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新建《人生的跟帖》抄录了《金瓶梅》中应伯爵蹭饭吃的一段文字:西门庆因问道:“你吃了饭不曾?”伯爵不好说不曾吃,因说道:“哥,你试猜。”西门庆道:“你敢是吃了?”伯爵掩口道:“这等猜不着。”西门庆笑道:“怪狗才,不(曾)吃便说不曾吃,有这等张致的。”一面叫小厮:“看饭来,咱与二叔吃。”
新建眼毒,说:“最绝‘掩口’二字。”
何以“掩口”最绝?“掩口”本是小女子羞态。“巧笑倩兮”,笑而欲倩,当必掩口。为了蹭一顿饭,一糙笨汉子亦作此状,发嗲装娇。岂不闻上者为媚,下者为浪?一股贱劲,声腔欲活。看来传神之“阿堵”,往往混杂于琐屑之处,有意无意之间,以待慧眼耳。
从而想起张光宇画笔下的应伯爵。
(面对画外的西门庆)应花子一手高高提起长衫下摆,急步趋前。另一只手打开折扇,伸向背后摇来晃去。为何这样?八成连他也没觉察到,这下意识的扇扇子的手揭了他的老底:兴奋难捺,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隐隐然像似摇尾巴的狗。这也是于有意无意间信手拈来的传神之笔。
应花子的一股贱劲,文画各臻其妙。
挨了一个嘴巴之后
抄录一段《阿Q正传》:
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唱道:“阿Q,你这混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阿Q不开口。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
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
阿Q并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着左颊和地保退出去了……
丁聪为《阿Q正传》做插图,选了这一段。与文不同,当阿Q挨了一个嘴巴之后,没有“只用手摸着左颊和地保退出去”,而是站在那儿。他这一站,大有看头了。一个是挺胸戟指而汹汹然,一个是捂脸相对而愤愤然。
如此大动肝火,為的啥?一个说是姓“赵”,一个说“你哪里配姓赵”。最出彩的是赵太爷的一巴掌,将不开口的阿Q打成了不敢言而敢怒的阿Q,于是怒目而视了: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
这是小说中的阿Q初次亮相。小说是虚笔,是赵太爷眼中的阿Q。恰好是插图与文字“不离不即”的虚实相应,就像京剧中的唱腔和托腔的胡琴,彼实而我虚,彼虚而我实。
巴人之唱
《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扶乩请仙的故事。一人问:“弈竟无常胜法乎?”判曰:“无常胜法,而有常不负法。不弈则常不负矣。”这鬼仙八成是道家。如是儒家,可能会如是回答:“吃一堑,长一智。”盖一“无为”,一“有为”也。
仔细揣摩一下扶乩人所问的“常胜”,既指盘盘皆胜之“胜”,当也指三局两胜之“胜”,总之以胜为目的。而鬼仙则来了个调包,躲开“胜”字,只说“负”字,于是“不弈则不负矣”。不弈,“无为”也。无为,则“不负”也。不负,不亦“胜”乎?这有点弯弯绕,也颇有点像阿Q,以这个“不输”的自己去对付那个“想赢”的自己。自己逼着自己乐。可是,固然不输了,但也不可能再赢了。
闲看漫画集,看到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哇哈,乾隆爷年代的那位鬼仙在这又碰面了。不同的是,不仅“不弈”了,更进而永不走路了,“无为”得更彻底。画旁题跋中有一句“虽然活到七八十岁,岂不成了怪物”。试想这裹在襁褓里的怪物既然活着,这得要吃、喝、拉、撒。在襁褓里的吃喝尚可将就,可那拉那撒,“不弈”可忍,而“内急”实难以忍。“无为”偏偏遇上了需要“有为”去解决的“内急”,奈何,奈何!
姑妄信之
一友人求得方成新画钟馗,要我题跋,写了如下几句话:
钟馗捉鬼,唐明皇尝梦见之,诏吴道子画其像。自古迄今,画不完的钟馗,捉不完的鬼。到底钟馗厉害,还是小鬼厉害?
