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200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宝贵经验以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此后,系统提出2007年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任务和主要目标,对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做出了新的部署和展望。
以此为脉络,我们编辑整理了《政府工作简报》和《扫描2007年中国重点建设领域》两篇文章,对“两会”的核心内容做一全面、综合扫描,与您一同纵览2007年国家大事。
在此基础上,透过大量数据信息、把握中心思想脉络,《聚焦“两会”核心精神》一文概括了2007年我国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四大主题词——关注民生、又好又快发展、公共服务型政府、和谐文化,与您共同分享“两会”带给我们的新景象、新气息。
主要发展成就
2006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按照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取得的宝贵实践经验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总结我们实践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才能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仍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总结2006年的政府工作,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以下矛盾和问题。
1.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
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突出表现在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
3.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得不够好。食品药品安全,医疗服务、教育收费、收入分配、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未能根本解决。不少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4.政府自身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企不分依然存在,有些部门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低;公务消费不规范,奢侈浪费,行政成本高;一些地方、部门和少数工作人员还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脱离群众,失职渎职,甚至滥用权力,贪污腐败。存在这些问题,根本在于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需要采取的有力措施
1.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2.做好“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7年中国重点建设领域扫描
社会焦点:
1、上学: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
2、房地产: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管理举措。
3、环保: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
4、土地: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绒线,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一、上学
主旨: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
举措:
1、在全国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将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
2、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
3、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实施农村初中学校改造计划,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
4、继续解决好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5、确保全面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二、房地产
主旨: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管理
举措:
1、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合理规划、科学建设、适度消费,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
2、房地产业应重点发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通商品住房。政府要特别关心和帮助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
3、正确运用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两个手段,保持房地产投资合理规模,优化商品房供应结构,加强房价监管和调控,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
4、深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依法惩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等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地方各级政府要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切实负起责任。
三、环保
主旨: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
举措:
1、完善并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标准。
2、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3、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加强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化工、建材、建筑等重点行业,以及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4、健全节能环保政策体系。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价格、财税、信贷等经济手段,促进节能环保工作。
5、加快节能环保技术进步。积极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6、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增加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及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
7、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建立更加有效的节能环保监督管理体系,坚决依法惩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8、认真落实节能环保目标责任制。抓紧建立和完善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四、土地
主旨: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举措:
1、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坚决控制建设占地规模,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认真落实新修订的禁止类和限制类项目用地的规定,特别要禁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高尔夫球场、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建培训中心等项目用地。
2、抓紧完善和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包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都要控制增量,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
3、切实控制工业用地,坚决执行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
4、落实建设用地税费政策,规范土 地出让收支管理,切实执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的规定。
5、严格土地管理责任制。落实土地督察制度。对各类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都要严肃查处。
经济建设
1、产业提升: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自主创新
2、区域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发挥优势、落实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4、财税体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促进平等竞争。
5、公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6、非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7、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产业提升
主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自主创新
举措:
(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
1、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工业层次和水平,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2、从改革体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尤其要发展物流、金融、信息、咨询、旅游、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3、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序发展替代能源,广泛应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能过剩行业调整。
4、在优化产业结构中,注重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的引导。
(二)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
1、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努力攻克一批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核心关键技术,依托重点工程推进重大装备自主化建设,力争在重点优势领域取得突破。
2、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
3、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4、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落实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政府采购制度。
5、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
6、抓紧制定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7、继续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二、区域发展
主旨: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发挥优势、落实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举措:
1、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科技教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抓紧制定后续政策,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
2、积极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重点是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搞好重要行业、企业的重组改造,推动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加快棚户区改造。
3、中部地区,重点是继续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建设,加强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4、东部地区,重点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上走在前面。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开发开放。
5、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鼓励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对口援助,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做好库区发展和库区移民工作。
三、金融体制改革
主旨;深化金融改革 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举措:
1、深化国有银行改革。巩固和发展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成果。推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重点进行国家开发银行改革。
2、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3、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稳步发展股票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市场。进一步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推进股票、债券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市场监管。
4、深化保险业改革,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险服务水平和防范风险能力。
5、推进金融对外开放,提高开放水平。
6、切实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健全监管协调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安全。
四、财税体制改革
主旨: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促进平等竞争。
举措:
1、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使内外资企业处于平等竞争地位。这项改革涉及制定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将提请本次大会审议。
2、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制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方案和措施,建立规范的政府非税收入体系。
五、公有制经济
主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举措:
1、按照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原则,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进企业调整重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
2、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投资风险控制机制和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
3、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今年将进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试点。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4、抓紧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继续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企业和资源枯竭矿山实施关闭破产,积极稳妥推进企业政策性破产工作。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5、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深化电力、邮政、电信、铁路等行业改革,稳步推进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六、非公有制经济
主旨: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举措:
1、认真落实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
