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2队现有职工49人,用工形式多样。下设6个作业班组,班组职工三班倒,施工区域分布较广,且工作流动性强,管理难度较大。多年来,我们作业2队是一个作风优良、素质过硬、朝气蓬勃、攻坚啃硬、善打硬仗的优秀集体。为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干部职工反思学习、互动学习、创新学习和系统思考的能力,营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形成了持久的竞争优势,推动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我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作业职工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随着油田的发展,作业职工所面临的生产环境更具多变性。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求不断加大投入,研发新技术、新设备,形成新的管理理念。同时,也要求作业职工能够应用这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施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否则就会被竞争对手所追赶或超越,而这些依靠职工在校所学的知识是不够的,只有加强职工的培训工作,才能保证职工的知识与技术水平时刻跟上时代的步伐,处于科学技术的前沿。
二是生产任务十分繁重,工学矛盾日益突出。基层作业队是一个以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指标为中心的集体,也是采油厂各项管理制度和手段的显示终端。作业队如何在圆满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又对职工适时开展严格、认真的培训,这个矛盾始终困扰基层管理者。只抓生产,不问培训,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发展培训,又使大量的施工现场工作无人去做,管理干部的精力又被转移,工作与学习二者双管齐下,使任务愈显繁重不堪,职工休息时间减少。不少人所谓在实践中学习,将知识用于实践的道理浅显明了,但具体操作起来很难,致使工学矛盾十分突出,使本来就没有受过系统教育培训的企业员工、劳务派遣工等职工忙于现场施工,而疏于业务知识的学习,久而久之,使职工的业务素质成为恶性循环,始终得不到有效提高。
三是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体系不规范。首先,大多数基层作业队对于职工培训既无目的又无计划。培训的安排上随意性很大,没有形成专门的培训管理制度,以及缺乏相应的培训规范和模式。使得大多数的职工培训仅仅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培训的真正作用和效用。其次,基层作业队职教队伍力量不足,职工素质提升缓慢。在在基层作业队职工的文化水平高低不一,业务技能参差不齐,这给基层兼职教师开展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一视同仁,因水平不一,不现实。实行区别对待,重点人重点辅导,单凭一、两个兼职教师,力量十分有限。这使得一些基层作业队在培训工作中自动降低标准。当基层作业职工业务水平有一定提高且工作达到其一定标准后,如何向更高层次发展这一问题上,还缺乏相应具体的培训方式、方法,若不进行纵深发展,以往培训的效果自行丧失,一旦遇到新的工艺标准运用和推广,又重复再进行这种低水平的培训,这种学习不提高,内容陈旧、重复,方法单一的潮涨潮落式地重复培训,不仅兼职教师自己出现厌教倾向,久而久之,职工中也会滋生厌学情绪。
二、转变观念,扎实做好作业职工的培训工作。
一是做好职工培训必须转变观念 。“性格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要想做好职工培训工作,首先从管理者角度必须对职工培训的意义予以重新认识,重新定位培训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把职工培训看成是关系企业未来生死存亡的大事情。管理者要有人才的忧患意识,要明白今天的人才就是明天的生产力,今天的培训决定着明天的竞争力、信誉度和职工素质结构,培训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证。
二是教育培训效益有一定的滞后性,使基层管理者认识不到培训的重要性,觉得培训工作是“上面”的事情与基层无关,自身资金、精力和时间已经非常有限,如果还要拿出大量时间、精力用于开展职工培训,不划算。所以,要想做好培训工作,必须转变这种观念,认识到加强职工培训是基层单位的需要,也应考虑作业职工自身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把岗位需要和职工需求结合起来,做到在受训职工选择中注重资质,注重潜质,开发禀赋,挖掘潜能。
三是做好培训工作,必须拥有足够的教学资源投入 。 技术培训、思想教育与学历教育不同,它不仅仅是知识的更新,同时又是企业文化的孕育与灌输,通过进一步提高职工已有知识技能,达到基层作业队现阶段的要求。所以一方面要求兼职教师队伍的水平要高,要求兼职教师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同时还应有一定的前瞻性。为了不与实际脱节,兼职教师应根据需要不断学习、深造,不断了解当前的新工艺、新技术。另一方面,在培训过程中还应有针对性地对提高作业职工的实际操作技能,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标准化操作技能的培训。
