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评奖与影视创作关系研究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li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获得国内权威电视剧奖项是衡量电视剧艺术水准、制作水平的重要维度,权威电视剧评奖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深刻影响着国内电视剧创作风格的走向,深入研究国内权威电视剧评奖对于总结一段时期内电视剧的创作动向,厘清电视剧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获得国内权威电视剧奖项是衡量电视剧艺术水准、制作水平的重要维度,权威电视剧评奖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深刻影响着国内电视剧创作风格的走向,深入研究国内权威电视剧评奖对于总结一段时期内电视剧的创作动向,厘清电视剧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视剧自1958年《一口菜饼子》播出以后,经过6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总结,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先后设立了中国电视剧飞天奖(1981年设立)、中国电视金鹰奖(1983年设立)、白玉兰奖(1986年设立)、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1992年设立)等4个或单独为电视剧设立,或设立电视剧评奖单元的权威奖项(以下简称“四大奖项”)。
  本文选取“四大奖项”近两届(2014-2018年)的获奖作品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从一个侧面管窥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走向和潮流趋势。
  一、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的主要价值取向
  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开设于1981年,是国内历史最悠久、评价最权威的电视类政府奖,“飞天奖”的历史既浓缩了中国普通受众在客厅里接受电视文化熏陶的美好岁月,又浓缩了中国电视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勇于拼搏、善于创造的创业故事。
  1.关注和扶持重大历史题材作品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第30届(2016年)“飞天奖”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文化责任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此类重大历史革命题材的作品创作,评选出《东北抗日联军》《太行山上》《北平无战事》《毛泽东》《寻路》等一批优秀作品。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第31届(2018年)“飞天奖”将压轴奖项颁发给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优秀电视剧《海棠依旧》《彭德怀元帅》《绝命后卫师》《彝海结盟》《热血军旗》《三八线》,这些电视剧立意深远、人物刻画细腻、感人肺腑。除此之外,在本届“飞天奖”评选年限范围内还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建军90周年、建党95周年等重要历史节点,《绝命后卫师》以影像审美的高度再现红34师在长征途中的悲壮历史,《彝海结盟》巧妙运用多线索的叙事手法讴歌伟大的民族团结精神,《热血军旗》则将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建军的历史用精彩的故事一一呈現,《深海利剑》则从小人物的视角细腻刻画青年一代军人的成长故事,《三八线》站在新的历史阶段全面回溯志愿军的悲壮情怀和革命英雄主义情结。
  总之,近两届“飞天奖”在现实题材、历史题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等单元均将目光投向党和国家重要关切、重要部署、重要活动和重要工作,担负起中国电视剧人的责任和情怀。
  2.古装剧以“正剧”为主兼具互联网理念
