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如何护理长期卧床患者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方法:收集2007年11月至2010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长期卧床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护理组,共40例,另一组为强化护理组,共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强化护理,从患者入院当天观察至治疗后两个月,观察判断是否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常规护理组发生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无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病率为17.50%,强化护理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发病率为2.50%;强化护理组比常规护理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加强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可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关键词】 常规护理;强化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
1 绪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在周围血管病中约占40%左右,并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内外的报道中约80%至90%的肺栓塞患者的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而急性肺栓塞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1]。其并发症如出血、肺栓塞等可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临床上对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我院长期卧床患者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 收集病例为2007年11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长期卧床的患者,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小于40岁的共30例,40岁至69岁的共45例,大于70岁的共5例,平均年龄为(45.9±5.2)岁。所有患者既往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护理组,共40例,另一组为强化护理组,共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及疾病分布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2 不同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护理方法:凡年龄大于40岁的长期卧床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及肢体瘫痪的长期卧床患者,以及高龄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硬化的长期卧床患者,均属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应予以严密观察;做好高危人群的宣教工作,采取一般常规护理。
强化护理组护理方法:基础护理及健康宣教同常规护理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使用减压弹力袜,选择合适的长统减压弹力袜,每天观察下肢与袜子周长的合适度,保证不发生折叠,基本24小时带袜,保证每天的脱袜时间少于半小时;若为手术病人,术中即刻使用间隙性下肢气囊,予搏动性充气压迫大腿及小腿肌肉;协助督促患者定时翻身,指导鼓励患者进行有序的下肢锻炼,术后6小时交替做跖屈和背屈运动,术后24小时让患者主动进行踝关节旋转活动,同时指导患者家属随时帮助患者进行下肢挤压运动,做到沿静脉血流方向形成压力梯度,利于下肢静脉回流。
2.3 观察方法 病例资料从患者入院当天观察至治疗后两个月,判断是否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诊断标准依据《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7年版)[2],并定期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以明确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定a=0.05,若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反,若P>0.05,则认为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3 结果
常规护理组发生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无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病率为17.50%,强化护理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发病率为2.50%;强化护理组比常规护理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本次回顾性研究发现,相对于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来说,强化护理方法发生下肢深静脉的发病率明显要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可以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和并发肺栓塞等,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主要的危险在于静脉血栓延伸至膝部和大腿的近端静脉,特别是急性髂股部血栓的形成,为下肢深静脉血栓中最严重、最危险的并发症,局部缺血坏死,形成坏疽的发病率及发生肺栓塞死亡率都会升高。对此应立即进行有效的治疗,并加强临床护理。具体措施为加强护理方法,包括发病早期应绝对卧床休息10-14天,患肢抬高于平面30cm,卧床期间进行适当辅助肢体活动,积极溶栓治疗期间避免突然变换体位、深呼吸、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下肢深静脉血栓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病因的复杂性、病变的多样性及并发症的危害性已被社会所普遍关注,提高医护人员对本病的警觉,采取积极的预防及治疗措施,配合相应的护理,更利于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王晓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研究中国医疗前沿[J].护理论坛,2009,7:124-125.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M].2007,9:2-3.
【关键词】 常规护理;强化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
1 绪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在周围血管病中约占40%左右,并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内外的报道中约80%至90%的肺栓塞患者的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而急性肺栓塞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1]。其并发症如出血、肺栓塞等可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临床上对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我院长期卧床患者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 收集病例为2007年11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长期卧床的患者,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小于40岁的共30例,40岁至69岁的共45例,大于70岁的共5例,平均年龄为(45.9±5.2)岁。所有患者既往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护理组,共40例,另一组为强化护理组,共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及疾病分布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2 不同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护理方法:凡年龄大于40岁的长期卧床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及肢体瘫痪的长期卧床患者,以及高龄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硬化的长期卧床患者,均属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应予以严密观察;做好高危人群的宣教工作,采取一般常规护理。
强化护理组护理方法:基础护理及健康宣教同常规护理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使用减压弹力袜,选择合适的长统减压弹力袜,每天观察下肢与袜子周长的合适度,保证不发生折叠,基本24小时带袜,保证每天的脱袜时间少于半小时;若为手术病人,术中即刻使用间隙性下肢气囊,予搏动性充气压迫大腿及小腿肌肉;协助督促患者定时翻身,指导鼓励患者进行有序的下肢锻炼,术后6小时交替做跖屈和背屈运动,术后24小时让患者主动进行踝关节旋转活动,同时指导患者家属随时帮助患者进行下肢挤压运动,做到沿静脉血流方向形成压力梯度,利于下肢静脉回流。
2.3 观察方法 病例资料从患者入院当天观察至治疗后两个月,判断是否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诊断标准依据《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7年版)[2],并定期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以明确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定a=0.05,若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反,若P>0.05,则认为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3 结果
常规护理组发生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无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病率为17.50%,强化护理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发病率为2.50%;强化护理组比常规护理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本次回顾性研究发现,相对于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来说,强化护理方法发生下肢深静脉的发病率明显要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可以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和并发肺栓塞等,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主要的危险在于静脉血栓延伸至膝部和大腿的近端静脉,特别是急性髂股部血栓的形成,为下肢深静脉血栓中最严重、最危险的并发症,局部缺血坏死,形成坏疽的发病率及发生肺栓塞死亡率都会升高。对此应立即进行有效的治疗,并加强临床护理。具体措施为加强护理方法,包括发病早期应绝对卧床休息10-14天,患肢抬高于平面30cm,卧床期间进行适当辅助肢体活动,积极溶栓治疗期间避免突然变换体位、深呼吸、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下肢深静脉血栓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病因的复杂性、病变的多样性及并发症的危害性已被社会所普遍关注,提高医护人员对本病的警觉,采取积极的预防及治疗措施,配合相应的护理,更利于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王晓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研究中国医疗前沿[J].护理论坛,2009,7:124-125.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M].2007,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