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雪灾留下的思考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lip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2008年的第一场雪,虽然洁白,但却拉响了整个中国南方的红色警报。“这是中国有气象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场雪灾。”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如是说。50年一遇的强降雪过程,持续半个多月的低温冰冻,导致受灾各省交通受阻,旅客滞留,限电停水,供应吃紧。据民政部初步统计,截至2月12日,雨雪天气已造成21个省(区、市、兵团)的7786,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07人,失踪8人,紧急转移安置151.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7亿亩,绝收2530万亩;森林受损面积近2.6亿亩;倒塌房屋35.4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通路、保电、安民”,风雪中的中国在尽最大的努力保证人民的正常生活,中国政府和人民万众一心,再次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屈的韧性。当冰雪终于过去,久违的阳光再次洒遍大地时,我们开始恢复灾后生产,开始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同时,我们也应该开始全面地总结、冷静地思考,当这场雪灾带来的种种问题呈现时,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
  
  科技部提出要为抗灾救灾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部部长万钢日前在科技减灾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针对当前依然严峻的抗灾救灾形势特别是十分艰巨的灾后重建任务,科技部门要及早安排,为抗灾救灾工作特别是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和科技支撑。
  据万钢介绍,科技部门的技术服务和科技支撑主要包括:
  科学制定防止次生灾害和灾后重建的方案。要严密监测灾害发生发展趋势,做好次生灾害发生的预判,制定防止次生灾害和灾后重建的科技方案,加强组织、精心实施。
  切实做好灾后重建技术筛选和推广应用。要继续紧密结合地方灾后重建需求,加强灾后重建技术的筛选和推广应用,特别是灾后天气形势趋势预测预报,融雪诱发的地质灾害、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次生灾害防止,灾后道路修复、通讯与电力系统恢复重建,越冬作物应急和短平快蔬菜种植等技术的推广应用等。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灾后重建的技术服务。要继续结合地方抗灾救灾需求,通过组织专家服务队和科技特派员、发放实用技术手册、开展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和措施,将实用技术真正送到千家万户。
  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防治技术研究。针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多发的情况,科技部将加大中,低纬度地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测、地质灾害防治、保障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等重大生命线抗灾工程、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力度,并在今年的国家科技计划中进行重点支持。地方科技部门要在安排地方科技项目时对防灾减灾给予重点支持,为增强当地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据了解,为发挥科技在抗灾救灾中的作用,科技部此前已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紧急调配2000万元资金支持抗灾救灾、灾后恢复生产与重建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邀请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科技减灾会商,收集受灾地区特别是受灾最重省区的科技需求,筛选推广一批应急实用技术、发布《南方地区雨雪冰冻灾后重建实用技术手册》,派遣专家组赴受灾地区帮助开展科技救灾工作等。
  
  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暴雪主因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高辉博士介绍,这次暴风雪发生的气候背景主要与大气环流异常及“拉尼娜”事件有关。
  1月以来,北半球欧亚地区副热带系统偏强偏北,欧亚中纬度高度场分布西高东低。这样的环流配置,致使高纬冷空气不断分裂南下,但是较强副热带系统却阻挡南下的冷空气,使得冷暖空气的交汇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形成从黄河流域到江南北部区域的雨雪天气。
  与此同时,这次全国大范围的雨雪天气也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正在发生的“拉尼娜”事件有关。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表明,2007年8月形成的“拉尼娜”事件有可能将持续到2008年夏季之前,并达到中等或者偏强。统计分析表明,强拉尼娜事件发生的当年冬季,中纬度大气环流的经向度加强,即冷空气活动频繁,易造成我国北方和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偏多。
  造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而环流异常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全球变暖使得水循环加快,降水率加强,引起大气潜热释放增加,从而影响了风暴强度。
  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杨贵名介绍,今年这场暴风雪最大的特点是雨雪天气过程时间间隔短。杨贵名说,三九天雨雪天气频发并不少见,但是今年15天之内发生了三次过程,几乎一星期一次,而且每次都是持续时间较长的大范围的降雪,这在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
  为什么今年大雪迟迟不肯“退去”呢?杨贵名说,这主要是因为大气环流一直稳定在我国黄淮、江淮地区上空,因此造成降雪持续。杨贵名介绍,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主要有几大特点:一种是冷空气团是从极地方向过来,如蒙古国、贝加尔湖方向,冷空气较强,主要以大风、降温过程为主;一种是冷空气团从西伯利亚方向过来,也会带来大风降温的天气,但强度没有从北路过来的强:还有一种就是从西路过来,比如从冰岛沿途过来,经过欧洲地中海这个方向过来的自西向东过来的冷空气,这类冷空气就容易带来大范围的降雪过程。我国今年连续出现降雪过程,就是由于从西路来的西南暖湿气流与东路贝加尔湖以东的冷空气在黄淮、江淮、江南北部一带相遇,再加上黄淮一带暖湿气流比较活跃,容易出现大的暴雪天气。而一段时间以来,大气环流稳定少变,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一直持续在北纬30度以南,因此造成了持续半个多月之久的降雪。
  
