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一颗真心 润万物生长

来源 :少年博览·小学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guo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尊明曾经看过一份国内某著名高校出国留学生回国率的研究报告,较低的数据深深地触动了他,“这与我们小学阶段红色教育进行得不够深入、红色的种子播撒得不够有关。”于是,这位教学出身的校长,认真研究少先队工作,深入开展少先队工作实践,将知识分子对家国的一腔责任感和对少先队学科的尊重,科學地融为一体。
  少先队活动不能只是一场精彩的过眼云烟,活动的课程化、体系化,才能彰显活动价值,让意义生根。
  分散的活动该如何串起来,汪尊明反复思考,最终抓住了“仪式感”这个关键词。仪式赋予某个时刻、某件事情以特殊的意义,以表现它的重要性。而少先队活动的仪式感,正是通过增加场景的特别性,给队员们留下深刻的记忆。更重要的,仪式感的本质,其实就是爱和珍视。根据这个思路,汪尊明倡导开发了一系列富有仪式感的少先队课程。
  师苑小学少先队的仪式教育活动采用“3+2”模式:“3”指的是三大仪式,即一年级入学入队礼、三年级十岁成长礼、六年级毕业典礼;“2”指的是每周升旗礼和每月颁奖礼。其中,三大仪式是谦虚的汪尊明唯一愿意提及的工作经验。
  新生入学的头等大事,就是树立对少先队的向往之情。
  师苑小学大队部开展的少先队主题队日暨新生入学仪式以“开蒙 启智 立德”为主题。与“开笔礼”不同,它采用了“嵌套式”结构。
  看着我满脸问号,汪尊明耐心地解释。所谓“嵌套式”结构,是指采用六年级少先队主题队会作为活动形式。活动中,六年级队员为新入学的弟弟妹妹颁发“学生证”,这是“壳”;而将“开笔破蒙”等新生入学礼作为内容,这是“瓤”。规范严谨的出旗、整齐响亮的呼号、鲜艳夺目的红领巾,让新入学的小学生立即意识到,在他/她的身边有一个组织,叫作中国少年先锋队。
  在这样的仪式中,“我是小学生了”与“我要当少先队员”,一种身份的明确与对另一种身份的渴望充分交融,一颗颗红色的种子悄然播下。
  分批次入队,增强了少先队员们的荣誉感。
  轻易得到的东西,未免待之轻慢,人皆如此。根据政策引领,师苑小学实行分批次入队。一年级学生从第二学期开始接受为期两个月的少先队知识课程培训。从少年先锋队的历史到队歌与誓词,从红领巾的来历到规范系法,培训课程强化了孩子们加入少先队的渴望。
  “我们从党组织发展党员的程序中吸取经验,通过测试和教师推荐,确定首批少先队培训人。”
  达到要求的培训人在“六一”前夕,就能参加学校为他们举办的“立志 启航 追梦 成长”为主题的入队仪式啦!
  在入队仪式中,老队员为新队员们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在大队长的带领下郑重宣誓;在嘹亮的队歌声中,中队长接过了火红的中队旗;家长也激动地见证了自己孩子人生中第一件政治生活大事。
  有一位家长,在入队礼上送给孩子一份神秘的礼物:孩子爷爷入队时的纪念品——小五角星,爸爸入队时得到的文具。当这些被珍藏多年的老物件承载着信仰展示在大家面前时,几乎所有人都被感动了。
  新队员们戴上红领巾,一颗成为共产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想种子,无声地发芽了……
  步入十字头的年龄,要学会思考,懂得感恩。
  十岁,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界碑。“很多家庭都很重视孩子的十岁生日,我们学校也给孩子们过十岁。”汪尊明的脸上浮起了慈父般的微笑。他说的是学校为全体队员举办的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暨十岁成长礼。
  体验成长的快乐,知晓父母的养育之恩,树立美好理想,学会责任担当;把孝道、感恩、责任等意识通过活动传递给每一名队员,在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是成长礼活动课程的目的。
  为了充分展示成长的“过程性”,师苑小学梳理出“寻找幸福的样子”“感恩在行动”“我的成长”“梦想——我的2035”等四个篇章,分别开展体验课程,引导队员们通过回顾自己的成长,表达对师长、对社会的感恩之情。很多队员在课程中学会了生活技能,养成了做家务的习惯。
  有位小队员,爸爸生病多年,家里靠妈妈打工维持生活。他平时勤奋努力,沉稳懂事。成长礼上,他给妈妈深深地鞠躬,泪流满面。
  “心疼妈妈,感谢妈妈,这不就是十岁孩子最重大的成长吗?”
