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建与污染课程建设探析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lan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环保素质要求的提升,结合桂林理工大学教学条件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构建课程内容与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及改革考核方式对城市基建与污染这一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城市基建与污染;课程内容;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各种建筑数量剧增,建筑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如建筑物施工及拆除过程中的建筑垃圾问题,噪声、废水、光污染问题及装修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在此情况下,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开设了“城市基建与污染”这门专业课。该课程是讲述基建过程与环境关系的一门新兴课程,不仅能使学生认识城市基建过程的环境问题,获得建筑污染物循环利用处理处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如何协调建筑过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能引导学生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观点和态度。本文针对城市基建与污染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了一些思考。
  1 学生学习热情的培养及背景知识的铺垫
  城市基建与污染作为非环境专业的课程,主要定位是以案例引发思索、兴趣带动知识学习,按照基本理论与技能、思维意识和理念及实践三级体系进行教学[1]。由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缺乏环境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授课之初首先需要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内容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为学生勾画出本课程的轮廓和意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此,我们通过搜索国内外大量的图片资料和详实的数据,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同学们认识到目前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严重性,包括广义上的全球变暖、土地沙漠化、臭氧层破坏、酸雨蔓延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以及狭义上的水体、空气、噪声、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基建对木材、矿产、能源及土地等资源的需要、建设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各种污染物、建筑物投入使用过程对能源的持续大量消耗(建筑空调的排热)及排放温室气体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规划设计、建筑选材、机械设备、施工过程、环境监管等角度对建筑业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背景知识的铺垫使得学生对建筑过程及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有了很好的感性认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 构建课程内容与体系
  作为一门新兴课程,目前尚缺少合适的教材,如何最大限度地完善课程体系,充实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笔者结合我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即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的专著、教材及文献,对课程内容与体系进行构建,力求适应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的要求。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前沿性和创新性是衡量课程的重要指标,也是课程是否具有吸引力的关键。因此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精选城市基建与污染基础知识,通过系统地介绍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并结合目前我国环境现状及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可能面对的环境问题进行阐述,构建支持学生终身受益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在保留经典知识的同时兼顾基建过程中环境保护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的视野,更新学生的环保知识体系,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建筑材料与环境保护、建筑施工及使用阶段环境保护、建筑与节能及建筑污染物处理处置四个部分。
  2.1建筑材料与环境保护。建筑材料的生产、使用过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的大小,因建筑材料的种类而有所不同。为了使学生了解建筑材料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首先对建筑材料的演变过程进行介绍。人类对舒适建筑环境的追求和创造推动了建筑材料的发展。随着对自然界了解的深入,建筑材料从原始时期“巢居”与“穴居”的天然材料,如木材、竹材、粘土、石材以及石灰逐渐演变为最早的人工建筑材料——烧土制品及现代多姿多彩的建筑材料,钢铁、水泥、钢筋混凝土成为结构材料的主角,建筑规模日益扩大,建筑物形式更加丰富。在建筑材料演变过程中,从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质出发,重点介绍各时期建筑材料的生产及使用过程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包括建筑原材料的开采、加工生产过程、运输搬运过程、建筑过程及建筑物达到使用年限后建筑物拆除所产生的建筑垃圾等。为减少建筑材料对环境的影响,未来的建筑材料逐渐向轻质、高强、耐久及环保的发展方向。在讲授过程中结合中国享受税收优惠的新型材料目录,对我国政策支持的新型墙体、路面、景观、耐火及装修材料进行详细介绍。在此阶段,补充介绍装修材料与室内环境污染相关内容。随着装修装饰材料的日益翻新,以装修装饰为主要污染源的室内空气污染越来越突出,污染物绝大部分为甲醛、苯等挥发性有机物、另外还有氨、氡气等。重点讲解各污染物的性质、来源、对人体的影响及相应的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治理措施。
  2.2建筑施工及使用阶段环境保护。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已不仅仅是环境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而是与各个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有关。污染治理的观念从最初的“末端治理”已发展为“污染预防”、“清洁生产”等实施污染全过程控制。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很大一部分会在工程技术领域工作,因此,将建筑施工及使用阶段环境保护作为课程的重点内容,提高学生在建筑过程中的环保意识,了解基建过程污染物产生的源头、污染过程、污染后果及解决的措施,从而使学生具备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发生的观念,减少基建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本部分课程内容构建时,首先对项目建设前期的环境影响评价环节进行介绍,即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其次对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粉尘、噪声、固废、污水、光污染及生态影响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等问题进行介绍;最后对建筑物使用阶段可能出现的环境影响与措施进行介绍。通过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建筑物施工建造和使用周期内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2.3建筑与节能环保。随着生产力的急速发展,世界各国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高,全球能源供应日益紧张,因此,能源节约及综合利用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在此情况下“节能”被称为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之外的第五大能源。