  古装剧历来是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类型,近两届“飞天奖”也评出了《大秦帝国之纵横》《于成龙》《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等几部古装历史题材电视剧,这些作品摈弃戏说、编撰,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以“正剧”为主,实现了对历史剧的“匡正”和“正剧”的回归。《大秦帝国之纵横》通过“一个君主”(秦惠文王)与“一个重臣”(张仪)之间的相互关系构筑起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极其精妙地处理宏大叙事与细节抒写、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关系,将历史瞬间与艺术表达深度融合,为拍摄历史“正剧”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手法和路径;《于成龙》全剧采用传记体和版块式结构形式,不局限于将主人公简单塑造为一名廉吏,而是着力塑造人物内心深处的知识分子节操和精神,用行动感染人、用人格融化人、用信仰触动人,一股浩然正气回荡在荧屏之上;《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视角新颖,从曹魏角度和司马懿人生的跌宕起伏展开对三国故事的叙述,既不刻意仰视拔高人物,又不刻意俯视抹黑人物,而是采用平视的叙述手法展现了一段段历史的细节,既有主人公的开阔胸襟,又不讳言主人公的厚黑故事。
  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琅琊榜》摘夺第30届(2016年)“飞天奖”,无疑刷新了中国电视剧历史上的一段传奇。毫无疑问,互联网的文化力量正在开启中国电视剧的当下和未来,如果说以往互联网仅仅是一个信息平台、文化平台,那么当下的互联网已经形成一个兼具视频、电影、衍生品、游戏、综艺等一体化的产业链,越来越多的资本将目光投向互联网,越来越多的制作人在互联网上获取创作源泉,并依托互联网形成强大的宣发资源。尤其是当更多优秀的编剧、导演和其他艺术创作人员汇聚到互联网世界的时候,互联网就更能掌控包括大型电视剧在内的各种影视节目制作主动权,甚至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都发出了中国古装剧的声音。长期以来,国内影视资源、文化资源被分割在各地,由于地域管辖的限制、地方文化政策的差异等原因,造成各地分散的文化资源很难实现有效整合,形成集约效应,而互联网无疑是一个资源整合的绝佳平台,以百度、阿里、腾讯等为代表的网络平台,将中国这个超大的文化资源平台整合在一起,正在逐步消除地域限制、区域分割和行业壁垒。
  3.关注社会热点题材
  亚丁湾、索马里等地域名称一直是社会舆情和网络舆情关注的中心,尤其是自2008年12月,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任务以来,更是受到国内普通百姓的密切关注,成为热议的焦点和谈资。发生于2011年的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至今为国人所悲恸,被称为“湄公河惨案”。案件虽然在2012年宣判,冤魂得以昭雪,但是对于这次跨国追捕的过程、细节、艰辛,却并没有得以详细展现,仍然是普通受众关心、关注的焦点。由上述两个社会热点改编而成的电视连续剧《湄公河大案》《舰在亚丁湾》,获得第30届(2016年)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历史题材类电视剧”殊荣。两部作品的获奖虽然释放了热点舆情改编电视剧的可行性,但是要将其打造成为影视精品却是困难重重。一方面,若全然遵照客观事实,就有可能陷入“纪实性”作品的倾向,变得过于理性而索然无味;另一方面,如若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大刀阔斧的进行虚构,那么案件的真实性基础又该如何体现?因此,真实性案件、社会热点事件等的影视化创作,更应把握好虚构的边界与尺度,否则将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电视剧《湄公河大案》准确拿捏虚构的尺度和边界,是其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首先,铺设四条线索,真实与虚构交融一体。第一条线索是专案组面临的重重困难,第二条线索是缉拿真凶的悬念丛生,第三条线索是四国警察的联合案件办理,第四条线索是剧中人物之间的情感铺陈。前三条“明线”构筑起电视剧的故事进程,最后一条“情感线”则增加了人物的立体感和故事的厚度,一明一暗之间交相辉映,真实的案件推进与部分虚构的人物情感线索的调剂,使得电视剧张弛有度、节奏分明。其次,在故事细节上放大真实性元素。电视剧通过大量情节、细节展现了中国警察在境外办案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各种困难,如语言沟通、制度迥异、风俗习惯等,这些极易被忽视的细节,只有在老挝、缅甸、泰国等经受过体验的创作者,才会真实感受到中国警察办案的极其不易。电视剧创作者就是将这些细致的观察、体悟熔铸到故事情节中,用细节的力量感染着每一位受众,传递着中国警察永不言败、决不放弃的英雄情怀。
