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大学的大规模扩招,每年毕业生的数量迅速的增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新时期下大学生就业所引发的一些新现象,如:零工资就业,宽口径统计就业率制造就业繁荣新泡沫,读书无用论等现象,并简单阐述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重点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关键词】就业难 大学生 原因
【中图分类号】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4-00-02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进行大规模扩招以来,招生人数在短短几年内增加了几倍,随之,每年毕业生的数量也高速增长。从2004年的280万,到2008年的559万,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人。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事关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1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发的新问题
1.1“零工资”就业现象
所谓“零工资就业”,就是指大学生毕业时先到自己向往的用人单位去工作,不领取任何劳动报酬,等工作一段时间通过用人单位的考验后,双方再商谈报酬工资,签订用工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据统计,目前有66.10%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甚至有1.58%的学生为了职业理想可以接受“零工资”就业。有专家认为,“零工资”的出现折射出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机会的极度渴望,对自己能力和职业前途的复杂心态以及面对就业窘境的无奈。
1.2“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却引发了一些地区“读书无用论”的重新抬头。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共有8777人参与),结果显示,34.7%的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都觉得“后悔”。 一边是上大学高收费,家庭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和城市低收入家庭为了孩子上大学倾尽了所有人力、精力和财力,而另一边却是一些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家庭付出的财力和学生付出的精力与“产出”不成比例,甚至反差很大。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1 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不均
经济因素是影响毕业生就业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出现的影响,用人单位提供职位数减少,与之相对比,高校扩招和应届毕业生却逐年增多,供过于求的矛盾加剧。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从而导致各地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均,出现了地区性就业矛盾。
2.2 高校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
社会在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社会需要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依然没有走出传统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各高校专业设置单一、类同,课程设置、教材与社会需要脱节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这与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造成矛盾,加大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3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滞后于社会发展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高校就业指导起步晚,水平偏低,经验欠缺,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和改进,这主要表现在:对就业指导投入不够大;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不完善;就业指导过于注重学生求职时遇到的具体问题和毕业就业程序上,职业生涯规划没能贯穿于大学教育始终;对职业道德教育还不够重视。
2.4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其自身原因是就业难的直接原因。首先,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尚不成熟,就业观念滞后,就业期望值过高。其次,学生本身就业动机不强,目标缺失,没有职业规划。此外,缺乏社会信息;自卑等造成的成长性阻障等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
2.5 用人单位的原因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或多或少的存在误区,过分注重文凭。只是片面认为学历越高越好,考评选拔人才重学历甚至唯学历,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进而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
3 关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设置
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认真抓好培养人才的质量关,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下,高校就应转变教育观念,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以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为目标所向,变重成绩为重综合素质,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变课堂式教育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分阶段,分对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既要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又要抓好专业教育;既要抓好理论教育又要抓好实践教育;既要引导学生会思考又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各个教育环节都统一到为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上来[6]。此外,专业知识是一个知识结构的主干,是知识体系的主体,决定着毕业生的就业适用范围。高校的专业设置要密切关注市场未来的“动向”, 建立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开展毕业生就业率的收集与反馈、专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把握、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与数量的预测等,然后通过学科的进化、专业的调整和课程的整合来实现,平衡各类专业人才结构。
3.2 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学校特色
培养目标事关高校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层各类人才,只能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因此,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根据学校的特色,不要盲目地参考别人,忽视了自身的办学条件。特色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所以确定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应因校而异,不同层次的高校培养目标要有所不同,同一层次的高校培养目标应各有特点,同一高校同一专业不同的学生培养目标也应有所不同。
3.3 加强学风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优良的学风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高校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职业、人生、未来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他们找准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合理规划的大学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和理想目标的缺失是挫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结合各年级学生所处阶段的不同,实施循序渐进的就业教育。
3.4 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应届毕业生扩展到全体在校学生,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的大学学习始终。同时,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还应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而有所侧重,努力做到大众化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形式上,采取多形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此外,高校还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功的职业规划对大学生的发展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制订培训计划,促使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自已的综合素质。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计指导程,有利于及早消除大学生就业、择业中的误区;有利于使刚入校的新生及早转换角色,作出长远规划,使他们积极适应大学生活,今后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实现积极的人生价值。高校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首先,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针对各专业特点,向学生详细介绍专业性质、专业能力要求、就业范围、职业发展趋势等,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了解就业环境,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2)引导学生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实现目标的优劣势。制定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及实施步骤和措施方法,增强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3)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较强的综合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是用人单位择用人才的依据。
3.5 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毕业生如何把自己“嫁”出去,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是关键。要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培养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5]。可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不仅限于专业能力,而是能体现一个人整体素质的综合能力。很多用人组织的择才标准还显示,品格已成为社会选择人才的核心要素。品格的核心是道德,道德的核心是诚信,中外合资用人单位几乎无一例外地把道德和诚信作为选择人才的核心标准。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再强,如果品格不好,用人单位是不会录用的。良好品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这就要求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遵守道德规范。
3.6 积极开发就业市场,拓宽毕业生就业空间
开发新的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是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高校要积极转变观念,主动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4 总结
总之,解决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紧密配合,主要是作为人才供应方的高校、作为人才消费方的用人单位和作为宏观调控方的政府这三个方面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毕业生个人也要加强自我完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既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又要有预见性、前瞻性地积极采取措施,以使高校毕业生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晖.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18-19.
[2] 莫军成,陈默.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实现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2:32-35.
[3] 黄海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新特点及对策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7:7-9.
[4] 张治理.高等教育大众化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的创新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7:15-22.
