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毛詩》內容龐雜,涉及名物眾多,宋蔡卞撰《毛詩名物解》爲其名物訓釋,以明其意。現將《四庫提要著錄叢書》(以下簡稱清抄本)與文淵閣本《四庫全書》(以下簡稱文淵閣本)中《毛詩名物解》進行比較校勘,因條目眾多,主要擇取卷一、卷二《釋天》數條爲例,試找出相關規律,以見教于大方之家。
關鍵詞: 《毛詩名物解》 版本 校勘
北宋蔡卞,字元度,興化仙遊人。熙寧三年與兄京同舉進士第,官至觀文殿學士。事蹟見《宋史》本傳。自王安石變法以來,《字說》盛行,宋代士風爲之一變,名物訓詁之學者,僅蔡卞與陸佃二家。佃爲安石客,卞爲安石壻也。故佃作《埤雅》,卞作《毛詩名物解》,大旨皆以《字說》爲宗。
據《四庫提要》所載,“陳振孫稱卞書議論穿鑿,徵引瑣碎,無裨於經義,詆之甚力。蓋佃雖學術本安石,而力沮新法,斷斷異議,君子猶或取之。卞則傾邪奸險,犯天下之公惡,因其人以及其書,羣相排斥,亦自取也。然其書雖王氏之學,而徵引發明,亦有出於孔穎達《正義》,陸璣《草木蟲魚疏》外者。寸有所長,不以人廢言也。且以邢昺之僉邪,而《爾雅疏》列在學官,則卞書亦安得竟棄乎?書凡十一類,曰《釋天》《釋百穀》《釋草》《釋木》《釋鳥》《釋獸》《釋蟲》《釋魚》《釋馬》《雜釋》《雜解》。”
如上文所說,其書因其人奸險而受到忽視,因此該書在學術界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間,故筆者不揣淺陋將《四庫提要著錄叢書》與文淵閣本《四摘 要: 《毛詩》內容龐雜,涉及名物眾多,宋蔡卞撰《毛詩名物解》爲其名物訓釋,以明其意。現將《四庫提要著錄叢書》(以下簡稱清抄本)與文淵閣本《四庫全書》(以下簡稱文淵閣本)中《毛詩名物解》進行比較校勘,因條目眾多,主要擇取卷一、卷二《釋天》數條爲例,試找出相關規律,以見教于大方之家。
關鍵詞: 《毛詩名物解》 版本 校勘庫全書》中《毛詩名物解》進行比較校勘,去偽存真,以期方便後來人。
校勘劄記
卷一釋天
月
1.尚書大傳以爲晦光見西方謂之朏,朔而見月東方謂之肭。(077頁上)
文淵閣本作“尚書大傳以爲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朏,朔而月見東方謂之朒。”
按:《尚書·五行傳》:“晦而月見西方謂之脁,朔而月見東方謂之朒。”《說文》:“朓,晦而月見西方,謂之脁。從月兆聲。朒,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朒,从月肉聲”。由此可知,當從文淵閣本爲是,且“朏”當爲“脁”之訛,“肭”當爲“朒”之訛。
2.盖宜以絙爲正,升言有降,恒言有盈而虧也。(077頁上)
“升言有降,恒言有盈而虧也。”文淵閣本作“升言有隆而無降,恒言有盈而無虧也。”
按:“升言有隆而無降,恒言有盈而無虧也”,上下對文。宋陸佃《埤雅》卷二十《釋天·月》一條所引也作“升言有隆而無降”,可証。清鈔本《毛詩名物解》作“升言有降”,當有闕文。此處當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是。
星
3.傳曰:“龜與蛇交,謂之玄武。”則玄武七星,室壁具龜蛇之形,不得獨成龜形而已。以考乘象考之,虛、危前以象蛇,室、壁象龜。梓慎所謂:“宋鄭其飢乎!”本蛇乘龍是也。(078頁上)
文淵閣本“考乘”作“今垂”,“本蛇”作“今蛇”