  电视剧《舰在亚丁湾》也是在真实与虚构的尺度上下足了功夫,片中两条线索既泾渭分明,又相互映衬,蕴含于情理之中。第一条线索是“舰上故事”的客观现实,该片抒写的是人民海军在和平时期的军旅故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于“海军战斗力强弱”的殷殷关切,将“护航”的工作琐碎组合成一段段精彩的故事,让受众强烈感觉到一种扣人心弦的“现实存在”,并与以往战争片中“过去存在”的情感疏离形成必要的反差,展示了中国的价值观、建军观及维护和平的坚定立场。电视剧的第二条线索是“军嫂群体”的后方群像,该片除了着力塑造军嫂群体的献身精神和国家情怀外,还注重抒写她们身上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如仁爱、诚信、礼仪等,均通过家长里短的个体细节一一呈现,在有温度、有态度、有力度的创作中延伸了军嫂群像的性格宽度和生命厚度。
  二、中国电视“金鹰奖”的主要价值取向
  “金鹰奖”开设于1983年,前称为“大众电视金鹰奖”,1998年更名为“中国电视金鹰奖”。金鹰奖是“四大奖项”中唯一邀请电视观众全面介入评选、投票的奖项,并由观众的票数决定“最喜爱的男女演员”“最具人气演员”等奖项,构建观众参与评审的完善体系、着力采纳观众的评价内容是“金鹰奖”的一大特色。“金鹰奖”的创办初衷是试图在“专家评审机制”“政府评判维度”以外建立一个“民众的测评体系”,创办之初的“观众投票”主要依托于1980年由浙江省创刊的《大众电视》杂志。该杂志在1980年国庆节与全国读者见面,首期发行即达到30万份,最高发行纪录破百万。随着《大众电视》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体发行的滑坡、受众影响力的式微,“金鹰奖”开始引入互联网、移动媒体、APP等其它投票形式,采用高科技投票、计票、数据分析等手段一方面扩大了观众的参与行为,另一方面也出现“拉票”“假票”等现象,客观上又给“金鹰奖”带来了负面评价。总体而言,“金鹰奖”立足“民众测评”的维度设置奖项,扩大观众的参与面,将“受众体验”纳入电视剧奖项评审的范畴,仍然值得褒奖与肯定。
  1.流量与口碑并重
  第28届(2016年)金鹰奖评出的“观众最喜爱的男女演员”,均在网络小说改编剧《琅琊榜》(胡歌)和《花千骨》(赵丽颖)中产生。在第29届(2018年)金鹰奖颁奖典礼上,网络剧《春风十里不如你》获得“优秀电视剧”奖。对观众投票的倚重、对网络评价的关注、对电视剧口碑的重视,历来是金鹰奖的特点与方向。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受众对网络电视剧的需求呈现出上升趋势,电视剧产品对多元化平台的宣传、播出、推广等也表现出强烈的诉求,国內一大批颇具流量的视频网络平台、手机APP为电视剧的播放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其中由优酷平台推出的《春风十里不如你》等电视剧无论是播放量,还是豆瓣评分、社交媒体讨论量等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内容时代下的电视剧产品,故事内核与数据信息都将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如何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优质资源和平台,打造既有流量口碑,又有社会担当的影视剧,是当下和未来影视制作机构和创作者应该思考的方向。
   《芈月传》获得第28届(2016年)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为近年来低迷的“宫廷剧”创作指明了出路。首先,开启宫廷剧“小历史大情怀”的篇章。先秦历史不太为普通受众所熟悉,秦惠文王、宣太后、黄歇、义渠君等先秦人物也不太为普通受众所知晓,《芈月传》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对这段历史、这些人物进行了戏剧化梳理,让尘封久远的历史笔墨和人性光辉通过电视剧这种艺术表达形式走向大众,一方面细腻描写先秦宫廷的邪恶与卑劣,另一方面更加突出阴暗背后的血性、温情与一诺千金,既有力匡正了一段时期以来“宫斗剧”的残酷、权谋、低吟倾向,又引导了未来“宫廷剧”抒写“小历史大情怀”的笔调、格局与方向。其次,注重对“宫廷剧”的现代性反思。宫廷类电视剧除了应满足受众对久远历史的窥视欲以外,还应站在新的历史视角对其进行现代性反思,《芈月传》能够捕获广大年轻受众的关注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实现了对先秦历史人物的颂扬和历史故事的重构,剧中对人性色调的勾勒呈现出温暖的特质,对民族文化的基因传递试图用更加人性的解读方式,对古装题材作品用一种更加现代性的眼光实现了审美的“天花板”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28届(2016年)金鹰奖的“优秀电视剧奖”片目中还一部青春励志题材电视剧《旋风少女》。近年来,各大卫视为了吸引年轻受众和推出青年演员,在青春剧领域下足了功夫,湖南卫视于2015年1月起在周一至周三的22:00推出开辟的“青春进行时”栏目,其它卫视和互联网视频网站也在暑假、寒假等青年观众大量聚集的特定时间里大打“青春牌”。尽管如此,青春电视剧题材的创作仍然由于低幼、做作、粗糙等原因,很少能跻身国内电视剧大奖的颁奖舞台,青春剧创作一度陷入到混战后的迷茫状态。电视剧《旋风少女》的获奖,或可为国内青春剧的创作指明一些方向和路径:首先,应在“励志”二字上深耕细作。该剧以“青春”“女性”为主线,在深入挖掘“励志”故事上展开,基本实现了将“爱情故事”“超越自我”“向善美好”“敬业牺牲”“正义战胜邪恶”等坚毅、善良的正能量元素融入剧中。其次,应在艺术创作上追求完美。电视剧《旋风少女》一反众多青春剧低幼、粗糙等诟病,潜心于各个艺术门类的精雕细琢,在摄影摄像、灯光照明、戏剧美术、置景特效等环节加大投入,追求质量、打磨细节,给受众极美的视听享受。   2.关注电视剧创作的主要艺术环节