[5] 张虎林.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点问题的探讨[J].兰州学刊,2003,5:178-182.
[6] 金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科教文汇,2009,8:80-81.
【关键词】就业难 大学生 原因
【中图分类号】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4-00-02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进行大规模扩招以来,招生人数在短短几年内增加了几倍,随之,每年毕业生的数量也高速增长。从2004年的280万,到2008年的559万,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人。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事关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1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发的新问题
1.1“零工资”就业现象
所谓“零工资就业”,就是指大学生毕业时先到自己向往的用人单位去工作,不领取任何劳动报酬,等工作一段时间通过用人单位的考验后,双方再商谈报酬工资,签订用工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据统计,目前有66.10%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甚至有1.58%的学生为了职业理想可以接受“零工资”就业。有专家认为,“零工资”的出现折射出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机会的极度渴望,对自己能力和职业前途的复杂心态以及面对就业窘境的无奈。
1.2“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却引发了一些地区“读书无用论”的重新抬头。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共有8777人参与),结果显示,34.7%的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都觉得“后悔”。 一边是上大学高收费,家庭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和城市低收入家庭为了孩子上大学倾尽了所有人力、精力和财力,而另一边却是一些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家庭付出的财力和学生付出的精力与“产出”不成比例,甚至反差很大。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1 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不均
经济因素是影响毕业生就业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出现的影响,用人单位提供职位数减少,与之相对比,高校扩招和应届毕业生却逐年增多,供过于求的矛盾加剧。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从而导致各地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均,出现了地区性就业矛盾。
2.2 高校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
社会在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社会需要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依然没有走出传统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各高校专业设置单一、类同,课程设置、教材与社会需要脱节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这与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造成矛盾,加大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3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滞后于社会发展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高校就业指导起步晚,水平偏低,经验欠缺,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和改进,这主要表现在:对就业指导投入不够大;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不完善;就业指导过于注重学生求职时遇到的具体问题和毕业就业程序上,职业生涯规划没能贯穿于大学教育始终;对职业道德教育还不够重视。
2.4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其自身原因是就业难的直接原因。首先,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尚不成熟,就业观念滞后,就业期望值过高。其次,学生本身就业动机不强,目标缺失,没有职业规划。此外,缺乏社会信息;自卑等造成的成长性阻障等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
2.5 用人单位的原因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或多或少的存在误区,过分注重文凭。只是片面认为学历越高越好,考评选拔人才重学历甚至唯学历,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进而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
3 关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设置
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认真抓好培养人才的质量关,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下,高校就应转变教育观念,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以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为目标所向,变重成绩为重综合素质,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变课堂式教育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分阶段,分对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既要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又要抓好专业教育;既要抓好理论教育又要抓好实践教育;既要引导学生会思考又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各个教育环节都统一到为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上来[6]。此外,专业知识是一个知识结构的主干,是知识体系的主体,决定着毕业生的就业适用范围。高校的专业设置要密切关注市场未来的“动向”, 建立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开展毕业生就业率的收集与反馈、专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把握、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与数量的预测等,然后通过学科的进化、专业的调整和课程的整合来实现,平衡各类专业人才结构。
3.2 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学校特色
培养目标事关高校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层各类人才,只能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因此,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根据学校的特色,不要盲目地参考别人,忽视了自身的办学条件。特色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所以确定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应因校而异,不同层次的高校培养目标要有所不同,同一层次的高校培养目标应各有特点,同一高校同一专业不同的学生培养目标也应有所不同。
3.3 加强学风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优良的学风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高校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职业、人生、未来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他们找准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合理规划的大学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和理想目标的缺失是挫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结合各年级学生所处阶段的不同,实施循序渐进的就业教育。
3.4 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应届毕业生扩展到全体在校学生,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的大学学习始终。同时,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还应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而有所侧重,努力做到大众化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形式上,采取多形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此外,高校还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功的职业规划对大学生的发展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制订培训计划,促使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自已的综合素质。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计指导程,有利于及早消除大学生就业、择业中的误区;有利于使刚入校的新生及早转换角色,作出长远规划,使他们积极适应大学生活,今后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实现积极的人生价值。高校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首先,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针对各专业特点,向学生详细介绍专业性质、专业能力要求、就业范围、职业发展趋势等,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了解就业环境,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2)引导学生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实现目标的优劣势。制定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及实施步骤和措施方法,增强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3)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较强的综合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是用人单位择用人才的依据。
3.5 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毕业生如何把自己“嫁”出去,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是关键。要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培养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5]。可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不仅限于专业能力,而是能体现一个人整体素质的综合能力。很多用人组织的择才标准还显示,品格已成为社会选择人才的核心要素。品格的核心是道德,道德的核心是诚信,中外合资用人单位几乎无一例外地把道德和诚信作为选择人才的核心标准。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再强,如果品格不好,用人单位是不会录用的。良好品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这就要求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遵守道德规范。
3.6 积极开发就业市场,拓宽毕业生就业空间
开发新的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是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高校要积极转变观念,主动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4 总结
总之,解决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紧密配合,主要是作为人才供应方的高校、作为人才消费方的用人单位和作为宏观调控方的政府这三个方面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毕业生个人也要加强自我完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既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又要有预见性、前瞻性地积极采取措施,以使高校毕业生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晖.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18-19.
[2] 莫军成,陈默.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实现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2:32-35.
[3] 黄海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新特点及对策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7:7-9.
[4] 张治理.高等教育大众化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的创新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7:15-22.
[5] 张虎林.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点问题的探讨[J].兰州学刊,2003,5:178-182.
[6] 金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科教文汇,2009,8: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