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理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措施。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花生产量及有关经济性状的影响,探索增加花生荚果产量的合理配比。
关键词:氮磷钾配方施肥;花生;经济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4-52-0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土壤为壤土,土层基础地力为:有机质含量14.55g/kg,碱解氮68.00mg/kg,速效磷22.90mg/kg,速效钾139.55mg/kg,pH值8.15。试验品种为超大果花生品种潍2000-1。
1.2 试验过程 试验于5月9日播种,大垄双行,覆膜(黑膜)栽培,大垄距80cm、穴距13cm,每穴播1粒,密度19.2万株/hm2;试验按正交试验设计,设3因素和3水平(见表1、2)。各处理按肥料用量和配比于播种时沟施于大垄中央。小区面积12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于收获前每处理取5株考察植株性状,晒干后按小区称重,每处理取0.5kg荚果考察百果重、1kg果数等,出成率为双仁饱果(单果重>3.15g)重占样品总重的百分比。
表1 N、P、K肥配施因素水平(kg/hm2)
[ 处理 \&N(尿素)\&P(过磷酸钙)\&K(硫酸钾)\&1\&150\&75\&150\&2\&300\&150\&300\&3\&450\&225\&450\&]
表2 N、P、K配施试验设计
[处理\&N\&P\&K\&1(a)\&1\&1\&1\&2(b)\&1\&2\&2\&3(c)\&1\&3\&3\&4(d)\&2\&1\&2\&5(e)\&2\&2\&3\&6(f)\&2\&3\&1\&7(g)\&3\&1\&3\&8(h)\&3\&2\&1\&9(i)\&3\&3\&2\&]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磷钾不同配施比例对花生营养生长的影响 营养体健壮生长是花生获得高产的生物学基础。由表3可以看出,氮磷钾肥不同配比施用均可以明显增加花生分枝数,但对主茎高度和侧枝长度没有明显影响。这说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促进花生营养生长作用明显。经分析N、P、K肥与分枝数的R值分别为0.36、0.04和0.07,说明分枝数对氮肥较敏感,增加氮肥的处理单株分枝数增加0.29~0.40条。而主茎高和侧枝长无显著影响,可能是由于在单粒播种情况下,缓解了群体与个体生长之间的矛盾所致。
表3 氮磷钾肥配施花生植株性状的影响
[处理\&主茎高(cm)\&侧枝长(cm)\&分枝数(条)\&a\&40.70 \&43.65 \&8.00a\&b\&43.40 \&45.55 \&8.00a \&c\&43.40 \&44.90 \&8.00a \&d\&42.80 \&46.05 \&8.30b \&e\&43.20 \&45.95 \&8.29b \&f\&43.50 \&46.00 \&8.30b \&g\&42.34 \&45.33 \&8.37b \&h\&42.90 \&45.05 \&8.40b \&i\&42.10 \&44.75 \&8.40b \&]
2.2 氮磷钾不同配施比例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在花生生产中,除重视一般意义上的荚果产量外,其超大果产量才是施肥效果的最终体现。由表4可以看出,在不同氮磷钾肥配施处理中,其荚果产量和超大果产量均以f(N300P225K150)处理最高,b(N150P150K300)处理次之,g(N450P75K450)处理产量最低。施肥对荚果产量的增产作用主要是提高了单株结果数、降低了1kg果数;对超大果产量的增产作用除增加单株结果数外,主要是提高了百果重和出成率。
表4 氮磷钾肥配施对超大果花生产量性状的影响
[处理\&荚果产量(kg/667m2)\&超大果产量
(kg/667m2)\&单株果数
(个)\&百果重
(g)\&果数/kg
(个)\&出成率