2、完善金融、税收、技术创新等政策,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
3、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
4、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引导和管理,促进企业依法经营。 七、对外开放
主旨: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举措:
1、发展对外贸易。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
2、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努力缓解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扩大服务产品和农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加强国家口岸管理和检验检疫工作。
3、做好利用外资工作。注重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优化结构,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引导跨国公司把高端制造和研发环节转移到我国,吸引外资加快向中西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符合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展。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高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强对外资并购的引导和规范。优化投资环境,规范招商引资行为,纠正一些地方违法违规变相给予优惠政策和层层下达分解指标的做法。
4、引导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完善财税、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措施,支持有实力、有信誉、有竞争力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加强引导和协调,避免企业在境外盲目投资和恶性竞争。发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办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进程,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规则制定,稳步推进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
政治建设
1、民主法制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建设一个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建设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一、民主法制建设
主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举措:
1、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人民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3、各级政府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4、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府立法工作,重点是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管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立法。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5、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督。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
6、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做好行政复议、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继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维护司法公正。
二、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
目标:建设一个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建设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方针:
1、继续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的三项基本准则;
2、注重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体制机制,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和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强监察和审计工作,加大反腐倡廉力度。
3、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4、坚持从国情出发,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5、坚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坚持创新政府管理制度和方式,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度。
今年的重点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规范行政权力,调整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改进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建设,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今年要集中力量抓好三项工作:
1、完善宏观调控体制,坚持政企分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2、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3、依法规范行政行为,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解决一些行政机关存在的严重铺张浪费问题。
温家宝总理说:“现在,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奢侈之风盛行,群众反映强烈。这种不良风气必须坚决制止。”
要严格控制行政机关新建、扩建办公大楼,严禁建设豪华楼堂馆所,切实规范公务接待行为,堵塞管理漏洞,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
文化建设
文化事业和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文化事业和产业
主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举措:
1、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2、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
4、继续建设一批国家重大文化工程。
5、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6、搞好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档案保护。
7、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坚持开展扫黄打非。
1、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的两项重大措施。
2、就业与社会保障: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3、卫生事业: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4、安全生产与市场秩序: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
5、社会安定和谐: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正确处理新时期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教育事业
主旨一: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优先发展教育的总体布局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举措:
1、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2、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 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
3、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4、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加强高水平学科和大学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努力造就大批杰出人才。
5、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
主旨二: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的两项重大措施。
举措:
1、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
2、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二、就业与社会保障
主旨: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举措:
1、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
2、重点做好下岗失业和关闭破产企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积极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推进退役军人安置改革。
3、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4、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支出2019亿元,比去年增加247亿元;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做实个人账户扩大试点工作;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抓紧研究制定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特别要做好外资、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
5、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落实好优抚政策,妥善解决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切实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支持慈善事业发展。让城乡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都能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三、卫生事业
主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举措:
1、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01亿元,落实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努力让广大农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2、加快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重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落实经费保障措施,方便群众防病治病。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支持。
3、启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政府对困难群众给予必要的资助。
4、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今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在免费救治艾滋病、血吸虫病等传染病患者的基础上,扩大免费救治病种。
5、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
6、抓紧制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努力解决好广大群众关心的看病就医问题。
四、安全生产与市场秩序
安全生产的主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
举措: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体制,切实落实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2、继续打好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
3、切实搞好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学校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
4、依法加强监管,严肃查处安全生产事故。
市场秩序的主旨:坚持标本兼治,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举措:
1、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强化市场监管。
3、依法打击制假售假、虚假广告、商业欺诈、传销和变相传销、偷逃骗税、走私贩私等违法活动。
4、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面整顿药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
五、社会安定和谐
主旨: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正确处理新时期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举措:
1、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
2、认真落实涉及群众利益的各项政策,依照法律和政策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纠正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中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3、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
4、加强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
5、加强信访工作,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
6、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
7、依法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1、国防军队建设:国防军队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2、香港、澳门、台湾:为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而努力奋斗。坚决反对任何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分裂活动。
3、世界社会责任:与各国人民一道,为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不懈努力!
一、国防军队建设
主旨:国防军队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举措:
1、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2、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不断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
3、加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建设。
4、推进后勤建设和改革。
5、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提高军队正规化水平。
6、加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全面建设,完成好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反恐斗争和维护稳定任务。
7、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搞好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二、香港、澳门、台湾 主旨:为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而努力奋斗。坚决反对任何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分裂活动。
举措:
1、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
2、加强内地与港澳在经贸、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3、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