三、提升全员综合素质,打造“学习型团队”
一是针对作业职工劳动强度大、集中学习困难等实际情况,我们积极开展多形式、重实效、灵活机动的培训活动,将职工按技术水平分为“ABC三类”,实施技术升级动态培训管理法。技术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具有攻关能力,能够处理突发事件的为A类,技术水平一般,能够单独顶岗的为B类,技术水平较低,不具备单独顶岗能力,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为C类。针对职工技术水平的不同,采取了相应措施:A类职工鼓励他技术学习做中坚、带好头,强化攻坚能力;对B类职工,要求他强化学习,向A类靠拢;对C类职工,通过导师带徒、同事帮教,做到多关心、多鼓励。
二是开展“四学、三带、两赛”活动。“四学”就是学理论、学业务、学技术、学本领,提高职工业务技能;“三带”就是导师带徒、技术尖子带徒、班长带徒,形成人人拜师、互帮互学的良好风气;“两赛”就是赛岗位技能、赛业务技术,调动职工学技术、练本领、当能手的积极性,涌现出刘强、张宝川等一批技术尖子,在采油厂、管理局技术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在此基础上,开展技术创新攻关,每月开展“创新之星”评比等活动,激发了职工的创新热情,提高了职工创新工作能力。
三是在职工培训工作中,我们不仅注重职工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十分注重职工的现场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我们将课堂拓展到了施工现场实际操作中,请队上的技术人员到现场授课、课堂答疑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职工学习的兴趣,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改变以往偏重理论的做法,不同的岗位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让职工从自己的岗位技能入手,尽快的掌握专业知识。我们将课堂搬到了井场,工作中队干部、技术员经常结合现场疑难井施工及实际工作操作进行讲解,使现场操作变得直观易懂,大大提高了职工学业务、学技术的兴趣。为了让每个职工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我队还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采用互动学习法,积极鼓励职工走上讲台,讲解自己施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法,共同探讨学习,共同提高,形成了教中学、学中教、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职工学业务、学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队伍全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并在今年采油厂作业职工技术比赛活动中荣获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
一、作业职工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随着油田的发展,作业职工所面临的生产环境更具多变性。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求不断加大投入,研发新技术、新设备,形成新的管理理念。同时,也要求作业职工能够应用这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施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否则就会被竞争对手所追赶或超越,而这些依靠职工在校所学的知识是不够的,只有加强职工的培训工作,才能保证职工的知识与技术水平时刻跟上时代的步伐,处于科学技术的前沿。
二是生产任务十分繁重,工学矛盾日益突出。基层作业队是一个以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指标为中心的集体,也是采油厂各项管理制度和手段的显示终端。作业队如何在圆满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又对职工适时开展严格、认真的培训,这个矛盾始终困扰基层管理者。只抓生产,不问培训,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发展培训,又使大量的施工现场工作无人去做,管理干部的精力又被转移,工作与学习二者双管齐下,使任务愈显繁重不堪,职工休息时间减少。不少人所谓在实践中学习,将知识用于实践的道理浅显明了,但具体操作起来很难,致使工学矛盾十分突出,使本来就没有受过系统教育培训的企业员工、劳务派遣工等职工忙于现场施工,而疏于业务知识的学习,久而久之,使职工的业务素质成为恶性循环,始终得不到有效提高。
三是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体系不规范。首先,大多数基层作业队对于职工培训既无目的又无计划。培训的安排上随意性很大,没有形成专门的培训管理制度,以及缺乏相应的培训规范和模式。使得大多数的职工培训仅仅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培训的真正作用和效用。其次,基层作业队职教队伍力量不足,职工素质提升缓慢。在在基层作业队职工的文化水平高低不一,业务技能参差不齐,这给基层兼职教师开展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一视同仁,因水平不一,不现实。实行区别对待,重点人重点辅导,单凭一、两个兼职教师,力量十分有限。这使得一些基层作业队在培训工作中自动降低标准。当基层作业职工业务水平有一定提高且工作达到其一定标准后,如何向更高层次发展这一问题上,还缺乏相应具体的培训方式、方法,若不进行纵深发展,以往培训的效果自行丧失,一旦遇到新的工艺标准运用和推广,又重复再进行这种低水平的培训,这种学习不提高,内容陈旧、重复,方法单一的潮涨潮落式地重复培训,不仅兼职教师自己出现厌教倾向,久而久之,职工中也会滋生厌学情绪。
