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对学生评教系统中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数据及教师背景性因素的探索,发现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整体较好,教师能够投入热情积极备课,教学态度认真负责,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并且由于受学历、职称、企业经验、骨干教师、专兼职、任教课程等因素影响,教学效果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高职院校可通过完善培训帮扶机制、考核和职称评审机制、分类分群教学实施及优化课程、学生与教师间的结构安排等措施提升教师教学热情、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评价
基金项目:2018年度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基于大数据分析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KY2018Y21);2018年度佛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项目“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研究”(项目编号FJ201809);2019年度佛山社科联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教育体系衔接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9-GD052)
作者简介:宋莹莹,女,中级经济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16-0067-08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是德育目标实现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是保证高职院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途径,思政课在高职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强调,要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因此,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成为人才培养质量全过程的关键环节,而思政课教师队伍作为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者,将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本文对当前学生评教系统中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进行研究,探讨教师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企业经验、骨干教师、专兼职、任教课程等8个背景性因素的相关性及其不同差异影响,有助于了解整体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的总体水平,以及掌握具备哪些素质和背景的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显著,并针对实证研究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为促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及其优化教学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论文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的学生评教数据作为研究基础数据,共计参评班级335班次、参评学生12 871人次,对评教结果有效的36名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得分及其相关背景性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二)研究工具
学校每学期单独设置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表,具体包含师德教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4个维度12个题项,通过学生自主打分的形式汇总记录每个教师得分。采用 SPSS Statistics 20统计软件为统计工具,考察思政课教师背景性因素,包括教师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企业经验、骨干教师、专兼职、任教课程等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影响。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整体较好
本文从学生评教指标师德教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4个维度来考察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的总体水平。师德教风包括2个题项共计20分,教学内容包括4个题项共计30分,教学手段包括4个题项共计30分,教学效果包括2个题项共计20分,总体教师得分92.324,教学效果整体比较好。因各个维度总分不同,通过表1转化平均分后按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师德教风、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说明教师备课充分,教学态度认真负责,能够耐心辅导学生,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积极影响。但是在教学内容这一维度得分最低,说明教师在课程安排和授课内容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如讲课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授课思路的清晰性、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案例典型性和确切性等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背景性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1.不同性别的思政课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为探究不同性别的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学生对不同性别的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各个维度上的评价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男性思政课教师和女性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效果上没有太大差异。
2.不同年龄的思政课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为了探究不同年龄的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将思政课教师年龄划分为30岁以下、30~35岁、36~44岁和45岁以上四个不同年龄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验证。如表3所示,学生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各个维度上的评价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年龄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效果上没有太大差异。
3.不同学历的思政课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本研究中思政课教师学历只有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两种,为探究不同学历的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从表4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在学历因素方面,只有在教学内容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从平均分即总体水平来看,学生对大学本科学历的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评价要高于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主要可能是和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学历总体结构有关,由于早期来校的教师都是大学本科毕业,教学实践时间较长,在授课内容选取、讲课思路和语言的清晰性和逻辑性等方面都较强,理解思想政治课程和问题方面也较为深刻;由于近几年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学历要求至少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然而进校时间短,他们在课堂内容的把握、进度和重难点的把控上缺乏实战经验,学历优势并未显现出来,难以将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的向学生表达出来,进而导致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評价上低于大学本科学历的教师。 4.