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15年来,对断层的认识有很大变化,它是地壳浅部的断裂系,是构造应力集中和应变积累的结果,所以,要从动力学去处理它。这方面的研究因和震源机制的研究交织在一起,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的发展。首先在地震方面,在有干扰的地区布设了微小地震观测网,地震观测量显著地增加,同时提高了震源位置精度,弄清了地震和断层的对应关系。而且也搞清楚了由地震震源机制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15年来,对断层的认识有很大变化,它是地壳浅部的断裂系,是构造应力集中和应变积累的结果,所以,要从动力学去处理它。这方面的研究因和震源机制的研究交织在一起,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的发展。首先在地震方面,在有干扰的地区布设了微小地震观测网,地震观测量显著地增加,同时提高了震源位置精度,弄清了地震和断层的对应关系。而且也搞清楚了由地震震源机制推
其他文献
水平地热梯度匈牙利地热温度测量的密度,使得有可能绘制出一幅表示1公里深度的地温水平变化的图件(图1)。在制图过程中,单个点具有水平向最大温度变化的绝对值的特征,即具有dT/dr 的定量特征。其中 T 为地下1公里深的温度,而 r 则表示指向最大水平变化的方向。图1绘出以℃/10公里为单位的 dT/dr 等值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要给出另一种近似法把地震模拟为在有限断层面上传播的应力释放过程,而这种断层面是嵌入在一包括应力自由面的半无限介质里的。断层面可能与应力自由面相交或不相交。在这模型中,我们规定了初始应力、滑动摩擦系数,破裂速度、包括震中的断层几何形状和介质性质。这个模型是近似的,破裂速度及断层的几何形状是事先给定的。尽管如此,这个模型仍是发生在半无限介质中的三维动态破裂的一种。
这个协会的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这次会议在加拿大举行,7月20日开始,30日结束。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有300多人,加拿大和美国的最多,其次为中国、日本和苏联。我国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为9人,还有两名列席代表和在美、加学习的中国人6名(包括两名台湾省学生),共有16人。整个会议分成 A、B、C 三大类,以讨论会和工作会两种形式进行。A 类的内容有地震观测和数据处理的数字化、地震预报和灾害、
在现代地壳运动委员会的协助下,1981年5月5—16日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在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组织了第一届国际非洲现代地壳运动讨论会。讨论会的目的可归纳如下:1.培养研究和监视从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与结构安全有关的地壳运动,例如大型水坝和长管道。2.审议实用于矿产和石油勘探的大陆漂移和地质对比的最新研究成果。3.设计一些可以对非洲地壳运动进行观测的野外作业。
1981年5月18—23日由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地球物理所组织在布拉格附近的利布莱斯城堡举行了第二届国际地震活动与震害分析讨论会。该讨论会由社会主义国家科学院行星地球物理学(KAPG)委员会工作组4.3和欧洲地震委员会地震活动分会主办。
多年的地震区划经验表明,仅仅根据地震活动性的观测,很难精确可靠地划分出可能发生的强震震源带。因为资料积累的时间不长,以及对地震过程的内部构造研究不足,而且对它所固有的规律性认识较差。所以,现阶段地震区划的任务是依据研究区地震活动性、地球物理场和地质发展史等进行综合分析来解决的。现在的水平还不能保障不发生"遗漏型"的错误,例如把潜在的强烈活动区误划为弱地震活动带。
本文第一部分讨论了超级市场结算系统采用的几种基本的激光扫描装置。这部分将详细介绍通用产品码(UPC),并举例说明UPC是如何进行运算的。但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通用产品码符号的三个主要特点。·编码是利用在时间比(条纹一间距一条
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地壳研究所制订的编制一般的和详细的地震区划图的基本方法已由(等,1968,1971)发表了。在详细地震区划过程中要考虑到许多的事实:区域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新构造、地震构造,区域工程地质、强震、工程地震地质、古地震地质,现代地震活动性、震源深度和机制,地震波衰减特征、外推到高能量地震区的重复曲线、孕震区 Kmax 的计算及其它因素(取决于当地条件)。
日本活断层研究组的研究工作,从1976年到1979年由各大学和研究所的44名地貌学、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者合作进行。其中研究陆地上活断层的36人;研究海底活断层的5人;活断层与地震关系的6人。1980年活断层研究组出版了题为"日本的活断层:分布图及资料"一书,(日文)。本书的内容包括:陆地上的活断层图和制图的断层的详细说明,关于研究方法的说明部分的补充,日本活断层概述以及断层与地震间的关系。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