(%)\&a\&355.45\&154.64\&13.00 \&338.07\&448\&43.5\&b\&372.80\&179.27\&14.10 \&345.29\&415\&48.1\&c\&364.70\&173.16\&13.80 \&343.21\&425\&47.5\&d\&366.37\&166.49\&14.00 \&343.18\&432\&45.4\&e\&363.53\&158.90\&13.60 \&340.13\&441\&43.7\&f\&378.42\&185.56\&14.20 \&348.93\&400\&49.0\&g\&351.55\&140.56\&12.10 \&335.93\&453\&40.0\&H\&364.28\&164.08\&13.75 \&342.57\&436\&45.0\&i\&361.00\&149.08\&13.25\&340.65\&440\&43.5\&]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直观分析得出(见图1),N、P、K肥对荚果产量的作用,其R值N肥(0.19)>P肥>K肥,说明荚果产量对N肥反应最敏感,P肥次之,K肥最差。施氮在150~300kg/hm2范围时,荚果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超过300kg/hm2时,荚果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磷肥在设计用量范围内,荚果产量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当超过150kg/hm2时,其增产效果随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钾肥在150~300kg/hm2范围内时,其增产效果基本一致,但当用量超过300kg/hm2,荚果产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图1 N、P、K肥对花生荚果产量的作用
N、P、K肥对超大果产量的作用(见图2),其R值:N肥(0.34)>P肥(0.28)>K肥(0.19),说明超大果产量对N、P、K肥的反应均更加敏感,但其趋势与荚果产量基本一致。施氮、磷肥对超大果产量的增产效果与荚果产量基本一致;在设计用量范围内,超大果产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说明氮、磷、钾肥对荚果产量和超大果产量的效果基本一致,其合理配比为:N300P225K150。而产量对钾肥的反应,可能是由于土壤含钾量丰富所致。
图2 N、P、K肥对花生超大果产量的作用
3 结论
由本次试验可知,氮、磷、钾肥不同配比施用均可以明显增加花生分枝数,但对主茎高度和侧枝长度没有明显影响,增施氮肥是增加分枝数的主因。增施氮肥对主茎高和侧枝长无显著影响,可能是由于在单粒播种情况下,群体与个体生长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所致。
不同氮、磷、钾肥配施处理中,对荚果产量的增产作用主要是提高了单株结果数、降低了果数,提高了百果重和出成率。
超大果花生氮、磷、钾肥配比为N300P225K150时可获得理想的荚果和超大果产量。荚果和超大果产量均对氮肥反应最敏感,磷肥次之,钾肥最差,超大果产量对氮、磷、钾肥的反应比荚果产量更敏感。
(责编:张宏民)
关键词:氮磷钾配方施肥;花生;经济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4-52-0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土壤为壤土,土层基础地力为:有机质含量14.55g/kg,碱解氮68.00mg/kg,速效磷22.90mg/kg,速效钾139.55mg/kg,pH值8.15。试验品种为超大果花生品种潍2000-1。
1.2 试验过程 试验于5月9日播种,大垄双行,覆膜(黑膜)栽培,大垄距80cm、穴距13cm,每穴播1粒,密度19.2万株/hm2;试验按正交试验设计,设3因素和3水平(见表1、2)。各处理按肥料用量和配比于播种时沟施于大垄中央。小区面积12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于收获前每处理取5株考察植株性状,晒干后按小区称重,每处理取0.5kg荚果考察百果重、1kg果数等,出成率为双仁饱果(单果重>3.15g)重占样品总重的百分比。
表1 N、P、K肥配施因素水平(kg/hm2)
[ 处理 \&N(尿素)\&P(过磷酸钙)\&K(硫酸钾)\&1\&150\&75\&150\&2\&300\&150\&300\&3\&450\&225\&450\&]
表2 N、P、K配施试验设计
[处理\&N\&P\&K\&1(a)\&1\&1\&1\&2(b)\&1\&2\&2\&3(c)\&1\&3\&3\&4(d)\&2\&1\&2\&5(e)\&2\&2\&3\&6(f)\&2\&3\&1\&7(g)\&3\&1\&3\&8(h)\&3\&2\&1\&9(i)\&3\&3\&2\&]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磷钾不同配施比例对花生营养生长的影响 营养体健壮生长是花生获得高产的生物学基础。由表3可以看出,氮磷钾肥不同配比施用均可以明显增加花生分枝数,但对主茎高度和侧枝长度没有明显影响。这说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促进花生营养生长作用明显。经分析N、P、K肥与分枝数的R值分别为0.36、0.04和0.07,说明分枝数对氮肥较敏感,增加氮肥的处理单株分枝数增加0.29~0.40条。而主茎高和侧枝长无显著影响,可能是由于在单粒播种情况下,缓解了群体与个体生长之间的矛盾所致。