不同职称的思政课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为探究不同职称的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从表5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在职称因素方面,只有在教学效果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从教学效果平均分即总体水平来看,不同职称得分从高到低为教授、讲师、副教授,进一步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在教学方法方面,副教授与教授有显著差异;在教学效果方面,副教授与讲师、教授有显著差异。主要可能是一般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大多是早期毕业、年龄较大且在教学和科研能力方面较强,对教学和科研工作都是充满热情的[2],经常可以通过引入课外的知识和案例吸引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相关课程内容;副教授一般为40~50岁左右的教师,对于科研的投入可能更甚于教学的投入,在职称评审上有一定的压力,可能存在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组织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5.不同企业经验的思政课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为探究不同企业经验背景的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从表6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在企业经验因素方面,只有在师德教风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从平均分即总体水平来看,学生对无企业经验的教师在师德教风方面的评价要高于有企业经验的教师。主要可能是无企业经验的思政课教师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教师,从任教开始就参与集体备课,统一进行大纲和教材研读、学情分析、组织课堂纪律、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等活动,对课程的纪律性、组织性、计划性、原则性等方面有较清晰的认知,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可能给学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有企业经验的思政课教师可能由于企业氛围与课堂组织教学的差异性、企业员工与高职学生组织纪律、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在课堂准备和组织教学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6.是否为骨干的思政课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为探究是否为骨干的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从表7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在骨干教师因素方面,只有在教学内容这一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从平均分即总体水平来看,学生对思政课骨干教师在师德教风上的评价要高于非骨干教师。主要可能是思政课骨干教师在学校的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承担着较重的工作量,在教学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兴趣且有较为突出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授课思路清晰性、课程内容丰富性、授课语言感染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非骨干教师可能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还不足,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授课应用还不够娴熟,在教学思路、教学语言、教学内容等教学组织安排上尚未形成成熟的个人授课模式,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存在不足。
7.不同专兼职背景的思政课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为探究专兼职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从表8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在专兼职因素方面,只有在教学效果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从平均分即总体水平来看,学生对思政课专职任教教师在教学效果上的评价要高于兼职任教教师。主要可能是专职任教教师属于马克思学院专任教师,即专门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有弹性且有充足的时间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因处于教研室的团队中,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教育教学政策和资讯,参加思政课专业的培训和进修,课堂教学评价与专任教师的绩效工资、教学质量优秀奖和职称评审挂钩,专职教师在教学态度、教学技巧、教学效果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非专任兼职教师一般是非马克思学院的辅导员或学校处室的办公人员,虽然部分兼职教师也是科班出身,但基本需要坐班,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备课,且个人绩效考核与本人本职工作挂钩,绩效考核指标较少考虑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导致兼职教师难以有足够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在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方面大打折扣。
8.任教不同课程的思政课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为探究任教不同课程的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从表9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在任教不同课程因素方面,在师德教风和教学效果这两个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在师德教风上,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有显著差异,且显著低于后两门课程;在教学效果上,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课程有显著差異,且显著低于后两门课程。从平均分即总体水平来看,形式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得分偏低,其他两门课程得分偏高。这主要可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课程与学生自身生活、心理更加贴近,学生更感兴趣,学习更投入,对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教风更关注;形势与政策课程主要在介绍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的基础上,阐明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与应对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这两门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度相对低一些,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因此对教师授课技巧、实例引证等则要求更高。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通过将学生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1.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整体较好,在各个维度上评价总体向好。思政课教师在师德教风这一维度表现最好,他们能够投入热情积极备课,教学态度认真负责,能够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积极影响,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维度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教学案例、教学重难点、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内容讲授方面有待更进一步提升。
2.从教师自身背景因素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在不同维度的教师背景因素有着不同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如下六个方面:(1)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显著的学历差异,大学本科学历教师显著高于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与当前高职院校追求高学历甚至博士研究生的现象相悖,高学历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吸引力上有待提高;(2)在教学效果方面存在显著的职称差异,副教授与讲师、教授有显著差异,在教学方法上,副教授与教授有显著差异,教授显著高于副教授,说明职称的高低不代表教学水平的高低,职称评审存在一定的弊端,导致科研水平高的教师不一定教学能力高;(3)在师德教风这方面存在显著的企业经验差异,无企业经验显著高于有企业经验,与当前高职院校普遍要求有企业经验背景的教师任教相冲突,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对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学习研究能力要求较高;(4)在教学内容上存在显著的骨干背景差异,骨干教师显著高于非骨干教师,这与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强的传统观念一致;(5)在教学效果上存在显著的专兼职背景差异,专职教师显著高于兼职教师,目前虽然鼓励高职院校提升兼职教师比例,但思政课兼职教师在教学热情和教学效果上仍有待提高;(6)未发现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有显著性的差异。 3.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在师德教风和教学效果这两方面存在显著的课程差异。在师德教风和教学效果这两个维度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显著高于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略高于形式与政策,主要是因为前两门课程与学生生活和学习贴近,学生可能更感兴趣。
