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经贸类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dd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外经贸类院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两个方面的保障。构建创业教育体系,应从创业教育观念、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创业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对于创业培养机制建设问题,则应从组织与制度、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创业教育环境、创业教育评估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外经贸类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创业培养机制
  作者简介:苟建华(1970-),男,四川南充人,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创业教育、企业管理;岳甚先(1973-),男,四川巴中人,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企业战略管理。(浙江 杭州 310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外经贸类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研究”(项目编号:SB41)的研究成果。
  
  随着高校创业教育的兴起,大学生创业也越来越普遍。但是,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却很低,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只有2%~3%,大多数大学生的创业以失败告终。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创业教育的质量问题,二是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支持。因此,需要通过高质量的创业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各种创业素质和能力,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与创业文化来支持大学生创业。从某种程度上说,创业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熏陶出来的。因此,高等学校有必要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环境的保障机制,以保障创业教育的质量,保障大学生创业有较高的成功率。本文以外经贸类院校为例,对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的建设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外经贸类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1.创业教育的观念认识问题
  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引入创业教育,在观念上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必须看到,创业教育在我国尚处于倡导摸索的实验阶段。对于以外语类、经贸类为主要学科的外经贸类院校更是如此。外经贸学科大多偏向于人文社科学科,学科的技术含量较低,以所学专业来进行创业的机会较少。外经贸类专业毕业生,一部分会从事国际贸易的经营活动,同企业经营活动较为密切;纯外语类专业学生在企业里工作的比例不高,毕业学生创业的并不多。这样,学校管理者认为,创业教育只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一项内容,没有从培养创业素质上来考虑,由此导致了实施过程中出现应付、变调等问题。
  2.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问题
  创业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创业教育目标的确定上,而要通过完整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加以落实。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没有以创业教育的基本价值为标准,缺乏实用性和新颖性,不能体现创业教育与外语、外贸类学科、专业及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未能发挥创业课程加强和改进创业教育主阵地的作用,这些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高校长期实行的是“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链式结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结构过分强调专业化和系统化,将学生的思维牢牢地局限在一个专业之内,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合理开发,导致学生知识结构残缺、文化视野狭窄、创造能力低下。另外,现行的创业教材建设也没有跟上创业教育的趋势。二是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目前,参与大学生创业指导的主力军是学校教师,多数教师专业面狭窄,缺乏企业管理实战经历和创业的体验,在为学生进行创业指导时便显得力不从心。三是教学方法不适应创业教育的需要。创业教育指导缺乏吸引力,教育方式上流于简单化,灌输多而启发少,教师讲授过多。四是缺乏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没有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学校也就很难使学生在生产实践与科研探索中获得创新实践的机会,也很难强化学生的独立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也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铸就创业精神。
  3.创业教育培养机制的建设问题
  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绝不仅是教育体系的建设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缺乏相应的创业优化机制和环境。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创业教育的组织与制度保障机制。即高校(尤其是一般地方院校)没有去探索如何建立学校、学院和基层专业学科的三级创业教育组织体系。对于外经贸类院校,学校没有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特色构建如实用英语、国际贸易、市场营销、艺术设计、文化传播等专业性创业指导团队;也没有根据面向整体、分类指导的原则,去构建学科竞赛指导中心、创业项目孵化中心等相关机构。在制度建设上,学校管理层很少出台或修订关于实施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的管理办法、学生课外学术活动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二是没有建立起课程及教材建设的保障机制。通过对国内高校创业教育的调查与研究发现,目前,开设的一些创业课程或建立起来的课程,大多是一些综合性院校的管理学院所编写的教材或课程体系,很少有以外经贸类院校为主来编写适合于自身的课程及教材体系。三是缺乏创业实践的场地及经费保障实施的机制与办法。在创建实践基地方面,很少有外经贸类院校的典型案例可供借鉴,这说明,国内的外经贸类院校还没有真正为学生打造外经贸类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探索学校设立专门创新创业经费和用于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与实践项目以及设立各类校外创业实战基地的管理方法与措施。四是缺乏研究与探索创新创业的学术研究保障机制。大多数外经贸类院校缺乏创业研究,如开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理论研究,开展既有基础性、又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
  二、外经贸类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1.根据创业教育的需要全面修改外经贸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要将创业教育与外经贸类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首先应该引入创业教育意识,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将创业型和实战型作为培养目标的一部分,全面修改专业教学计划和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计划的修改中,可以增设创业理论课程如“KAB课程”、“创业管理原理”、“创业财务”、“创业投资”等,从而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获得一定数量的创业教育学分,并将其作为学生毕业的前提条件。在教学大纲的修订上,除了制定适合外经贸类专业学生的创业课程的教学大纲,还应修改通识类、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大纲,选用结合创业教育的专业课教材。不过此类教程种类还很少,应组织高校教师到企业调研,了解在外贸行业创业的人员的感受,或者结合理论与实践和外贸从业人员合力编写。
  2.建立多层次的创业课程体系