丁酉夏
百岁老人方成画钟馗,八十七岁小韩涂鸦凑趣
清人顾炎武考证过,钟馗实乃“终葵”。终葵,椎也。类似槌子,用于逐鬼。以讹传讹,至沈存中《补笔谈》,由物一变而为人。云唐时人,能捕鬼,玄宗尝梦见之。无稽之谈,“未必然也”。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人们偏偏相信唐明皇,何以故?盖人民所以愿望者。纵使不是真人真事,寄托之泥塑木偶,不亦聊胜于无?何况“假作真时真亦假”乎!
漫画家徐鹏飞新出一画册,莫非出之同样心情,而情有独“钟”?
鹏飞画钟馗,有点像现下摄影的“偷拍”。钟馗隶属鬼籍而混迹人间,当必也有人的趋利避害,乔装作式的本能。这一偷拍,乘其不备而窥知,那“本能”也就曝光了。
先看闪光点:“干活不用赏,全凭好思想,只要鬼还在,钟馗不离岗。”豪言壮语,掷地有声,好一个打鬼英雄也。
调门忽地低了:“越抓鬼越多,越捉鬼越大,百思不得解,老钟有点怕!”面对“百思不得解”的庞然大物能不悚然而惧,老钟实话实说,坦诚得令人爱煞。
还有更挠头的哩:“钟馗潇洒在人间,步入阳世心茫然,阴府恶鬼不足惧,世上小人最难缠。”钟馗捉鬼,捉来捉去,终于明白了人比鬼还可怕。知乎知乎,小人之智,远胜君子,给你摆个“无物之阵”,使之无所用其力,拔剑一茫然,奈何奈何!
哇哈!“迎风户半开”乎?“阴府不好,阳世不妙,何处净土,醉乡找找。”岂料刚一闪念,如妻妾之争宠,“满庭佳酿扑鼻香,都是小鬼送的礼”。钟馗再傻,也不会把“小鬼送的礼”嚷嚷出来。实系出之“偷拍”,而窥其心中之秘。入醉乡欤?抑不入醉乡欤?
到底钟馗厉害,还是小鬼厉害?于画笔毫端可见蛛丝马迹,钟馗固然厉害,小鬼也不是省油的灯。虽然“不管黑猫白猫能逮住耗子的就是好猫”,但也别忘了“不管黑耗子白耗子能不被猫逮住的就是好耗子”。形格势禁,出之多种缘由,既有逮住了耗子的猫,也会有没被猫逮住的耗子。
新建眼毒,说:“最绝‘掩口’二字。”
何以“掩口”最绝?“掩口”本是小女子羞态。“巧笑倩兮”,笑而欲倩,当必掩口。为了蹭一顿饭,一糙笨汉子亦作此状,发嗲装娇。岂不闻上者为媚,下者为浪?一股贱劲,声腔欲活。看来传神之“阿堵”,往往混杂于琐屑之处,有意无意之间,以待慧眼耳。
从而想起张光宇画笔下的应伯爵。
(面对画外的西门庆)应花子一手高高提起长衫下摆,急步趋前。另一只手打开折扇,伸向背后摇来晃去。为何这样?八成连他也没觉察到,这下意识的扇扇子的手揭了他的老底:兴奋难捺,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隐隐然像似摇尾巴的狗。这也是于有意无意间信手拈来的传神之笔。
应花子的一股贱劲,文画各臻其妙。
挨了一个嘴巴之后
抄录一段《阿Q正传》:
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唱道:“阿Q,你这混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阿Q不开口。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
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
阿Q并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着左颊和地保退出去了……
丁聪为《阿Q正传》做插图,选了这一段。与文不同,当阿Q挨了一个嘴巴之后,没有“只用手摸着左颊和地保退出去”,而是站在那儿。他这一站,大有看头了。一个是挺胸戟指而汹汹然,一个是捂脸相对而愤愤然。
如此大动肝火,為的啥?一个说是姓“赵”,一个说“你哪里配姓赵”。最出彩的是赵太爷的一巴掌,将不开口的阿Q打成了不敢言而敢怒的阿Q,于是怒目而视了: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