(二)启示
高职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自身的学历、职称、是否有企业经验、是否是骨干教师、专兼职以及任教课程等背景性因素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性。无论思政课教师是应届毕业生、企业调入还是企业或学校兼职,都需要经过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培训,由资深教师对新进教师进行帮扶指导,给予兼职教师更多思政课专业培训进修的机会,建立完善教学型教授等职称评审机制和兼职教师教学考评机制,重点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特点,针对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分群分类因材施教,将立德树人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热情、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进而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1.建立教师帮扶和培训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学历优势和企业优势,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从评教调查分析结果看,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生动性、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度、授课内容讲解的清晰性、案例引用的典型性、理论联系实际的连贯性等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方面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息息相关,只有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才会显著提升。从教学效果的提升来看,本科学历教师在教学内容维度上高于研究生学历教师,无企业经验教师在师德教风维度上高于有企业经验教师,说明学历優势和企业优势并未很好的体现出来,虽然高学历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可能由于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其并没有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而本科学历教师大多年龄较大,具有丰富的教学实战经验;有部分企业经验背景的教师可能对时事政治、思政课讲授逻辑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思政课教学风格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多无企业经验的教师都是一毕业就经过系统的集体备课训练,对国家政策的解读、思政政治理论的转化可能更加到位,对学生的要求和教学安排则更合理。因此,高职院校需加强以老带新的帮扶机制和培训机制,学院资深专家教师和学校督导重点对新进研究生教师和新进企业教师进行指导,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系统知识,扎实做好思政课标准化、规划化和精细化建设,有意识地创新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方法[3],采取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目标教学法、专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方法,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提升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视其教学能力的提升,创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突出思政课的实践性,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逐渐将教师新手培养成为更多的骨干教师。
2.完善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审机制,充分调动副教授、讲师及兼职教师教学积极性,进一步释放思政课教师发展活力提升教学热情和教学动力。从评教调查分析结果看,在教学效果维度上思政课教师整体表现良好,但有显著的职称差异和专兼职背景差异,即思政课教授比副教授、讲师在教学效果上更好,思政课专职教师比兼职教师在教学效果上更好。目前,高职院校很多是公办学校,职称名额均有限定,教授占比非常低,副教授和讲师比例高,而教授评审名额则是少之又少,副教授升为教授的压力非常大,很多教师都将精力用在了科研课题方面,在教学策略、教学研究等方面投入有限,教授则一般都是专家型和经验型教师,在教学方面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另外,专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由于与绩效考评、职称评审挂钩,且处于教学团队中,经常有专业培训进修使得专职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热情专研教学工作,而兼职教师由于本职工作并非思政课教学,经常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高职院校应积极落实“拒绝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机制,教书育人应纳入学术评价体系,创新教学型教授评审机制,鼓励教师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基于教师多重身份制定符合思政课教师特点的考核与评审指标,在教学工作量计算、职称岗位评聘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促进教师从繁杂的填报申请表、财务报销等行政工作中解放出来,选聘更多专任教师加入到师资队伍中,完善制定兼职教师教学考评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将教学能力提升文化融入到教师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热情和教学水平。
3.注重分类分群教学实施,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进一步优化课程、学生与教师间的结构安排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从评教调查分析结果看,在师德教风和教学效果这两个维度上思政课教师有显著的课程差异,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课程教学效果较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要好。学生对不同类型课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兴趣,不同学院和班级的学生可能对课程也有不同的偏好,思政课教师在讲授不同课程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效果差异,但为了保证每门思政课都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每门课程都需要有研究的思政课教师来讲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专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门课程的授课教师都需要深入研究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需求、行为模式、价值取向,进而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和认识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合理安排课程与任课教师的匹配度,以及学生与任课教师的匹配度,将教师教学属性、课程属性与学生的学科性质、专业特性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进行分类分群实施,让研究领域一致且研究深入的思政课教师任教自身擅长的课程,教学能力强且教学经验丰富的思政课教师任教对课程兴趣不高的学生班级,持续不断的增强课程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央广网.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2019-03-18].http://news.cctv.com/2019/03/18/ARTIQfuAgYriqdIP8wfUszCe190318.shtml?spm=C94212.PV1fmvPpJkJY.S71844.135. [2] 石劲松.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背景性因素与教学效果相关性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9):106-114.