按:宋陸佃《埤雅》卷二十《釋天·星》:“傳曰:‘龜與蛇交,謂之玄武。’則玄武七宿,宜具龜蛇之形,不得獨成龜形而已。以今垂象考之,虚、危以前象蛇,室、壁象龜。梓慎所謂:‘宋鄭其饑乎!’今蛇乗龍是也。”《增修埤雅廣要》卷一《天道門》引文同《埤雅》。可知“考乘”當作“今垂”,“本蛇”當作“今蛇”,“室壁”應爲“宜具”之形近而訛,“前以”當爲“以前”之倒文。
4.考工記曰:“龍旂九斿,以象鶉火也,熊旗七斿,以象伐也。”(078頁上)
文淵閣本作“龍旂九斿,以象大火也。鳥旂七斿,以象鶉火也。熊旗六斿,以象伐也。”
按:清鈔本當有脫文。《周禮注疏·考工记》[1]1095原文作:“龍旂九斿,以象大火也。鳥旂七斿,以象鶉火也。熊旗六斿,以象伐也。”與文淵閣本同。清鈔本將“鳥旟”、“熊旗”兩種誤合爲一種,並抄漏了中間的文字。此處亦當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是。
5.爾雅曰:“氐天根見而水涸,本見而草木節解,駟見而隕霜,火見而清風戒寒。”天根亢也,本氐也,駟房也,火心也。(078頁上)
“爾雅曰氐天根見”文淵閣本作“爾雅曰氐天根也國語曰天根見”
按:《爾雅注疏》[2]175:“天根,氐也。角亢下系於氐,若木之有根。”《國語》[3]:“天根見而水涸,本見而草木節解,駟見而隕霜,火見而清風戒寒。”可知清鈔本脫“也國語曰天根”六字,此處當從文淵閣本爲是。
6.傳曰:“度日出入,以知東西。南視,北准極,以正南北。”謂之營室,又非定取其待而已。(078頁下)
文淵閣本“視”後有“定”字,“待”作“時”
按:《毛詩正義》卷三:“度日出日入,以知東西。南视定,北准極,以正南北。”又曰:“傳以視定爲正南北,則四句同言得制,非記時也。”宋林岊《毛詩講義》卷二、宋魏了翁《毛詩要義》卷三中引文同此。可知清鈔本脫“定”字,且“待”應爲“時”之形近而訛,當從文淵閣本爲是。
電
7.易曰:“雷電噬嗑。”言雷電合而章也。(078頁下)
文淵閣本“雷電噬嗑”後有“又曰雷電皆至豐雷電噬嗑”
按:清鈔本當有脫文。《周易正義》:“《象》曰:‘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又:“《象》曰: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致刑。文明以動,不失情理也。”清通志堂經解本《毛詩名物解》卷一《釋天》亦引作:“易曰:‘雷電噬嗑’,又曰:‘雷電皆至豐’。雷電噬嗑,言雷電合而章也。”可知清鈔本脫“又曰雷電皆至豐雷電噬嗑”十一字,當從文淵閣本爲是。 斗
8.《郊特牲》曰:“郊之祭也,大報天而主日。”主日,則明王者不敢主天,與膳天燕主同義。(079頁上)
文淵閣本“膳天”作“膳夫”
按:《周禮注疏》[1]79:“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以養王及后世子。”根據文意可知,是講王者不敢主天,就如同膳夫宴請主人一樣,作“膳天”文意不通。宋陸佃《埤雅》卷二十《釋天》亦引作“燕主膳夫”,此處當從文淵閣本爲是。
漢
9.今皆倬然昭明,回持於上,則非雨之侯也。又曰:“回昭于天,有嚖其星。”言旱久繁星備見,則無非雨之候也,且其言正“昊天”,則夏之時也。(079頁上)
文淵閣本“回持”作“回搏”,“回昭于天”作“瞻卬昊天”,“言正”作“正言”