  中国电视金鹰奖除评出“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表演”等奖项以外,还专门开辟“最佳摄像”“最佳美术”“最佳照明”奖项,第28届(2016年)评选出《红高粱》为最佳摄影奖、《于无声处》为最佳美术奖、《北平无战事》为最佳照明奖,第29届(2018年)评选出《那年花开月正圆》为最佳摄像奖、《情满四合院》为最佳美术奖,向电视剧创作过程中的主要艺术工作者致敬,这对于引导国内影视剧创作追求品质、提升质量、打造工匠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首先,电视作品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存在。“金鹰奖”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更多的艺术创作门类,其实质是对电视剧这种综合艺术形式本体存在的礼敬。电视剧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内容上包含诸如小说、广播、电影等长处,在表现形式上兼容诸如戏剧表演、舞台演绎等手法,在传播手段上兼容诸如声画造型、叙述描写、虚构写实等元素,最大限度地将其“综合性”的特点展现在荧屏前,这正是电视剧的巨大魅力和深得人心的重要原因。
  其次,摄影美术照明等艺术环节越来越深刻影响着电视剧作品的总体质量。电视剧《红高粱》中精美的固定镜头既真实又充满美感,模拟光线配合摄影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尤其是人工照明中刻意制造曝光过度的艺术效果,更加增添了贴近自然光的效果,影像拍摄成片后更有质感;电视剧《情满四合院》《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大杂院、吴家东院、沈家大院等均是根据剧情需要设计的场景,电视剧中的“场景设计”离不开美术师们的辛勤付出和艺术创造,这些精美的空间布景、物件设计不仅为电视剧主题思想的升华提供了有温度、有文化的载体,而且为电视剧中故事的推动、人物的性格塑造等提供了强有力的艺术支撑,可以说美术设计越来越深刻影响着一部电视剧的“匠心程度”“艺术水准”。
  最后,4K超高清影像播放介质对造型艺术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画面清晰度的极大增强和荧屏尺度的迅速扩大,高清及超高清影像技术和播出介质势必影像着未来电视剧的创作。超高清播出介质画面清晰度得以巨大提升,能够充分表现人物、物体的质感和光影层次,这就对场景设计、道具制作、服装造型等视觉设计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剧中角色化妆造型也会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标清时代的人物化妆会相对夸张,但在高清影像的环境下任何夸张的角色造型都会被完全暴露,给观众营造一种虚假的观看感受,此外,超高清环境下家庭影院的效果会在技术指标上得到很大提升,人们的观影心态、观影要求、视听期待等都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这就对传统的电视剧影像标准提出前所未有的新要求。
  三、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国产电视剧评审的主要价值取向
  “白玉兰奖”始于1986年创办的中国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上海),2005年更名为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从创办之初即设立电视剧单元的评奖。从近两届评选出的电视剧来看,该奖主要关注现代都市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创作:在第23届白玉兰奖(2017年)评出的8个奖项中,有6个奖项是现代都市题材电视剧类型;在第24届白玉兰奖(2018)评出的10个奖项中,有5个奖项属于当代都市类题材。值得注意的是在第24届白玉兰奖(2018年)的奖项中,增列了“国际传播奖”单元,并将首次“国际传播奖”授予了《父母爱情》《媳妇的美好时代》两部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
  1.聚焦當代都市现实主义题材
  现代都市题材电视剧因其贴近百姓生活、洋溢生命气息、直面生存困扰等原因,一直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追捧、热爱。纵观近两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中的获奖电视剧作品,主要呈现出注重价值观引领和深挖社会生活两大特点。
