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动静组合加载下多角度耦合充填体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金属矿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z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爆破扰动作用下充填矿柱的失稳破坏模式及动力学特性,以尾砂胶结充填体为研究对象,选取3个轴压水平,开展不同传递路径、应变率下SHPB冲击试验。研究表明:(1)相同轴压下,充填体动态抗压强度随应变率增大而增大,相近应变率下,充填体动态抗压强度随所施轴压梯度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轴压为静载强度40%时达到最大动态抗压强度;(2)动静组合加载下充填体应力—应变曲线主要分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及破坏阶段,弹性模量随轴压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3)轴压作用下,充填体破坏模式为剪切破坏,冲击波经不同传
其他文献
山西某微细粒铁矿石选矿厂原采用阶段磨矿—弱磁选—强磁选—阴离子反浮选工艺流程,生产中存在强磁选尾矿铁品位偏高、浮选指标不理想等问题。因此,通过一段强磁选磁场强度优化、弱磁选—强磁选替代絮凝脱泥等方法优化工艺流程。结果表明:(1)针对铁品位30.60%的试样,在磨矿细度为-0.076 mm占85%的条件下,采用一段弱磁选(143 kA/m)、强磁选(1 114 kA/m)工艺流程,可使强磁选尾矿铁品位降至6.18%,此时铁回收率损失仅为4.82%。(2)以二段弱磁选—强磁选流程替代原絮凝脱泥工艺,在二段磨矿
为解决德兴铜矿铜钼分离工艺硫化钠用量大、产生的碱性废水中COD含量高、废水处理成本高等问题,结合铜钼混合精矿粒度细、铜钼矿物组成简单、单体解离度高的特点,开展了磁浮联合工艺选矿试验研究。通过条件试验确定了较优的磁选工艺参数,磁选扩大试验获得了磁选精矿产率39.16%、铜品位29.27%、钼损失率6.08%的指标;对磁选尾矿进行了浮选分离试验,获得了精矿钼品位46.54%、钼作业回收率93.97%的指标;综合计算表明,采用磁浮联合工艺处理含铜25.56%、含钼1.04%的铜钼混合精矿,可获得铜品位26.02
露天矿山中存在大量的高陡边坡与凹陷露天深坑,受区域环境影响,开采过程中各种生产扰动可能会造成滑坡、滚石等现象,威胁生产安全。基于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相关理论,综合考虑工程区域地质条件,建立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数值模型。采用显式—隐式结合的计算方法,通过LS-DYNA软件对露天矿山高陡边坡爆破布置方案进行模拟,实现了计算结果的唯一可解性、无条件稳定性和收敛性。从时变角度对静力场应力迁移与动力扰动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研究,针对扰动影响开展了动静耦合力学响应规律分析。研究表明:(1)上覆岩层剥离后边坡体坡面及台阶位置产
为探究电场对石煤浸出提钒的强化作用,以陕西某石煤钒矿为研究对象,硫酸为酸浸剂,开展了酸浸提钒的条件试验,在此基础上,考察电场对焙烧前后试样浸出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浸出液开路电位和循环伏安曲线测试分析强化机理。在硫酸浓度20%、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4 h、液固比7∶1的条件下,石煤原矿钒浸出率为62.50%,施加电场强度1 000 mA时,钒浸出率提高至67.32%。对于600℃焙烧3 h的焙烧样,未施加电场时钒浸出率为68.96%,施加电场强度1 000 mA时,钒浸出率提高至71.31%。施加电场后,
新疆某难处理含钒石煤中钒以极细粒分布在绢云母中,现场采用传统焙烧系统进行空白焙烧提钒,存在氧气浓度低、温度控制难等问题,最终钒浸出率仅为20%左右。为此,在充分分析原矿性质的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气基焙烧系统进行石煤原矿的空白焙烧试验研究,条件试验确定适宜的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为20 min、气体流量为400 mL/min、氧浓度为20%;对此条件下获得的焙烧样进行酸浸提钒,固定硫酸浓度30%、液固比1.25∶1、浸出时间3 h、浸出温度90℃,最终钒浸出率可达46.51%。研究结果表明新装置具有
为充分了解镜铁山矿区某铜矿工艺矿物学性质,并为制定合理的分选工艺提供基础资料,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筛分分析、显微镜检测等分析手段,对镜铁山矿区某铜矿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矿物粒度特征和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该铜矿石矿物种类复杂,脉石成分较多,主要矿物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粗细不均。矿石中黄铜矿以中细粒嵌布为主,粒度不均匀,呈两极分化的特征,需结合选矿试验确定最佳的磨矿条件。研究结果对镜铁山矿区铜矿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阿尔山地区位于中蒙边境南蒙古—东乌旗—阿尔山铁多金属成矿带上,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但由于该区为大兴安岭森林覆盖区且地质勘查程度低,长期以来找矿一直未取得较大进展。结合1∶5万矿调工作成果,将区内铁多金属矿按成因类型划分为3类,对经济价值巨大的矽卡岩型、沉积变质型铁多金属矿进行了重点分析,并与蒙古国南蒙古、我国内蒙古东乌旗地区的典型矿床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南蒙古—东乌旗—阿尔山铁多金属成矿带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主要受NE向大断裂及其派生的次一级断裂控制,矽卡岩都为与酸性岩浆岩有关的钙矽卡岩,容矿围岩都
硫化铅锌矿浮选过程常采用大量石灰抑制黄铁矿,造成矿浆pH过高、管道堵塞等问题,新型抑制剂HS-1替代部分石灰可实现铅锌硫的高效分离。为进一步完善HS-1与方铅矿、闪锌矿及黄铁矿的作用机理,基于纯矿物浮选试验结果,开展了HS-1抑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矿浆pH=10时,以乙硫氮+丁铵黑药(物质的量之比2∶1)为组合捕收剂、HS-1为抑制剂,能有效抑制黄铁矿,部分抑制闪锌矿,而对方铅矿浮选行为基本无影响;(2)抑制剂HS-1对捕收剂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几乎没有影响,减少了乙硫氮+丁铵黑药在闪锌矿表面的吸附
以江西某地固定碳含量为12.71%的细鳞片石墨为原料,依据矿石的化学成分、XRD物相分析、显微镜分析及嵌布特征等,确定适宜的浮选流程,探究在浮选流程中擦洗代替再磨的可行性和擦洗代替再磨的最佳位置。通过擦洗条件试验确定最佳擦洗条件:擦洗转速2 000 r/min,擦洗浓度20%,擦洗时间30 min。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全流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擦洗能代替石墨多段再磨—再浮流程中的再磨,擦洗获得的最终石墨精矿固定碳含量94.53%高于再磨的精矿固定碳含量93.16%;证明再磨的作用与擦洗一样,为打散及"清
轻烧MgO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随着资源高效利用要求的提高,粉状菱镁矿煅烧制备MgO工艺逐渐受到重视。高效传热传质流化床是粉体煅烧最为理想的反应器之一。以辽宁菱镁矿浮选精矿为研究对象,开展流态化煅烧基础试验研究,通过XRD物相分析、柠檬酸法活性测试及SEM分析,讨论了2种粒级样(120~200目和200~300目)在不同煅烧温度、煅烧时间下的物相变化、微观形貌及产品MgO活性。结果表明:(1)对于120~200目样,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和煅烧时间的延长,MgO含量增加,MgO的衍射峰逐渐变窄变强;2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