  毕业礼是队员们送给我们的礼物。
  六年级队员的毕业典礼同样是一场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主题为“青春 感恩 梦想”。
  正如汪尊明所说,与前两次不同,这次的仪式课程充分体现了高年级队员们的自主性:毕业汇演他们自编自导自演节目,从串场词的撰写到角色的选定和编排;毕业照从摆拍的场景到拍摄的顺序,从服装的选择到发型确定;从班级群里搜集小学六年的图片和视频,协作剪辑成全中队的成长视频,每一帧图像,每一段音乐,每一句画外音,都由队员们自己完成。
  在这个课程中,队员们回顾自己的小学阶段,重温和师友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在留恋中启程……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尽管汪尊明没有重点展开讲述,但学校的每周升旗礼、每月颁奖礼以及志愿者活动也已经成熟。“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不搞精英教育,学校给每位队员搭建平台。”
  常态化的少先队活动,仪式活动的课程化实施……汪尊明通过这些高招,使得师苑小学的少先队活动与队员们的成长一同跃然而出。累累硕果的背后,是他对伟大祖国、对火红事业奉上的一颗真心。
其他文献
在组织队员们共同观看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视频时,队员何宇心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老师,个人荣誉获得者有10人,可是视频里好像人数不够?”  中队长袁梦琪立即在电脑上搜索名单,队员们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符号——一个小方框,“老师,为什么张小娟、姜仕坤和黄文秀这几个人的名字上,会有个小方框?”我告诉队员们,这是因为这些英雄已经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上。  脱贫攻坚是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奇迹的背后是数
期刊
缘起  几年前的一个星期天下午,父亲带着王子尚听了一场“中国好人”张景兰奶奶的公益演讲。年过七旬的张奶奶颤巍巍地走上台,讲述了自己多年来用拾荒所得和养老金,帮助偏远地区和贫困山区孩子们的故事。  张奶奶虽已年迈,却没有停下帮助他人的脚步。王子尚被张奶奶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20元零用钱投进了募捐箱,又跑回家去,取出储钱罐里的102元钱,再次返回募捐台。“我记得,那里面还有一枚外国硬
期刊
为你读诗——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南唐·李璟《摊破浣溪沙》  回放,原来这首诗是这么来的——  李璟,你可能不知道,但你一定知道李煜,那位有“词帝”之称的南唐后主。而李璟就是李煜的父亲,也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第二位皇帝。  这位皇帝和他儿子一样,多才多艺,能书善画,写词更是一把好手,最
期刊
“有错字?是啰嗦吧?啰嗦还快乐,这一定是我妈唱的。”  还真不是哦。“罗嗦”是彝语“彝族”的意思,“快乐的罗嗦”就是“快乐的彝族人”。《快乐的罗嗦》最初是一首彝族民间舞曲,富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征。  作曲家张式业根据这首舞曲改编了弹拨乐合奏的《快乐的罗嗦》,带有舞曲的性质,给人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表现了彝族青年自由幸福的美好生活。  扫一扫二维码,边看解读,边细细听这首乐曲。  前奏
期刊
“我如江南女,清奇且秀丽。故乡有十景,神韵兼独具。”大家好!我就是半城山来半城水的江南名城——芜湖。我既有“长江巨埠、皖中之坚”的恢弘霸气,也有“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的清秀婉约。“江东名邑”“吴楚盛区”“浆染中心”“米市之首”……快快坐上高铁,来拜访多面的我吧。  我的简历  姓名:芜湖  小名:鸠兹、江城、中江  著名景点:方特主题乐园、镜湖、鸠兹古镇、马仁奇峰、雨耕山、松鼠小镇  市花:月
期刊
金秋十月,新中国迎来了71周岁华诞。71年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赶上了西方国家200年科技发展的步伐,用智慧和勤劳换来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有些科技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  量子传信  在量子通信领域,我国处于全球领跑地位。早在2016年8月16日,我国就成功发射了“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第二年,又同步建成了量子通信的“
期刊
(一)  王植永远不明白女孩们在想些什么。  也许在小时候,女孩和男孩并没有什么不同。那时候他们一起比赛翻墙、爬树、捉弄大人,然后哈哈大笑。可忽然有一天,女孩们变了样,她们看起来不再那么可亲,还经常聚在一起说着听不清楚的秘密,会因为莫名其妙的事情生气。长大以后的某一天,女孩忽然变成了遥远星系另一个星球上的“外星人”,你永远猜不透她们到底在想什么。  比如夏然。  还在襁褓中时,夏然就是王植的邻居。
期刊
黄昏将至  我吃着白米饭,喝着快乐水  想不通为什么  这些身强力壮的士兵为什么会死  我在深夜惊醒,突然想起  他们是为我而死  ——网友“约定成书”  一  2021年2月19日傍晚,一条由“央视军事”推送的标题为“加勒万河谷冲突现场视频公开”的新闻,点击量一时间达到了9800万次之多。  小羽像往常一样,完成作业后打开电脑浏览新闻,映入眼帘的第一個内容就是这条新闻。小羽的太爷爷曾是一名参加过
期刊
一窝一窝阳光  剥落了栏杆上的朱红  午后的长风  翻开发黄的相册  汗水烙印的跑道上  你呼啸而来  卷起盒子里收藏的卡片  上面一笔一画描绘的  分明是你啊  我珍藏的旧时光  ——时光守护人  他们的故事  水果罐头就是感冒发烧闹肚子的神药!小时候,我如果生病,一吃罐头就好了!所以小时候的我特别盼望生病。奇怪的是,我五岁的儿子也遗传了这点,他把水果罐头称为“生病蛋糕”,每次生病一定要吃块“蛋
期刊
A下过一场雨,天空显得格外澄澈。清晨,我抱着一大捧刚买回来的洋桔梗花准备回家,途经小区门口的草丛时,突然听到了一阵嘤嘤的哭声。  “是谁?”我四下看了看,眼前空荡荡的,别说是人,连一丝风都没有飘过。难道是出现了幻听?可我明明听得很清楚,哭声虽然很微弱,却一直没有消失,依然在往我耳朵眼里钻。  我把花束放在草地上,决定找出这个和我躲猫猫的爱哭鬼。  当我用脚第三次拨开草丛时,哭声停止了,一个有些尖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