  第一,注重都市题材电视剧的价值观引领。现代都市题材电视剧的内容体系极其复杂,主要包括家庭伦理、都市爱情、青春励志和行业剧等,纵观近年来的都市题材电视剧,早已超出单纯的嬉笑怒骂、爱情小三、家长里短等浅层性话题的表达,而在价值观的树立、凝练和提倡上下足了功夫,实现了电视剧精神层面的“攀登”。
  第23届(2017年)获奖电视剧《中国式关系》显然不仅仅止于讲述、再现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而是呈现了这些微妙的“中国式关系”的同时,也在深度质疑这种关系和试图重新建构新型的“中国式关系”,并以女主人公江一楠为主要故事线索,强调了中国式关系里“时代精神”“契约精神”“法律意识”“自由平等”等的重要意义,其实质是深度开辟了电视剧的主题意蕴和价值观念。
  第24届(2018年)获奖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同样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引领”的创作尝试和倾向,该剧化用了鲁迅小说《伤逝》中的主角之名,深度聚焦了一个“女性如何独立”的现实性问题,实现了对都市景观和现代人焦虑的精准投射。《我的前半生》的故事内核就是“全职太太的逆袭”,单亲妈妈、家庭主妇聚焦的是“中年危机”问题,婚外情、重组家庭聚焦的是“都市婚姻危机”问题,当然,贺涵这个人物的出现既成为电视剧的一种“想象性问题解决方案”,又使观众重新审视女性是否真正独立的问题。
  第23届(2017年)获奖作品《鸡毛飞上天》,讲述浙江义乌商人的创业历史,着力塑造义乌商人“鸡毛换糖”营生经历,其实质是对祖辈传统精神的礼敬,着力勾勒商战中的矛盾冲突,其实质是刻画出义乌商人的有情、有义和责任担当,将传统商业精神与时代价值深度融合,提炼出具有义乌特色、中国情怀的商业伦理道德体系。
  第二,深挖社会生活应对题材的同质化。第23届(2017年)获奖电视剧《好先生》就在深度叙事上做了一些有益尝试,片中对于“爱情”的解读可谓一大特色,有同甘共苦式的爱情叙事、有心甘情愿内心守望式爱情叙事、有传统的付出与等待式爱情叙事、有相知相亲式的爱恋叙事、有一见钟情式的青春爱恋叙事,这些经典的爱情叙事模式既提升了故事的深邃空间,又彰显了剧中人物的精神世界,是当代都市爱情故事的反套路化创作范本,实现了爱情主题的深化与拓展。   近年来,影视作品中的“爱情叙事”有浅化、矮化、私欲化的表达倾向,《好先生》对爱情的叙事更多是站在宏达精神追求的层面深度叙事,对爱情的无比忠诚、对彼此的无私奉献、对家庭的无上倾注,使经济社会中的温情更加夺人心魄,实现了影视作品精神价值的引领和提升。
  第24届(2018年)获奖电视剧《情满四合院》着力表现大杂院中一群小人物的信仰与追求,有和睦相处的日常琐碎,有安定团结的故事情节,有彰显孝悌文化的扶贫济困、敬老爱幼,有人物灵魂世界的细节展现……《情满四合院》通过大杂院中生活细节的抒写,充分挖掘日常生活所蕴含的审美意义、人文内涵和价值观念。该剧既不回避大时代中存在的丑陋,又不掩藏底层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粗鄙,而是用一种更加真实、更加艺术、更加深度的叙事风格去审视和再造,让受众能够透过这些点滴窥视到信仰的力量、时代的温度。
  2.聚焦中国电视剧的对外传播战略
  第24届(2018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的最大亮点,无疑是单设了电视剧的“国际传播奖”单元,并将此奖授予了两部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情感剧《父母爱情》《媳妇的美好时代》。相较于政治经济等的“硬力量”,文化虽然是一种“软实力”,但对于政治经济的反哺、渗透却具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历来重视电视剧作为文化产品的对外传播,自1980年與日本合拍电视剧《望乡之星》以来,电视剧的对外传播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即:1980年至1991年的初萌阶段,以《望乡之星》(1980年)、《不知其名》(1986年)、《秦始皇》(1988年)、《封神榜》(1989年)等中外合拍片为主;1992年至1999年的开拓阶段,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区成为国产电视剧传播的主要渠道,央视还积极走出去开办“中国电视周”等输出国产电视剧;2000年至2006年的挫折阶段,国产电视剧的对外传播遭遇到“韩剧”的影响,倒逼国内电视人开始思考电视剧的制作水准、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核等问题;2007年至今的高速发展期,这一时期一系列国家政策、扶持项目推动着电视剧的对外传播,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又客观上为国产电视剧的海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第24届(2018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国产电视剧的对外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也是未来国内电视剧评奖的一个方向、潮流与趋势。