[3] 许晓芳.高等院校教师背景特征与教学效果评价——基于应用型本科高职院校的实证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9):77-84.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ONG Ying-ying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oShan Polytechnic, Foshan 528000, China)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the main chann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in colleges for high moral values establishment and people cultivation. The key to run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well lies in giving full play to teachers' enthusiasm,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Through exploring and researching the 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 data in the student evaluation system and teachers' background factors , this paper found that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is better as a whole; teachers can devote themselves to preparing lessons enthusiastically and actively, and their teaching attitude is conscientious and responsible. However,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ents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al background, professional title, enterprise experience, backbone teachers, full-time and part-time jobs, teaching courses and other factors, the teaching effect shows varying degrees of difference. Therefore, through improving training assistance mechanism,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and title evaluation mechanism, teaching practice of classification and clustering, optimizing the structural arrangement of courses, students and teachers and other measures,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enhance teachers' teaching enthusiasm,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ffect, and ultimately build a high-qual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ers staff team.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責任编辑 刘 燕]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评价
基金项目:2018年度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基于大数据分析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KY2018Y21);2018年度佛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项目“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研究”(项目编号FJ201809);2019年度佛山社科联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教育体系衔接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9-GD052)
作者简介:宋莹莹,女,中级经济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16-0067-08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是德育目标实现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是保证高职院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途径,思政课在高职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强调,要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因此,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成为人才培养质量全过程的关键环节,而思政课教师队伍作为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者,将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本文对当前学生评教系统中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进行研究,探讨教师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企业经验、骨干教师、专兼职、任教课程等8个背景性因素的相关性及其不同差异影响,有助于了解整体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的总体水平,以及掌握具备哪些素质和背景的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显著,并针对实证研究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为促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及其优化教学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论文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的学生评教数据作为研究基础数据,共计参评班级335班次、参评学生12 871人次,对评教结果有效的36名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得分及其相关背景性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二)研究工具
学校每学期单独设置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表,具体包含师德教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4个维度12个题项,通过学生自主打分的形式汇总记录每个教师得分。采用 SPSS Statistics 20统计软件为统计工具,考察思政课教师背景性因素,包括教师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企业经验、骨干教师、专兼职、任教课程等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影响。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整体较好
本文从学生评教指标师德教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4个维度来考察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的总体水平。师德教风包括2个题项共计20分,教学内容包括4个题项共计30分,教学手段包括4个题项共计30分,教学效果包括2个题项共计20分,总体教师得分92.324,教学效果整体比较好。因各个维度总分不同,通过表1转化平均分后按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师德教风、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说明教师备课充分,教学态度认真负责,能够耐心辅导学生,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积极影响。但是在教学内容这一维度得分最低,说明教师在课程安排和授课内容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如讲课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授课思路的清晰性、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案例典型性和确切性等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背景性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1.不同性别的思政课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为探究不同性别的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学生对不同性别的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各个维度上的评价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男性思政课教师和女性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效果上没有太大差异。
2.不同年龄的思政课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为了探究不同年龄的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将思政课教师年龄划分为30岁以下、30~35岁、36~44岁和45岁以上四个不同年龄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验证。如表3所示,学生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各个维度上的评价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年龄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效果上没有太大差异。