  雪灾大考,考出中国7个薄弱点
  
  抗灾工作已经全面转入灾后重建阶段。这场罕见的雪灾,对一个国家、对政府、对公民,都是一个考验。在我们交出的答卷里,有国家领导人的身先士卒,有子弟兵的铮铮铁骨,有电力职工的奋不顾身,有普通公民的理智宽容。这份答卷里,没有可能伴随大灾发生的瘟疫流行、大规模群体伤亡事件、由于物品短缺造成的严重骚乱。应该说,这份答卷是合格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几十万人困守火车站,不能忘记湖南郴州黑暗中的春节,不能忘记成千上万的电塔倒塌。
  天灾不能避免,我们应对灾害的能力却可以也应该提高。虽然我们在这场雪灾中损失了1000多亿,但在一定意义上,灾难是一笔财富,它将使我们学会如何面对将来。
  
  思考一:灾害预警系统
  为何关键时慢半拍
  如此大面积的天气变异,气象部门应尽早启动应急措施,及时发布警告信息,提出切实可行的防御指南。广大民众可能会考虑谨慎出行,至少会多准备食物、水、燃料、照明等物品。政府和社会也能够尽早掌握救灾工作的主动权。
  2005年12月,美国东北部也经历了一场暴风雪。12月3日,气象部门就发出“灾难天气”的警告。各大报纸和电视广播连篇累牍地提醒市民 要注意保暖,还向市民公布了御寒指南。相比之下,我国的预警系统往往暴露出迟缓化、被动化和淡薄化。公民既不能及时了解情况,也缺乏积极的应对之策。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端义宏坦言,这次气象部门对大的雨雪天气过程把握住了,但对雨雪具体落区、降雨雪的时段、大小的预报,还存在一些误差。“我国在气象预报精细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长时效预测中对灾害性天气的持续性和强度估计不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国家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表示,国家气象局在2008年将考虑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在2月14日全国政协召开的防治气象灾害座谈会上,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全面反思总结此次雪灾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
  要尽快建立健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和信息共享机制。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制定重大气象灾害的政府专项应急预案,构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社会联动机制。加快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形成和建立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实时充分共享的信息交换机制。
  要完善各有关部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建立各部门共用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要提高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能力,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气象灾害联合监测,在交通枢纽、重要高速公路等关键地区增加路面温度、积雪厚度等要素的观测以及路面结冰的监测,在南方冰冻天气易发地区增加电线积冰观测。
  近年来,人类社会不断承受着来自大自然的挑战和考验,各国政府在这些突发灾害事件中不断提高对自然的认识,提高服务公众的能力。但不得不说,我们还缺乏科学全面的灾害防范意识。
  