文化产品作为一种极其特殊的商品,不会因为消费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其价值,反而是在消费数量的不断刷新中方能确立和奠定文化产品的价值。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电视剧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文化形态肩负着重要的传播使命、文化使命,如何在国产电视剧创作中植入普世价值、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通过电视剧创作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是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四、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评审的主要价值取向
  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1992年由中宣部创办,在设立之初就单设了“电视剧单元”。该奖是主流价值审美、主流文化态势、执政党宣传方向的导向,深入研究近两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获奖作品,对于把握主旋律、认识艺术作品的导向性具有深刻的意义。
  1.高度关注重要人物题材作品创作
  第十三届(2014年)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授予30部电视剧为“优秀作品奖”,其中有《毛泽东》《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焦裕禄》《杨善洲》《刘伯承元帅》《领袖》《陈云》等20部历史题材人物类作品。第十四届(2017年)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授予8部电视剧为“优秀作品奖”,其中有《海棠依旧》《彭德怀元帅》《于成龙》《马向阳下乡记》《太行山上》等5部历史人物类作品。为重要历史人物、现当代英雄人物等树碑立传、唱响主旋律,是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主要评审方向。
  在近两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获奖作品中,《毛泽东》《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海棠依旧》等国家领导人的人物传记类电视剧占据了很大比例,取得了很好的收视效果,对于国家形象塑造、政党形象塑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意义。因此,如何深入研究领袖传记类作品的诗意传播、细节刻画,是值得理论界、行业界研究和实践的问题与方向。
  2.人物创作的通俗化和平民化倾向
  近两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电视剧作品,有很明显的通俗化和平民化创作倾向。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国产电视剧的英雄人物抒写经历了“完美英雄”的偏平化阶段,逐渐回归到平民化、立体化的人物塑造阶段。无论是第十三届(2014年)评出的《营盘镇警事》,还是第十四届(2017年)评出的《马向阳下乡记》,都试图植入戏剧元素、增加生活场景抒写、杂糅其它类型片的风格等手段,提升此类作品的看点、卖点、笑点和爆点。
  3.乡村及民族题材的关照
  近两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电视剧作品中,还评出了诸如《我的土地我的家》《幸福生活万年长》《平凡的世界》《马向阳下乡记》等乡土风味浓烈的作品,以及《阿娜尔罕》《茶颂》《西藏秘密》等多部带很强地域性特点、民族文化风格的作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国家关心、政策扶持的方向,历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均聚焦三农问题,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既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政治需要,又应该被认为是一种受众需求;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民族政策、民族文化等是执政党最为关切的重大问题,运用电视剧这种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执政党的民族执政情怀,具有十分重要的显性意义和价值。因此,如何探索上述两类作品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作方向,尤其是在面对互联网文化的冲击及受众年轻化倾向加剧的背景下,创造乡村及民族题材作品的高收视率、高关注度,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刘
