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332904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也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历史课堂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在激发学生兴趣上下功夫。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曾说:“成功真正的秘诀是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索知识的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历史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与丰富的情感吸引学生
  
  初中历史教师面对的是有着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青少年。在历史课上,他们喜欢听、喜欢去记忆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上课的时候要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例如在讲到“火烧圆明园”一节时,可以具体描写当时的情景:“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飘荡在整个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在这里,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有对精美无比的圆明园被烧毁的叹惜,更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呢?
  
  二、采取合理的方式设置疑问来启发和引导学生
  
  通过设问置疑,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寻找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开拓性的历史思维,这也是素质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深层反应。通过设问置疑,可激发学生对历史内涵、奥秘的探索、钻研,使学生从感性认识进入到理性认识领域,学生思维达到飞跃。比如讲“戊戌变法”这节,学生对袁世凯的出卖行经非常愤慨。讲到这里,教师可问假如没有袁世凯出卖。戊戌变法能成功吗?讲到二战时,据教材内容老师可问假如没有西特勒这个战争狂,第二次世界大战会爆发吗?往往一语既出,如“一石入水,浪花四溅”。这时教师抓住此机,让学生唱主角,各书己见,争辩讨论。尔后教师总结,其结果极佳。设疑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所提问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具有一定思维力度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②设疑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布鲁纳的“发现法”也十分强调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设疑来使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并促使学生在生疑、思疑、释疑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并发展思维,往往是十分有效的。
  
  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把教师定位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舞台”的主角。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当学生对问题认识模糊时,或学生有了质疑时,教师尽量不要越俎代庖,最好把这样的有代表性的问题交给全班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相互交流,各抒已见,甚至可以展开辩论,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讨论和辩论的方式是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习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这种方式比较直接,学生也乐于此道。教学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内容就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分析的让学生分析,能让学生判断的就让学生判断,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总结。应尽量多的发动学生,让大多数学生,甚至是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激发大家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在联系现实生活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历史知识都是发生在过去的事实,学生离现实生活太远,学生不易理解,学习不感兴趣,如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则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次,在结合历史书籍、影视片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中学生大都喜欢看小说、影视剧片。在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启发学生联系看过的历史小说,影视片体会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结合小说《平凡的世界》,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一课农村改革开放的历史变化。
  
  五、创设模拟角色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模拟角色情境,增强学生主体性、参与性。通过学生模拟过去历史的片断,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史兴趣。模拟角色情境的心理历程可概括为“熟悉情境-担当角色-理解角色-体验角色-表现角色-产生顿悟。”例如,在执教第一次国共合作课题,我指导学生创设模拟角色情境,再现“四·一二”反革命叛变。同学们为了熟悉情境,主动查阅资料,研究史料,然后设计角色,编写“剧本”同学们为了能够担当角色,纷纷毛遂自荐,主动请缨,学史的积极性特别高,担当角色的同学揣摩角色、理解角色、体验角色,产生进入角色的知觉,凭借这种如临其境的知觉,很快地理解角色在情境中的地位,与其他角色的关系,设身处地地体验角色情感,仿佛自己就是角色,角色就是自己,如扮演蒋介石的这位同学,不惜自己掏钱赶往市区购买了一副“光头”的头套,就是要把蒋介石的特征“蒋光头”表现出来。当这位同学扮演的蒋介石向国民党下达“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命令时,学生们锁眉、握拳、悲愤、感慨,充满了对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员的愤怒。
  角色扮演的热烈的情绪渲染了整个学习情境,不仅是角色扮演者,全体学生都在特定情境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整个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从一次创新到又一次创新最终达到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个人能力得到垂炼,心灵得到了振撼,潜能得到了释放。
  
  六、结合时事,利用古今对比,激发学生的兴趣
  
  上课时,可利用时事资源,引发学生对当今世界各个地区发生的热点问题感兴趣。如朝鲜核问题、我国举办奥运会、伊拉克战争等,让学生对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发展的思考;可以利用古今对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古今的一些名人或英雄相对比,探究中华民族的一些发展史和人文美德;还可以借助实物、图片等教具创设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如动员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珍藏的各朝代钱币,学生平时买的文物古迹宣传片,以及在名胜风景区拍的相片等,在课堂展示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引发了创新思维。
  当然,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学生充满爱心,去追寻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教学的点滴体会》作者: 黄聪
  2.《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向课堂要质量》作者:马绒蒿
  3.《历史与生活的融合》作者:贺建豪
  4.《浅谈新课程历史教学如何突出学生主体性》作者:佚名
  5.《创设历史情景 感悟历史真谛》作者:佚名
  6.《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作者:邓华容
  
  (作者单位:河南省禹州钧台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梨花情》讲述了四位青春男女——花乡绣女梨花、豪门干金冷艳、春江秀才孟桃源和钱塘商贾钱友良,在追求幸福婚姻的人生途中,陷入了情与钱两难兼得的尴尬窘境,遂以各自的为人之
采用最小自由能法计算不同硝酸铵含量发射药燃烧产物中的CO浓度,采用密闭爆发器-气相色谱法静态测试和便携式红外线CO分析仪现场动态测试两种检测方法,研究和测试了硝酸铵对
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护色液的种类和浓度对鲜切茭白护色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采用质量分数为0.1%的NaCl先护色10min,再用质量分数为0.1%的L-半胱氨酸护色20min,在4℃状态下贮藏,护色
安全性是连接器设计工作中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IEC 61984从安全性角度为连接器设计者提供了应遵守的设计规则、依据及有关试验方法.
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进行性衰退为特征的综合征,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最多。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发展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
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如何在数学课堂上避免教学关系的不和谐发展,构建出和谐平等的数学课堂,从而有效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这已经成为所有数学教师值得深入探究的新课题。本文从创建和谐学习环境,营造快乐学习氛围,关注每位而学生发展,设计新颖练习,预留独立学习空间等方面阐述了笔者的看法和经验。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承受住了新课程的冲击,并在课程改革中完成了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和教学
在卷烟加香方法中,往滤嘴中添加香精微胶囊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因为这一方法既能延长香精的保留期,又能避免烟丝高温燃烧而使香精变质的缺点。叙述了烟用香精的种类,添加微
文章根据固体继电器接通电压概念在实际使用中的问题,提出了“接通电压”的确切定义和正确使用方法。阐述了标准化的“统一”原理在术语定义方面的应用。
【正】 美国空打算以蝙蝠为模型,开发一种小型飞机。在所有会飞的动物中,蝙蝠堪称最灵巧的一种,娇小的身体让它们远比鸟类和昆虫更灵活。蝙蝠的翅膀其实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