  结合外经贸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其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包含四个基本部分:一是学科课程的设置。创业教育学科课程可以分为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三类。公共课程要求每位学生必修,主要目的是形成与创业密切相关的知识结构,打好理论基础,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懂得市场经济的特点、规律以及应对方法,要介绍国内市场状况和国际市场发展趋势,同时要增加法律、税收、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投资分析、创业心理和技能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内容。二是创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创业实践课程应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学习为主线,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其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结合、动脑与动手结合,扩大大学生的创业知识领域,丰富创业知识,积累创业经验,为今后创业提供知识、经验和信息支持。三是活动课程的设置。活动课程也叫“经验课程”。它与创业实践活动的不同在于其不涉及直接的生产操作和经营管理,而是主要从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进行的活动。四是环境课程的设置。环境课程是一种相对显性而言的、隐性的、潜在的课程方式。环境课程能够使大学生在校园的各个空间、部位、活动中都会受到这门课程中有形创业教育内容的启迪和感染,从而不断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养成良好的创业行为习惯。如张贴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经历和照片,结合学风、校风、教风建设,举办内容形式都具有创新意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励其创业精神。
  3.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针对学生创造性培养的创业教育,其自身也要打破传统思维,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富有活力。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在外经贸类专业理论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如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强化学生创业能力与实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如在进出口业务实务类的课程讲授中,对于各项合同条款的拟订,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外,还可以介绍作为刚创办的外贸类公司应注意什么样的问题。二是要在专业实践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外经贸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是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意识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改革目前的实践教学,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外语外贸实践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平台。如学校建立外语外贸类专业的实践平台,这些实践平台可以充分训练学生进行创业所需要的实践技能。当然,学校还可以设立学生进行“网上创业”的实践环节,使学生不仅掌握网上创业的基本技巧和要求,而且积累一些网上创业的知识与经验,以适应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4.建立适合外经贸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按照创业教育技能开发的实践性要求,学校应建立专门的创业实践基地,将学生的创业实战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为给学生创造一种真实的环境,要求创业教育必须打开“围墙”,借助于一些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行业的支持。通过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到企业一线,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团结协作、组织管理能力,锻造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适应能力和各种意志品质。同时,要通过开展撰写商业计划、创业计划竞赛等形式鼓励学生建立公司,由学校出资赞助或协助融资,建立创业教育智囊团,如创业咨询委员会,把学生创业引向更为真实的实战情景。
  5.建立适应外经贸类专业学生创业需要的师资队伍
  要在外经贸专业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的理念,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创业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首先,学校应鼓励专业教师开展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鼓励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或者到创业企业兼职。其次,选派外贸类专业教师接受专门的创业教育培训,从而使更多教师获益。再次,利用社会资源,将师资从外贸企业及相关企业请进来,作为本专业的兼职教授或者客座教师。结合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为学生介绍创业知识和经验,传授创业技能,也可与教师一起合作从事创业教育的研究工作。
  三、外经贸类院校创业培养机制的建设
  1.与创业教育的组织与制度有关的机制建设
  建立学校、学院和基层专业学科的三级创业教育组织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领导小组,如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特色构建实用英语、国际贸易、市场营销、艺术设计、文化传播等专业性创业指导团队;根据面向整体、分类指导的原则,构建学科竞赛指导中心、创业项目孵化中心等相关机构。选配优秀教学人员专门从事创业学及其核心课程的科研、教学、信息交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指导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参与创业设计方案和创业基金评审,帮助学生了解和捕捉市场机会和创业信息。在制度建设上,学院管理层出台或修订关于实施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基金管理办法、学生参加创业文化活动奖励的管理办法、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办法、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2.与创业课程及教材建设有关的机制建设
  实施创业教育,体现在课程设置中,就是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与弹性,增加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份额,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和素质基础。要实现这些改革,离不开学校相应的机制建设,学校要在课程设置与改革上增加投入,激励教师去进行课程改革。同时,学校要加强相关调研,获取国内外有关信息,总结成功的创业教育工作经验,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科支撑,组织专门人员编写创业教育有关教材。如编写适合外经贸类专业学生的《创业设计》、《电子商务》、《创业风险》、《创业管理》等教材。
  3.适应创业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构建创业教育体系,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在教学模式上,确立强调素质教育并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特征的立体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在学籍管理体制上,应由管理型、 封闭型向服务型、开放型转变。在教学管理上,要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关键是学校在教学管理上要紧紧抓住教学这个中心,提高教师素质与教学水平,并通过教师将创业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抓住随机教育的机会,进行科学态度、敬业精神、 人际合作、 守职尽责、 动手能力、 组织管理、 创造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4.适应创业教育的环境机制建设
  学校在校内应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环境。一方面,依据校内场地资源,在校内规划出专区为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办公场所,同时,探索哪些实验室能为学生创业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在校外开辟学生开展创业实践的空间,为学生打造外经贸类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探索学校设立专门创新创业经费和用于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与实践项目以及设立各类校外创业实战基地的管理方法与措施。在软环境建设上,学校可实施 “创业英才计划”,设立学生“创业创新基金”,资助学生进行创业创新活动;在第二课堂方面,以社会活动为依托,以竞赛活动为载体,推动创业教育的开展。
  5.建立创业教育的评估机制
  构建创业教育评估机制是推进创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学校内部的创业教育评估工作,应渗透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尤其是应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与实施效果、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师资条件与水平以及组织领导之上。
  
  参考文献:
  [1]王锦斌,林金辉.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环境的保障机制[J].高教与经济,2010,(6).
