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开发利用角度,结合海岛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系统分析,本文提出了海岛开发利用现状评价体系,给出了海岛开发利用现状评价体系设置的原则,同时构建了海岛开发利用现状评价体系的领域及指标、指数。为进一步探讨海岛的保护性开发模式奠定基础,为海岛可持续发展的决策、管理和调控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无居民海岛评价指标体系开发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002-01
无居民海岛具有十分显著的军事、生态、资源和权益价值,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居民海岛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岛及其周围海域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1]。然而,在已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中存在着仅局限于粗放开发、单纯利用,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普遍低下,开发的随意性、局限性、盲目性较大,炸岛、炸礁、采石、挖砂等严重改变岛屿地形地貌的活动在无居民海岛更是屡屡发生,自然生态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2];一些无居民海岛,由于植被丧失,土壤侵蚀加剧,海岛逐渐坍塌甚至消失;这不仅严重破坏了海岛生态、威胁海岛存在,甚至影响到了国家主权和安全。
构建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评估指标体系,对典型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的进行评估,并对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潜力进行研究,以明确无居民海岛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从而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无居民海岛综合管理提供决策支撑和管理依据[3]。
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合理地选择评价因子是进行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的前提。在具体选定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代表性、综合性原則。选定的各个因子应具有某个方面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避免选择意义相近或重复的指标,指标必须含义简明且易于计算;选取的因子应涵盖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指标,从多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
(2)科学性原则。在定义指标、选取范围、赋予权重、收集数据以及计算时,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生态理论以及经济理论为依据。
(3)可比性、可操作性原则。可比性要求各个指标在时间和空间上可进行对比;可操作性要求指标体系最终能被管理者所使用,能反映某一因素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4)层次性:海岛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复杂系统,将这个比较大的系统解析为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子系统,再将子系统分解为能够反映决定其行为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组成成分的状态,进而用各变量来反映和揭示状态的行为、关系、变化等原因和动力,最后,采用可测量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指标及指标群对变量层的数量、强度、速率等给予直接地度量。一般的指标体系可以分为3~5个等级,而且越往上,指标的综合性越强,越往下,指标越具体。
2 海岛开发利用现状体系的建立
海岛开发利用现状体系包括4个领域,12个指标
2.1 环境生态领域
海岛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类型,有其独立和完整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该领域主要由海岛环境指标、海岛生态指标和海岛水文气象指标组成。
海岛环境指标主要包括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和大气污染指数,即SO2、CO2排放量等。
海岛生态指标主要包括岛陆水环境指数、生态脆弱指数和海岸侵蚀指数;从研究海岛地势变化和地震灾害频率设置海岛生态脆弱指数。
海岛水文气象指标主要从海岛海基本气象指数、海冰指数、潮汐指数波浪指数反映。
2.2 海岛资源领域
该领域主要由空间资源状况指标、资源转化效率指标和生存持续能力指标组成。
空间资源状况指标包括土地、滩涂面积指数,岸线条件指数,水深条件和矿产资源等总量指数来衡量的。海岛土地资源是海洋开发的前沿阵地,可以提供建设用地,优良的土地资源还可供居民用作耕地。
资源转化效率指标由资源开发的难易程度指数、资源开发成本指数、资源运输成本指数、资源经济价值指数组成。
生存持续能力指标由淡水资源总量、植被覆盖率、海域生物种类、珍惜濒危物种数量指数组成。
2.3 海洋社会经济发展领域
海岛是特殊的经济体,但是海岛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和封闭的,它与陆域紧密联系,存在物质、信息和能源等方面的交换。海岛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以实现海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追求海岛的发展。
本领域包括海洋水产业指标、海岛旅游业指标、海洋服务业指标组成。
海洋水产业指标主要包括海水养殖产量指数、自然海产品产量指数、海产品产量总值指数、海产品加工能力指数。
海岛旅游业指标主要包括人文景观指数、景点规模指数、景观吸引力指数、特色活动指数;人文景观是提升海岛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活动是海岛品牌的重要体现。
海洋服务业指标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指数、海岛基础设施指数、发展潜力指数。海岛的服务业是发展海岛经济的基础,餐饮、垂钓、游艇码头、容纳游客数量等内容是重要的参考项目。
2.4 海岛科技智力领域
海岛的保护性开发、可持续发展潜力,体现海岛发展的后劲,为强调科技智力支持对海岛可持续发展的推进作用,设立了海岛科技能力指标、海岛管理能力指标和海岛高技术应用能力指标三个评价指标。
海岛管理能力指标主要包括政府效率指标、相关规划与政策以及环境管理指数。加强海岛法制管理,是实现海岛保护性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
海岛高技术应用能力指标包括高科技设施指数、高技术成果的转化指数、新兴技术的应用指数;海水淡化技术、垃圾污水处理技术、高清通讯技术的高新应用,是保护性开发利用海岛的先决条件。
海岛科技能力指标,主要包括科研资源指数、科研贡献指数。
3 结语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海岛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也会进一步加大。不同海岛地区,其开发利用的影响因子各不相同。本文提出了海岛开发利用现状评价体系,在研究具体海岛开发利用现状时,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各地环境系统的特点,制定适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把海岛的经济与社会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建立一套海岛开发利用现状评价体系是迫切的需要;为制定海岛开发利用现状评价体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登义.管好用好海岛 建设海洋强国[EB/OL].