3.不同学历的思政课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本研究中思政课教师学历只有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两种,为探究不同学历的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从表4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在学历因素方面,只有在教学内容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从平均分即总体水平来看,学生对大学本科学历的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评价要高于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主要可能是和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学历总体结构有关,由于早期来校的教师都是大学本科毕业,教学实践时间较长,在授课内容选取、讲课思路和语言的清晰性和逻辑性等方面都较强,理解思想政治课程和问题方面也较为深刻;由于近几年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学历要求至少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然而进校时间短,他们在课堂内容的把握、进度和重难点的把控上缺乏实战经验,学历优势并未显现出来,难以将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的向学生表达出来,进而导致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評价上低于大学本科学历的教师。 4.不同职称的思政课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为探究不同职称的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从表5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在职称因素方面,只有在教学效果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从教学效果平均分即总体水平来看,不同职称得分从高到低为教授、讲师、副教授,进一步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在教学方法方面,副教授与教授有显著差异;在教学效果方面,副教授与讲师、教授有显著差异。主要可能是一般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大多是早期毕业、年龄较大且在教学和科研能力方面较强,对教学和科研工作都是充满热情的[2],经常可以通过引入课外的知识和案例吸引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相关课程内容;副教授一般为40~50岁左右的教师,对于科研的投入可能更甚于教学的投入,在职称评审上有一定的压力,可能存在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组织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5.不同企业经验的思政课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为探究不同企业经验背景的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从表6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在企业经验因素方面,只有在师德教风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从平均分即总体水平来看,学生对无企业经验的教师在师德教风方面的评价要高于有企业经验的教师。主要可能是无企业经验的思政课教师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教师,从任教开始就参与集体备课,统一进行大纲和教材研读、学情分析、组织课堂纪律、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等活动,对课程的纪律性、组织性、计划性、原则性等方面有较清晰的认知,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可能给学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有企业经验的思政课教师可能由于企业氛围与课堂组织教学的差异性、企业员工与高职学生组织纪律、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在课堂准备和组织教学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6.是否为骨干的思政课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为探究是否为骨干的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从表7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在骨干教师因素方面,只有在教学内容这一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从平均分即总体水平来看,学生对思政课骨干教师在师德教风上的评价要高于非骨干教师。主要可能是思政课骨干教师在学校的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承担着较重的工作量,在教学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兴趣且有较为突出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授课思路清晰性、课程内容丰富性、授课语言感染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非骨干教师可能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还不足,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授课应用还不够娴熟,在教学思路、教学语言、教学内容等教学组织安排上尚未形成成熟的个人授课模式,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存在不足。
7.不同专兼职背景的思政课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为探究专兼职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从表8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在专兼职因素方面,只有在教学效果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从平均分即总体水平来看,学生对思政课专职任教教师在教学效果上的评价要高于兼职任教教师。主要可能是专职任教教师属于马克思学院专任教师,即专门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有弹性且有充足的时间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因处于教研室的团队中,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教育教学政策和资讯,参加思政课专业的培训和进修,课堂教学评价与专任教师的绩效工资、教学质量优秀奖和职称评审挂钩,专职教师在教学态度、教学技巧、教学效果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非专任兼职教师一般是非马克思学院的辅导员或学校处室的办公人员,虽然部分兼职教师也是科班出身,但基本需要坐班,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备课,且个人绩效考核与本人本职工作挂钩,绩效考核指标较少考虑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导致兼职教师难以有足够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在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方面大打折扣。
8.任教不同课程的思政课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为探究任教不同课程的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从表9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在任教不同课程因素方面,在师德教风和教学效果这两个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在师德教风上,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有显著差异,且显著低于后两门课程;在教学效果上,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课程有显著差異,且显著低于后两门课程。从平均分即总体水平来看,形式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得分偏低,其他两门课程得分偏高。这主要可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课程与学生自身生活、心理更加贴近,学生更感兴趣,学习更投入,对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教风更关注;形势与政策课程主要在介绍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的基础上,阐明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与应对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这两门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度相对低一些,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因此对教师授课技巧、实例引证等则要求更高。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通过将学生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1.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整体较好,在各个维度上评价总体向好。思政课教师在师德教风这一维度表现最好,他们能够投入热情积极备课,教学态度认真负责,能够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积极影响,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维度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教学案例、教学重难点、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内容讲授方面有待更进一步提升。
2.从教师自身背景因素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在不同维度的教师背景因素有着不同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如下六个方面:(1)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显著的学历差异,大学本科学历教师显著高于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与当前高职院校追求高学历甚至博士研究生的现象相悖,高学历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吸引力上有待提高;(2)在教学效果方面存在显著的职称差异,副教授与讲师、教授有显著差异,在教学方法上,副教授与教授有显著差异,教授显著高于副教授,说明职称的高低不代表教学水平的高低,职称评审存在一定的弊端,导致科研水平高的教师不一定教学能力高;(3)在师德教风这方面存在显著的企业经验差异,无企业经验显著高于有企业经验,与当前高职院校普遍要求有企业经验背景的教师任教相冲突,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对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学习研究能力要求较高;(4)在教学内容上存在显著的骨干背景差异,骨干教师显著高于非骨干教师,这与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强的传统观念一致;(5)在教学效果上存在显著的专兼职背景差异,专职教师显著高于兼职教师,目前虽然鼓励高职院校提升兼职教师比例,但思政课兼职教师在教学热情和教学效果上仍有待提高;(6)未发现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有显著性的差异。 3.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在师德教风和教学效果这两方面存在显著的课程差异。在师德教风和教学效果这两个维度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显著高于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略高于形式与政策,主要是因为前两门课程与学生生活和学习贴近,学生可能更感兴趣。
(二)启示
