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专题性文化课程的内涵及可行性入手,通过基础类、专业类、即时类课题的设置探讨了专题性文化课程的开发路径。
关键词:技工院校;文化课程;专题性
一、文化、课程与专题性文化课程
文化教育学思想的代表者爱德华·斯普朗格认为,教育即文化的别名。他强调,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因为它是对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可见,教育本身应依托文化,触及“人格心灵”。
本文提到的文化是狭义文化,特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的总和。课程特指预设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的教学科目。而专题性文化课程指以文化为内核,用专题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的课程实践范式,应立足学生实际、体现文化特色。
二、技工院校设置专题性文化课程的可行性
(三)从教育对象来看,技工院校学生的成长需要更深入地关注,更全面的引导。
虽然大多数技工院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但就个人综合素养而言,各具长处,呈现出学习能力强而执行力弱、想法多而目标不具体等特点,但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他们均具有习得性,始终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个人的成长常常受社会环境、学校指引和家庭涵养的影响,因此,除专业技能学习之外,他们还需要更广泛深入的指导。
(四)从技工院校的课程设置看,存在“重技能轻文化、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
目前,大多数技工院校的实操课时总量占总课时量的60%以上,而在不足40%的基础类课程设置中,文化类课程不足5%。一方面,包括自习课在内,技工院校学生的周课时量一般在30节以下,每学期19个教学周,可见,文化类课程的开设并不影响专业技能的正常教授。另一方面,大多数已开设的文化类课程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部分文化类课程的开设未区别专业特色,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学生生活脱轨,造成教学效果不佳。因此,专题性文化课程的开设有其现实意义。
三、技工院校专题性文化课程的开发路径
(一)更新观念,重视文化课程的潜在功用,给予制度支持。
不少技工院校为缓解专业技能考证率的压力,获得更多专业技能的教学时间,不断减少基础课程的课时。但是,没有基本的课时保证,专题性文化课程的开发就没有实施的可能,因此,在课程设置上的制度支持是开发专题性文化课程的前提下,笔者建议基础课程的课时占总课时的30%以上,专题性文化课程占基础课程课时的50%左右。
(二)深入调查,重视教学对象的实际需求,整合薄弱点。
专题性文化课程的开发应做好前期调研,利用问卷调查、访谈法以及观察法等方式多层面地了解教学对象的需求及薄弱点,整合成“知识—能力—素养”体系,通过专题的设置提高教学对象的文化素养和综合思辨能力。笔者建议采取教学试点,及时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建议不断调整体系内容、课时比例、教学模式和呈现形式。
(三)因材施教,重视校本教材的编写使用,灵活设置专题。
笔者建议将专题性文化课分为基础类、专业类和即时类,采用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灵活地搭建文化课程的学习体系。
1.基础类专题。
基础类专题以多层面了解文化知识、多渠道引导个人养成为重点,注重对学生基本语文能力的提高和人文品格的塑造,兼顾语言与文学。其中,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文学鉴赏力和与职业能力是训练的重点。建议设置为必修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课时量。专题设置见下表:
2.专业类专题。
专业类专题突出专业特色,旨在拓展学生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基本能力。专题的选择在不同的专业各有侧重,文科类专业拓宽了文学与文化的学习领域,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使学生通过了解职业文化更快地适应职场。理工类专业则偏重职场文化的介绍和职业理念的引导。设置为选修课程,在高级班开设。专题设置见下表:
3.即时类专题。
即时类专题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和动态变化而各不相同,具有及时性、灵活性和针对性的特点。这类专题立足不断变化的经济文化形势,或针对某一历史史实、社会发展规律、时代标志事件等进行探索,这类专题往往容易被学生接受,获得他们在情感上的认同,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建议定为机动设置,每学年设置10~20课时。
专题性文化课程具有选择、浓缩以及快速等特点,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补充手段,要达到“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的最终目的,还得多渠道入手,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激活文化的潜在功用,引导学生树立主动吸纳文化经典的意识,通过终身学习传承文化,夯实根基,内化知识,提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广州市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姜本红.国外高职教育公共文化课程设置的经验借鉴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72-173.
[2] 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教材研究15年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刘卫锋.专题性文化课程的开发[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7):15-18 .