按:宋陸佃《埤雅》卷二十《釋天》:“今皆倬然昭明,回轉於上,則非雨之候也。又曰:‘瞻卬昊天,有嘒其星。’言旱久而繁星備見,繁星備見,則尤非雨之候也,且其正言‘昊天’,則夏之時也。”宋王應麟《六經天文編》卷下《天道》引文同此。故“回昭于天”應作“瞻卬昊天”,“言正”應作“正言”。“回轉”有回旋、旋轉義。三國魏曹丕《善哉行》:“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隨波迴轉,有似客游。”南朝宋謝靈運《从斤竹澗越嶺溪行》:“川渚屢逕復,乘流翫迴轉。”“回持”、“回搏”則無此義,故此處當作“回轉”爲是。
卷二釋天
虹
10.雄曰“虹”,雌曰“霓”。舊說虹常雙見,鮮盛者雄,以暗者雌者也。(080頁上)
文淵閣本“以”作“少”
按:宋陸佃《埤雅》卷二十《釋天》:“雄曰‘虹’,雌曰‘霓’,舊說虹常雙見,鮮盛者雄,其闇者雌也。”宋祝穆《事文類聚》前集卷四《天道部》引文同此。又蔡邕《月令章句》曰:“虹,螮蝀也。阴阳交接之氣着于形色者也。雄曰虹,雌曰霓。虹常依阴云,晝見于日冲,無云不見,大阴亦不見。霓常依蒙浊,見日旁,白而直曰白虹。”據文意可知,此處用指示代詞“其”爲勝。
11.一曰赤白色謂之“虹”,青白色謂之“霓”。故虹字,從紅省。而《說文》解“霓”以爲“屈虹,赤色,或白色,陰氣也。”(080頁上)
文淵閣本“赤色”作“青赤色”
按:宋陸佃《埤雅》卷二十《釋天》:“一曰赤白色謂之‘虹’,青白色謂之‘霓’。故虹,紅也。《說文》解‘霓’以爲‘屈虹,青赤,亦或白色,隂氣也。”《說文》:“霓,屈虹,青赤。或白色,陰气也。从雨兒聲,五雞切。”可知,當從文淵閣本爲是。
12.爾雅曰:“蝃蝀謂之雲。螮,雲也。蜺爲蒙貳。”貳盖言二。(080頁上)
文淵閣本“蒙”作“挈”
按:《爾雅注疏》[2]172:“蜺爲挈貳。蜺,雌虹也,見《離騷》。挈貳,其別名,見《尸子》。”《尸子》卷下、漢王逸《楚辭》卷一《離騷經章句第一·離騷》、《御覽》第十四《天部》均引作“蜺爲挈貳。”同文淵閣本。故“蒙”當作“挈”爲是。
13.盖氣還矣,天氣不復,於是盛虹。盛虹,天之溫氣也。夫水氣之在天,爲虹,而久天之淫氣耳。(080頁上)
文淵閣本“溫氣”作“濕氣”
按:宋陸佃《埤雅》卷二十《釋天》、宋范處義《詩補傳》卷四均引作“虹,天之滛氣也”,“滛”爲“淫”之訛字,久雨爲淫。據文意可知,“濕”、“淫”兩者皆可。此處“溫”當爲“濕”之形近而訛。
14.雅曰暴雨謂之朝雨。(080頁上)
文淵閣本“朝雨”作“涷”
按:《爾雅注疏》[2]172:“今江東人呼夏月暴雨爲涷雨。”《楚辭·湘夫人》[4]云:“令飄風兮先驅,使涷雨兮灑塵。”王逸章句:“暴雨爲涷雨。”故此處當作“涷雨”是也。
15.雖雨亦莫能久也,故詩以此貳人之奔。(080頁下)
文淵閣本“貳”作“戒”
按:“貳”有變節背叛之意,“戒”有防備防止意,據文意可知,“戒”義長。
16.凡見日旁者,四時常有,雌雄虹起,是日至孟冬乃藏。(080頁下)
文淵閣本“雌”作“惟”
按:蔡邕《月令章句》曰:“凡日旁者,四時常有之。惟雄虹起,季春见至孟冬乃藏。”隋杜臺卿《玉燭寳典》卷三、《御覽》第十四《天部》、宋陸佃《埤雅》卷二十《釋天》亦引作“惟雄虹起”。此處“雌”當爲“惟”之形近而訛。
霧
17.是故月可以遠望而不可以四書,雲可以細書而不可以遠望,中而日雲霧四塞,則時多隱士,其以此欤。(080頁下)
文淵閣本“四書”作“細書”,“中而日”作“日中而”