其他文献
作为央美毕业生,你当然顶级优秀。但某种程度上说,作为毕业生的你,依旧是吃瓜群众。  2017年6月1日,中央美院毕业季在一片瓜地中成熟。  凌晨1点,来自北京大兴的数辆卡车将3000多个成熟的西瓜运到中央美院花家地校区的草坪空地上,连瓜带秧地摆好时,已是凌晨4点。一觉醒来的学子们,做梦也想不到,起来就是吃瓜的“六·一”。不过,第一波吃瓜的兴奋还没结束,下午4点,10辆顺丰快递车以及穿戴整齐的快递小
陈培进《平凡缔造者》国画 200cm×240cm 2019年  陈培进  毕业于西南师大美术学院。德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旌阳区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荣获迎澳门回归绘画比赛油画类一等奖、中国亚太经合组织绘画比赛银奖、第二届中国绿博會绘画展二等奖、德阳市风景写生比赛一等奖、德阳市新人新作优秀奖。
2019年10月24日至11月1日,由四川省委统战部举办,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承办的“四川省第十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论研修班暨新文艺群体和网络人士培训班”(以下简称“培训班”)先后在成都、延安两地圆满举办。来自四川21个市州、省委网信办、省文联、省新联会新媒体分会、省新联会自由职业人员分会以及省委统战部等系统推荐调训人员共50人参加培训。  2019年10月25日上午,培训班(成都
1987年出生的杜华江是南充市嘉陵区公安分局一名户政工作人员,而他的业余爱好却是剪纸。7年多时间,杜华江已经创作上千幅作品,举办两次个展。2016年6月,他的剪纸作品《待嫁》应邀在美国马萨诸萨州展出。  对于为何独爱剪纸,杜华江表示,在读大三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拿着一张碎纸在手中玩要,突然发现透过碎纸看到电视机的画面非常唯美,“如果把纸张剪成自己喜欢的图案,必定会更有意思”。随后,杜华江通过网上
国家一级演员,现任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曲艺团团长。四川清音李派第三代传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曲艺家协会主席,成都市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成都市文联副主席。享受省委省政府“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的政府津贴,2016年,获“成都榜样·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由任平演唱的四川清音《太阳神鸟》获得巴蜀文艺奖银奖。  推荐理由  2017年5月,应邀参
1869年春天,法国传教士吉思·皮埃尔·阿曼德·戴维(动植物学家,法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发现了大熊猫。  以中国画形式表现大熊猫的第一个画家是吕林老师。1963年,我在重庆参加商业部门先进人物和单位的展览期间,经重庆百货大楼董仁远老师的引见,拜会了吕林老师。吕老师听说我想学画熊猫,非常高兴,随即铺纸进行示范,边画边说:“写意画要注重线和面的结合,画好大熊猫就是最好地体现了国画线和面的关系。”此言此景
在成都,有一组熊猫剪纸图案,天天都与地铁乘客见面。那就是地铁站内的“熊猫宝宝一家”。活灵活现的剪纸艺术,将三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吃、住、行等生活场景再现,向市民传递文明的力量。在这些剪纸作品的下方,留着创作者的名字:高慧兰。  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新津人,自幼在母亲的影响下,十分喜欢剪纸创作。毕业后,高慧兰开始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由于剪纸手艺突出,她被校领导安排做美术教学,发展学校的特色文化。“剪纸是一门
王纯《丝路物语》漆画 60cm×150cm 2019年  王纯  1981年生于辽宁,硕士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漆画专业,師承陈恩深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现供职于四川轻化工大学美术学院,主要从事漆画理论与实践创作。
我的好朋友要去旅游,他要把仓鼠寄放在我家。开始妈妈不肯,可在我的再三恳求之下,她终于同意了。  小仓鼠就像贵宾一样,被我小心翼翼地捧回了家。我发现小仓鼠白天喜欢睡懒觉,缩成一个又软又圆的球。晚上,大伙儿昏昏欲睡,它却活蹦乱跳地跑出來玩耍了。  今天,我看到小仓鼠开始活动了,就蹑手蹑脚地走到它旁边观察起来。它舒展开胖胖的小身体,在自己的房间里闲逛,真是个灵活的小胖子。然后它玩起了玩具小球,它大概想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