  思考二:灾害来临时
  只能坐等政府救援
  这场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凸显出民众的危机意识不够。在灾难天气下,许多人仍固执地选择了出行,而最后因客观原因滞留时,很多不知道如何自救和相互救助,完全是等待救援的被动状态,有人情绪失控,有人晕倒,更增加了政府救援的难度。
  这与我们长期以来安全教育不足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占中国GDP的6%。
  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我们的安全教育却严重缺位,实际上公众在面临危机时,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在一些发达国家,小学就会开设专门的课程教育孩子如何应对大雪、暴雨、火灾等各种灾害。日本2005年发生了7.2级强烈地震,由于其国民具有极强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仅有61人受伤,无一人死亡。“9·11”事件中,人群虽然惊惶,却没有失措,撤退一直有序进行,没有相互践踏。正是这种有序,让被撞击楼层以下的几乎所有人生还。
  除民众的自救能力不足以外,整个社会的互助能力也不强。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化资源,几乎看不到民众有组织地向困在火车站、高速公路、列车上的同胞提供救助。
  在某些特殊灾害面前,政府再强大的力量也有鞭长莫及之感。社会救助系统应该是开放的,动员尽可能多的人员和组织加入进来。政府应该为民间机构创造更加宽松制度环境,扶持发展各种服务型的民间组织,使得危机出现时各种力量都能尽力发挥作用。
  
  思考三:信息时代为何信息不畅
  在经历非典之后,政府开始高度重视和尊重公众的知情权。总体上来说,在这次雪灾中,各大媒体的跟进,使得公众可以多角度了解雪灾的情况。但是不得不承认,在雪灾导致的成千上万旅客滞留时,我们的铁路、公路系统未能尽到及时发布准确信息的职责。当时旅客得到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电视台报道难免笼统,客运咨询电话很难打通,客运公告只有到达车站的旅客才能看到。
  据了解,目前铁路、公路等客运部门大多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但在大量旅客滞留期间,没有几家网站在网上及时发布信息,车站现场也没有相应的信息指导与公布。
  滞留旅客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车次情况,人群的集体的急躁,导致突发事件暴发的几率大大增加。
  专家认为,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政府应该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向当事群体进行信息公布,制止谣言的流传,稳定民心。
  另外,灾害发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气象、灾情等重要信息没有被有效传达,甚至在雪灾预警发出后的一段时间,灾情扩大等紧要信息也没有通过有效的传播渠道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各界,导致公众未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出行计划,使得相关政府和危机管理部门对这场灾情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延误了最佳救援时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场暴风雪暴露了一个尴尬的危机,那就是我国‘危机信息管理的危机’”。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师单志广说。单志广建议,今后我国需加强跨部门信息决策支持功能的整合、协调与联动,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决策支持体系。
  
  思考四:电煤储备为何如此短缺
  罕见的雪灾让公路、铁路、海运线路被阻断,导致电煤运输不畅,许多地区电力紧张,出现大范围的拉闸限电。特别是贵州,全省41个市县停电。
  专家指出,交通依赖电力,电力又依赖能源,能源又依赖交通,而经济又依赖上述三者的循环。这次雪灾,实际上是以惨痛的教训给我们上了一课。
  大面积拉闸限电,50年一遇的雪灾无疑是罪魁祸首,但天灾之外也有不能忽视的其他因素。事实上,在雪灾到来之前,煤电的全国性紧缺早已显露端倪。据报道,至1月25日,全国电煤库存为2142万吨,不到正常库存的一半;华南大部分火电厂煤炭库存仅有两天用量;至1月底,华南主要电厂煤炭库存从1个月前的130万吨降至70万吨,比去年同期低40%。什么原因导致电煤储备短缺?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认为,大的原因有四:极端恶劣天气影响铁路运输;关停小煤矿造成供应不足;运输瓶颈存在制约;煤炭需求量持续走高。
  在一些煤炭专家看来,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电煤价格。事实上,在整个产业链上,煤、电厂、电网之间的利益博弈由来已久。有评论认为,煤炭价格市场化,但不准电力企业加价,造成电力企业缺乏发电积极性。再有一说是,前一阵国家和各级政府以行政命令“一刀切”,关闭了许多小煤矿,间接导致许多地方煤电紧张。
  煤炭部原副部长韩则认为,应有一个能源部来统一调控能源问题。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将煤电问题分别由国家发改委、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电监会分而管之。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市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赵国通强调,要有能源危机意识,在节能的同时,提高能源开采的效率。他建议煤炭开采回归国家专营的模式,至少交给地方政府一级。
  专家普遍认为,天灾是造成能源供应告急的导火索,雪灾过后,相关部门应认真考虑如何合理地推进经济命脉产业的结构改革,以避免这种 脆弱导致危机的状况一再出现。
  
