运动,而且要注意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联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12〕。
  2.在学生观层面,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的选择、激发学生的动机和热情、培养学生自发自主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是学校体育的必然趋势。
  3.在活动观层面,对“体育运动”将有更深刻的理解
  学校体育的设计应转向对多种运动方式的关注和学校运动的创新,使“运动”真正组成多向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并将满足学生参与体育的需求,作为选择“运动”的基本出发点。
  4.关注学校体育的文化使命和人文价值
  传递文化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职能。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体育运动,它绝不是超然于人类社会生活之外的简单的肢体运动,不能只限于知识、技能的传递,而必须肩负起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体育文化使命。
  
  四、结论
  
  经历了百年的历史沉积,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日趋成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学习西方先进思想,传承民族主义体育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符合自己国情的指导思想。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在指导学校体育实践上并不成功,导致近年来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另外,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在概念的认识上还较为模糊。这些问题,也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范国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演变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3.
  〔2〕郑春琴,纪向荣等.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5,(3):70-72.
  〔3〕陈亮.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研究〔J〕.宁德师专学报,2003,4(15):359-362.
  〔4〕项立敏.近现代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演变的社会学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22):104-107.
  〔5〕张益增.构建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理性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3(22):69-71.
  〔6〕刘新兰.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轨迹展望21世纪学校体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4):16-20.
  〔7〕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8〕邓星华.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走向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1):1-5.
  〔9〕韩冬.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二十年回顾与展望〔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3):1-5.
  〔10〕中发〔1999〕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1999-06-13(1).
  〔11〕李素玲,曹守訸等.对我国体育课程指导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4,(9):53-54.
  〔12〕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赵 环)
其他文献
外资银行的一日三餐全部定在一家餐饮管理公司,送餐上门。连服务、清洁、waiter一同外包。当然不仅仅是为了体现对员工的高福利和同业中的高档次,主要目的还是把时间效益最大
意守丹田——关于丹田的位置,古籍记载和气功家传说不一。据《黄庭经》记载:丹田位置上有黄庭(胃),下有关元,后有幽阙(肾),前有命门(脐,也叫前命门,实在脐下内部一寸三分处)。  意守丹田,换言之,就是气功中调心的重要功夫,而调心须与调息互相结合好收效才会大。所以气功家有云:“治病须养气,养气须调息,调息须清心,清心须坚脑,坚脑则心平气和,气机发动,无所不适。”  初练静功的人,对这种功夫极难下手。
期刊
体育用品业创新成功率的测评主要从技术成功率和市场成功率两个方面来看。对技术成功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市场成功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技术创
一、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优势互补成效显著$$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起步和发展。30多年来,我国逐渐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行政和司法双轨制保护体制和模式
报纸
三亚市位于海南岛南端、地处北纬 18°13′~ 18°14′ ,东经 10 9°2 9′~ 10 9°30′、总面积 1919K ,全市地貌以山丘陵为主。成土母质以花岗岩、砂页岩为主
世界上著名的女性设计大师可谓凤毛麟角。夏洛特·帕瑞安德(Charlotte Perriand,1903-1999)这个名字,长久以来人们对她的认识更多的是法国著名建筑大师勒·柯布西埃(Le C
相逢不如偶遇。不久前,艾经理与各路驴友会师杭州临安清凉峰,便觉得其中有个人特别面熟,一想果然是艾经理所在银行的客户——沈可嘉。曾前来支行开通银证转账投资证券,属于理
武术,尤其是内家功夫来源于道家文化,但如今往往练武是练武,道学是道学,武术失去了上通道学的途径。笔者有感于此,参同诸子之学,结合一己之识,借由“丹劲道”以贯拳道。需要说明的是,“丹劲道”不是某个门派,而是方法论和修证境界,兹分述如下。    1.丹  “丹”是养生修真的核心。  道家丹密,深奥隐秘,得其真传者极少,古传丹经多“露见枝条,隐藏根本”,且众说纷纭令习者难以适从。其实千古丹经可以概括为一
面对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和国内外竞争加剧的压力,国内各大商银行纷纷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然而在一些经济基础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的发展举步维艰。工商银行四川
名家观点:2006年,面对宏观紧缩调整,中国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GDP增长10.7%,当年按季度业绩成倒U字形,而近五年来却呈步步高的增长态势。尽管世界经济趋缓和继续加强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