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液性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征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黏液性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MAFH)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间就诊于浙江省人民医院的3例MAF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以及患者的预后。

结果

3例患者中,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37岁、46岁和57岁。临床上均表现为缓慢增大的无痛性肿物,病史分别为2周、2个月和50年。3例患者的肿瘤均位于肢体或肢端的深部软组织内(右髋部、左前臂和左腕部各1例),2例术前影像学考虑为腱鞘囊肿或腱鞘巨细胞瘤。肿瘤直径3.0~7.5 cm,大体界限清楚,切面灰白、灰褐,有黏质感,2例可见不同程度的出血、囊性变。低倍镜下观察,3例均可见厚的纤维性假包膜伴包膜周围的淋巴浆细胞袖套,以多结节状或分叶状生长为主,2例可见明显的出血性囊腔形成。黏液性肿瘤区域分别占60.0%、80.0%和90.0%,瘤细胞卵圆形至星芒状,呈条索状、微囊状和网状分布于丰富的黏液性基质之中。3例均可见黏液性肿瘤成分过渡为局灶典型的非黏液性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AFH)组织学形态。瘤细胞异型性轻微,核分裂象稀少(每50倍高倍视野1~2个),未见肿瘤性坏死,1例可见局灶明显的细胞质内空泡。免疫组化染色显示,2例局灶表达结蛋白,2例局灶表达上皮膜抗原,1例局灶表达CD99,Ki67阳性指数1%~5%。荧光原位杂交检测3例均存在EWSR1基因重排。1例术后随访15个月复发;1例第1次术后24个月复发,复发的肿瘤缓慢增大,120个月后第2次切除,再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1例术后32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

结论

MAFH是一种罕见的AFH组织学亚型,生物学行为低度恶性,形态学上易于误诊。仔细观察寻找典型的AFH组织学特点、并辅以EWSR1基因的重排检测可助于MAF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添加ω-3鱼油脂肪乳的早期全肠外营养(TPN)对克罗恩病(CD)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186例行肠段切除的C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TPN联合ω-3鱼油脂肪乳的CD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变化,再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无并发症组(n = 103)和有并发症组(n = 83),进行组间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
本文总结溃疡性结肠炎的疾病特征和治疗现状,提出选择合适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首选抗肿瘤坏死因子生物制剂的降阶梯治疗策略。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肠上皮细胞免疫反应的核心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IBD)中发挥重要致病作用。抗TNF-α单克隆抗体已进入全人源时代,该类生物制剂能阻断TNF-α发挥抗炎治疗IBD的作用。已有大量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数据表明,抗TNF-α生物制剂在治疗IBD时能实现诱导缓解、维持缓解、黏膜愈合的目标,尤其对瘘管型克罗恩病和并发肠外表现的IBD患者效果更好。抗TNF-α生物制剂总体安全性
目的探讨住院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372例活动期U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根据NRS2002评分结果,把研究对象分为有和无营养风险两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营养风险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244例(65.
本文报道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克罗恩病(CD)合并获得性血友病A(AHA)的病例。经内镜止血联合冷沉淀及重组人凝血Ⅷ因子生成素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炎症性肠病合并血友病的病例国内外罕见。
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如何及时准确地进行药物或手术的转换治疗是临床难题。本文分别从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的角度,总结不同转换治疗方案的优缺点,以期为重度UC的诊治提供帮助。
白介素(IL)-12和IL-23是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拥有共同的亚基p40,在固有免疫细胞和T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方面均发挥重要的免疫学功能。大量研究显示IL-12/23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抗IL-12/23单抗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最新进展进行总结和阐述。
炎症性肠病(IBD)是由遗传因素、肠道菌群和宿主免疫系统等多因素参与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改变可导致IBD的发生发展。在基因易感性患者中,失调的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通过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可引起肠道微免疫环境失调,破坏肠道的免疫耐受,最终诱发肠道炎症。本文总结和探讨肠道菌群在IBD中的作用机制,为IBD的预防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并肠梗阻高危体质患者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河南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例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后肿瘤复发、伴高危虚弱体质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放疗剂量、体质、梗阻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患者消化道通畅效果和饮食情况。10例宫颈癌患者均为根治性放疗后肿瘤复发合并肠梗阻,自立行走活动障碍。结果10例患者的中位
目的总结溃疡性结肠炎(UC)相关全小肠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3例UC相关全小肠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过程,并以"ulcerative colitis"、"pan-enteritis"、"enteritis"、"溃疡性结肠炎"、"小肠炎"为检索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