[2]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应用[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3] 商俊国,刘大海.海岛环境管理的特殊性及嫩十策[J].海洋环境科学,2007.
关键词:无居民海岛评价指标体系开发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002-01
无居民海岛具有十分显著的军事、生态、资源和权益价值,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居民海岛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岛及其周围海域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1]。然而,在已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中存在着仅局限于粗放开发、单纯利用,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普遍低下,开发的随意性、局限性、盲目性较大,炸岛、炸礁、采石、挖砂等严重改变岛屿地形地貌的活动在无居民海岛更是屡屡发生,自然生态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2];一些无居民海岛,由于植被丧失,土壤侵蚀加剧,海岛逐渐坍塌甚至消失;这不仅严重破坏了海岛生态、威胁海岛存在,甚至影响到了国家主权和安全。
构建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评估指标体系,对典型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的进行评估,并对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潜力进行研究,以明确无居民海岛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从而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无居民海岛综合管理提供决策支撑和管理依据[3]。
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合理地选择评价因子是进行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的前提。在具体选定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代表性、综合性原則。选定的各个因子应具有某个方面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避免选择意义相近或重复的指标,指标必须含义简明且易于计算;选取的因子应涵盖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指标,从多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
(2)科学性原则。在定义指标、选取范围、赋予权重、收集数据以及计算时,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生态理论以及经济理论为依据。
(3)可比性、可操作性原则。可比性要求各个指标在时间和空间上可进行对比;可操作性要求指标体系最终能被管理者所使用,能反映某一因素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4)层次性:海岛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复杂系统,将这个比较大的系统解析为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子系统,再将子系统分解为能够反映决定其行为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组成成分的状态,进而用各变量来反映和揭示状态的行为、关系、变化等原因和动力,最后,采用可测量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指标及指标群对变量层的数量、强度、速率等给予直接地度量。一般的指标体系可以分为3~5个等级,而且越往上,指标的综合性越强,越往下,指标越具体。
2 海岛开发利用现状体系的建立
海岛开发利用现状体系包括4个领域,12个指标
2.1 环境生态领域
海岛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类型,有其独立和完整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该领域主要由海岛环境指标、海岛生态指标和海岛水文气象指标组成。
海岛环境指标主要包括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和大气污染指数,即SO2、CO2排放量等。
海岛生态指标主要包括岛陆水环境指数、生态脆弱指数和海岸侵蚀指数;从研究海岛地势变化和地震灾害频率设置海岛生态脆弱指数。
海岛水文气象指标主要从海岛海基本气象指数、海冰指数、潮汐指数波浪指数反映。
2.2 海岛资源领域
该领域主要由空间资源状况指标、资源转化效率指标和生存持续能力指标组成。
空间资源状况指标包括土地、滩涂面积指数,岸线条件指数,水深条件和矿产资源等总量指数来衡量的。海岛土地资源是海洋开发的前沿阵地,可以提供建设用地,优良的土地资源还可供居民用作耕地。
资源转化效率指标由资源开发的难易程度指数、资源开发成本指数、资源运输成本指数、资源经济价值指数组成。
生存持续能力指标由淡水资源总量、植被覆盖率、海域生物种类、珍惜濒危物种数量指数组成。
2.3 海洋社会经济发展领域
海岛是特殊的经济体,但是海岛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和封闭的,它与陆域紧密联系,存在物质、信息和能源等方面的交换。海岛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以实现海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追求海岛的发展。
本领域包括海洋水产业指标、海岛旅游业指标、海洋服务业指标组成。
海洋水产业指标主要包括海水养殖产量指数、自然海产品产量指数、海产品产量总值指数、海产品加工能力指数。
海岛旅游业指标主要包括人文景观指数、景点规模指数、景观吸引力指数、特色活动指数;人文景观是提升海岛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活动是海岛品牌的重要体现。
海洋服务业指标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指数、海岛基础设施指数、发展潜力指数。海岛的服务业是发展海岛经济的基础,餐饮、垂钓、游艇码头、容纳游客数量等内容是重要的参考项目。
2.4 海岛科技智力领域
海岛的保护性开发、可持续发展潜力,体现海岛发展的后劲,为强调科技智力支持对海岛可持续发展的推进作用,设立了海岛科技能力指标、海岛管理能力指标和海岛高技术应用能力指标三个评价指标。
海岛管理能力指标主要包括政府效率指标、相关规划与政策以及环境管理指数。加强海岛法制管理,是实现海岛保护性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
海岛高技术应用能力指标包括高科技设施指数、高技术成果的转化指数、新兴技术的应用指数;海水淡化技术、垃圾污水处理技术、高清通讯技术的高新应用,是保护性开发利用海岛的先决条件。
海岛科技能力指标,主要包括科研资源指数、科研贡献指数。
3 结语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海岛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也会进一步加大。不同海岛地区,其开发利用的影响因子各不相同。本文提出了海岛开发利用现状评价体系,在研究具体海岛开发利用现状时,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各地环境系统的特点,制定适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把海岛的经济与社会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建立一套海岛开发利用现状评价体系是迫切的需要;为制定海岛开发利用现状评价体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登义.管好用好海岛 建设海洋强国[EB/OL].
[2]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应用[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3] 商俊国,刘大海.海岛环境管理的特殊性及嫩十策[J].海洋环境科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