  思考五:坐火车何时不再“一票难求”
  雪灾发生正值春运期间,上亿人奔波在铁路上,大量旅客滞留,苦不堪言。
  中国人习惯于乘用相对于飞机廉价、相对于汽车快捷的火车出行。但是,地域广阔的中国大陆铁路里程,只占全球铁路总里程的6%,却承担着全球24%的客流量。我国铁路人均仅5.8厘米,在世界排名百位之后。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只有一条京广铁路,京广线不堪重负。每年有3000万春运人口的广州,每次春运都像打一场恶战。
  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曾说,春运客运的日需求量是5000万,可是中国铁路每日的最大承载力只有300万人次,只达到需求量的6%。在当前铁路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铁路部门既要千方百计保客运,又要竭尽全力保燃煤及各种重要物资的货运,很难两全。这根脆弱的动脉,稍有外力打击就会阻塞。
  
  思考六:基础设施何时不再脆弱
  雪灾导致17个省级电网不堪“重负”,华中、华东部分地区的输电线路出现了40至60毫米厚的覆冰,而根据我国输电线路的架设规范,中部和东部地区输电线路覆冰设计标准大多为10毫米。
  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如此脆弱,这究竟是物的因素,还是人的因素?
  有分析认为,官场短期行为使得不少地方官员把公共工程当形象工程来建设,官员腐败也“造就”了不少豆腐渣工程。电力、管道顷刻“冻伤”,突出了防冻设计的薄弱,众多的建筑、设施迎雪而塌,映射出各种工作不力、应急缓慢,更映射出安全检查监管督促不到位。有人认为,我们不应该为50年一遇的雪灾去建高标准的电力设施,这样做成本太大。但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尤其是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一些官员在发展房地产等看得见的政绩方面不遗余力,但在维修关系民生之关键基础设施的紧要关头,却暴露了无能。
  “我们已经有了世界一流的国家大剧院、举世惊叹的奥运鸟巢、水立方、央视大楼,但是这次雪灾,使我们明白:我们还没有真正完善的密切关系社会民生的基础设施,更没有切实有效的应急后备系统。我们甚至还没有真正切实可靠的铁路网、真正切实可靠的电力网。”一网友如是说。
  至少,我们可以把输电线路架得更结实一些吧。
  
  思考七:还要为环境付出多大代价
  经历了川渝大旱以及南方暴雪的中国人,终于体会到,极端气候正发生在我们身边。
  亚太环境保护协会副会长黄河说,这次雪灾发生跟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相关,这是多年来掠夺式发展造成的后果。
  黄河说,“保护不能光靠嘴说,是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和代价的。”黄河举例说,从今年6月起,我国将全面禁止提供免费塑料袋,人们肯定会感到由此带来的不便,但这对环境保护确实有很明显的作用。全国13亿人,每人少用一个塑料袋,可以拯救一大片土地和氧气层。
  黄河说,环境保护跟慈善事业不同,受益的人群不固定,而且效果不是立竿见影,有时跨代际、国际,需要人们具有更多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但近年频繁发生的灾害事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世界各国如何应对“高雪压”
  
  洪水、飓风、地震、暴风雪……这似乎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代。在自然灾害面前,生命是如此脆弱。如何应对、减少灾害损失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挑战。
  
  加拿大举国协作
  加拿大冬天漫长多雪,各地政府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高效和系统的应急对策。
  在加拿大,及时清理积雪,保障道路畅通,责任主要在各省市政府。其中省政府负责辖区内高速路,市政府负责市内道路,但位于国家公园内的高速路路段则由联邦政府负责。据统计,加拿大全国每年清雪费用高达10亿加元(约合人民币71.7亿元),各级政府也都有专门的年度清雪预算。各省市都常设清雪机构,与私人清雪公司协作防灾。
  加拿大清雪基本靠机械化作业,每个城市都配有系统的清雪设备,如铲雪车、撒盐车、融雪车、扬雪机、运雪车和除冰车等。铲雪车又分为主路铲雪车和人行道铲雪车。而如视不同情况,撒盐车的盐有干湿之分,成分不同等。
  加拿大清雪不仅有轻重缓急之分,还有时间要求。最优先清理的道路是高速路和城市主干道,其次是高速路辅路、公交路线和有坡路段,最后是其他街道。
  
