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有量词吗?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iao1981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章,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在多次听课中发现,老师们都把句中“痕”“点”“粒”“芥”当作量词来讲。老师们的这种理解与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编写的《练习册》中的一道习题的理解是一致的:“这个句子用了一连串让人拍案惊奇的量词,请你摘录出来,说说它们的好处。”
  其实,持这种观点的还有很多名人。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汉语大词典》编委吴战垒先生在《读张岱<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就指出:“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生定在那儿,丝毫也撼动它不得。”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刘伟力先生也认为这几个词是量词。他在《汉语量词的画意美》中说:“‘痕、点、芥、粒’都是表示微小的量词,而这里却用来形容‘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表面看来似乎很不相称,然而全篇对雪景的描写,正是集中落笔在几个量词的精心选择上。”
  文中的“痕”“点”“芥”“粒”是量词吗?笔者认为,它们是名词而非量词。这个句子的准确译文应该是: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湖心亭像一个墨点,我的小船像一片芥叶,船中的人影像两三颗米粒罢了。作者这样精心描绘,使得笔下的雪景极具中国画的意境。
  我们知道,文言文中往往有数词而无量词,用数词直接修饰名词;文言文中数词可以放在名词后面。比如,《核舟记》中“苏、黄共阅一手卷”“舟尾横卧一楫”“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句中“一手卷”“一楫”“一舟”就属前一种情况,“人五”“窗八”则属后一种情况。这几个句子中,作者都没有使用量词。
  那么,文言文中有量词吗?当然有,只是很少使用。比如《核舟记》中,“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共八扇”其实是省略了“窗”,补充完整应该是“共八扇窗”。再比如《桃花源记》中,“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句中的“步”也是量词。《鸿门宴》中,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滕王阁序》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这里的“双”“尺”“介”都是量词。
  量词是从其它词性虚化而来的,只是上古文言中极少见,也不是说绝对没有。秦汉以后,在古白话(口语)里出现了许多的量词,但后世的文言文是模仿先秦文言的,是脱离当时口语的,所以也多不用量词。另外,很少使用量词也体现了古人惜字如金的行文风貌。
  文言文数词与量词的特殊用法,只是体现在表行为关系的数量词上。有两种情况需要注意:
  (1)将数词直接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表示行为数量。
  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左传·文公十六年》)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韩非子·五蠹》)
  (2)在动词性成分后加上代词“者”,将数词置于句尾作谓语表示行为数量。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赵策》)
  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史记·鸿门宴》)
  以上谈的是关于文言文中量词的使用问题。
  回过头来,比较一下“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和“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这两个句子,我们不难发现,“痕” “点” “粒” “芥”与“扇”的用法是不同的。“共八扇”省略了“窗”,其实是“共八扇(窗)”,“扇”是量词。“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个句子中, “一痕”“一点”“一芥”“一粒”实际上是“一(道)痕迹”“一(个)墨点”“一(片)芥叶”“两三(颗)米粒”,省去了量词,用数词直接修饰名词,应翻译为:“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长堤淡淡的一道痕迹,湖心亭像一个墨点,我的小舟像一片芥叶,舟中的人影像两三颗米粒罢了。”
  现代汉语中留存的极具表现力的量词如“一弯新月、一豆青灯、一叶扁舟、一眼山泉、一抹彩霞、一束阳光”是导致对其误判的原因之一。
  请看这个例子: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你看那一片树叶似的小船,在风浪里出没!“叶”是名词而非量词,量词是“片”,省略了。“叶”要再现的正是树叶在水面飘浮打旋,随波起伏沉浮的情景。只是到了现代汉语中,“一叶舟”中的“叶”才成了量词。
  现代汉语中“一弯新月”等可以倒装成“新月一弯、青灯一豆、扁舟一叶、彩霞一抹、阳光一束”。文言文“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也可视作倒装句,“痕”“点”“芥”“粒”作量词从表面上看,似乎也讲得通。因为从翻译来看,无论当成名词还是量词,都是殊途同归。文言文毕竟不同于现代文,翻译时归根结底还得把“痕”“点”“芥”“粒”翻译成名词。所以说,“痕”“点”“粒”“芥”是名词而非量词。
  [作者通联:湖北秭归县泄滩中学]
其他文献
声乐艺术的再创造,是客观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它是创造者对于现实生活中美的自觉、能动的反映,它是创造者在熟练地掌握声乐艺术媒介自然屙胜及规律基础上,创造出来
星星眨眼睛,草尖露晶莹,赶场的阿妹脚步轻。弯弯山路送一程,潺潺溪流送一程。
乡土歌曲的定义乡土歌曲就是指在独特的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并不断延续地发展至今。是产生于人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模式、人才培养的规格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更加关注教育的品质和质量,更加关注人的个性培养和智慧开发.进一步
<正>~~
期刊
【课文说明】新课改以后编写的语文教材.其最大的变化恐怕是选人不少新课文,多了一些新作者。余华及其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就属于这种情况。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十八岁的青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存在较多的问题,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思想影响较大,使其在课程改革进程中举步维艰。同时,教师们也不能及时转变教学思想,“填鸭式”教学等传统教学方法依然存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依据具体教学内容尝试体验式教学法,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其内心主动学习意识进行有效激发,这样
<正>~~
期刊
艺术语言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为了表达主体情感而对常规的普通语言有所超越和违背.并经过专门的艺术处理而形成的具有审美意义、审美价值的语言形式。艺术语言是一种超越性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