二、转变观念,扎实做好作业职工的培训工作。
一是做好职工培训必须转变观念 。“性格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要想做好职工培训工作,首先从管理者角度必须对职工培训的意义予以重新认识,重新定位培训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把职工培训看成是关系企业未来生死存亡的大事情。管理者要有人才的忧患意识,要明白今天的人才就是明天的生产力,今天的培训决定着明天的竞争力、信誉度和职工素质结构,培训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证。
二是教育培训效益有一定的滞后性,使基层管理者认识不到培训的重要性,觉得培训工作是“上面”的事情与基层无关,自身资金、精力和时间已经非常有限,如果还要拿出大量时间、精力用于开展职工培训,不划算。所以,要想做好培训工作,必须转变这种观念,认识到加强职工培训是基层单位的需要,也应考虑作业职工自身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把岗位需要和职工需求结合起来,做到在受训职工选择中注重资质,注重潜质,开发禀赋,挖掘潜能。
三是做好培训工作,必须拥有足够的教学资源投入 。 技术培训、思想教育与学历教育不同,它不仅仅是知识的更新,同时又是企业文化的孕育与灌输,通过进一步提高职工已有知识技能,达到基层作业队现阶段的要求。所以一方面要求兼职教师队伍的水平要高,要求兼职教师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同时还应有一定的前瞻性。为了不与实际脱节,兼职教师应根据需要不断学习、深造,不断了解当前的新工艺、新技术。另一方面,在培训过程中还应有针对性地对提高作业职工的实际操作技能,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标准化操作技能的培训。
三、提升全员综合素质,打造“学习型团队”
一是针对作业职工劳动强度大、集中学习困难等实际情况,我们积极开展多形式、重实效、灵活机动的培训活动,将职工按技术水平分为“ABC三类”,实施技术升级动态培训管理法。技术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具有攻关能力,能够处理突发事件的为A类,技术水平一般,能够单独顶岗的为B类,技术水平较低,不具备单独顶岗能力,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为C类。针对职工技术水平的不同,采取了相应措施:A类职工鼓励他技术学习做中坚、带好头,强化攻坚能力;对B类职工,要求他强化学习,向A类靠拢;对C类职工,通过导师带徒、同事帮教,做到多关心、多鼓励。
二是开展“四学、三带、两赛”活动。“四学”就是学理论、学业务、学技术、学本领,提高职工业务技能;“三带”就是导师带徒、技术尖子带徒、班长带徒,形成人人拜师、互帮互学的良好风气;“两赛”就是赛岗位技能、赛业务技术,调动职工学技术、练本领、当能手的积极性,涌现出刘强、张宝川等一批技术尖子,在采油厂、管理局技术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在此基础上,开展技术创新攻关,每月开展“创新之星”评比等活动,激发了职工的创新热情,提高了职工创新工作能力。
三是在职工培训工作中,我们不仅注重职工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十分注重职工的现场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我们将课堂拓展到了施工现场实际操作中,请队上的技术人员到现场授课、课堂答疑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职工学习的兴趣,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改变以往偏重理论的做法,不同的岗位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让职工从自己的岗位技能入手,尽快的掌握专业知识。我们将课堂搬到了井场,工作中队干部、技术员经常结合现场疑难井施工及实际工作操作进行讲解,使现场操作变得直观易懂,大大提高了职工学业务、学技术的兴趣。为了让每个职工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我队还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采用互动学习法,积极鼓励职工走上讲台,讲解自己施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法,共同探讨学习,共同提高,形成了教中学、学中教、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职工学业务、学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队伍全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并在今年采油厂作业职工技术比赛活动中荣获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