按:《御覽》卷七百四十七:“《淮南子》曰:明月之光,可以遠望,而不可以细書也。”卷四:“又曰:月之光可以遠望,而不可以细书。”卷十五:“甚雾之朝,可以细书,不可以望尋常之外。”以上均作“細書”,又此句與後文“雲可以細書而不可以遠望”相對應,可知當作“細書”爲是,“四書”當爲“細書”之音近而訛。“中而日”當爲“日中而”倒文,該句爲日中之時雲霧四散開來之意。
18.釋名曰:榖,粟也。其形是,而踧踧視之如粟也。(081頁上)
文淵閣本“是”作“足足”
按:漢劉熙《釋名》卷第四:“縠,粟也。其形足足,而踧視之如粟也。”五代殷元勛《才調集補注》卷三亦引作“足足”。故此處當從文淵閣本爲是。
露
19.其得道以危至今不可安者,岑巒煙溪釋木降風是也。其得道也危至今不可亡者,日月星是也。(081頁下)
文淵閣本“也危”作“以生”
按:宋陸佃《鶡冠子解》卷下引作“其得道以生至今不可亡者”。且“其得道以危至今不可安者”中,“危”與“安”反義相對。“亡”與“生”反義相對,因而據文意可知,當作“以生”爲是。
通過這兩個本子《毛詩名物解》的比較,發現該書與陸佃《埤雅》有許多相佐共通之處,清抄本中也不外乎一些常見錯誤:音近而訛、形近而訛、脫文、衍文、倒文等等。文淵閣本則要相對完善一些。可惜的是,對該書研究的相關著作甚少,校勘成果也尤爲稀缺。雖然此書的光彩並不能與徐鼎《毛詩名物圖說》相提並論,然正如《四庫提要》云:“不以人廢言”,其在《毛詩》名物訓釋方面的重要價值也是不容忽視的。
参考文献:
[1]李學勤.周禮注疏[M].鄭玄,注.賈公彥,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李學勤.爾雅注疏[M].郭璞,注.邢昺,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
[3]佚名.國語[M].韋昭,注.明潔,輯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1.
[4]洪興祖.楚辭補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68.
關鍵詞: 《毛詩名物解》 版本 校勘
北宋蔡卞,字元度,興化仙遊人。熙寧三年與兄京同舉進士第,官至觀文殿學士。事蹟見《宋史》本傳。自王安石變法以來,《字說》盛行,宋代士風爲之一變,名物訓詁之學者,僅蔡卞與陸佃二家。佃爲安石客,卞爲安石壻也。故佃作《埤雅》,卞作《毛詩名物解》,大旨皆以《字說》爲宗。
據《四庫提要》所載,“陳振孫稱卞書議論穿鑿,徵引瑣碎,無裨於經義,詆之甚力。蓋佃雖學術本安石,而力沮新法,斷斷異議,君子猶或取之。卞則傾邪奸險,犯天下之公惡,因其人以及其書,羣相排斥,亦自取也。然其書雖王氏之學,而徵引發明,亦有出於孔穎達《正義》,陸璣《草木蟲魚疏》外者。寸有所長,不以人廢言也。且以邢昺之僉邪,而《爾雅疏》列在學官,則卞書亦安得竟棄乎?書凡十一類,曰《釋天》《釋百穀》《釋草》《釋木》《釋鳥》《釋獸》《釋蟲》《釋魚》《釋馬》《雜釋》《雜解》。”
如上文所說,其書因其人奸險而受到忽視,因此該書在學術界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間,故筆者不揣淺陋將《四庫提要著錄叢書》與文淵閣本《四摘 要: 《毛詩》內容龐雜,涉及名物眾多,宋蔡卞撰《毛詩名物解》爲其名物訓釋,以明其意。現將《四庫提要著錄叢書》(以下簡稱清抄本)與文淵閣本《四庫全書》(以下簡稱文淵閣本)中《毛詩名物解》進行比較校勘,因條目眾多,主要擇取卷一、卷二《釋天》數條爲例,試找出相關規律,以見教于大方之家。