4、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积极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促进直接“三通”,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为两岸同胞谋和平、谋发展、谋福祉。
5、继续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加强同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党派的对话和交流,争取早日恢复两岸对话与谈判,努力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
三、世界社会责任
主旨:与各国人民一道,为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不懈努力!
内涵:
建设和谐世界,就是要在政治上平等民主,经济上互利合作,文化上交流共进,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原则: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利益,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举措:
大力开展经贸、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的对外交往与合作,增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树立中国和平、民主、文明、进步的形象,维护我国公民和华人在海外的合法权益,尊重和依法保护其他国家公民在中国的合法权益。
聚焦“两会”核心精神
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指导下,今年的“两会”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方面的主题突出、意义深远,并特别体现出民主、务实的工作作风,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
大力改善民生
提出背景:经济快速发展,民生相对滞后,百姓对民生问题高度关注。
从2003年开始,我国年经济增长率一直在10%基础上加速。2006年我国GDP达209407亿元,同比增长10.7%。但是,与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巨大的财富积累相比,民生状况并没有得到同步和合理的改善,财富的不公平分配,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失衡,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公共服务的缺失,造成了社会较多不和谐现象。
由人民日报、人民网、搜狐网联合推出的一项网上调查表明,排在前10位的百姓关注热点,除“维护祖国统一”外,其余都关乎民生和公平。
理念释义: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轻民生。是否顺民心、重民生,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民生涉及什么?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在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解决民生问题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问题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不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社会就不可能和谐。孙中山先生曾说: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种种社会问题都是果,民生问题才是因。民生问题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
解决民生问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他们的利益。能不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只要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就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
工作落实:从2006到2007,改善民生举措频频出台、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2006年,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政府率先向“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建立廉租住房制度”这“三座大山”冲击;同时将目光特别投向就业问题。去年一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得到了扎实的践行。
2006年的民生进步,彰显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主题。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已经变成一种“政府自觉”行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并且越来越多地向建立和完善长期的机制和体制转变。
2007年,民生问题又被摆在了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学杂费,对其中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政策;卫生部承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扩大到80%的县(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不低于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各地政府对事关民生的各项工作,也确定了相应的目标。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用非常大的篇幅介绍了今年政府大力改善民生问题的措施,涉及到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司法公正、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其主旨就是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每谈民生,必有掌声。海外媒体评论说,“满纸民生的政府工作报告最有分量和感召力,最能入脑入心。”国内媒体评论说,“这是一个关心人民的报 告,也是一个人民关心的报告。”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民生的内容占有相当大比例,改善力度不断加大。
除了《政府工作报告》外,《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中,“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和公共财政阳光”也成为最突出的理念。诸多民生问题的解决,背后是真金白银,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九亿农民得实惠——“三农”成为预算重中之重
[预算清单]根据预算草案,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共达3917亿元,比2006年增加520亿元,增长15.3%。 ——严格执行增加投入政策,新增政府投资主要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比2006年有所增加。
——加大支农补贴力度。中央财政安排良种补贴55.7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12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14.2亿元和6亿元。
——支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央财政安排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支出30亿元,鼓励已经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积极探索建立制度。
——促进现代农业建设。中央财政安排经费5亿元,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安排试点补助9亿元,支持测土配方施肥;安排补助资金3亿元,促进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安排农业综合开发支出115亿元,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安排经费11亿元,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技能培训。
——安排扶贫支出144亿元,比2006年增加7亿元。
——安排资金25亿元,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支持解决农民群众“听广播难、看电视难”的问题。
孩子上学更容易——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增幅超过40%
[预算清单]根据草案,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教育支出858.54亿元,比2006年增加252.49亿元,增长41.7%。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央财政相应安排资金279.8亿元,对全国1.5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落实免除学杂费政策,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全面建立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95.1亿元,用于扩大政策受益面,提高资助标准。
——在“十一五”期间建立起系统、科学、公平、有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促进教育公平。
百姓健康有保障——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增幅到80%
[预算清单]根据草案,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医疗卫生支出312.76亿元,比2006年增加145.36亿元,增长86.8%。
——实施免费防治重大传染病政策,并实行以中央财政负担为主的新机制。加大重大传染病防控经费保障力度,将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法定重大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并在原来免费救治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患者的基础上,将救治效果好的麻风病等纳入免费救治范围。
——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步伐。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提前一年基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继续按每人2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适当补助,确保参加的农民真正受益,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支持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从2007年开始进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逐步将城镇职工之外的城镇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中央财政将对中西部地区的困难城镇居民参保缴费给予适当补助。同时,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支持做好关闭破产和困难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保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有钱看病。
——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2007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投入,支持中西部地区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稳步推进城市医疗救助试点,推动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逐步提高救助水平,切实减轻城乡困难群众看病就医的经济负担。
——大力支持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培养的支持力度,力争到2010年将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全部轮训一遍,所需资金主要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负担。
——建立城市社区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中央财政从2007年起对中西部地区城市社区服务人口分别按人均3元、4元的标准给予补助,使城市居民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地享受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民生之本更坚实——就业和社保支出持续增加
[预算清单]2007年中央财政预算大力支持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
——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就业投入力度。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19.27亿元,在去年较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又比2006年增加246.99亿元,增长13.9%。
——支持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落实预算安排、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以及土地出让收益等各项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来源,通过租金补贴、租金核减和实物配租等方式,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确保困难群体居有其所。
——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支持扩大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工作。支持做好农民工及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继续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根据国务院确定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确保中央改革规范政策落实到位,切实防止出现新的拖欠。完善企业收入分配政策,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规范垄断企业收入分配制度……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007年一系列解决民生问题的强有力举措,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无不体现了人民政府“以人为本”的意志。又好又快发展
提出背景:经济一度出现由“偏快”急剧转向“过热”的势头。
2003年~2006年,中国经济第一次出现连续4年在两位数平台上加速增长,其增长轨迹为:10%、10.1%、10.4%和10.7%。尤其从2006年初开始,中国经济一度出现由“偏快”急剧转向“过热”的势头,多个宏观经济指标亮起“红灯”: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一直在近30%的 高位徘徊,有8个省(市、区)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幅超过50‰1-4月全国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增长78%,贷款总额超出央行全年贷款目标的2/3;全国耕地保有量18.31亿亩,接近18亿亩底线;房价在一些地区屡创新高;全国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环境容量缩小。
在这一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7年经济工作的基调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表示: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总体是正常的,但是喜中也有忧,主要是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如果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结构不优化,过度消耗资源的状况不改变,中国经济走不好,也走不远。所以希望经济增长速度更适中一些,好中求快,保持平稳,避免大起大落。
从我国一个时期以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做到“快”并不难,实现“好”则不易。在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新目标正面临两大考验:一是粗放型盲目扩张所造成的能耗、环保压力继续增大,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出现根本性转变的趋势,二是外贸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继续扩大,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理念释义:兼顾多方目标,最终使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发展,是在总结既往经验基础上发展理念的创新,是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和内涵的丰富。
