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我们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业成绩上,忽略了与初中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了。只有加大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培养和造就人格健全的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初中生 心理健康 教育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3-0029-01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业成绩上,忽略了与他们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所以初中生面临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习方面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是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三方面:其一,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大,从而导致失眠、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其二,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出现厌学现象,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其三,考试焦虑,每次临近考试,部分学生会焦虑不安。
二、人际关系方面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娇生惯养,造成了许多初中生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表现在:其一,部分学生与教师产生对抗心理,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互动,学生易产生孤僻心理。其二,同学关系不融洽。部分同学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嫉妒心理,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其三,与父母沟通较少,造成相互不理解。父母望子成龙,强迫学生一味地学习,学生不能理解父母的用心,甚至有的学生对于父母工作的艰辛、挣钱的不易根本不理解。
三、青春期带来的困惑
一是独立意识增强、逆反心理普遍存在。家长、教师喜欢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这些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反感,导致事与愿违。二是对生理方面的好奇。随着学生青春期到来,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向往,早恋现象日趋增多。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发现,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家庭、社会带来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心理上形成了不健康的因素。这些不健康的因素,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不健康的因素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业压力
家长们都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这种迫切的愿望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频繁的考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
(二)青春期心理转变
青春期的生理剧变容易引起中学生情绪和情感上的敏感。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他们心中有秘密想向别人倾吐却又不相信别人,有些中学生甚至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长时间压抑自己,极易产生焦虑与抑郁。
(三)家庭影响
父母缺乏与孩子的缺乏心灵沟通,从而逐渐使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冷漠、疏远、互不关心,使孩子的性格内向、自私和冷酷。
四、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充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希望学生本人、家长、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共同努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对策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一)多种途径掌握学生心理
通过多种途径如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方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信息,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群体性和个别性之分,群体性心理问题可采用团体咨询与辅导方法来解决,个别性心理问题可采用个别心理咨询的方法来解决。
(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建议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教师乃至家长全方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学知识。对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的学生要加强关注,举办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鼓励学生有烦恼或者问题,可以去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不断地参与各种训练来自我完善各种心理素质。因此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具体的活动,如: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智力游戏、竞赛,长期举办各种兴趣小组等等,发展学生的爱好和个性特长。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感受和体验自己的能力,感受和体验努力和成功、失败与挫折。
(四)注重家庭教育,家长积极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及家庭教育的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作为家长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一,要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其二,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其三,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
(五)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必须采取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促进社会的进步。
总之,初中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命运与兴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解除他们心中的困惑,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把不良的心理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素质,健全人格,促进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初中生 心理健康 教育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3-0029-01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业成绩上,忽略了与他们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所以初中生面临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习方面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是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三方面:其一,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大,从而导致失眠、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其二,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出现厌学现象,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其三,考试焦虑,每次临近考试,部分学生会焦虑不安。
二、人际关系方面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娇生惯养,造成了许多初中生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表现在:其一,部分学生与教师产生对抗心理,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互动,学生易产生孤僻心理。其二,同学关系不融洽。部分同学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嫉妒心理,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其三,与父母沟通较少,造成相互不理解。父母望子成龙,强迫学生一味地学习,学生不能理解父母的用心,甚至有的学生对于父母工作的艰辛、挣钱的不易根本不理解。
三、青春期带来的困惑
一是独立意识增强、逆反心理普遍存在。家长、教师喜欢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这些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反感,导致事与愿违。二是对生理方面的好奇。随着学生青春期到来,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向往,早恋现象日趋增多。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发现,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家庭、社会带来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心理上形成了不健康的因素。这些不健康的因素,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不健康的因素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业压力
家长们都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这种迫切的愿望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频繁的考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
(二)青春期心理转变
青春期的生理剧变容易引起中学生情绪和情感上的敏感。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他们心中有秘密想向别人倾吐却又不相信别人,有些中学生甚至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长时间压抑自己,极易产生焦虑与抑郁。
(三)家庭影响
父母缺乏与孩子的缺乏心灵沟通,从而逐渐使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冷漠、疏远、互不关心,使孩子的性格内向、自私和冷酷。
四、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充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希望学生本人、家长、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共同努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对策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一)多种途径掌握学生心理
通过多种途径如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方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信息,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群体性和个别性之分,群体性心理问题可采用团体咨询与辅导方法来解决,个别性心理问题可采用个别心理咨询的方法来解决。
(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建议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教师乃至家长全方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学知识。对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的学生要加强关注,举办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鼓励学生有烦恼或者问题,可以去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不断地参与各种训练来自我完善各种心理素质。因此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具体的活动,如: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智力游戏、竞赛,长期举办各种兴趣小组等等,发展学生的爱好和个性特长。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感受和体验自己的能力,感受和体验努力和成功、失败与挫折。
(四)注重家庭教育,家长积极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及家庭教育的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作为家长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一,要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其二,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其三,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
(五)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必须采取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促进社会的进步。
总之,初中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命运与兴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解除他们心中的困惑,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把不良的心理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素质,健全人格,促进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