  日本鼓励“自救”
  日本是海洋性气候,降水丰沛,在北海道和北陆等东北部地区雪灾比较常见。日本北方人的汽车后备厢里,少不了的就是轮胎防滑链,而当地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定时出动推土机式的扫雪车,保汪交通干道的畅通。在日本北方,房顶造得非常瘦削,以避免积雪压塌天花板。
  而在日本南部,降雪也会造成问题。因为下雪即化,于是路面积水,继而就可能结冰,这是日本冬季交通的大敌。日本地势崎岖,颇多坡路桥梁,使这种危害越发严重。日本人为此研制出了不少的除冰车。但更实用的方法却在路边。在日本公路多坡、桥的地方,路边常可以看到一个个黄色的塑料箱,造型仿佛救生艇,标明是日本政府的财产,有“自由取用”的字样。下雪天,经常会有日本人带着塑料桶,从这种箱子里面用铁锹取些白色的晶体装走。这些塑料箱里装的,都是化冰剂,主要成分就是盐。而可以自由取用的原因是因为日本住宅拥挤,有许多小路极为狭窄,很少会有外人走动,政府除冰雪的车辆去这种地方又困难又不经济。而免费提供化冰剂交给居民自己去撒,居住区的路面通常都保持得很安全。
  
  瑞士技术至上
  瑞士是世界著名滑雪胜地,也是雪崩频发的地方。为此瑞士境内不少滑雪场都设立防护、监控及警报系统。位于达沃斯的瑞士联邦冰雪和雪崩研究所是世界上仅有的两家专门研究所之一。这个研究所在阿尔卑斯山地区设立多个远程自动观测站,站内配备测量风速、积雪厚度和温度的仪器。观测站收集到的数字传送到达沃斯之后,研究所进行分析,每天两次向公众发布雪崩预警报告。
  瑞士一家体育公司向滑雪爱好者推出名为“生命包”的气囊滑雪服,类似救生衣。遇到雪崩时,使用者拉下自动充气装置拉绳,气囊开始充气,为使用者提供头部保护,保证使用者在随崩塌的积雪下落时不发生翻滚,头部始终向上。这样可以避免使用者头部受猛烈撞击而昏迷。这整套气囊重3公斤,颜色鲜艳,便于救援搜寻。一旦被埋在雪下,气囊中储存的约150升空气可作氧气补给,延长使用者存活时间。
  
  美国提前准备
  美国各地政府应对暴风雪的最普通“技术”就是提前准备。
  暴风雪来临前,纽约市政府会建议当地居民在周末将车辆停放在远离主干道的场所,以方便扫雪人员迅速清理主要路面。纽约政府还会让环卫工人坚守岗位。在肯尼迪国际机场,每小时清除500吨积雪不成问题。
  
  俄罗斯应急部门管得宽
  紧急情况部是俄罗斯几大强力部门之一,它的全称是俄联邦民防、紧急情况与消除自然灾害后果部。俄罗斯紧急情况部是俄罗斯效率最高、最忙碌的部门之一,它不仅要负责俄境内的救灾工作,还要向美国新奥尔良灾区提供援助、帮助阿富汗战后重建;俄境内出现恐怖活动,这个部门也首先赶到现场救援。此外,紧急情况部还要负责教育国民如何应对突发危机。
  