關鍵詞: 《毛詩名物解》 版本 校勘庫全書》中《毛詩名物解》進行比較校勘,去偽存真,以期方便後來人。
校勘劄記
卷一釋天
月
1.尚書大傳以爲晦光見西方謂之朏,朔而見月東方謂之肭。(077頁上)
文淵閣本作“尚書大傳以爲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朏,朔而月見東方謂之朒。”
按:《尚書·五行傳》:“晦而月見西方謂之脁,朔而月見東方謂之朒。”《說文》:“朓,晦而月見西方,謂之脁。從月兆聲。朒,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朒,从月肉聲”。由此可知,當從文淵閣本爲是,且“朏”當爲“脁”之訛,“肭”當爲“朒”之訛。
2.盖宜以絙爲正,升言有降,恒言有盈而虧也。(077頁上)
“升言有降,恒言有盈而虧也。”文淵閣本作“升言有隆而無降,恒言有盈而無虧也。”
按:“升言有隆而無降,恒言有盈而無虧也”,上下對文。宋陸佃《埤雅》卷二十《釋天·月》一條所引也作“升言有隆而無降”,可証。清鈔本《毛詩名物解》作“升言有降”,當有闕文。此處當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是。
星
3.傳曰:“龜與蛇交,謂之玄武。”則玄武七星,室壁具龜蛇之形,不得獨成龜形而已。以考乘象考之,虛、危前以象蛇,室、壁象龜。梓慎所謂:“宋鄭其飢乎!”本蛇乘龍是也。(078頁上)
文淵閣本“考乘”作“今垂”,“本蛇”作“今蛇”
按:宋陸佃《埤雅》卷二十《釋天·星》:“傳曰:‘龜與蛇交,謂之玄武。’則玄武七宿,宜具龜蛇之形,不得獨成龜形而已。以今垂象考之,虚、危以前象蛇,室、壁象龜。梓慎所謂:‘宋鄭其饑乎!’今蛇乗龍是也。”《增修埤雅廣要》卷一《天道門》引文同《埤雅》。可知“考乘”當作“今垂”,“本蛇”當作“今蛇”,“室壁”應爲“宜具”之形近而訛,“前以”當爲“以前”之倒文。
4.考工記曰:“龍旂九斿,以象鶉火也,熊旗七斿,以象伐也。”(078頁上)
文淵閣本作“龍旂九斿,以象大火也。鳥旂七斿,以象鶉火也。熊旗六斿,以象伐也。”
按:清鈔本當有脫文。《周禮注疏·考工记》[1]1095原文作:“龍旂九斿,以象大火也。鳥旂七斿,以象鶉火也。熊旗六斿,以象伐也。”與文淵閣本同。清鈔本將“鳥旟”、“熊旗”兩種誤合爲一種,並抄漏了中間的文字。此處亦當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是。
5.爾雅曰:“氐天根見而水涸,本見而草木節解,駟見而隕霜,火見而清風戒寒。”天根亢也,本氐也,駟房也,火心也。(078頁上)
“爾雅曰氐天根見”文淵閣本作“爾雅曰氐天根也國語曰天根見”
按:《爾雅注疏》[2]175:“天根,氐也。角亢下系於氐,若木之有根。”《國語》[3]:“天根見而水涸,本見而草木節解,駟見而隕霜,火見而清風戒寒。”可知清鈔本脫“也國語曰天根”六字,此處當從文淵閣本爲是。
6.傳曰:“度日出入,以知東西。南視,北准極,以正南北。”謂之營室,又非定取其待而已。(078頁下)
文淵閣本“視”後有“定”字,“待”作“時”
按:《毛詩正義》卷三:“度日出日入,以知東西。南视定,北准極,以正南北。”又曰:“傳以視定爲正南北,則四句同言得制,非記時也。”宋林岊《毛詩講義》卷二、宋魏了翁《毛詩要義》卷三中引文同此。可知清鈔本脫“定”字,且“待”應爲“時”之形近而訛,當從文淵閣本爲是。
電
7.易曰:“雷電噬嗑。”言雷電合而章也。(078頁下)