“又好又快发展”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大转变,即由过去更多强调发展的速度,转为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科学发展。“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表明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所谓“好”,就是比较好的效益,比较高的质量,比较协调的结构,比较多的技术含量,比较少的资源消耗,比较低的环境代价,最终使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这个“好”字,既讲求经济发展的效益好,经济增长的质量高,又要求节能降耗的效果好,环境保护的成效大;既要经济发展的宏观效益好,又要让人民群众从中得到的实惠多。
这个“好”字,又特别强调发展中的“协调”二字,即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强调发展的“好”,不是不要“快”,而是为了实现持续长久稳定的“快”。中国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是必要的。也正是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让我们的国力空前强盛,为我们积累和创造了求“好”的条件。审时度势,抓住时机,及时实现经济发展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变,下大气力清除制约经济发展的种种“路障”,才能保障中国经济的列车又稳又快地奔驰向前。
“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发展,既是发展思路的调整,更是实际工作重点的变化。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实现2007经济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就要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地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强化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的约束;就要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要更加注重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让群众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和实惠。
又好又快发展,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执政理念的又一次大考验。那些单纯追求GDP的扭曲政绩观,那些为了招商引资不惜牺牲环境的做法,那些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的所谓“发展”,都应当立即摒弃。
工作落实: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着眼全局,通盘考虑,综合运用行之有效的各种手段,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主要举措:概括起来,这些调控措施包括进一步把紧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和市场准入“一个门槛”。
自2006年4月以来,中央相继出台了“国六条”、“九部委十五条”等调控措施,稳定上涨过快的住房价格。央行在2006年4月和8月两次加息的同时,还分别在7月、8月和11月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针对土地违法问题,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标本兼治的措施,特别是9月5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提高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将征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在财政预算当中列支,并首先保证支付。土地调控新政策的亮点还包括——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政府在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方面的责任,强调由省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总责;同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以遏制地方政府盲目扩大征地规模的冲动。
经验总结:梳理这一年多来的调控新政脉络不难发现,中央在宏观调控中更多地借助市场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区别对待,有保有压。这些举措针对性强,较为温和,灵活多样。
第一是多手用力。既重视货币政策,也使用了财政政策;既重视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也适当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在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时,还综合运用了多种政策工具。
第二是边看边调。在2006年4月份出台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又分别于7月份和8月份再次上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同时还辅以对投资项目的资格审批。
第三是微量频调。在短短半年内,仅货币政策就动用了4次,而每次调整的力度不大,存款准备金率每次上调0.5个百分点,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都在0.27个百分点。
在新的一年里,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仍然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发挥宏观调控的效能。
三、公共服务型政府
提出背景:公共服务供应不求,人民群众呼唤公共服务型政府。
刚刚过去的2006年,社会热点现象迭出:房价不断上涨,让群众“望房兴叹”;“苏丹红”、“福寿螺”、“欣弗”事件连连发生,食品药品安全难以让人放心;行业垄断的存在,让消费者频频遭遇“霸王条款”;教育乱收费,居各项乱收费之首……这一连串的问题,事关百姓生活,社会反响很大。
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背后,是老百姓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诉求与呼唤。而当前存在的民生与公平问题,集中反映出公共服务的供不应求。一方面,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明显不足。政府在从传统的大包大揽的全能政府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政府转变时,没有同步实现从管理政府向服务政府的转变,形成一定的公共服务漏洞。此外,公共服务体制僵化,方式单一,缺乏活力,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如此一来,伴随着社会转型与政府职能调整,就业、就医、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问题接踵而 来,并迅速蔓延。
另一方面,公共服务需求增长太快。最近这几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刺激了公共服务需求的膨胀,尤其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渐成熟,公共服务需求水涨船高,人们对生存权与发展权的要求与日俱增。这就使得那些与经济转型相伴而生的公共服务问题,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小到大地生长出来,积累下来,并不断升级。这些多半属于正常需求的公共服务问题,有的因市场机制配套措施不完善而致,例如社保乏力;有的归过于市场竞争的不充分,例如药价虚高造成看病贵;有的属于市场经济的副产品,例如失业问题。此外,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日渐成熟,社会问题的高发区域与社会关注的重心,也逐步从经济领域转向社会领域,越来越要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而对公共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理念释义:公共服务体现人性化,具有“公共”和“服务”双重性质。
什么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呢?简而言之,就是提供私人和社会团体无力或不愿提供的,却又与其公共利益相关的非排他性服务的政府。就狭义的政府即行政机构而言,这些服务大致包括: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产品等。
公共服务型政府具有公共与服务双重性质;一方面,体现“公共”性。所涉及的问题不是困扰着一两个人的私人问题,而是涉及千家万户、属于我们大家的共同问题,它们反映的是公共诉求,凝聚的是社情民意,关乎的是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具有“服务”性。公众聚焦社会公平、就业、就医、住房、教育、社保等主题,想要表达的主要不是公共管理诉求,而是获得公共服务的渴望。
公共服务体现人性化。现代社会应当是一个崇尚以人为本、追求和谐、关注民生的文明社会。关爱弱势群体、推崇社会正义、实现实质公平,缓解不同人之间因禀赋与机会差异而产生的贫富悬殊,尊重弱势群体的生存权与发展权,让公共服务惠及穷人,将公共服务重心偏向于更加渴望得到帮助的弱势群体,这是人性化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
工作落实:解决公共服务难题、建设服务政府、推进政府转型,三者合而为一,改革步伐不断加快。
毋庸置疑,政府必须顺应民意,集中精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问题,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不过,填补公共服务供不应求的缺口,不可能一蹴而就,政府更应冷静地作出理性决策,不被社会热点所左右,不能手忙脚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否则难免顾此失彼、因小失大。公众应当表现出必要的宽容,理解、配合和支持政府集中精力逐一破解公共服务难题。
事实上,解决百姓关注的公共服务问题与建设服务政府,二者能够并行不悖。建设服务政府并不抽象,应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应当表现为给公众带来更多公共服务的政府转型。公众关注的就业、就医、住房、教育、社保问题,从来都是需要服务政府重点解决的公共服务难题,其解决程度往往成为衡量政府是否属于服务政府的判断标准。为此,当前应当选择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作为突破口来建设服务政府,同时以建设服务政府为导向来按部就班地解决这些民生问题,以便伴随着现实公共服务问题的解决而日益接近服务政府的目标。
政府转型不会自动完成,服务政府目标不会自动实现。公共服务只有经过法治锻造,才会成为打开就业、住房、就医、教育、社保等问题之锁的金钥匙。公众应当享有哪些公共服务权利,政府应当履行哪些公共服务职责,如何构建一套多元、开放、理性的公共服务体制,如何确保公共服务程序公开、过程开放与结果公正,如何防止公共服务权力的滥用与变异,公共服务失职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赖于公法加以解决。正因为如此,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就成为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服务政府的必然要求。
顺乎民意、建设服务政府,以解决老百姓关注的公共服务问题,这的确是众望所归的民心工程。令人欣慰的是,建设服务政府,已经被确定为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有目共睹的是,我国政府正在致力于解决就业、住房、就医、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难题,政府转型已经开始,建设服务政府的步伐正在加快。
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今年要集中力量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完善宏观调控体制,坚持政企分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二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三是依法规范行政行为,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007年,人们将更多体会到“服务型政府”的实际意义。突发事件紧急预案制度将得到进一步强化。问责制将使一些渎职、腐败的官员更加尴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促使政府增加透明度。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将为社会节约大量灰色成本。
四、和谐文化
提出背景:建设和谐文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已成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社会的和谐,其本质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没有和谐的文化,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全面实现。
建设和谐文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迅速改善的同时,对于良好的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社会更加和谐而美好。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对和谐文化的渴望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在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贫富差距拉大、企业内部劳资矛盾突出、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危机凸显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群众反映强烈,迫切希望得到解决,希望形成和谐的社会局面。
理念释义: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文化因素深深地渗入其间,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就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
和谐文化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它的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 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自觉认识和向往,代表了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社会主体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水平。
从表现形式上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内容。从思想观念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感受,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从制度规范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在和谐思想的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和机制。
和谐文化是人们向往的精神家园,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之一。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
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因此,和谐文化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以引导、培育人们的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
工作落实:传承与吸纳、发展与创新、和谐文化立足实际生活,重在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于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这种和谐文化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和继承性的特征,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同时也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
建设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设和谐文化,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在交融中学习借鉴,在碰撞中扬弃升华,才有助于和谐文化的丰富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要立足社会生活实际。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不能脱离现实,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要包容多样,把握好建设的层次性,区分不同对象和层次,鼓励先进,团结多数,从而引导好不同阶层、不同思想觉悟的人。这应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基本思路。建设和谐文化,既要有先进性要求,又要有广泛性要求,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在一起。先进性要在广泛性的基础上体现出来,广泛性要以先进性为指导。这样,才能使和谐文化建设符合时代和现实的要求。
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通过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特别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的有力思想武器,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一定要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积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致力于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