  英国气象预警是重点
  英国应急防灾机制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建立。一旦发生灾害,英国政府会调动所有应急机制提供急救和支援。英国气象局将“全国恶劣天气预警服务”作为工作重点,该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因特网、电台和电视台向英国13个区域提供极端天气信息。
其他文献
最近,一项新研究破解了盲鼹鼠不患癌症的机制。盲鼹鼠是一种身材娇小的“地下工作者”,这种啮齿类动物通常生活在中东地区。它们拥有诸多独特的特征:逐渐进化到适合在地下生活,寿命很长——最高纪录寿命约为21年,并且远离癌症。  科学家从未在这种动物身上发现过自发性肿瘤,为解开这背后的秘密,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的维拉·古尔布维瓦及其同事们从盲鼹鼠身上分离出了成纤维细胞。  之后,参与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在实验
德国汉诺威一位年轻的时装设计师最新推出了用冰箱中的牛奶制成的服装,创新了顶级时尚风潮。28岁的设计师安可多玛斯科发明的这种牛奶布料名为“牛奶丝”,由高浓缩的牛奶酪蛋白
每到清明节,就会想起小时候荡秋千、吃五彩蛋、放风筝、郊外踏青、给逝去的亲人的坟头上添新土和压纸钱。父母过世后,自己这些年一直在外,在清明节竟没有到父母的坟头上添过一锨土,压过一张纸。心里边很是愧疚。  这几年,每到清明节,总是希望能写几句话的,自然也是一种心理需求和呼唤。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边敲着键盘,父母的身影会在眼前浮现,记忆中总是浮现出忙忙碌碌的母亲,周转在儿时的屋里和院子里。我极力想象着她
6月24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第一次潜入7000多米深的海底,在海底徜徉的近3个小时里,3名潜航员向遨游太空的“神舟九号”航天员送去祝福,又与远在北京的国家海洋局相关领导“千里传音”。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身处7000多米的海底,“蛟龙”号是怎么把声音和信息传回海面的呢?  这一切都归功于“蛟龙”号的水声通信系统。  “水声通信系统就像是潜水器的嘴巴和耳朵。”海试现场指挥部成员朱敏说,“在水下,海
美国著名的金门大桥最初是双向8车道“4 4”模式,通车后一度出现拥堵问题。相关部门决定向社会征集解决方案。一个美国青年通过多日观察,发现了问题:上午市民上班造成左边车道拥挤,下午市民下班造成右边车道拥挤。于是,他提出改为“6 2”车道,即上午左边车道为6道,右边为2道,下午则相反。如此,问题迎刃而解。这一小小的创新之举,也给目前行业的创新工作带来诸多启示。  创新要发动全员。每个人都有观察问题的不
幸福是什么?在这个浮华喧闹、物质至上的年代,幸福变得遥不可及,如烟如雾,越来越多的人在寻找幸福的路途中迷失了方向,欢笑不再。于我,幸福存在于生活的每时每分,存在于行走的每个角落。幸福不在于拥有什么、拥有多少,完全源自心境。我差钱财、差权力、差个头、差长相,却不差幸福。  幸福新平台,感恩忙碌   虽然现在的办公室工作与本科和研究生所学的专业有所不同,但踏入节能减排这一很有意义的行业,我很庆幸自己
由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皮肤科主任伍津津教授研究的人造皮肤——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在通过了国家药品与生物制品检定所的产品质量检测后,目前已开始在中国
8月25日从吉林大学了解到.吉林大学农学部奶牛繁育基地近日成功培育出一头携带转入赖氨酸基因的克隆奶牛。
要凭空设想一个创意或创新一种产品、一种服务,对于缺乏丰富的想象力,而且又未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的普通人而言,确实比较困难。但是如果结合自己的兴趣,对一些现有的产品进行一番纵横方向的分析,找出其可以扩缩和改进的地方,使之成为一项新的产品就不是什么大的难事。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玩具制造商叫梅林·威尔丝女士,她24岁时带着重病的小女儿去看病,在候诊室里看到许多小朋友手里拿着裸身木偶在玩,忽然想到,可以透过
一般成人脑部约重1.3千克,拥有差不多1000亿个神经元,会消耗我们吸入氧气的20%。相对于人类体型在理论上所需的脑部,这些实际的数值要大得多。  根据一项最新的计算机模型,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脑部之所以大,是因为我们进化成了群居性动物。如果我们彼此间不能很好地合作,我们的脑部就会变得微不足道。  社会智力假说背后的想法是,我们的脑壳中需要配备非常复杂的“计算机”,以便能够掌控我们和别人之间所有的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