高职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自身的学历、职称、是否有企业经验、是否是骨干教师、专兼职以及任教课程等背景性因素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性。无论思政课教师是应届毕业生、企业调入还是企业或学校兼职,都需要经过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培训,由资深教师对新进教师进行帮扶指导,给予兼职教师更多思政课专业培训进修的机会,建立完善教学型教授等职称评审机制和兼职教师教学考评机制,重点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特点,针对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分群分类因材施教,将立德树人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热情、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进而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1.建立教师帮扶和培训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学历优势和企业优势,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从评教调查分析结果看,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生动性、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度、授课内容讲解的清晰性、案例引用的典型性、理论联系实际的连贯性等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方面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息息相关,只有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才会显著提升。从教学效果的提升来看,本科学历教师在教学内容维度上高于研究生学历教师,无企业经验教师在师德教风维度上高于有企业经验教师,说明学历優势和企业优势并未很好的体现出来,虽然高学历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可能由于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其并没有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而本科学历教师大多年龄较大,具有丰富的教学实战经验;有部分企业经验背景的教师可能对时事政治、思政课讲授逻辑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思政课教学风格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多无企业经验的教师都是一毕业就经过系统的集体备课训练,对国家政策的解读、思政政治理论的转化可能更加到位,对学生的要求和教学安排则更合理。因此,高职院校需加强以老带新的帮扶机制和培训机制,学院资深专家教师和学校督导重点对新进研究生教师和新进企业教师进行指导,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系统知识,扎实做好思政课标准化、规划化和精细化建设,有意识地创新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方法[3],采取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目标教学法、专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方法,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提升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视其教学能力的提升,创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突出思政课的实践性,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逐渐将教师新手培养成为更多的骨干教师。
2.完善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审机制,充分调动副教授、讲师及兼职教师教学积极性,进一步释放思政课教师发展活力提升教学热情和教学动力。从评教调查分析结果看,在教学效果维度上思政课教师整体表现良好,但有显著的职称差异和专兼职背景差异,即思政课教授比副教授、讲师在教学效果上更好,思政课专职教师比兼职教师在教学效果上更好。目前,高职院校很多是公办学校,职称名额均有限定,教授占比非常低,副教授和讲师比例高,而教授评审名额则是少之又少,副教授升为教授的压力非常大,很多教师都将精力用在了科研课题方面,在教学策略、教学研究等方面投入有限,教授则一般都是专家型和经验型教师,在教学方面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另外,专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由于与绩效考评、职称评审挂钩,且处于教学团队中,经常有专业培训进修使得专职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热情专研教学工作,而兼职教师由于本职工作并非思政课教学,经常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高职院校应积极落实“拒绝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机制,教书育人应纳入学术评价体系,创新教学型教授评审机制,鼓励教师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基于教师多重身份制定符合思政课教师特点的考核与评审指标,在教学工作量计算、职称岗位评聘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促进教师从繁杂的填报申请表、财务报销等行政工作中解放出来,选聘更多专任教师加入到师资队伍中,完善制定兼职教师教学考评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将教学能力提升文化融入到教师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热情和教学水平。
3.注重分类分群教学实施,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进一步优化课程、学生与教师间的结构安排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从评教调查分析结果看,在师德教风和教学效果这两个维度上思政课教师有显著的课程差异,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课程教学效果较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要好。学生对不同类型课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兴趣,不同学院和班级的学生可能对课程也有不同的偏好,思政课教师在讲授不同课程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效果差异,但为了保证每门思政课都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每门课程都需要有研究的思政课教师来讲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专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门课程的授课教师都需要深入研究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需求、行为模式、价值取向,进而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和认识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合理安排课程与任课教师的匹配度,以及学生与任课教师的匹配度,将教师教学属性、课程属性与学生的学科性质、专业特性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进行分类分群实施,让研究领域一致且研究深入的思政课教师任教自身擅长的课程,教学能力强且教学经验丰富的思政课教师任教对课程兴趣不高的学生班级,持续不断的增强课程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央广网.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2019-03-18].http://news.cctv.com/2019/03/18/ARTIQfuAgYriqdIP8wfUszCe190318.shtml?spm=C94212.PV1fmvPpJkJY.S71844.135. [2] 石劲松.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背景性因素与教学效果相关性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9):106-114.
[3] 许晓芳.高等院校教师背景特征与教学效果评价——基于应用型本科高职院校的实证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9):77-84.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ONG Ying-ying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oShan Polytechnic, Foshan 528000, China)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the main chann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in colleges for high moral values establishment and people cultivation. The key to run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well lies in giving full play to teachers' enthusiasm,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Through exploring and researching the 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 data in the student evaluation system and teachers' background factors , this paper found that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is better as a whole; teachers can devote themselves to preparing lessons enthusiastically and actively, and their teaching attitude is conscientious and responsible. However,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ents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al background, professional title, enterprise experience, backbone teachers, full-time and part-time jobs, teaching courses and other factors, the teaching effect shows varying degrees of difference. Therefore, through improving training assistance mechanism,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and title evaluation mechanism, teaching practice of classification and clustering, optimizing the structural arrangement of courses, students and teachers and other measures,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enhance teachers' teaching enthusiasm,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ffect, and ultimately build a high-qual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ers staff team.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責任编辑 刘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