以此为脉络,我们编辑整理了《政府工作简报》和《扫描2007年中国重点建设领域》两篇文章,对“两会”的核心内容做一全面、综合扫描,与您一同纵览2007年国家大事。
在此基础上,透过大量数据信息、把握中心思想脉络,《聚焦“两会”核心精神》一文概括了2007年我国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四大主题词——关注民生、又好又快发展、公共服务型政府、和谐文化,与您共同分享“两会”带给我们的新景象、新气息。
主要发展成就
2006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按照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取得的宝贵实践经验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总结我们实践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才能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仍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总结2006年的政府工作,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以下矛盾和问题。
1.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
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突出表现在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
3.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得不够好。食品药品安全,医疗服务、教育收费、收入分配、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未能根本解决。不少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4.政府自身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企不分依然存在,有些部门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低;公务消费不规范,奢侈浪费,行政成本高;一些地方、部门和少数工作人员还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脱离群众,失职渎职,甚至滥用权力,贪污腐败。存在这些问题,根本在于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需要采取的有力措施
1.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2.做好“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7年中国重点建设领域扫描
社会焦点:
1、上学: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
2、房地产: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管理举措。
3、环保: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
4、土地: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绒线,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一、上学
主旨: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
举措:
1、在全国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将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
2、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
3、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实施农村初中学校改造计划,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
4、继续解决好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5、确保全面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二、房地产
主旨: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管理
举措:
1、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合理规划、科学建设、适度消费,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
2、房地产业应重点发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通商品住房。政府要特别关心和帮助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
3、正确运用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两个手段,保持房地产投资合理规模,优化商品房供应结构,加强房价监管和调控,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
4、深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依法惩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等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地方各级政府要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切实负起责任。
三、环保
主旨: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
举措:
1、完善并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标准。
2、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3、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加强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化工、建材、建筑等重点行业,以及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4、健全节能环保政策体系。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价格、财税、信贷等经济手段,促进节能环保工作。
5、加快节能环保技术进步。积极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6、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增加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及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
7、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建立更加有效的节能环保监督管理体系,坚决依法惩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8、认真落实节能环保目标责任制。抓紧建立和完善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四、土地
主旨: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举措:
1、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坚决控制建设占地规模,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认真落实新修订的禁止类和限制类项目用地的规定,特别要禁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高尔夫球场、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建培训中心等项目用地。
2、抓紧完善和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包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都要控制增量,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
3、切实控制工业用地,坚决执行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
4、落实建设用地税费政策,规范土 地出让收支管理,切实执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的规定。
5、严格土地管理责任制。落实土地督察制度。对各类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都要严肃查处。
经济建设
1、产业提升: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自主创新
2、区域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发挥优势、落实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4、财税体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促进平等竞争。
5、公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6、非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7、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产业提升
主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自主创新
举措:
(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
1、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工业层次和水平,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2、从改革体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尤其要发展物流、金融、信息、咨询、旅游、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3、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序发展替代能源,广泛应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能过剩行业调整。
4、在优化产业结构中,注重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的引导。
(二)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
1、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努力攻克一批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核心关键技术,依托重点工程推进重大装备自主化建设,力争在重点优势领域取得突破。
2、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
3、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4、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落实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政府采购制度。
5、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
6、抓紧制定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7、继续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二、区域发展
主旨: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发挥优势、落实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举措:
1、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科技教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抓紧制定后续政策,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
2、积极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重点是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搞好重要行业、企业的重组改造,推动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加快棚户区改造。
3、中部地区,重点是继续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建设,加强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4、东部地区,重点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上走在前面。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开发开放。
5、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鼓励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对口援助,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做好库区发展和库区移民工作。
三、金融体制改革
主旨;深化金融改革 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举措:
1、深化国有银行改革。巩固和发展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成果。推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重点进行国家开发银行改革。
2、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3、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稳步发展股票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市场。进一步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推进股票、债券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市场监管。
4、深化保险业改革,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险服务水平和防范风险能力。
5、推进金融对外开放,提高开放水平。
6、切实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健全监管协调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安全。
四、财税体制改革
主旨: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促进平等竞争。
举措:
1、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使内外资企业处于平等竞争地位。这项改革涉及制定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将提请本次大会审议。
2、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制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方案和措施,建立规范的政府非税收入体系。
五、公有制经济
主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举措:
1、按照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原则,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进企业调整重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
2、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投资风险控制机制和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
3、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今年将进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试点。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4、抓紧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继续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企业和资源枯竭矿山实施关闭破产,积极稳妥推进企业政策性破产工作。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5、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深化电力、邮政、电信、铁路等行业改革,稳步推进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六、非公有制经济
主旨: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举措:
1、认真落实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
2、完善金融、税收、技术创新等政策,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
3、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