这是小说中的阿Q初次亮相。小说是虚笔,是赵太爷眼中的阿Q。恰好是插图与文字“不离不即”的虚实相应,就像京剧中的唱腔和托腔的胡琴,彼实而我虚,彼虚而我实。
巴人之唱
《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扶乩请仙的故事。一人问:“弈竟无常胜法乎?”判曰:“无常胜法,而有常不负法。不弈则常不负矣。”这鬼仙八成是道家。如是儒家,可能会如是回答:“吃一堑,长一智。”盖一“无为”,一“有为”也。
仔细揣摩一下扶乩人所问的“常胜”,既指盘盘皆胜之“胜”,当也指三局两胜之“胜”,总之以胜为目的。而鬼仙则来了个调包,躲开“胜”字,只说“负”字,于是“不弈则不负矣”。不弈,“无为”也。无为,则“不负”也。不负,不亦“胜”乎?这有点弯弯绕,也颇有点像阿Q,以这个“不输”的自己去对付那个“想赢”的自己。自己逼着自己乐。可是,固然不输了,但也不可能再赢了。
闲看漫画集,看到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哇哈,乾隆爷年代的那位鬼仙在这又碰面了。不同的是,不仅“不弈”了,更进而永不走路了,“无为”得更彻底。画旁题跋中有一句“虽然活到七八十岁,岂不成了怪物”。试想这裹在襁褓里的怪物既然活着,这得要吃、喝、拉、撒。在襁褓里的吃喝尚可将就,可那拉那撒,“不弈”可忍,而“内急”实难以忍。“无为”偏偏遇上了需要“有为”去解决的“内急”,奈何,奈何!
姑妄信之
一友人求得方成新画钟馗,要我题跋,写了如下几句话:
钟馗捉鬼,唐明皇尝梦见之,诏吴道子画其像。自古迄今,画不完的钟馗,捉不完的鬼。到底钟馗厉害,还是小鬼厉害?
丁酉夏
百岁老人方成画钟馗,八十七岁小韩涂鸦凑趣
清人顾炎武考证过,钟馗实乃“终葵”。终葵,椎也。类似槌子,用于逐鬼。以讹传讹,至沈存中《补笔谈》,由物一变而为人。云唐时人,能捕鬼,玄宗尝梦见之。无稽之谈,“未必然也”。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人们偏偏相信唐明皇,何以故?盖人民所以愿望者。纵使不是真人真事,寄托之泥塑木偶,不亦聊胜于无?何况“假作真时真亦假”乎!
漫画家徐鹏飞新出一画册,莫非出之同样心情,而情有独“钟”?
鹏飞画钟馗,有点像现下摄影的“偷拍”。钟馗隶属鬼籍而混迹人间,当必也有人的趋利避害,乔装作式的本能。这一偷拍,乘其不备而窥知,那“本能”也就曝光了。
先看闪光点:“干活不用赏,全凭好思想,只要鬼还在,钟馗不离岗。”豪言壮语,掷地有声,好一个打鬼英雄也。
调门忽地低了:“越抓鬼越多,越捉鬼越大,百思不得解,老钟有点怕!”面对“百思不得解”的庞然大物能不悚然而惧,老钟实话实说,坦诚得令人爱煞。
还有更挠头的哩:“钟馗潇洒在人间,步入阳世心茫然,阴府恶鬼不足惧,世上小人最难缠。”钟馗捉鬼,捉来捉去,终于明白了人比鬼还可怕。知乎知乎,小人之智,远胜君子,给你摆个“无物之阵”,使之无所用其力,拔剑一茫然,奈何奈何!
哇哈!“迎风户半开”乎?“阴府不好,阳世不妙,何处净土,醉乡找找。”岂料刚一闪念,如妻妾之争宠,“满庭佳酿扑鼻香,都是小鬼送的礼”。钟馗再傻,也不会把“小鬼送的礼”嚷嚷出来。实系出之“偷拍”,而窥其心中之秘。入醉乡欤?抑不入醉乡欤?
到底钟馗厉害,还是小鬼厉害?于画笔毫端可见蛛丝马迹,钟馗固然厉害,小鬼也不是省油的灯。虽然“不管黑猫白猫能逮住耗子的就是好猫”,但也别忘了“不管黑耗子白耗子能不被猫逮住的就是好耗子”。形格势禁,出之多种缘由,既有逮住了耗子的猫,也会有没被猫逮住的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