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大楼的辉煌往事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6年10月23日,《申报》刊登了自建大楼的启事。史量才购买申报大楼过程不易,尽管当时水泥、钢筋因为欧战而价格奇昂,但为了表达自己办报的决心与魄力,史量才还是再增付数万两作造楼补贴。
  1918年10月10日,申报新大楼借“双十节”(国庆)之光,举办热烈隆重的盛大落成典礼,过往行人无不驻足观望。其时,国旗、党旗交插在新大楼正门左右墙上的铁环里,彩色小旗遍插三楼阳台围栏前沿。崭新的申报大楼傲然屹立在望平街上,犹如皇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望平街。傍晚时分,灯火齐亮,整幢大楼装点得美轮美奂,透过敞开的大门与两边玻璃墙,可见营业大堂及电梯、楼梯间布满清香四溢的盆栽菊花。
  大楼每层各部门编辑部、常识部、自由谈部、排字房、照相铜版部。餐厅、理发、娱乐等等一应俱全,井然有序。连浴室与卫生间(厕所)也不例外,更为各报编辑垂涎。尤其卫生间由马赛克铺地,瓷制便桶,清洁明亮,可谓当时少见的“文明厕所”。著名作家包天笑为《申报·自由谈》撰写小说,出入无碍,用厕是理所当然的权利,使同业中人不胜羡慕。当时它报编辑或与包相识者,多乘机解决便意,申报大楼厕所真是“大开方便之门”。
  中国报业大楼如此大手筆的豪华壮观,使望平街声名大振,被列入世界三大名街之一。1920-1921年间,世界报界领袖级大牌人物如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院长兼世界报界大会会长威廉博士,美国万国报界联合会之新闻调查委员会委员长格拉士一行,美国《太阳日报》主笔斯密斯等,相继来望平街参观访问申报馆。1921年11月20日,报业大王、世界第一大报英国《泰晤士报》主人北岩勋爵来馆访问参观,可惜史量才在江宁老家为老父出丧,和北岩勋爵缘悭一面,成为遗憾。北岩留下的观后感:“贵国之报界,竟有用最新之组织设备如贵馆者也。鄙意世界幸福之所赖,莫如有完全独立之报馆,如贵报与敝报,差足与选。报馆采集各种真确之新闻贡献于世界,其价值与功用,实远过于外交。” 北岩勋爵给出如此之高的评价,给了史量才极大的鼓励和鞭策,也使《申报》的声誉更上一层楼。
  (作者为上海市历史学会史量才研究委员会顾问)
  责任编辑  杨之立
其他文献
上海本地钮氏家族,由始祖钮大椿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从上海县城迁居马桥镇东的俞塘村,设“爱日堂”族号,订“大正荣光在,天元世永长,廷芳臻肇庆,以德可安昌”家谱,自清朝以来素为本地名门望族,至民国时期,钮永建、钮恂言、钮长耀、钮长铸等族人更是上海遐迩闻声的人物,曾影响上海政治文教多年。钮氏族人乐善好施,学养兼备,在风云变幻的艰困时代,始终关怀桑梓,深获当地民众敬重。有一次,闵行籍的上海市文史研究
期刊
冯其庸先生是大学者、艺术家,也是诗人。《冯其庸年谱》中有一则有关我的记载:“1989年7月1日,连日来于旅途中读石楠小说《寒柳》颇多感触。……读《寒柳》毕,感赋一诗:‘读君新著意难平,一树垂杨万古情。我亦虞山拜柳墓,短碑荒草卧纵横。’”这是怎么回事呢?  1988年7月,我的第二部长篇传记小说《寒柳——柳如是传》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次年夏天,冯老南下出席学术研讨会,逛书店买了一本《寒柳》。他读毕
期刊
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编撰的《仁者寿:文化名人的艺术人生》(中西书局,2015年版)一书中,有一篇介绍美术家、美术教育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周方白先生夫妇的文章,这使我想起了七十年前,我在上海圣约翰中学读初中时,图画课就是周方白先生任教的。那时他是圣约翰大学建筑系的教授,到中学部执教图画课纯属兼职,但他仍非常认真对待。  他來上课时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一位身背挺直、高个子、留着山羊胡须的长者,其实那
期刊
在我的电视导演和制片人生涯中,有一个栏目我做的期数最多,时间也最长,那就是每周一期,每期1小时的大型戏剧综艺栏目——《东方戏剧》。这档节目一共做了236期,历时6年。我获得的国家级奖项有些也源于这档节目。其中,印象特别深刻的内容,就有1998年4月的第53、54期。这是特意为骆玉笙老师来沪演出做的专辑——《白发红心映曲坛——庆贺骆玉笙回沪演出专场》,分上、下两集播出。为了做好这期节目,我特地邀请骆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上海新闻研究所工作。一天,领导上通知我去地处五角场的复旦大学开会。那时,杨浦区的交通不像现在这样方便,我吃力地骑着“老坦克”,花了1个多小时来到了复旦大学的礼堂里。当时,开什么会,开会的主题是什么,今天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那天人山人海,有坐着的,站着的,足有千把人之多。  大会开始后,坐在主席台上的龚心瀚首先站起来讲话,他说:“我能有今天,都是在校念书时离不开王中老师的教诲。
期刊
编者按: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作为改变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带来的种种变化和机遇深深影响了每一個中国国民。伴随着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得以开眼看世界。  自2021年伊始,本刊推出“我的第一次出国印象”系列专题,特邀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从不同的职业角度分享走出国门的“第一次”,这些故事成为反映改革开放成就的温情窗口。  本期刊发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吴建
期刊
1958年9月,北京酷暑稍褪,秋意渐起。我正式入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开始大学生涯。当时,央美校址还在王府井的校尉胡同。  我所在的国画系在U字型教学楼的二楼,楼梯上去,迎面看到齐白石先生的雕像。 国画系办公室在二楼南面一排的最后一间,系主任叶浅予先生在这间办公。紧邻这间的三个房间都是画室。同在二楼的还有油画系。底楼有图书馆,五年里,我常去那里看书、查资料。  由此就说到了我们这班同学。1957
期刊
李桦(1936-1967),原名李启仁,浙江温州永强公社普门大队12队(后改称瓯海区永中镇东风大队普门村,今属龙湾区永中街道)人。1958年7月温州第一中学(今温州中学)毕业后到温州市五马针织厂做会计,1959年9月考入同济大学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1964年7月毕业后被分配在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今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任技术员。1967年7月参加川藏公路拉月大坍方(林芝市境内
期刊
我曾经采访过一大会址纪念馆,阅读了其中大量资料,获悉李大钊虽未参加中共一大,但他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创建共产党,可谓功勋卓著,尤其是他在临刑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风骨,令人感佩之至。建国之初,残害李大钊的主凶先后被擒获,其中主谋之一雷恒成藏匿上海被挖出正法。去年静安公安分局筹建博物馆之际,我翻阅了雷恒成的档案,并于2019年夏季有幸采访了当年抓捕凶手的侦查员鲁全发。  接到检举信,批示追查“了明禅师”
期刊
儿童文学大师陈伯吹,我们都敬称他为陈伯老。上世纪80年代,由于在上海市文联工作的关系,得与陈伯老相识。  陈伯老的家在南昌路瑞金路转角处,屋里除了书,家具极其简陋。我当时住西藏南路南阳桥,穿过一大会址的兴业路就是南昌路。陈伯老十分客气,认识他后不时邀请我去玩。我不忍心打扰老人,所以前后去过几次,一次是接他去宝钢讲课。  有天到他家,他给任溶溶先生的信正写完。只见他随手从书桌上一叠旧信封中取出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