4、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引导和管理,促进企业依法经营。 七、对外开放
主旨: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举措:
1、发展对外贸易。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
2、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努力缓解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扩大服务产品和农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加强国家口岸管理和检验检疫工作。
3、做好利用外资工作。注重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优化结构,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引导跨国公司把高端制造和研发环节转移到我国,吸引外资加快向中西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符合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展。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高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强对外资并购的引导和规范。优化投资环境,规范招商引资行为,纠正一些地方违法违规变相给予优惠政策和层层下达分解指标的做法。
4、引导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完善财税、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措施,支持有实力、有信誉、有竞争力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加强引导和协调,避免企业在境外盲目投资和恶性竞争。发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办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进程,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规则制定,稳步推进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
政治建设
1、民主法制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建设一个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建设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一、民主法制建设
主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举措:
1、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人民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3、各级政府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4、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府立法工作,重点是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管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立法。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5、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督。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
6、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做好行政复议、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继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维护司法公正。
二、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
目标:建设一个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建设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方针:
1、继续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的三项基本准则;
2、注重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体制机制,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和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强监察和审计工作,加大反腐倡廉力度。
3、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4、坚持从国情出发,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5、坚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坚持创新政府管理制度和方式,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度。
今年的重点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规范行政权力,调整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改进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建设,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今年要集中力量抓好三项工作:
1、完善宏观调控体制,坚持政企分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2、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3、依法规范行政行为,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解决一些行政机关存在的严重铺张浪费问题。
温家宝总理说:“现在,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奢侈之风盛行,群众反映强烈。这种不良风气必须坚决制止。”
要严格控制行政机关新建、扩建办公大楼,严禁建设豪华楼堂馆所,切实规范公务接待行为,堵塞管理漏洞,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
文化建设
文化事业和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文化事业和产业
主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举措:
1、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2、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
4、继续建设一批国家重大文化工程。
5、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6、搞好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档案保护。
7、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坚持开展扫黄打非。
1、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的两项重大措施。
2、就业与社会保障: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3、卫生事业: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4、安全生产与市场秩序: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
5、社会安定和谐: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正确处理新时期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教育事业
主旨一: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优先发展教育的总体布局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举措:
1、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2、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 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
3、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4、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加强高水平学科和大学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努力造就大批杰出人才。
5、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
主旨二: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的两项重大措施。
举措:
1、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
2、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二、就业与社会保障
主旨: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举措:
1、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
2、重点做好下岗失业和关闭破产企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积极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推进退役军人安置改革。
3、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4、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支出2019亿元,比去年增加247亿元;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做实个人账户扩大试点工作;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抓紧研究制定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特别要做好外资、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
5、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落实好优抚政策,妥善解决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切实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支持慈善事业发展。让城乡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都能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三、卫生事业
主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举措:
1、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01亿元,落实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努力让广大农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2、加快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重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落实经费保障措施,方便群众防病治病。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支持。
3、启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政府对困难群众给予必要的资助。
4、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今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在免费救治艾滋病、血吸虫病等传染病患者的基础上,扩大免费救治病种。
5、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
6、抓紧制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努力解决好广大群众关心的看病就医问题。
四、安全生产与市场秩序
安全生产的主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
举措: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体制,切实落实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2、继续打好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
3、切实搞好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学校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
4、依法加强监管,严肃查处安全生产事故。
市场秩序的主旨:坚持标本兼治,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举措:
1、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强化市场监管。
3、依法打击制假售假、虚假广告、商业欺诈、传销和变相传销、偷逃骗税、走私贩私等违法活动。
4、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面整顿药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
五、社会安定和谐
主旨: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正确处理新时期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举措:
1、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
2、认真落实涉及群众利益的各项政策,依照法律和政策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纠正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中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3、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
4、加强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
5、加强信访工作,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
6、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
7、依法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1、国防军队建设:国防军队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2、香港、澳门、台湾:为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而努力奋斗。坚决反对任何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分裂活动。
3、世界社会责任:与各国人民一道,为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不懈努力!
一、国防军队建设
主旨:国防军队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举措:
1、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2、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不断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
3、加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建设。
4、推进后勤建设和改革。
5、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提高军队正规化水平。
6、加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全面建设,完成好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反恐斗争和维护稳定任务。
7、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搞好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二、香港、澳门、台湾 主旨:为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而努力奋斗。坚决反对任何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分裂活动。
举措:
1、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
2、加强内地与港澳在经贸、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3、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
4、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积极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促进直接“三通”,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为两岸同胞谋和平、谋发展、谋福祉。