文淵閣本“雷電噬嗑”後有“又曰雷電皆至豐雷電噬嗑”
按:清鈔本當有脫文。《周易正義》:“《象》曰:‘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又:“《象》曰: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致刑。文明以動,不失情理也。”清通志堂經解本《毛詩名物解》卷一《釋天》亦引作:“易曰:‘雷電噬嗑’,又曰:‘雷電皆至豐’。雷電噬嗑,言雷電合而章也。”可知清鈔本脫“又曰雷電皆至豐雷電噬嗑”十一字,當從文淵閣本爲是。 斗
8.《郊特牲》曰:“郊之祭也,大報天而主日。”主日,則明王者不敢主天,與膳天燕主同義。(079頁上)
文淵閣本“膳天”作“膳夫”
按:《周禮注疏》[1]79:“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以養王及后世子。”根據文意可知,是講王者不敢主天,就如同膳夫宴請主人一樣,作“膳天”文意不通。宋陸佃《埤雅》卷二十《釋天》亦引作“燕主膳夫”,此處當從文淵閣本爲是。
漢
9.今皆倬然昭明,回持於上,則非雨之侯也。又曰:“回昭于天,有嚖其星。”言旱久繁星備見,則無非雨之候也,且其言正“昊天”,則夏之時也。(079頁上)
文淵閣本“回持”作“回搏”,“回昭于天”作“瞻卬昊天”,“言正”作“正言”
按:宋陸佃《埤雅》卷二十《釋天》:“今皆倬然昭明,回轉於上,則非雨之候也。又曰:‘瞻卬昊天,有嘒其星。’言旱久而繁星備見,繁星備見,則尤非雨之候也,且其正言‘昊天’,則夏之時也。”宋王應麟《六經天文編》卷下《天道》引文同此。故“回昭于天”應作“瞻卬昊天”,“言正”應作“正言”。“回轉”有回旋、旋轉義。三國魏曹丕《善哉行》:“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隨波迴轉,有似客游。”南朝宋謝靈運《从斤竹澗越嶺溪行》:“川渚屢逕復,乘流翫迴轉。”“回持”、“回搏”則無此義,故此處當作“回轉”爲是。
卷二釋天
虹
10.雄曰“虹”,雌曰“霓”。舊說虹常雙見,鮮盛者雄,以暗者雌者也。(080頁上)
文淵閣本“以”作“少”
按:宋陸佃《埤雅》卷二十《釋天》:“雄曰‘虹’,雌曰‘霓’,舊說虹常雙見,鮮盛者雄,其闇者雌也。”宋祝穆《事文類聚》前集卷四《天道部》引文同此。又蔡邕《月令章句》曰:“虹,螮蝀也。阴阳交接之氣着于形色者也。雄曰虹,雌曰霓。虹常依阴云,晝見于日冲,無云不見,大阴亦不見。霓常依蒙浊,見日旁,白而直曰白虹。”據文意可知,此處用指示代詞“其”爲勝。
11.一曰赤白色謂之“虹”,青白色謂之“霓”。故虹字,從紅省。而《說文》解“霓”以爲“屈虹,赤色,或白色,陰氣也。”(080頁上)
文淵閣本“赤色”作“青赤色”
按:宋陸佃《埤雅》卷二十《釋天》:“一曰赤白色謂之‘虹’,青白色謂之‘霓’。故虹,紅也。《說文》解‘霓’以爲‘屈虹,青赤,亦或白色,隂氣也。”《說文》:“霓,屈虹,青赤。或白色,陰气也。从雨兒聲,五雞切。”可知,當從文淵閣本爲是。
12.爾雅曰:“蝃蝀謂之雲。螮,雲也。蜺爲蒙貳。”貳盖言二。(080頁上)
文淵閣本“蒙”作“挈”
按:《爾雅注疏》[2]172:“蜺爲挈貳。蜺,雌虹也,見《離騷》。挈貳,其別名,見《尸子》。”《尸子》卷下、漢王逸《楚辭》卷一《離騷經章句第一·離騷》、《御覽》第十四《天部》均引作“蜺爲挈貳。”同文淵閣本。故“蒙”當作“挈”爲是。