表3 氮磷钾肥配施花生植株性状的影响
[处理\&主茎高(cm)\&侧枝长(cm)\&分枝数(条)\&a\&40.70 \&43.65 \&8.00a\&b\&43.40 \&45.55 \&8.00a \&c\&43.40 \&44.90 \&8.00a \&d\&42.80 \&46.05 \&8.30b \&e\&43.20 \&45.95 \&8.29b \&f\&43.50 \&46.00 \&8.30b \&g\&42.34 \&45.33 \&8.37b \&h\&42.90 \&45.05 \&8.40b \&i\&42.10 \&44.75 \&8.40b \&]
2.2 氮磷钾不同配施比例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在花生生产中,除重视一般意义上的荚果产量外,其超大果产量才是施肥效果的最终体现。由表4可以看出,在不同氮磷钾肥配施处理中,其荚果产量和超大果产量均以f(N300P225K150)处理最高,b(N150P150K300)处理次之,g(N450P75K450)处理产量最低。施肥对荚果产量的增产作用主要是提高了单株结果数、降低了1kg果数;对超大果产量的增产作用除增加单株结果数外,主要是提高了百果重和出成率。
表4 氮磷钾肥配施对超大果花生产量性状的影响
[处理\&荚果产量(kg/667m2)\&超大果产量
(kg/667m2)\&单株果数
(个)\&百果重
(g)\&果数/kg
(个)\&出成率
(%)\&a\&355.45\&154.64\&13.00 \&338.07\&448\&43.5\&b\&372.80\&179.27\&14.10 \&345.29\&415\&48.1\&c\&364.70\&173.16\&13.80 \&343.21\&425\&47.5\&d\&366.37\&166.49\&14.00 \&343.18\&432\&45.4\&e\&363.53\&158.90\&13.60 \&340.13\&441\&43.7\&f\&378.42\&185.56\&14.20 \&348.93\&400\&49.0\&g\&351.55\&140.56\&12.10 \&335.93\&453\&40.0\&H\&364.28\&164.08\&13.75 \&342.57\&436\&45.0\&i\&361.00\&149.08\&13.25\&340.65\&440\&43.5\&]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直观分析得出(见图1),N、P、K肥对荚果产量的作用,其R值N肥(0.19)>P肥>K肥,说明荚果产量对N肥反应最敏感,P肥次之,K肥最差。施氮在150~300kg/hm2范围时,荚果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超过300kg/hm2时,荚果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磷肥在设计用量范围内,荚果产量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当超过150kg/hm2时,其增产效果随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钾肥在150~300kg/hm2范围内时,其增产效果基本一致,但当用量超过300kg/hm2,荚果产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图1 N、P、K肥对花生荚果产量的作用
N、P、K肥对超大果产量的作用(见图2),其R值:N肥(0.34)>P肥(0.28)>K肥(0.19),说明超大果产量对N、P、K肥的反应均更加敏感,但其趋势与荚果产量基本一致。施氮、磷肥对超大果产量的增产效果与荚果产量基本一致;在设计用量范围内,超大果产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说明氮、磷、钾肥对荚果产量和超大果产量的效果基本一致,其合理配比为:N300P225K150。而产量对钾肥的反应,可能是由于土壤含钾量丰富所致。
图2 N、P、K肥对花生超大果产量的作用
3 结论
由本次试验可知,氮、磷、钾肥不同配比施用均可以明显增加花生分枝数,但对主茎高度和侧枝长度没有明显影响,增施氮肥是增加分枝数的主因。增施氮肥对主茎高和侧枝长无显著影响,可能是由于在单粒播种情况下,群体与个体生长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所致。
不同氮、磷、钾肥配施处理中,对荚果产量的增产作用主要是提高了单株结果数、降低了果数,提高了百果重和出成率。
超大果花生氮、磷、钾肥配比为N300P225K150时可获得理想的荚果和超大果产量。荚果和超大果产量均对氮肥反应最敏感,磷肥次之,钾肥最差,超大果产量对氮、磷、钾肥的反应比荚果产量更敏感。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