5、继续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加强同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党派的对话和交流,争取早日恢复两岸对话与谈判,努力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
三、世界社会责任
主旨:与各国人民一道,为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不懈努力!
内涵:
建设和谐世界,就是要在政治上平等民主,经济上互利合作,文化上交流共进,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原则: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利益,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举措:
大力开展经贸、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的对外交往与合作,增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树立中国和平、民主、文明、进步的形象,维护我国公民和华人在海外的合法权益,尊重和依法保护其他国家公民在中国的合法权益。
聚焦“两会”核心精神
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指导下,今年的“两会”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方面的主题突出、意义深远,并特别体现出民主、务实的工作作风,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
大力改善民生
提出背景:经济快速发展,民生相对滞后,百姓对民生问题高度关注。
从2003年开始,我国年经济增长率一直在10%基础上加速。2006年我国GDP达209407亿元,同比增长10.7%。但是,与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巨大的财富积累相比,民生状况并没有得到同步和合理的改善,财富的不公平分配,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失衡,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公共服务的缺失,造成了社会较多不和谐现象。
由人民日报、人民网、搜狐网联合推出的一项网上调查表明,排在前10位的百姓关注热点,除“维护祖国统一”外,其余都关乎民生和公平。
理念释义: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轻民生。是否顺民心、重民生,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民生涉及什么?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在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解决民生问题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问题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不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社会就不可能和谐。孙中山先生曾说: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种种社会问题都是果,民生问题才是因。民生问题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
解决民生问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他们的利益。能不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只要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就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
工作落实:从2006到2007,改善民生举措频频出台、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2006年,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政府率先向“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建立廉租住房制度”这“三座大山”冲击;同时将目光特别投向就业问题。去年一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得到了扎实的践行。
2006年的民生进步,彰显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主题。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已经变成一种“政府自觉”行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并且越来越多地向建立和完善长期的机制和体制转变。
2007年,民生问题又被摆在了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学杂费,对其中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政策;卫生部承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扩大到80%的县(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不低于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各地政府对事关民生的各项工作,也确定了相应的目标。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用非常大的篇幅介绍了今年政府大力改善民生问题的措施,涉及到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司法公正、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其主旨就是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每谈民生,必有掌声。海外媒体评论说,“满纸民生的政府工作报告最有分量和感召力,最能入脑入心。”国内媒体评论说,“这是一个关心人民的报 告,也是一个人民关心的报告。”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民生的内容占有相当大比例,改善力度不断加大。
除了《政府工作报告》外,《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中,“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和公共财政阳光”也成为最突出的理念。诸多民生问题的解决,背后是真金白银,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九亿农民得实惠——“三农”成为预算重中之重
[预算清单]根据预算草案,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共达3917亿元,比2006年增加520亿元,增长15.3%。 ——严格执行增加投入政策,新增政府投资主要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比2006年有所增加。
——加大支农补贴力度。中央财政安排良种补贴55.7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12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14.2亿元和6亿元。
——支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央财政安排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支出30亿元,鼓励已经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积极探索建立制度。
——促进现代农业建设。中央财政安排经费5亿元,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安排试点补助9亿元,支持测土配方施肥;安排补助资金3亿元,促进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安排农业综合开发支出115亿元,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安排经费11亿元,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技能培训。
——安排扶贫支出144亿元,比2006年增加7亿元。
——安排资金25亿元,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支持解决农民群众“听广播难、看电视难”的问题。
孩子上学更容易——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增幅超过40%
[预算清单]根据草案,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教育支出858.54亿元,比2006年增加252.49亿元,增长41.7%。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央财政相应安排资金279.8亿元,对全国1.5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落实免除学杂费政策,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全面建立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95.1亿元,用于扩大政策受益面,提高资助标准。
——在“十一五”期间建立起系统、科学、公平、有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促进教育公平。
百姓健康有保障——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增幅到80%
[预算清单]根据草案,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医疗卫生支出312.76亿元,比2006年增加145.36亿元,增长86.8%。
——实施免费防治重大传染病政策,并实行以中央财政负担为主的新机制。加大重大传染病防控经费保障力度,将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法定重大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并在原来免费救治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患者的基础上,将救治效果好的麻风病等纳入免费救治范围。
——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步伐。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提前一年基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继续按每人2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适当补助,确保参加的农民真正受益,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支持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从2007年开始进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逐步将城镇职工之外的城镇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中央财政将对中西部地区的困难城镇居民参保缴费给予适当补助。同时,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支持做好关闭破产和困难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保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有钱看病。
——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2007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投入,支持中西部地区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稳步推进城市医疗救助试点,推动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逐步提高救助水平,切实减轻城乡困难群众看病就医的经济负担。
——大力支持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培养的支持力度,力争到2010年将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全部轮训一遍,所需资金主要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负担。
——建立城市社区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中央财政从2007年起对中西部地区城市社区服务人口分别按人均3元、4元的标准给予补助,使城市居民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地享受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民生之本更坚实——就业和社保支出持续增加
[预算清单]2007年中央财政预算大力支持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
——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就业投入力度。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19.27亿元,在去年较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又比2006年增加246.99亿元,增长13.9%。
——支持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落实预算安排、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以及土地出让收益等各项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来源,通过租金补贴、租金核减和实物配租等方式,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确保困难群体居有其所。
——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支持扩大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工作。支持做好农民工及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继续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根据国务院确定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确保中央改革规范政策落实到位,切实防止出现新的拖欠。完善企业收入分配政策,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规范垄断企业收入分配制度……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007年一系列解决民生问题的强有力举措,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无不体现了人民政府“以人为本”的意志。又好又快发展
提出背景:经济一度出现由“偏快”急剧转向“过热”的势头。
2003年~2006年,中国经济第一次出现连续4年在两位数平台上加速增长,其增长轨迹为:10%、10.1%、10.4%和10.7%。尤其从2006年初开始,中国经济一度出现由“偏快”急剧转向“过热”的势头,多个宏观经济指标亮起“红灯”: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一直在近30%的 高位徘徊,有8个省(市、区)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幅超过50‰1-4月全国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增长78%,贷款总额超出央行全年贷款目标的2/3;全国耕地保有量18.31亿亩,接近18亿亩底线;房价在一些地区屡创新高;全国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环境容量缩小。
在这一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7年经济工作的基调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表示: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总体是正常的,但是喜中也有忧,主要是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如果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结构不优化,过度消耗资源的状况不改变,中国经济走不好,也走不远。所以希望经济增长速度更适中一些,好中求快,保持平稳,避免大起大落。
从我国一个时期以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做到“快”并不难,实现“好”则不易。在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新目标正面临两大考验:一是粗放型盲目扩张所造成的能耗、环保压力继续增大,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出现根本性转变的趋势,二是外贸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继续扩大,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理念释义:兼顾多方目标,最终使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发展,是在总结既往经验基础上发展理念的创新,是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和内涵的丰富。
“又好又快发展”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大转变,即由过去更多强调发展的速度,转为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科学发展。“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表明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所谓“好”,就是比较好的效益,比较高的质量,比较协调的结构,比较多的技术含量,比较少的资源消耗,比较低的环境代价,最终使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这个“好”字,既讲求经济发展的效益好,经济增长的质量高,又要求节能降耗的效果好,环境保护的成效大;既要经济发展的宏观效益好,又要让人民群众从中得到的实惠多。