而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的工作还很落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的3~5倍,建筑能耗连同围护结构材料生产能耗占到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7.6%,并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到33%以上,能耗的大量增加伴随着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大气污染等诸多环境问题,因此,建筑与节能环保被列为本课程讲授内容之一。在授课过程中以“低碳”及绿色建筑为出发点,对建筑节能的形势与政策、节能材料与节能技术、建筑环保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等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毕业后从事设计、施工及管理类相关工作时能够从节能环保角度出发减少建筑建造及使用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4建筑污染物的处理处置。对于土木专业学生来说,其毕业后不会像环境类专业学生一样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因此对于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等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方面的内容不必讲授过深过广,因此在本单元知识体系构建时侧重基建过程产生的“三废”的污染控制手段及资源化策略,重点阐述建筑物施工及拆除过程的主要污染物——建筑垃圾的处理处置方法。首先通过国内外建筑垃圾产生量、处理方法及资源化现状的对比介绍,找出我国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从管理层面、技术层面及工程应用层面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方法进行介绍,使学生对建筑污染物的处理处置有很好的感性和理想认识。
  通过以上课程内容的构建将知识、观念和能力三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了解建筑物从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不同影响,掌握基建过程污染物产生的源头、污染过程、污染后果及解决的措施,学会从源头上对污染物进行控制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学生在建筑过程中的环保意识。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学习中,碰到问题或考虑问题时能拓宽思路,将环境保护知识向本学科渗透,获得新的灵感或创新性思维。课程目的不局限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教学在传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基建过程相关环境保护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通过科研参观和实验、施工场地调查、环保公益实践等活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如在讲述建筑与节能环保章节内容时以上海世博园绿色节能建筑为例,由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分组从专业及环境角度进行讲解,同时组织学生讨论;在讲授建筑污染物的处理处置章节时,通过参观本校环境学院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实验室,使学生对废气、污水的处理处置及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有了深入的理解。通过以上实践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对环境保护过程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外,在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从自身专业方向出发提出相关环境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索有效解决方案,提高学生在今后工作中预防污染发生、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
  4 考核方式改革
  为了搞好城市基建与污染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课程特点对考试方式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增加考核方式,改变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习成果单一标准的做法,考核内容要更加注重学生利用知识、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传统的以知识再现为目的的记忆型考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过程考核,将课堂提问、小组课堂报告、论文及开卷考试等纳入期末考核成绩,在考试内容上坚持以发展能力为主,培养和考查创新精神,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5 结语
  提高教学质量是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改革没有固定模式。本课程通过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构建课程内容及体系,在学校现有办学条件基础上开展实践教学环节,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结合考核方式的改革强化了教学效果,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环境保护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崔丽娜,苏艳.《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6,(10):226-228
  [2]朱颖心.建筑环境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方[J].高等建筑教育,2003.9,12(3):26-29.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0年度立项项目(2010Z014);2010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项目(2009A015)。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四批立项项目(2008A014)
其他文献
The geothermal resource is a form of “green” and renewable energy with huge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terms of bo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y. It wa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化技术在语言教学设备中的广泛应用,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在语言教学中展现了其强大功能。本文概述了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特点、类型和构建。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宣布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就呈现出小幅、渐进的升值特征。而在2008年7月以后,名义汇率的升值幅度更是超过
期刊
目的建立藿香正气水中乙醇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乙醇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测定藿香正气水的乙醇含量,分析影响其不确定度的因素来
<正>北京时间11月2日消息,据外媒报道,本周二,英国财政部部长菲利普&#183;哈蒙德表示,鉴于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英国计划未来五年投入19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57亿元)用于网络
期刊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Yangzhuang flood detention basin in Henan Province,China.A numerical model of groundwater flow is establi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抽取3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n=19),实验组患者予以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药物治疗,观
最后我对你们还要说两句——不要嫌我罗嗦,你的爸爸妈妈也会这样:你们要学会保护好自己,你们要学会把持住自己。
期刊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2例怀疑子宫肌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122例患者经术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