13.盖氣還矣,天氣不復,於是盛虹。盛虹,天之溫氣也。夫水氣之在天,爲虹,而久天之淫氣耳。(080頁上)
文淵閣本“溫氣”作“濕氣”
按:宋陸佃《埤雅》卷二十《釋天》、宋范處義《詩補傳》卷四均引作“虹,天之滛氣也”,“滛”爲“淫”之訛字,久雨爲淫。據文意可知,“濕”、“淫”兩者皆可。此處“溫”當爲“濕”之形近而訛。
14.雅曰暴雨謂之朝雨。(080頁上)
文淵閣本“朝雨”作“涷”
按:《爾雅注疏》[2]172:“今江東人呼夏月暴雨爲涷雨。”《楚辭·湘夫人》[4]云:“令飄風兮先驅,使涷雨兮灑塵。”王逸章句:“暴雨爲涷雨。”故此處當作“涷雨”是也。
15.雖雨亦莫能久也,故詩以此貳人之奔。(080頁下)
文淵閣本“貳”作“戒”
按:“貳”有變節背叛之意,“戒”有防備防止意,據文意可知,“戒”義長。
16.凡見日旁者,四時常有,雌雄虹起,是日至孟冬乃藏。(080頁下)
文淵閣本“雌”作“惟”
按:蔡邕《月令章句》曰:“凡日旁者,四時常有之。惟雄虹起,季春见至孟冬乃藏。”隋杜臺卿《玉燭寳典》卷三、《御覽》第十四《天部》、宋陸佃《埤雅》卷二十《釋天》亦引作“惟雄虹起”。此處“雌”當爲“惟”之形近而訛。
霧
17.是故月可以遠望而不可以四書,雲可以細書而不可以遠望,中而日雲霧四塞,則時多隱士,其以此欤。(080頁下)
文淵閣本“四書”作“細書”,“中而日”作“日中而”
按:《御覽》卷七百四十七:“《淮南子》曰:明月之光,可以遠望,而不可以细書也。”卷四:“又曰:月之光可以遠望,而不可以细书。”卷十五:“甚雾之朝,可以细书,不可以望尋常之外。”以上均作“細書”,又此句與後文“雲可以細書而不可以遠望”相對應,可知當作“細書”爲是,“四書”當爲“細書”之音近而訛。“中而日”當爲“日中而”倒文,該句爲日中之時雲霧四散開來之意。
18.釋名曰:榖,粟也。其形是,而踧踧視之如粟也。(081頁上)
文淵閣本“是”作“足足”
按:漢劉熙《釋名》卷第四:“縠,粟也。其形足足,而踧視之如粟也。”五代殷元勛《才調集補注》卷三亦引作“足足”。故此處當從文淵閣本爲是。
露
19.其得道以危至今不可安者,岑巒煙溪釋木降風是也。其得道也危至今不可亡者,日月星是也。(081頁下)
文淵閣本“也危”作“以生”
按:宋陸佃《鶡冠子解》卷下引作“其得道以生至今不可亡者”。且“其得道以危至今不可安者”中,“危”與“安”反義相對。“亡”與“生”反義相對,因而據文意可知,當作“以生”爲是。
通過這兩個本子《毛詩名物解》的比較,發現該書與陸佃《埤雅》有許多相佐共通之處,清抄本中也不外乎一些常見錯誤:音近而訛、形近而訛、脫文、衍文、倒文等等。文淵閣本則要相對完善一些。可惜的是,對該書研究的相關著作甚少,校勘成果也尤爲稀缺。雖然此書的光彩並不能與徐鼎《毛詩名物圖說》相提並論,然正如《四庫提要》云:“不以人廢言”,其在《毛詩》名物訓釋方面的重要價值也是不容忽視的。
参考文献:
[1]李學勤.周禮注疏[M].鄭玄,注.賈公彥,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李學勤.爾雅注疏[M].郭璞,注.邢昺,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
[3]佚名.國語[M].韋昭,注.明潔,輯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1.
[4]洪興祖.楚辭補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