这个“好”字,又特别强调发展中的“协调”二字,即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强调发展的“好”,不是不要“快”,而是为了实现持续长久稳定的“快”。中国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是必要的。也正是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让我们的国力空前强盛,为我们积累和创造了求“好”的条件。审时度势,抓住时机,及时实现经济发展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变,下大气力清除制约经济发展的种种“路障”,才能保障中国经济的列车又稳又快地奔驰向前。
“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发展,既是发展思路的调整,更是实际工作重点的变化。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实现2007经济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就要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地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强化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的约束;就要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要更加注重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让群众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和实惠。
又好又快发展,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执政理念的又一次大考验。那些单纯追求GDP的扭曲政绩观,那些为了招商引资不惜牺牲环境的做法,那些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的所谓“发展”,都应当立即摒弃。
工作落实: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着眼全局,通盘考虑,综合运用行之有效的各种手段,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主要举措:概括起来,这些调控措施包括进一步把紧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和市场准入“一个门槛”。
自2006年4月以来,中央相继出台了“国六条”、“九部委十五条”等调控措施,稳定上涨过快的住房价格。央行在2006年4月和8月两次加息的同时,还分别在7月、8月和11月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针对土地违法问题,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标本兼治的措施,特别是9月5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提高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将征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在财政预算当中列支,并首先保证支付。土地调控新政策的亮点还包括——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政府在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方面的责任,强调由省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总责;同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以遏制地方政府盲目扩大征地规模的冲动。
经验总结:梳理这一年多来的调控新政脉络不难发现,中央在宏观调控中更多地借助市场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区别对待,有保有压。这些举措针对性强,较为温和,灵活多样。
第一是多手用力。既重视货币政策,也使用了财政政策;既重视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也适当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在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时,还综合运用了多种政策工具。
第二是边看边调。在2006年4月份出台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又分别于7月份和8月份再次上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同时还辅以对投资项目的资格审批。
第三是微量频调。在短短半年内,仅货币政策就动用了4次,而每次调整的力度不大,存款准备金率每次上调0.5个百分点,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都在0.27个百分点。
在新的一年里,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仍然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发挥宏观调控的效能。
三、公共服务型政府
提出背景:公共服务供应不求,人民群众呼唤公共服务型政府。
刚刚过去的2006年,社会热点现象迭出:房价不断上涨,让群众“望房兴叹”;“苏丹红”、“福寿螺”、“欣弗”事件连连发生,食品药品安全难以让人放心;行业垄断的存在,让消费者频频遭遇“霸王条款”;教育乱收费,居各项乱收费之首……这一连串的问题,事关百姓生活,社会反响很大。
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背后,是老百姓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诉求与呼唤。而当前存在的民生与公平问题,集中反映出公共服务的供不应求。一方面,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明显不足。政府在从传统的大包大揽的全能政府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政府转变时,没有同步实现从管理政府向服务政府的转变,形成一定的公共服务漏洞。此外,公共服务体制僵化,方式单一,缺乏活力,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如此一来,伴随着社会转型与政府职能调整,就业、就医、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问题接踵而 来,并迅速蔓延。
另一方面,公共服务需求增长太快。最近这几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刺激了公共服务需求的膨胀,尤其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渐成熟,公共服务需求水涨船高,人们对生存权与发展权的要求与日俱增。这就使得那些与经济转型相伴而生的公共服务问题,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小到大地生长出来,积累下来,并不断升级。这些多半属于正常需求的公共服务问题,有的因市场机制配套措施不完善而致,例如社保乏力;有的归过于市场竞争的不充分,例如药价虚高造成看病贵;有的属于市场经济的副产品,例如失业问题。此外,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日渐成熟,社会问题的高发区域与社会关注的重心,也逐步从经济领域转向社会领域,越来越要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而对公共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理念释义:公共服务体现人性化,具有“公共”和“服务”双重性质。
什么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呢?简而言之,就是提供私人和社会团体无力或不愿提供的,却又与其公共利益相关的非排他性服务的政府。就狭义的政府即行政机构而言,这些服务大致包括: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产品等。
公共服务型政府具有公共与服务双重性质;一方面,体现“公共”性。所涉及的问题不是困扰着一两个人的私人问题,而是涉及千家万户、属于我们大家的共同问题,它们反映的是公共诉求,凝聚的是社情民意,关乎的是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具有“服务”性。公众聚焦社会公平、就业、就医、住房、教育、社保等主题,想要表达的主要不是公共管理诉求,而是获得公共服务的渴望。
公共服务体现人性化。现代社会应当是一个崇尚以人为本、追求和谐、关注民生的文明社会。关爱弱势群体、推崇社会正义、实现实质公平,缓解不同人之间因禀赋与机会差异而产生的贫富悬殊,尊重弱势群体的生存权与发展权,让公共服务惠及穷人,将公共服务重心偏向于更加渴望得到帮助的弱势群体,这是人性化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
工作落实:解决公共服务难题、建设服务政府、推进政府转型,三者合而为一,改革步伐不断加快。
毋庸置疑,政府必须顺应民意,集中精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问题,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不过,填补公共服务供不应求的缺口,不可能一蹴而就,政府更应冷静地作出理性决策,不被社会热点所左右,不能手忙脚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否则难免顾此失彼、因小失大。公众应当表现出必要的宽容,理解、配合和支持政府集中精力逐一破解公共服务难题。
事实上,解决百姓关注的公共服务问题与建设服务政府,二者能够并行不悖。建设服务政府并不抽象,应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应当表现为给公众带来更多公共服务的政府转型。公众关注的就业、就医、住房、教育、社保问题,从来都是需要服务政府重点解决的公共服务难题,其解决程度往往成为衡量政府是否属于服务政府的判断标准。为此,当前应当选择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作为突破口来建设服务政府,同时以建设服务政府为导向来按部就班地解决这些民生问题,以便伴随着现实公共服务问题的解决而日益接近服务政府的目标。
政府转型不会自动完成,服务政府目标不会自动实现。公共服务只有经过法治锻造,才会成为打开就业、住房、就医、教育、社保等问题之锁的金钥匙。公众应当享有哪些公共服务权利,政府应当履行哪些公共服务职责,如何构建一套多元、开放、理性的公共服务体制,如何确保公共服务程序公开、过程开放与结果公正,如何防止公共服务权力的滥用与变异,公共服务失职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赖于公法加以解决。正因为如此,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就成为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服务政府的必然要求。
顺乎民意、建设服务政府,以解决老百姓关注的公共服务问题,这的确是众望所归的民心工程。令人欣慰的是,建设服务政府,已经被确定为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有目共睹的是,我国政府正在致力于解决就业、住房、就医、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难题,政府转型已经开始,建设服务政府的步伐正在加快。
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今年要集中力量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完善宏观调控体制,坚持政企分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二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三是依法规范行政行为,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007年,人们将更多体会到“服务型政府”的实际意义。突发事件紧急预案制度将得到进一步强化。问责制将使一些渎职、腐败的官员更加尴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促使政府增加透明度。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将为社会节约大量灰色成本。
四、和谐文化
提出背景:建设和谐文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已成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社会的和谐,其本质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没有和谐的文化,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全面实现。
建设和谐文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迅速改善的同时,对于良好的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社会更加和谐而美好。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对和谐文化的渴望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在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贫富差距拉大、企业内部劳资矛盾突出、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危机凸显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群众反映强烈,迫切希望得到解决,希望形成和谐的社会局面。
理念释义: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文化因素深深地渗入其间,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就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
和谐文化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它的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 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自觉认识和向往,代表了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社会主体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水平。
从表现形式上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内容。从思想观念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感受,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从制度规范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在和谐思想的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和机制。
和谐文化是人们向往的精神家园,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之一。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
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因此,和谐文化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以引导、培育人们的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
工作落实:传承与吸纳、发展与创新、和谐文化立足实际生活,重在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于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这种和谐文化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和继承性的特征,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同时也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
建设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设和谐文化,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在交融中学习借鉴,在碰撞中扬弃升华,才有助于和谐文化的丰富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要立足社会生活实际。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不能脱离现实,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要包容多样,把握好建设的层次性,区分不同对象和层次,鼓励先进,团结多数,从而引导好不同阶层、不同思想觉悟的人。这应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基本思路。建设和谐文化,既要有先进性要求,又要有广泛性要求,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在一起。先进性要在广泛性的基础上体现出来,广泛性要以先进性为指导。这样,才能使和谐文化建设符合时代和现实的要求。
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通过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特别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的有力思想武器,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一定要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积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致力于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