  [2]魏丽红,陈忠卫.创业教育模式比较及创业型人才培养[J].教学研究,2009,(3).
  [3]林建建,林晓华,刘昕,刘仙阁.高校本科生的创业教育[J].理工高教研究,2007,(1).
  (责任编辑:张中)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释放其学习的主动性、投入性和创造性,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诸多问题。阐述了学案的定义,论证了学案对有效落实双主教学模式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基于学案的双主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  关键词:学案;双主教学模式;教学流程  作者简介:周天彤(1972-),男,江苏常州人,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
期刊
摘要:从中西方教学方法的梳理中我们看到教学方法存在以下三点差异:两个不同的中心、两个不同的重点、两个不同的教学方式。为此得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四点启示: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选择的多元性、教育手段的更新、教学方法中传统与现代的整合。  关键词:教学方法;差异性;基础教育改革;启示  作者简介:李聆(1982-),女,四川南充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重庆400715)陈茹(1970-
期刊
摘要:通过对大理学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高职毕业生的追踪调查,系统分析五年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为学校进一步推进毕业生教育和指导工作提供确实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临床医学;五年制高职;就业状况  作者简介:张宏诚(1966-),男,云南大理人,大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和德恩(1964-),男,云南大理人,大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云南大理671000)  基金项
期刊
摘要:通过对部分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调研,发现关于世博志愿者的信息会对大学生志愿者的价值观产生影响。主要通过互联网中关于志愿者的报道和志愿者在网络论坛上发帖、跟帖的途径实现这一影响,对此我们一方面应该对信息化背景下网络的各类报道进行充分挖掘利用,另一方面应重视和利用好大学生在网络论坛中的言论导向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大学生;世博志愿者;价值观  作者简介:勾金华(1980-),女,河北涞水人,上
期刊
摘要: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论述了高职高专院校跨文化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跨文化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探讨了跨文化英语教学的可行性策略对提高高职跨文化英语教学、培养具有跨文化应用能力的实用性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高职高专;跨文化英语教学;语言教学  作者简介:赵艾(1978-),男,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张家口教育学院外语系,讲师,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硕士
期刊
摘要: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结合笔者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指导的实践,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提出了强化毕业设计指导规章制度、强调工科毕业设计应立足规范和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和分析能力等具体的改进措施,保证了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质量,可为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提供参考。   关键词:毕业设计;实践环节
期刊
摘要:大学毕业后,每个学生面临的选择有很大不同,大学教育不可能满足所有方向的需要,所以要进行学科建设改革,来改善目前的单一式培养模式。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及相关文献,就材料专业本科培养模式建设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材料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模式;专业型;学术型  作者简介:周世杰(1976-),女,辽宁法库人,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讲师,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而数学建模的教学与竞赛活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分析了当前诸多高校数学建模竞赛指导团队的运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教学、科研和竞赛指导三位一体的数学建模竞赛创新团队的策略,并对数学建模竞赛创新团队的建设成效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数学建模竞赛;创新团队;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王义康(1976-),男,安徽寿县人,中国计量学院
期刊
摘要:采用自编家庭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和错觉合取实验材料,选取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共116名进行测试,通过2×2×2的三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考察社会比较对不同自尊留守儿童行为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是否留守的主效应显著,非留守儿童在社会比较前后成绩提高,留守儿童的成绩则下降。在上行社会比较中,高自尊的非留守儿童成绩提高,高自尊的留守儿童成绩下降;而在下行社会比较中,低自尊的留守和非留守儿童成绩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对服务外包人才进行了界定,对已有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归纳,提出了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理念及创新实践。  关键词: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普星(1981-),女,江苏太仓人,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讲师,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 镇江 212003)主要研究方向:软件开发技术及应用、网络安全技术、平面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