[4]王艳玲.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高职课程改革特点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05,(16):19-22.
责任编辑朱守锂
关键词:技工院校;文化课程;专题性
一、文化、课程与专题性文化课程
文化教育学思想的代表者爱德华·斯普朗格认为,教育即文化的别名。他强调,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因为它是对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可见,教育本身应依托文化,触及“人格心灵”。
本文提到的文化是狭义文化,特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的总和。课程特指预设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的教学科目。而专题性文化课程指以文化为内核,用专题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的课程实践范式,应立足学生实际、体现文化特色。
二、技工院校设置专题性文化课程的可行性
(三)从教育对象来看,技工院校学生的成长需要更深入地关注,更全面的引导。
虽然大多数技工院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但就个人综合素养而言,各具长处,呈现出学习能力强而执行力弱、想法多而目标不具体等特点,但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他们均具有习得性,始终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个人的成长常常受社会环境、学校指引和家庭涵养的影响,因此,除专业技能学习之外,他们还需要更广泛深入的指导。
(四)从技工院校的课程设置看,存在“重技能轻文化、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
目前,大多数技工院校的实操课时总量占总课时量的60%以上,而在不足40%的基础类课程设置中,文化类课程不足5%。一方面,包括自习课在内,技工院校学生的周课时量一般在30节以下,每学期19个教学周,可见,文化类课程的开设并不影响专业技能的正常教授。另一方面,大多数已开设的文化类课程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部分文化类课程的开设未区别专业特色,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学生生活脱轨,造成教学效果不佳。因此,专题性文化课程的开设有其现实意义。
三、技工院校专题性文化课程的开发路径
(一)更新观念,重视文化课程的潜在功用,给予制度支持。
不少技工院校为缓解专业技能考证率的压力,获得更多专业技能的教学时间,不断减少基础课程的课时。但是,没有基本的课时保证,专题性文化课程的开发就没有实施的可能,因此,在课程设置上的制度支持是开发专题性文化课程的前提下,笔者建议基础课程的课时占总课时的30%以上,专题性文化课程占基础课程课时的50%左右。
(二)深入调查,重视教学对象的实际需求,整合薄弱点。
专题性文化课程的开发应做好前期调研,利用问卷调查、访谈法以及观察法等方式多层面地了解教学对象的需求及薄弱点,整合成“知识—能力—素养”体系,通过专题的设置提高教学对象的文化素养和综合思辨能力。笔者建议采取教学试点,及时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建议不断调整体系内容、课时比例、教学模式和呈现形式。
(三)因材施教,重视校本教材的编写使用,灵活设置专题。
笔者建议将专题性文化课分为基础类、专业类和即时类,采用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灵活地搭建文化课程的学习体系。
1.基础类专题。
基础类专题以多层面了解文化知识、多渠道引导个人养成为重点,注重对学生基本语文能力的提高和人文品格的塑造,兼顾语言与文学。其中,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文学鉴赏力和与职业能力是训练的重点。建议设置为必修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课时量。专题设置见下表:
2.专业类专题。
专业类专题突出专业特色,旨在拓展学生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基本能力。专题的选择在不同的专业各有侧重,文科类专业拓宽了文学与文化的学习领域,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使学生通过了解职业文化更快地适应职场。理工类专业则偏重职场文化的介绍和职业理念的引导。设置为选修课程,在高级班开设。专题设置见下表:
3.即时类专题。
即时类专题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和动态变化而各不相同,具有及时性、灵活性和针对性的特点。这类专题立足不断变化的经济文化形势,或针对某一历史史实、社会发展规律、时代标志事件等进行探索,这类专题往往容易被学生接受,获得他们在情感上的认同,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建议定为机动设置,每学年设置10~20课时。
专题性文化课程具有选择、浓缩以及快速等特点,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补充手段,要达到“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的最终目的,还得多渠道入手,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激活文化的潜在功用,引导学生树立主动吸纳文化经典的意识,通过终身学习传承文化,夯实根基,内化知识,提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广州市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姜本红.国外高职教育公共文化课程设置的经验借鉴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72-173.
[2] 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教材研究15年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刘卫锋.专题性文化课程的开发[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7):15-18 .
[4]王艳玲.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高职课程改革特点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05,(16):19-22.
责任编辑朱守锂